03.05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除了达·芬奇还有我”,嘘,墙在说话


“第一次临摹达·芬奇,十五岁。第一次去意大利,三十六岁。第一次阅读‘文艺复兴’,已经六十五岁了。我听见成百上千的湿壁画,在墙上叫道:‘No!除了达·芬奇还有我,还有我’”。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在艺术文化类脱口秀《局部》第三季中,画家、艺术家陈丹青这般幽默地叹息那些散落在意大利各地的湿壁画,它们璀璨伟大,又沉寂安睡,隐于喧闹的人声中。


围绕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的主题,带着“溯源与深入”的使命,这一季他走进了意大利十多所教堂、修道院、宫殿、府邸,通过成百上千的湿壁画讲述那些被人们长期忽略的艺术瑰宝,探寻文艺复兴的另一个选项。


何为湿壁画?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简单而言,先用耐久的熟石灰颜料溶解于水,然后绘制在新粉刷的熟石灰(LIME PLASTER)泥壁上,其技法可让墙壁绘画色彩鲜明、保存持久,其实湿壁画不是单幅画,而是一面墙。

嘘,一面面墙在说话。

1、回望群星闪耀时


文艺复兴几百年,有世人皆识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丁托列托,也有风华绝代的契马布埃、乔托、马索利诺、马萨乔、弗朗切斯卡……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陈丹青认为,由于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是十九世纪美术史家的唯一史料,而作者又只聚焦于“当代”的巨匠,使得文艺复兴“三杰”的名字被过度神话、广泛流传,但还有很多天才画家闪耀在这一场席卷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中。若是过于追捧文艺复兴“三杰”,也会让人的历史景观变得狭窄。

这一季的主题,是群星闪耀时留下的湿壁画。它们或描绘战争场景,壮阔庄重,如保罗·乌切洛的三联画《圣罗马诺战役》;或对宗教故事展开遐想,天真自然,如无名画师的《圣方济各向鸽子传道》。由于常常被绘制在教堂、修道院、宫殿的穹顶、墙壁上,这些异型的湿壁画难以像油画那样利于印刷传播,常常“养在深闺人未识”。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九成以上的湿壁画在意大利的教堂、宫殿、庄园、私宅,除了米兰、罗马、佛罗伦萨,著名湿壁画半数以上藏在意大利各省的老城镇。当我在一些小镇教堂看到美术史重要的湿壁画,经常发些周边空无一人,没人谈起,没人知道。”

为此,陈丹青跋山涉水,走到了罗马北部山上的古镇阿西西,中世纪无名工匠自由灵动的壁画让他赞叹:“唯有无名画家,才会如此憨傻而愉快地画画”;走到曾为文艺复兴艺术中心的佛罗伦萨,看到马萨乔&马索利诺画的布兰卡契祈祷室《圣彼德》系列壁画时,他感言“中古气息一扫而空”;走到亚平宁山脉脚下的斯波莱托,保罗·乌切洛《洪水》中所运用的透视法与戏剧性,让他惊呼“超越时间”;在托斯卡纳的阿雷佐小镇,他看到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亚当之死》里的一颗庄严的大树,“犹如哲学篇章,又和古罗马壁画中的树遥相呼应,描绘自然境界独此一家”……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保罗·乌切洛《洪水》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亚当之死》


唯有站在陈旧而又迷人的湿壁画面前,亲眼见到它的皮肤纹理、嶙峋骨架、鲜血脉络,才能发出由衷感慨,历史已经逝去,但艺术超越时间,永恒闪烁。


对于承担教化、叙事、美育等功能的古代绘画而言,壁画连墙而作,又难以涂改,非常考验画家的功力,难度堪比在一部电影中身兼导演、编剧、美术后期数职。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局部来看,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真十字架传奇》的精妙之处便在其布局和叙事的时间性上。据悉其运用超前的模型法作为前期模板,以隔墙对应的方式进行布局,三面大墙共画了12个传说。同时,他在画中分布了不同的时间段,东墙的《希拉克略战胜库思劳》从左到右是“开打-厮拼-制胜-受降”的全过程,西墙的《君士坦丁战胜马克森提乌斯》从左到右是“列队-布阵-出发-挺近”的全过程。一幕幕看下来,故事循序渐进,剧情跌宕起伏,十分具有戏剧性。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希拉克略战胜库思劳》


可以说,这一季的《局部》,在尽力展现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全貌的同时,也切入了无数作品的细微局部,以局部带整体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风格、技法等进行赏析,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回望文艺复兴美术史的新景观。

2、不只是“局部”


在《局部》的前两季,主要讲述了17到19世纪的中外油画作品,总播放量超过1.1亿,口碑也“封神”。

在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上,《局部》第一季9.5分,第二季9.4分,第三季9.6分(截至3月4日)。分数仅为参考,但均分为9的好成绩确实鼓舞《局部》,走得更慢、看得更远、讲得更深。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同样的陈丹青,同样聊艺术文化,这一季节目担得上“渐入佳境”四字。


若说稳坐室内演讲的第一季是陈丹青的私房美术课,那走到大都会美术馆的第二季、深入意大利的第三季则是一堂生动的室外艺术游览课。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主讲人 陈丹青


在弹幕上,众人喜好不同,有人觉得第一季的漫谈更自在随意,有人觉得第二季的大都会游览更有趣,有人则为第三季的湿壁画叫好。而搬到户外的课堂,也是燃烧的经费。从制作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上来看,第三季翻山越岭走到无数城市、村镇,联系数个博物馆、图书馆、修道院等等,实属把节目制作调整到“困难”模式。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调整的不仅是制作成本与内容,相比于前几季古今中外皆有的漫谈风格,本季最为凝练专一。

若说前两季的《局部》是局部于作品本身、局部于某一博物馆,那第三季则局部于单一的细化艺术领域中,主题更加凝练,叙事深入流畅,个人发散性感悟比例减少,制作更具系统性,内容更具科普性。例如第一季的《千里江山图》一期,15分钟的内容约有五分钟都在讲“少年成名”“儿童教育”等话题,虽为有趣,但过于偏离主题。

同时,在艺术作品的讲解中,第三季更多地融入文化、历史、社会等丰富的元素。如在第六期讲述《壁画与慈爱:锡耶纳阶梯医院》时,就铺叙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与激烈的矛盾冲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从结构来看,本季从历史背景的综述到单一的画作欣赏,同时涵盖文艺复兴的不同阶段,结构清晰,渐入佳境层层递进。节目前两集是文艺复兴的背景故事和湿壁画介绍,然后,陈丹青以画家的出现划分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的不同阶段:13世纪末的契马布埃和乔托,比作文艺复兴的“胎动”;马索利诺比作“15世纪的清晨”;到了乌切洛、利皮父子、弗朗切斯卡等人的出现,则是“如日中天的时期”。以大众熟悉的命题切入,讲述一些小众知识,再顺着时间的脉络徐徐展开,文艺复兴的美术史大观清晰可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在独特东方视角的运用上,相比于前两季专设中国作品的篇章,如《千里江山图》《易县的罗汉》等,本季则以“融”为主,没有单独出现但又浸润其中。在讲述西方美术史、赏析美术作品时,陈丹青时不时以中国作品的例子进行对比,如北魏的敦煌壁画VS文艺复兴前期的作品,皆为出色而不出名的佳作;湿壁画中的鸟兽VS宋画中的鸟兽,皆为不屑于一板一眼模仿自然的创作理念。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可以说,“艺术的通感”让观众更易理解他所讲述的理念,如艺术不等于进化论、过于规范技巧会让作品失去自由度等。

如陈丹青所言:“此刻既是现代,我们有理由从今天的位置出发,朝反方向看待过去的大师”,而《局部》能看见的不仅有局部。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闪烁


-END-


作者丨Siber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