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除了達·芬奇還有我”,噓,牆在說話


“第一次臨摹達·芬奇,十五歲。第一次去意大利,三十六歲。第一次閱讀‘文藝復興’,已經六十五歲了。我聽見成百上千的溼壁畫,在牆上叫道:‘No!除了達·芬奇還有我,還有我’”。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在藝術文化類脫口秀《局部》第三季中,畫家、藝術家陳丹青這般幽默地嘆息那些散落在意大利各地的溼壁畫,它們璀璨偉大,又沉寂安睡,隱於喧鬧的人聲中。


圍繞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溼壁畫”的主題,帶著“溯源與深入”的使命,這一季他走進了意大利十多所教堂、修道院、宮殿、府邸,通過成百上千的溼壁畫講述那些被人們長期忽略的藝術瑰寶,探尋文藝復興的另一個選項。


何為溼壁畫?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簡單而言,先用耐久的熟石灰顏料溶解於水,然後繪製在新粉刷的熟石灰(LIME PLASTER)泥壁上,其技法可讓牆壁繪畫色彩鮮明、保存持久,其實溼壁畫不是單幅畫,而是一面牆。

噓,一面面牆在說話。

1、回望群星閃耀時


文藝復興幾百年,有世人皆識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丁託列託,也有風華絕代的契馬布埃、喬託、馬索利諾、馬薩喬、弗朗切斯卡……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陳丹青認為,由於瓦薩里的《藝苑名人傳》是十九世紀美術史家的唯一史料,而作者又只聚焦於“當代”的巨匠,使得文藝復興“三傑”的名字被過度神話、廣泛流傳,但還有很多天才畫家閃耀在這一場席捲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中。若是過於追捧文藝復興“三傑”,也會讓人的歷史景觀變得狹窄。

這一季的主題,是群星閃耀時留下的溼壁畫。它們或描繪戰爭場景,壯闊莊重,如保羅·烏切洛的三聯畫《聖羅馬諾戰役》;或對宗教故事展開遐想,天真自然,如無名畫師的《聖方濟各向鴿子傳道》。由於常常被繪製在教堂、修道院、宮殿的穹頂、牆壁上,這些異型的溼壁畫難以像油畫那樣利於印刷傳播,常常“養在深閨人未識”。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九成以上的溼壁畫在意大利的教堂、宮殿、莊園、私宅,除了米蘭、羅馬、佛羅倫薩,著名溼壁畫半數以上藏在意大利各省的老城鎮。當我在一些小鎮教堂看到美術史重要的溼壁畫,經常發些周邊空無一人,沒人談起,沒人知道。”

為此,陳丹青跋山涉水,走到了羅馬北部山上的古鎮阿西西,中世紀無名工匠自由靈動的壁畫讓他讚歎:“唯有無名畫家,才會如此憨傻而愉快地畫畫”;走到曾為文藝復興藝術中心的佛羅倫薩,看到馬薩喬&馬索利諾畫的布蘭卡契祈禱室《聖彼德》系列壁畫時,他感言“中古氣息一掃而空”;走到亞平寧山脈腳下的斯波萊託,保羅·烏切洛《洪水》中所運用的透視法與戲劇性,讓他驚呼“超越時間”;在托斯卡納的阿雷佐小鎮,他看到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亞當之死》裡的一顆莊嚴的大樹,“猶如哲學篇章,又和古羅馬壁畫中的樹遙相呼應,描繪自然境界獨此一家”……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保羅·烏切洛《洪水》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亞當之死》


唯有站在陳舊而又迷人的溼壁畫面前,親眼見到它的皮膚紋理、嶙峋骨架、鮮血脈絡,才能發出由衷感慨,歷史已經逝去,但藝術超越時間,永恆閃爍。


對於承擔教化、敘事、美育等功能的古代繪畫而言,壁畫連牆而作,又難以塗改,非常考驗畫家的功力,難度堪比在一部電影中身兼導演、編劇、美術後期數職。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局部來看,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真十字架傳奇》的精妙之處便在其佈局和敘事的時間性上。據悉其運用超前的模型法作為前期模板,以隔牆對應的方式進行佈局,三面大牆共畫了12個傳說。同時,他在畫中分佈了不同的時間段,東牆的《希拉剋略戰勝庫思勞》從左到右是“開打-廝拼-制勝-受降”的全過程,西牆的《君士坦丁戰勝馬克森提烏斯》從左到右是“列隊-佈陣-出發-挺近”的全過程。一幕幕看下來,故事循序漸進,劇情跌宕起伏,十分具有戲劇性。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希拉剋略戰勝庫思勞》


可以說,這一季的《局部》,在盡力展現文藝復興時期溼壁畫全貌的同時,也切入了無數作品的細微局部,以局部帶整體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溼壁畫風格、技法等進行賞析,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回望文藝復興美術史的新景觀。

2、不只是“局部”


在《局部》的前兩季,主要講述了17到19世紀的中外油畫作品,總播放量超過1.1億,口碑也“封神”。

在文藝青年聚集的豆瓣上,《局部》第一季9.5分,第二季9.4分,第三季9.6分(截至3月4日)。分數僅為參考,但均分為9的好成績確實鼓舞《局部》,走得更慢、看得更遠、講得更深。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同樣的陳丹青,同樣聊藝術文化,這一季節目擔得上“漸入佳境”四字。


若說穩坐室內演講的第一季是陳丹青的私房美術課,那走到大都會美術館的第二季、深入意大利的第三季則是一堂生動的室外藝術遊覽課。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主講人 陳丹青


在彈幕上,眾人喜好不同,有人覺得第一季的漫談更自在隨意,有人覺得第二季的大都會遊覽更有趣,有人則為第三季的溼壁畫叫好。而搬到戶外的課堂,也是燃燒的經費。從製作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上來看,第三季翻山越嶺走到無數城市、村鎮,聯繫數個博物館、圖書館、修道院等等,實屬把節目製作調整到“困難”模式。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調整的不僅是製作成本與內容,相比於前幾季古今中外皆有的漫談風格,本季最為凝練專一。

若說前兩季的《局部》是局部於作品本身、局部於某一博物館,那第三季則局部於單一的細化藝術領域中,主題更加凝練,敘事深入流暢,個人發散性感悟比例減少,製作更具系統性,內容更具科普性。例如第一季的《千里江山圖》一期,15分鐘的內容約有五分鐘都在講“少年成名”“兒童教育”等話題,雖為有趣,但過於偏離主題。

同時,在藝術作品的講解中,第三季更多地融入文化、歷史、社會等豐富的元素。如在第六期講述《壁畫與慈愛:錫耶納階梯醫院》時,就鋪敘了當時的社會大背景與激烈的矛盾衝突。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從結構來看,本季從歷史背景的綜述到單一的畫作欣賞,同時涵蓋文藝復興的不同階段,結構清晰,漸入佳境層層遞進。節目前兩集是文藝復興的背景故事和溼壁畫介紹,然後,陳丹青以畫家的出現劃分文藝復興時期溼壁畫的不同階段:13世紀末的契馬布埃和喬託,比作文藝復興的“胎動”;馬索利諾比作“15世紀的清晨”;到了烏切洛、利皮父子、弗朗切斯卡等人的出現,則是“如日中天的時期”。以大眾熟悉的命題切入,講述一些小眾知識,再順著時間的脈絡徐徐展開,文藝復興的美術史大觀清晰可見。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在獨特東方視角的運用上,相比於前兩季專設中國作品的篇章,如《千里江山圖》《易縣的羅漢》等,本季則以“融”為主,沒有單獨出現但又浸潤其中。在講述西方美術史、賞析美術作品時,陳丹青時不時以中國作品的例子進行對比,如北魏的敦煌壁畫VS文藝復興前期的作品,皆為出色而不出名的佳作;溼壁畫中的鳥獸VS宋畫中的鳥獸,皆為不屑於一板一眼模仿自然的創作理念。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可以說,“藝術的通感”讓觀眾更易理解他所講述的理念,如藝術不等於進化論、過於規範技巧會讓作品失去自由度等。

如陳丹青所言:“此刻既是現代,我們有理由從今天的位置出發,朝反方向看待過去的大師”,而《局部》能看見的不僅有局部。


9.6高分的《局部3》:“局部”之下,群星閃爍


-END-


作者丨Siber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