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農作物常年種植130萬畝,大豆種植面積20萬畝左右,而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主要是利用地膜覆蓋的處理方式,而臨縣耕地主要以山地為主,加之我縣十年九旱,降雨少而分佈不均,成為制約我縣農作物特別是大豆的種植,地膜覆蓋都能夠解決乾旱,低溫的不利因素。近幾年地膜覆蓋種植大豆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本文結合山西省呂梁市臨縣近幾年對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進行了梳理、

現總結如下。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1良種選擇

為了提高地膜覆蓋大豆種植產量,相關人員要對大豆進行分類,結合其生長情況將其分為有限生長習性大豆、亞有限生長習性大豆以及無限生長習性大豆,各種大豆的花期以及品種特質都存在差異,這就需要農戶結合山西省當地實際種植情況進行選擇,有效提升種植管理水平。2019年,山西省確定的大豆種植品種分別為晉豆21號、晉豆52號、晉豆19以及我縣腎型大豆,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都是選擇生育期在130天左右,選育一致性,抗病性,抗逆性,抗倒性等主要性狀進行種植,且土壤肥力較多的地塊。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2地塊選擇

要想從根本上保證地膜覆蓋大豆種植效果,就要對種植塊地進行精選,儘管地膜覆蓋大豆對於土壤和前茬種植要求並不是非常苛刻,也要保證土壤有機質和鈣質的含量。並且,種植地要確保具有較好的地理環境,土壤以保水能力強的土壤為主,一般而言,當地農戶會選擇玉米種植或雜糧作物的塊地作為首選種植區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重茬,避免對整體種植效果造成影響。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3整地處理

為了有效提升地膜覆蓋大豆的種植效果和整體水平,要積極深梳合理精細整地處理工作,因為地膜覆蓋大豆根系在土壤中的分佈較深,這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深耕處理,一般控制在20cm-253以內。並耙耱平,精細化整地處理,在耕翻工作開始前,每畝施加農家肥500公斤左右或畝施有機專用肥40公斤以上,提倡使用無公害化處理的肥和農藥,符合國家的要求,有效避免光解揮發以及雜草對地膜覆蓋大豆種植效果產生的影響。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4 播種處理及種植密度

在對實際種植要求進行核查後,就要進行合理性種植,以保證種植效果符合預期。針對窄膜和寬膜要進行區別化處理,維護種植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播種效果,在播種前要對地膜覆蓋大豆的種子進行集中處理,把病粒,殘粒,蟲食粒及雜粒剔除,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蟲,抗逆性強,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用多菌靈可溼粉溶液進行種子處理,能效提升種子對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能力,並且也能提升種子內部蛋白質和油分的含量,為後續種植效果以及發芽率的管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一方面,窄膜種植工序中,要將膜間距控制在50cm,並且膜上的間距要在40cm左右,從而保證平均膜間距能被控制在45cm到50cm之間。要結合實際種植區域的要求判定穴間距,一般為9.5cm到12.5cm之間,能完成對應的點播操作,每穴要種植兩株。適宜密度為每畝0.4-0.6萬株,播種量每畝2公斤左右。

另一方面,寬膜種植工序中,要對膜間距進行統籌處理,一般要控制在50cm左右,並且平均的行距在40cm到45cm之間,基礎性穴距則為9.5cm。一般要將每畝植株數量控制在0.4-0.6萬株左右。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5 鋪膜處理

在種子處理後,就要完成覆膜工作,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一般會在每年的5月上旬之間進行播種,有效積溫地埌要控制在8攝氏度到10攝氏度之間,及時搶墒播種。基本深度為2-5公分,主要是利用機播或畜力播種,且覆膜和播種要一次性完成,以保證能實現帶肥下種處理,有效將播種量控制在2kg之間,每穴要保持在3粒種子,覆土嚴密的基礎上提高種植的實際效果。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6 田間管理

6.1及時定苗

在田間管理工作中,去除種植區域的板結是較為關鍵的操作步驟,尤其是在播種結束後遭遇下雨天氣,地表稍幹後就會出現板結的問題,此時,為了避免缺苗現象,就要及時完成定苗處理工作,以保證種植效果能滿足預期,減少經濟損失。主要是對一些病株進行及時去除,田間管理是整個作物生育期管理的主要時期,決定著生長的好壞和產量的高低,所以從幾個環節方面加強管理。保證苗全苗壯,才能提高整體種植生長。

6.2中耕除草

為了全面提升地膜覆蓋大豆種植效果,要積極完成除草處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出苗7-12天左右,一般會進行一次淺中耕處理,以疏鬆土壤,促進根系生長,封壟前苗長到8釐米到10釐米再進行一次深耕,趕到結莢開始時要充分結合中耕處理過程及時拔除田間雜草。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6.3施肥管理

要想提升地膜覆蓋大豆種植的效益,就要進行統一的施肥管理,確保種植合理施行,主要是適當增施磷肥,能提升大豆品質效率,為地膜覆蓋大豆種植效果奠定基礎。提升其含有量,而施加鉀肥是為了提高糖分和脂肪的合成數量以及儲存能力,提升地膜覆蓋大豆抗倒伏的水平。

另外,在苗期噴二氫鉀和鉬肥後要進行合理性追肥,一般在分枝到開花初期進行追肥處理,主要利用的就是尿素,(若是前期氮肥施加量較多則無需)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7 病蟲害防治

在地膜覆蓋大豆種植工作中,我縣常見的病害有大豆繡病,霜黴病,大豆蚜蟲,大豆紅蜘蛛,大豆食心蟲、豆元青等。大豆紅蜘蛛主要危害葉片,輕者葉面呈黃白色斑點、重者全葉枯黃脫落甚至變成光稈,可用阿維菌素或阿維達蟎靈2000倍液、每畝60-90毫升噴治、可10天再噴第二次。大豆食心蟲用4.5%的高氯氰菊脂或2,5%溴氰菊脂(敵殺死)乳油1000-1500倍液、每畝60-100毫升噴治

。大豆蚜蟲、豆元青等蟲害,在發生期可用40%氧樂果乳油或高效氯氰菊脂乳油加蚍蟲霖1500倍液噴治,注意豆元青一般在我縣6-7月份為發生盛期、應及時防治、否則一兩天就把整片大豆葉吃光、損失較重、無法挽回。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大豆病害,在我臨縣由於秋季多雨、多霧、多露的年份較多,大豆極易發生大豆繡病和霜黴病造成葉片損害,前者葉片產生繡斑、後者葉片變黃失綠、重者脫落、影響大豆後期(成熟期)生長髮育、產量質量大幅下降。

應在發病初期(發現病斑)可及早用25的烯酰•馬啉、2000倍液防治大豆霜黴病等病害、隔7-10天再噴防第二次,連續兩次即可收效

旱山區地膜覆蓋大豆栽培技術,解決低溫的不利因素

8結語

總而言之,在地膜覆蓋大豆種植中,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當地農戶應從種、地、鋪、播、管、防等多方面形成一整套集成技術,不斷推廣應用,實現農業的大豆增產,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