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农作物常年种植13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是利用地膜覆盖的处理方式,而临县耕地主要以山地为主,加之我县十年九旱,降雨少而分布不均,成为制约我县农作物特别是大豆的种植,地膜覆盖都能够解决干旱,低温的不利因素。近几年地膜覆盖种植大豆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结合山西省吕梁市临县近几年对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进行了梳理、

现总结如下。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1良种选择

为了提高地膜覆盖大豆种植产量,相关人员要对大豆进行分类,结合其生长情况将其分为有限生长习性大豆、亚有限生长习性大豆以及无限生长习性大豆,各种大豆的花期以及品种特质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农户结合山西省当地实际种植情况进行选择,有效提升种植管理水平。2019年,山西省确定的大豆种植品种分别为晋豆21号、晋豆52号、晋豆19以及我县肾型大豆,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都是选择生育期在130天左右,选育一致性,抗病性,抗逆性,抗倒性等主要性状进行种植,且土壤肥力较多的地块。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2地块选择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地膜覆盖大豆种植效果,就要对种植块地进行精选,尽管地膜覆盖大豆对于土壤和前茬种植要求并不是非常苛刻,也要保证土壤有机质和钙质的含量。并且,种植地要确保具有较好的地理环境,土壤以保水能力强的土壤为主,一般而言,当地农户会选择玉米种植或杂粮作物的块地作为首选种植区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重茬,避免对整体种植效果造成影响。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3整地处理

为了有效提升地膜覆盖大豆的种植效果和整体水平,要积极深梳合理精细整地处理工作,因为地膜覆盖大豆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较深,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一般控制在20cm-253以内。并耙耱平,精细化整地处理,在耕翻工作开始前,每亩施加农家肥500公斤左右或亩施有机专用肥40公斤以上,提倡使用无公害化处理的肥和农药,符合国家的要求,有效避免光解挥发以及杂草对地膜覆盖大豆种植效果产生的影响。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4 播种处理及种植密度

在对实际种植要求进行核查后,就要进行合理性种植,以保证种植效果符合预期。针对窄膜和宽膜要进行区别化处理,维护种植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播种效果,在播种前要对地膜覆盖大豆的种子进行集中处理,把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剔除,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用多菌灵可湿粉溶液进行种子处理,能效提升种子对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能力,并且也能提升种子内部蛋白质和油分的含量,为后续种植效果以及发芽率的管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一方面,窄膜种植工序中,要将膜间距控制在50cm,并且膜上的间距要在40cm左右,从而保证平均膜间距能被控制在45cm到50cm之间。要结合实际种植区域的要求判定穴间距,一般为9.5cm到12.5cm之间,能完成对应的点播操作,每穴要种植两株。适宜密度为每亩0.4-0.6万株,播种量每亩2公斤左右。

另一方面,宽膜种植工序中,要对膜间距进行统筹处理,一般要控制在50cm左右,并且平均的行距在40cm到45cm之间,基础性穴距则为9.5cm。一般要将每亩植株数量控制在0.4-0.6万株左右。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5 铺膜处理

在种子处理后,就要完成覆膜工作,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一般会在每年的5月上旬之间进行播种,有效积温地埌要控制在8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及时抢墒播种。基本深度为2-5公分,主要是利用机播或畜力播种,且覆膜和播种要一次性完成,以保证能实现带肥下种处理,有效将播种量控制在2kg之间,每穴要保持在3粒种子,覆土严密的基础上提高种植的实际效果。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6 田间管理

6.1及时定苗

在田间管理工作中,去除种植区域的板结是较为关键的操作步骤,尤其是在播种结束后遭遇下雨天气,地表稍干后就会出现板结的问题,此时,为了避免缺苗现象,就要及时完成定苗处理工作,以保证种植效果能满足预期,减少经济损失。主要是对一些病株进行及时去除,田间管理是整个作物生育期管理的主要时期,决定着生长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所以从几个环节方面加强管理。保证苗全苗壮,才能提高整体种植生长。

6.2中耕除草

为了全面提升地膜覆盖大豆种植效果,要积极完成除草处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出苗7-12天左右,一般会进行一次浅中耕处理,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封垄前苗长到8厘米到10厘米再进行一次深耕,赶到结荚开始时要充分结合中耕处理过程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6.3施肥管理

要想提升地膜覆盖大豆种植的效益,就要进行统一的施肥管理,确保种植合理施行,主要是适当增施磷肥,能提升大豆品质效率,为地膜覆盖大豆种植效果奠定基础。提升其含有量,而施加钾肥是为了提高糖分和脂肪的合成数量以及储存能力,提升地膜覆盖大豆抗倒伏的水平。

另外,在苗期喷二氢钾和钼肥后要进行合理性追肥,一般在分枝到开花初期进行追肥处理,主要利用的就是尿素,(若是前期氮肥施加量较多则无需)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7 病虫害防治

在地膜覆盖大豆种植工作中,我县常见的病害有大豆绣病,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大豆食心虫、豆元青等。大豆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轻者叶面呈黄白色斑点、重者全叶枯黄脱落甚至变成光秆,可用阿维菌素或阿维达螨灵2000倍液、每亩60-90毫升喷治、可10天再喷第二次。大豆食心虫用4.5%的高氯氰菊脂或2,5%溴氰菊脂(敌杀死)乳油1000-1500倍液、每亩60-100毫升喷治

。大豆蚜虫、豆元青等虫害,在发生期可用40%氧乐果乳油或高效氯氰菊脂乳油加蚍虫霖1500倍液喷治,注意豆元青一般在我县6-7月份为发生盛期、应及时防治、否则一两天就把整片大豆叶吃光、损失较重、无法挽回。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大豆病害,在我临县由于秋季多雨、多雾、多露的年份较多,大豆极易发生大豆绣病和霜霉病造成叶片损害,前者叶片产生绣斑、后者叶片变黄失绿、重者脱落、影响大豆后期(成熟期)生长发育、产量质量大幅下降。

应在发病初期(发现病斑)可及早用25的烯酰•马啉、2000倍液防治大豆霜霉病等病害、隔7-10天再喷防第二次,连续两次即可收效

旱山区地膜覆盖大豆栽培技术,解决低温的不利因素

8结语

总而言之,在地膜覆盖大豆种植中,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当地农户应从种、地、铺、播、管、防等多方面形成一整套集成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的大豆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