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三線建設對遂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蔣林松 林金鳳

三線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全國人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進行的一項宏偉浩大工程,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14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能源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

在三線建設時期,遂寧地處四川盆地中部的獨特地理位置,天然成了以石油、天然氣等為主的能源建設的重要區之一;以種植棉花、苧麻、養蠶為特點而形成的較為發達的紡織業,是服裝工業的較為理想的發展地,建成中國人解放軍3536廠和7449廠;作為四川人口密集地區和勞動力大區,抽調了大量人力支援其它地區的三線建設,對國家三線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三線建設的提出

毛澤東在1964年8月提出三線建設戰略並得到中央工作會議確認後,三線建設各項工作就在毛澤東為首的中央直接領導之下進行。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關於西南三線建設體制問題的決定》,成立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

在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之下,四川省成立了支援重點建設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和有關廳局負責人組成。四川省的有關地、市也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當時隸屬綿陽地區管轄的蓬溪、射洪、遂寧三縣成立了支援重點建設辦公。這樣,從中央到地方,三線建設形成了一個按部門、按地區、按項目的多元化的集中指揮系統,確保三線建設的高效進行。

二、遂寧對三線建設的支持

新中國成立前,遂寧是國民黨南京政府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轄遂寧、射洪、中江、三臺、鹽亭、蓬溪、潼南、安嶽、樂至九縣。遂寧獲得解放後,所轄區縣不變,先後隸屬川北行署、四川省。1958年,出於發展戰略的需要,遂寧專區建制撤銷,安嶽、樂至劃歸內江地區,其餘七縣劃歸綿陽地區,但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仍是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1985年遂寧建市,轄市中區(原遂寧縣)、射洪縣、蓬溪縣。

三線建設提出後,在遂寧進行了以石油天然為主導的能源建設,開展川中石油大會戰,建設了川北被服廠(3536廠)、川北染整廠(3533廠)、川北橡膠廠(3537廠)、川北汽車修理廠(7449廠,原為3536廠車間)。遂寧、蓬溪、射洪三縣在綿陽專區的領導下,迅速組織人民投身三線建設,在人力、財力、後勤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扶持。

(一)義無反顧提供土地,組織物資供應

無論是辦企業,還是開採油氣,無涉及到佔用土地,儘管當時是從準備打仗著手,提出企業建設要依據“靠山、分散、隱蔽”時的方針,儘量少佔或不佔用耕地。但遂寧地處四川中部,海拔不高,山不大,勢必佔用耕地。3533工廠在射洪瞿河公社徵用土地114.9畝,其中耕地達113.38畝,非耕地只有1.45畝,還有水田7釐。3536工廠在東昇、萬林公社徵用土地135.27畝,其中耕地土131.83畝,水田3.44畝。能源建設是三線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遂寧是川中石油礦區鑽探的重點區域之一,鑽探點的選擇不容易避開良田沃土,而且,鑽井點必須得通公路,才能保證重型機械的運輸,必須佔用耕地和水田。到1985年底,川中石油礦區完成鑽井914口,開發油氣田14個,在遂寧市境內就有蓬萊油田、桂花油田、遂南氣田、金華油田4個。所有這些,都要佔用大量的土地。為了國家戰備和建設的需要,當地群眾義無反顧以國家大局為重,獻出賴以生存的土地,社隊群眾利用農閒空時,大量改田改土,興修水利,作到徵地不減產,為推動農業增產增收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家進行三線建設,除準備打仗外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開發西部,遂寧和很多西部地區一樣,現代工業和能源、交通還是相當落後,現在很常見的物資如鋼材、木材、水泥和一些機電產品如量刃具、電焊條、軸承等都屬於國家一、二類管控物資,經國家計委下達各重點建設單位,甚至於楠竹、棕片、麻類、生漆、油漆等原料和部分五金、交電、化工用品都納入三類管控物資,由省上統一安排下達。當時企業的廠房、辦公用房、職工住房都是“乾打壘”,建築材料主要是磚、瓦、砂石,這三種物資投資額佔建設工程建築總額的50~80%。遂寧三縣組織專業的生產隊伍從事石材、砂石、磚瓦生產,很多社隊修建了專業的磚瓦窯,如從三線建設開始至1966年底,射洪縣支重石工已上653人,其它各縣都有數百人投入到磚瓦、河沙、卵石生產,產品運到距公路或河道五公里以內。建築用具主要是雜竹、抬槓、扁擔、土箕、籮筐等。當時幾乎是人人動手,利用空閒時間編制,源源不斷輸送到三線建設的現場,確保建設順利進行。

(二)組織人民群眾投身三建設

當三線建設全面展開後,從人力、財力等方面盡其所能,給予極大的支持。

動員人力支援三線建設是遂寧當時的一項重要任務,當3533、3536、3537三個企業進入射洪時,射洪黨委、政府就給予支持,及時安排組織招工,支持工廠組織生產,1967年6月6日通知各區、社、鎮,為三個企業安排招收的新工人935人。石油會戰開始後,各地組織當地民工參加會戰,如修路平壩,如遂寧縣1967年6月7日為蓬萊油礦提供臨時工710人。

當時綿陽專區抽調人員的一個原則就是:“凡調出區外的勞動力和區內用的部分勞動力,原則上由南邊縣解決。”遂寧地處南邊,人多地少,勞動力密集,成為首當其衝的勞動力調出大縣,安排重點建設單位與遂寧直接對口調人,江油地區的302、北川的305信箱等,與江油、北川、遂寧對口;安縣、綿竹地區的101、401信箱等單位,與綿竹、安縣、蓬溪對口;曙光公司與劍閣、梓潼、鹽亭、射洪對口;綿陽地區的重點單位與綿陽、中江、三臺、射洪對口。四川省有勞動力調派任務時,也直接從遂寧抽調。

當時奮戰在攀枝花、成昆鐵路等三線建設重要戰線上都有遂寧人的身影,如當時高度保密的重點建設風雷激水電站,遂寧、蓬溪由領導帶隊,分批次派出數千人的民工隊伍。據當年參加電站建設,現已退休、曾擔任遂寧市發改委副主任鄭方清回憶:“1970年秋,遂寧縣革委會根據上級要求,派我和另外500名同志到甘肅參加白龍江上碧水鎮風雷急水電站建設,第一批共組織了一個營(第五營)轄三個連(13、14、15連)的人馬。第二批援建人員,主要從遂寧城區、永興、東禪等場鎮招收1000名待業青年,組成6、7、8、9四個連隊。”

(三)組織搞好後勤保障

無論是石油會戰,還是企業建設地點,都地處鄉村,遠離縣城和集市,數百人甚至上千多人施工,工地商業服務尤其重要,最突出的是蔬菜、煤炭等生活物資和繩索、工具等建築物資供應很緊。商業、糧食部門很快把廠區(工場)商業網點建起來,做好廠區(工場)蔬菜、煤炭、食鹽、食油、糧食和其它物資的供應工作。如蓬溪縣生產指揮部在1967年12月29日就全縣商品蔬菜面積安排中提出專業種植壹千畝。在城鎮和將要建鐵路工礦附近,建立專業隊七個,生產面積817畝,其目的就是保證重點建設的需要。

石油會戰指揮部從蓬溪蓬萊遷到遂寧縣城後,無辦公地點,遂寧縣於1964年7月將原縣第二招待所騰出給川中石油礦區(原蓬萊油礦)使用,1976年5月,遂寧縣委同意將原縣第二招待所圍牆內的房、地、產,其中包括房屋建築4491.79平方米,院內土地二十九畝三分,樹木一百三十餘棵等,全部讓給川中石油礦區革委所有,原該所的有關建房資料,清理後,一併移交。

三、紮根遂寧的三線企業對地方發展的支持

(一)傳播先進文化,宣傳黨的政策

三線建設決策後,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號令下,三線建設者們身懷“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雄心壯志,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掌握先進的技術,從生活比較優裕、交通比較方便的沿海大城市來到遂寧這個丘陵山區,在艱苦的條件下不退縮、不逃避,迎著困難上,充分表現出一種大無畏的獻身精神。這種精神也激發了遂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激情。尤其是三線建設的第一次建設高潮時期的1965到1966年,四川石油管理局組織川中石油會戰,參加會戰的職工達兩萬人,其中有專程從新疆、大慶入川參加會戰的人員達1871人。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擺在川中大地上,形成一股建設社會主義的美麗畫卷。三線企業的職工既是祖國的建設者,也是黨的政策、先進文化的傳播者。他們把黨的政治方針、科學技術、先進文化,特別是蓬勃向上的革命精神,帶到廣大農村,在人民群眾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民群眾接受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帶動了群眾的文明與進步。

(二)支持遂寧地方發展經濟

三線企業紮根遂寧,在構建國家安全保障,為國家提供戰略保障物資的同時,自身不斷髮展壯大,以自身實力為基礎,也大力支持遂寧發展,為遂寧經濟發展提供了許多幫助,給遂寧人民帶來了歷史發展的機遇。川中石油礦區在1978年7月25日的支農彙報中提出:工業支援農業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們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積極支援農業,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遂寧、蓬溪、安嶽縣氮肥廠的生產用氣,千方百計地保好,使其多產化肥,支援農業。二是繼續抓好礦區(77)008號文件的貫徹執行。抓好礦區所屬各單位的支農工作,搞好抽水抗旱、農機修理、搶種搶收等項工作,積極支援農業生產。三是搞好“三廢”處理。減少對農作物的汙染,確保農業生產。四是搞好原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努力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計劃,以實際行動支援農業。

三線企業依靠自身雄厚的基礎,給遂寧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如,地處射洪的3536廠在取得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意後,1976年1月將3536廠蔡家溝的房屋14棟計2438平方米,高壓供電線路2公里的固定資產和建築物,共計原值19.36萬元無償移交給射洪縣使用。

(三)推動遂寧農村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3537廠建在射洪武安公社的蔡家溝,廠區距射洪縣城約4公里,3536廠建在射洪萬林公社二大隊,距射洪縣城10公里。三線企業選擇建廠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靠山、分散、隱蔽”和不佔或少佔耕地,遠離城市,建築材料的運輸、生產材料和產品運送是必然的,修通公路成為第一要務,除企業直接受益外,帶動了沿線農村,方便老百姓的出行,為農副產品的運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川中石油礦區紮根遂寧大地,在遂寧、蓬溪、射洪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石油職工的足跡,凡有他們足跡的地方都修建了公路,這一條條公路既是祖國的石油之路,也是當地百姓的致富之路。讓鄉村農民提前數十年享受現在的村村通、戶戶通工程,加快了遂寧農民致富的進程。

四、三線建設對遂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和促進

(一)提高遂寧經濟總量,中央和省屬企業比重提升

新中國建立後,遂寧隸屬川北行署管轄,1952年川北行署建制調整始有中央屬企業。1952年底中央屬企業和省屬企業產值143萬元(當年價,下同),地(市)屬工業企業產值5萬元,縣及縣以下工業企業產值4637萬元,分別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2.99%、0.1%和96.91%。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遂寧地委舉全地區之力集中發展工業,1958年4月14日遂寧地委決定在政法、財經、文教等部門抽調一些有專門科學技術能力的幹部搞工業。要求各縣“黨群、政法、財經部門中具有專門技術的幹部必須歸隊搞工業,教師中適宜搞工業的人才,根據需要與可能逐步抽調一些。”1958年5月,四川省委決定將原由四川省主辦的江油鋼鐵聯合企業(以下簡稱“江鋼”),採取遂寧、綿陽兩專區合辦(省投資70%,綿陽投資10%,遂寧投資20%)。根據四川省委決定,遂寧地委1958年7月發出《關於大力支援鋼鐵建設的指示》,決定全區抽調地委書記1人,縣委書記5人,區及一般幹部53人,7、8月分兩批前往工地工作;招收初中畢業以上學生1500人,培養基本技術隊伍;培養基幹隊員4000人,按班、排、連、營建制,8月投入江鋼建設。專、縣成立後勤供應部,負責支援供應工作。

正當各項工作緊鑼密鼓開展時,1958年10月,遂寧專區建制撤銷併入綿陽專區以後,按照綿陽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遂寧、蓬溪、射洪三縣的重點是農業,工業發展中的重點僅紡織、食品和手工業等等,對關係國家戰略的工業和其它重工業建設投資極少。除了遂寧棉紡廠、繅絲廠和蓬萊鹽廠等屈指可數的幾家企業,地方工業的重點僅僅是小水電站的建設。到1965年底,遂寧、蓬溪、射洪三縣的工業企業僅有405個,比1957年還少123家,僅有固定資產原值3587萬元,實現(1990不變價)工業總產值為14144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1957年淨減1218萬元,減少7.9%。

國家三線的實施,為遂寧發展帶來了歷史發展的機遇,在三線建設的帶動下,不僅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建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3536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7449廠,又新建和遷建了一批企業,使地屬以上企業產值比重逐步增大。1966年,是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儘管受“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影響和衝擊,國民經濟仍然保持著增長的勢頭。遂寧、蓬溪、射洪三縣工農業總產值達86191萬元(1990不變價),比1965年增長92.68%,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86.77%,農業總產值增長1.65倍,糧食總產達到69.64萬噸,比上年增長4.1%,棉花總產達到26643噸,比上年增長81.47%,實現了糧棉雙豐收。到1978年,中央、省屬企業產值佔三縣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64%,地(市)屬企業佔7.86%,縣及以下企業佔86.5%。

(二)帶動遂寧以棉花主的經濟作物的大力發展

遂寧是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棉花既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本地的主要經濟作物。更為重要的是,棉花作為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的重要物資,是紡織工業和國防工業所需要的大宗原材料。民國時期,遂、蓬、射三縣已成為四川的主要產棉地區,且遂寧有綿陽地屬的棉紡織廠、繅絲廠,並在省內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3536廠和7449廠作為三線建設的一個重要佈局,又是總後生產被服的專業製造廠,最終選擇遂寧建廠,是基於遂寧的原材料優勢。遂寧在棉花等經濟作物和工業所需原料非常重視。

為了發展棉花生產,既增加農業的收入,又為企業提供原料,政府推行生產棉花獎糧食、獎化肥的優惠政策,並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的栽培技術。並對棉花生產佈局進行調整,高產棉區多種棉,低棉區也種棉,總產量年年增長。對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遂寧縣、射洪縣、蓬溪縣先後列為全國優質棉基地縣,並被省作為優勢農作物棉花產區。如射洪縣1966年全縣種植棉15.01萬畝,單產首次突破百斤(達129斤)總產達19.4萬擔,在生產種植中,在地區當時所轄19縣中所佔份額是較大的。射洪縣是3536廠和7449廠所在地區,棉短絨的生產尤為多一些。1970年4月14日,蓬溪在《蓬溪全縣實現短絨優質高產的情況彙報》中提出“在1969年棉短絨生產上,實現了優質高產,超額完成了生產計劃,去年專區下達我縣短絨加工計劃3600擔,實際完成4416擔,超額22.7%。其中符合軍工原料要求的二類絨為4292擔,佔短絨總產量的97.2%,累計出絨率平均達到7.2斤,其中最高的達到8.5斤,出現了我縣六個軋花廠建廠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

由於歷史的沉澱,三縣在1985年種植棉花24196公傾,面積居全省第二,總產量24327噸。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種植技術的提高,遂寧市棉花單產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其中: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皮棉入庫居全省第一位,射洪縣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皮棉入庫居全省產棉縣第一。

(三)帶動遂寧地方工業的大力發展

國家在提出三線建設的佈局的同時,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實施各自地區地、二、三線的佈局。成都軍區黨委、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向中央提交的關於加速四川地區三線建設的請示報告。報告提出:1.成立四川省三線建設領導小組和幾個地區領導分組,對省內的大小三線建設項目實行統一領導;2.按照軍工第一,三線第一,配套第一的要求,把國防工業的生產、科研建設項目搶上去,把國防急需的重要項目、配套項目,對關係全局的重大項目和已經基本建成能夠很快投產的項目迅速搞上雲;3.開展增產節約運動,集中解決三線建設中的薄弱環節;4.在三線建設的帶動下,建設地方五小工業,大力支援農業;5.改善三線建設的物資供應。由此,“文化大革命”導致四川三線建委癱瘓的狀況得到改變。196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轉了這個報告。

在三線建設的影響和帶動下,遂寧、蓬溪、射洪三縣興大辦“五小”工業,即,小鋼鐵、小機械、小化肥、小煤窯、小水泥。本地沒有條件,到外地雲辦,如在廣元、綿竹煤礦、水泥廠。一批五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遂寧大地上,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如為了加快農業機械的發展,擴大農機產品的生產。1966年10月8日,綿陽專區經濟委員會以(66)056號文,作出“關於在專區二機械廠內成立農用滾動軸承車間及調撥軸承設備的通知”,確定軸承車間由專區二機廠直接領導,廠址利用原遂寧新橋煉油廠廠房,安排年生產粉碎機軸承二萬套,打穀機鋼碗軸承八萬套,接著雙先後建成農機一、二廠,專門生產農業機械配件,農村社隊也先後建成農具企業,生產、修理農業機械、器具。以後經過陸續改造和擴大規模,遂寧機械工業初具規模,能生產手扶式拖拉機、農用運輸車、摩托車、瓦楞紙箱機械、軸瓦、內燃機配件、粉碎機、面機、滾齒機、農用機械、紡織機械、變壓器、打米機、打穀機、噴霧器、農機配件等數十種產品。

化肥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遂寧、蓬溪、射洪三縣相繼建成利用天然氣生產合成氨的氮肥廠,為氮肥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69年,綿陽地革委批准遂寧縣建一個投資274.5萬元、年產3000噸合成氨的氮肥廠。遂寧氮肥廠於1971年10月在遂寧仁裡鎮竣工投產。1971年11月,綿陽地革委批准蓬溪縣建一個年產3000噸合成氨的氮肥廠,1975年在回馬鎮建成生產。1972年10月省化工局分配射洪縣規模為年產合成銨3000噸氮肥設備一套,興建小型氮肥廠,1977年5月在德陽建成投產。這些企業建成投產後,為農業發展提供了保證和支撐,企業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壯大,如1977年遂寧縣氮肥廠幾經投資改造,1978年,生產能力由年產合成氨3000噸增至5000噸,1997年達到年產合成氨2.5萬噸的生產能力。射洪氮肥廠幾經發展改造,於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下轄德陽分公司、綿陽分公司、射洪分公司和銷售分公司,現有員工2500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00多人;總資產13億元,淨資產近9億元;擁有年產合成氨44萬噸、尿素70萬噸、三聚氰胺6000噸、塑料包裝袋6000噸、PVC及PPK塑膠製品3000噸的生產規模,成為全國大型尿素生企業。

(四)增強遂寧人民的國防意識,完善人民防空

為應對敵人的突然襲擊,196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發出加強備戰工作的指示,指示說:準備對付美帝轟炸我國的軍事設施、工業基礎、交通要地和大城市,以至在我們的國土上作戰,要切實做好對付敵人空襲的準備。

1969年,根據中央(69)56號文件《關於加強全國人民防空工作的報告》精神,響應毛澤東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和“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各級革命委員會和人武部成立縣人民防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革委會。

二十世紀70年代,各縣構築防空工事,安裝報警設備。一是遂寧縣機關、廠礦、企事業單位等自力更生構築防空工事。1971~1972年各單位用鋼材、水泥、條石修築永久性的開掘式、坑道式和山洞式防空工事,部分用條石或鋼筋混泥土拱襯,覆蓋亦厚,寬暢通氣。在縣城安裝兩臺報警器備用。二是射洪縣於1969年冬採取平戰結合,小型為主並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在縣城太和鎮建造防空工程,在農村挖規格不一的防空洞、防空壕。到1973年全縣建成防空工程38處,在電影院和縣委大院安置2臺警報器。三是蓬溪縣在城鄉各機關單位內、街道、環城巖壁等處挖防空洞(迄今雞市街到大西街大段巖壁及南門外公路旁巖壁等處尚存石洞),城關72個單位挖永久性防空工事13處,蓬萊鎮挖成一處,蓬南公社三個大隊構築防空洞23處。

(作者單位:蔣林松,中共遂寧市委黨史研究室;林金鳳,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