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雍正王朝》中老八与老十四为何关键时刻忽略了真正的大敌老四?

宋安之


在古代历史中,经常会发生皇室子弟夺权的事件,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典型的当属康熙时期的九龙夺嫡,这个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康熙两次把册封的太子废黜,导致让剩余的儿子们看到继位的希望,因此多方势力互相攻伐,而此事最后的赢家便是老四胤禛。老四并非当时所谓的热门太子人选,老八和老十四拥有大部分的支持者,故而有人说老四的皇位,基本上是捡来的,那么老八和十四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忽略这个老四这个劲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老四的皇位是不是白捡的?答案还真不是,他的这个皇位,来得非常不容易,老四用尽手段把自己存在感降低,为的就是让别人以为他没有争位之心。这也可以解释了上面老八和十四,为什么会忽略他这个大敌,当然原因不止以上这个,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首先老四懂得收敛光芒,在《雍正王朝》中,老四一开始是太子的绝对拥护者,即使第一次被废,他也坚定的站在太子这边。

知道太子第二次被废,又听了别人的劝说,才生起争位的心思,不过这时势力最强的还是老八,老八身后有一大帮官员支持,还有几个兄弟帮忙,在扳倒太子之前,他的心思全在太子身上,太子再无出头日后,他的敌人变成了老四,但老四并没有太子那么傻,他知道如何把自己伪装起来,并且主动揽下得罪人的差事,导致大部分官员对其不满。

这也让老八放下一定的戒心,虽然老四办事十分公正,但损害的是士族的利益,自然也没几个人站在他这边,这时作为父亲的康熙,来给老四“助攻”了,他的儿子十四阿哥,自幼深得康熙的喜欢,虽然在大殿上与父亲发生冲突,但康熙不仅没有追究其罪过,反而把十四的母亲封为德妃,同时让他执掌了兵部,一般来说,一旦接管了兵部,就这个人代表拥有了武装力量。

除了以上两个恩典外,康熙后面还让十四成为大将军王,这时的老八矛头一下对准十四,毕竟如今的老四,对比起备受恩宠的十四,实在是不值一提,并且老四还主动去向十四示好,让人很难看出他的野心。老八与十四明争暗斗,还弄出了死鹰事件,在这两个人争斗时,老四私底下拉拢了年羹尧和隆科多,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到“决战”时才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这时这两个人再醒悟过来,已经为时已晚了,所以说在这次夺嫡事件中,老四才是最聪明的一个。

老八和十四之所以没有给老四足够的重视,是因为他们都认为彼此才是最大的敌人,因为十四当了大将军王,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下一任皇帝,连十四自己与老八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都想把对方置之死地,而一旁的老四,要兵权没兵权,要支持也没支持,自然也不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他的身上去,结果才导致了两个人失败的下场。


木剑温不胜


为啥,就因为老八胤禩醒过味来了,原来自己被老十四胤禵坑了这么多次!

《雍正王朝》最精彩的莫过九子夺嫡了,当然我们也知道结局是花落老四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阿哥的表现相当狠毒,号称最阴险的皇子。

他是谁呢?

他就是老十四胤禵,即使最终雍正帝坐稳了皇位,他也是一百个不服气,硬是靠着皇太后的宠爱,跟雍正帝较劲,最终落得守皇陵的差事。那么在这个夺嫡的过程中,他又有哪些阴毒的表现呢?

一、

关于老十四胤禵被人们所熟知,其实就是源于一个传说,带有阴谋论色彩的传说。讲的是康熙帝其实是传位十四阿哥,结果被老四胤禛伙同隆科多等人,篡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几百年来,众说纷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实际上,这种说法就是诬陷雍正帝的,毕竟他得罪了太多读书人,也就难以避免背后各种捏造事实,各种骂名滚滚来。

在《雍正王朝》中,因为是正剧,雍正帝的形象自然就高大上了,康熙帝也是名正言顺的传位于他。

其实一开始老四胤禛的胜率并不大,至少在老四胤禛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他就面对着几座大山。比如太子胤礽、比如老八胤禩,再比如今天我们要讲到的老十四胤禵。甚至这个亲兄弟在即位已成事实的情况下,还要跟雍正帝一决高低,足可见底气之足,实力之强。

在康熙帝临终前,曾召老四胤禛进宫,当时他就挨个总结底下的这些阿哥们。比如本来寄希望于太子胤礽,结果发现他根本不是这块料,比如不选老八胤禩,是因为他处处学朕:

“可是他处处学的不像,朕是宽仁治仁,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

而评价到老十四胤禵时,康熙帝是这样说的:

“胆子过大而心胸狭小,用于治兵,尚须谨慎得当,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

也就是说,康熙帝早就知道老十四胤禵胆子过大,而且心胸狭小,当初让他带兵也是防着他的,要是重用他治国,非坏事不可,他为什么这样说?

二、

康熙帝这么评价老十四胤禵,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足够的事例表明!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十三胤祥都能跟老四胤祥亲密无间。而作为同母所生的老十四胤禵,却跟虚伪的“八贤王”走动密切,跟亲哥处处作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会影响到他的品性。

要知道康熙帝对老十三胤祥的评价相当之高,虽然曾经圈禁了他,但也是为了他好。因为他是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且重情重义,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

所以,就以他曾经是八爷党成员,他也就入不了康熙帝的法眼,之前如此,之后也如此。

但是他真的是八爷党成员吗?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如果说一开始确实如此,但是等到了夺嫡后期,老十四胤禵就变了。尤其是争夺大将军王职位一事,把他的贪婪暴露得淋漓尽致。

而这一点,老八、老九、老十也都看在眼中的,老九甚至恨恨地讲:

“现在看起来是老十四想当皇上!”

其实,老十四胤禵自始至终就没有进入过八爷党核心,也不是真心想帮老八胤禩,甚至坑了他不止一次。只不过老八胤禩作为局内人,并不太清楚罢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他到底是怎么坑老八胤禩的?

在热河八大山庄,老十四胤禵才第一次正式亮相,而这次亮相,也非常不光彩!

三、

由于剧中太子胤礽的智商实在是低下,监国无功、赈灾不行、打压老四、卖官鬻爵、刑部冤案、私通妃子……也终于让康熙帝的忍耐到了极限,如果不是顾及那点仅存的脸面,他就要冲进鹿园的那个小房子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老十四胤禵找到了老八胤禩,拿出了伪造的太子手谕。当时老八胤禩就懵了,吓得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嘀咕:

“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老十四胤禵却得意地向老八胤禩表功:

“八哥,像吗?”

为什么讲老十四胤禵十分阴险,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既然是伪造的手谕,那就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至少会增加康熙帝对其他皇子的猜忌,而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太子胤礽被废,老大和老三出局,老十三被圈禁,老八胤禩被康熙帝列入重点怀疑对象。

真正受益者只剩下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当然,这是从结果上看,从过程上看,老十四胤禵此举也细思极恐:

我们想一下,他早不伪造,晚不伪造,偏偏选在康熙帝鹿园相遇后伪造,而且既然是伪造,时机需要相当精确,万一凌普带兵来的时候,康熙帝正跟太子胤礽谈笑风生呢,岂不是一下子就露馅了?

由此可见,老十四胤禵,其实有一支秘密部队,而且时刻在监视着康熙帝、太子胤礽……

四、

实际上在这之前,老十四胤禵就摆了老八胤禩一道了:

比如热河狩猎,康熙帝讲了猎杀最多的可以得到储君象征的金如意。老十四胤禵可是猎杀猎物十三只,排在第二名,仅次于老十三胤祥。而老八胤禩全都是捉活的,而且是捉了八只,这种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有理由推断,这八只活物里面,必然有老九和老十的暗中帮忙。

老十四急于想要金如意,此时就已经暴露了,如果当时他也偏向老八胤禩,让他活捉的猎物就比老十三胤祥猎杀的都多,那么结果或许就不一样了。

这还不算,在太子胤礽复立之后,老十四胤禵又摆了老八胤禩一道儿:

由于康熙帝复立了太子胤礽,那么最慌的不是老八胤禩,而是老十四胤禵。这就表明,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中伪造的太子手谕,可能露馅了。

因为康熙帝复立了太子胤礽,就等于排除了太子胤礽的嫌疑,而老大和老三当时就被康熙帝骂了个狗血喷头,自然也排除了。嫌疑最大的老十三胤祥,也被康熙帝以疼儿子为由,给放了出来。

那么嫌疑人,就直指老八胤禩一伙了,这一伙里能伪造书信和手谕的,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老十四胤禵能不慌吗?

所以,他想到的破解之道,就是跟老十三胤祥干了一架,给众人造成一种自己是没脑子服从老八胤禩的,哪里能想出那么阴毒的招数对付太子,都是老八胤禩指使的。

他极力阻止康熙帝处罚老八胤禩,其实不是真心救他,而是自救,只要老八胤禩在前面顶着,就轮不到他担责。这也是为什么他跟老十三打架,别人都看热闹,只有老八胤禩是真心想拉开,因为老八胤禩不糊涂啊。

这还没完,等到太子胤礽最后一次被废之前,老十四胤禵仍然坑了老八胤禩一把:

当时老八胤禩获得了太子胤礽私通任伯安的书信,他吸取了上一次刑部冤案的教训,让老十四胤禵禀报给康熙帝。结果老十四胤禵,也是耍心眼,竟然没有写一个字,而是把书信原封不动地寄给了康熙帝。

哈哈,这个小心思就很明显了,意思就是说,我是被逼的,我可不想弹劾太子,都是八哥逼我的。康熙帝看后,也是明白,感慨道:

“胤禵也学会用心思了!”

他何尝是刚学会用心思,他早就运用的炉火纯青了,只不过这个心思没能让他获得皇位,反而坑死了老八胤禩。

即使雍正帝即位之后,老十四胤禵还放了老八胤禩一次鸽子,口口声声讲不会不管八哥的,实际上到最后也没有管,这个老十四胤禵,实在是太阴险了。

难怪康熙帝临终前评价他:

“胆子过大,心胸狭小!”

老八胤禩在老十四胤禵,当选大将军王后,而且还不听从指挥,再联想之前发生的一切,好家伙,原来你小子才真想当皇帝,不跟你掐,跟谁掐?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在真正的历史上,八爷党确实在关键时刻忽略掉了雍正,以至于雍正继承大统,大出所有人的意料,八爷党实在难以接受,所以在雍正继承帝位以后,八爷党制造了很多流言蜚语和谣言,包括雍正篡改遗诏,害死康熙等等。

后来的人大多都认为,雍正能当上皇帝,有点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

当时夺嫡最明显的就是八爷党了,大家都知道,而雍正一直蛰伏,装成不闻世事的样子,谁知道他早已经在西北埋伏下年羹尧钳制老十四,同时收买了九门提督隆科多。

但是,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里,跟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前,老四还以太子忠臣自居,太子第一次被废以后,在老十三的言语激励之下,老四才决心夺嫡。

自从太子被废,八爷党实际上就已经把老四当作夺嫡的最大对手了。

在太子被废之前,八爷党的主要操作是搞倒太子,只有搞掉太子,他们才有机会成为继承人。太子被干掉以后,他们发现,老四成了一个劲敌。于是找机会搞老四。

刑部冤狱案,八爷党不仅仅针对太子,也针对老四,让人想不到的是,太子复位,八爷党被斥责,八爷党在朝中最大的外援佟国维也退休,不但没当上太子,没搞定老四,老四还受到康熙嘉奖,他们的母亲还荣升皇贵妃。这时候老四更加让八爷党重视。

后来的百官行述事件,八爷党的心思其实跟太子一样,要掌握朝臣,但是老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所有人都无法掌握朝臣百官,大家公平决斗。这次老四烧毁百官行述,又一次受到康熙嘉奖。八爷党怎么可能忽视老四的力量?连太子都跟老四决裂了,因为他看出了老四早已经不跟自己一条心,要另立门户,要夺嫡。

八爷党掌握百官不成,又想出一个计策,就是夺兵权。

于是他们故意卡西北大军的粮饷,逼着西北大军主动出击,导致几万西北大军全军覆没。这时候康熙就得更换主帅。八爷党夺兵权的机会就来了。

这一次八爷党是算准了的。因为他们知道老四带不了兵,四爷党里能带兵的老十三又被圈禁。只能八爷党的人带兵,老八觉得自己是八爷党首领,自然没人跟自己争。

可是老八不识人,不会用人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

首先他没料到,老四不跟他争,内部的老十四却来争,他更没料到的是,老十四跟老四私下里达成交易,把老四的年羹尧安插进了西北。而老四通过年羹尧,也找到了钳制老十四大军的老虎钳。

老八这段时间的对手,突然从老四变成了老十四。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死鹰事件。

当然,大家都知道,老十四远在西北,就算有十几万大军,关键时候一时半会也赶不回来。

所以老八明白,离他最近的对手还是老四。于是在夺嫡的关键时刻,他掌握了北京周边的兵权,防着老四,可是他却忽略了掌握北京九城一万多人马的隆科多。

所以,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里,老八关键时刻忽略掉的不是老四,而是隆科多。

如果老八真个早就拉拢住隆科多,那么,就算康熙真的传位给老四,他也有翻盘的的机会。把老四一软禁,让隆科多把遗诏一改,然后京城周边的兵马进城勤王,谅他老四也得打脱牙和血吞啊。


西堤君


个人以为,以电视剧的情节,老八根本没有忽略老四,而是相当重视老四,只不过因为性格问题,又一次临阵退缩而已:

1.老八准备充分:丰台大营已经待命,就等八爷的信,这个信可不是传位老八捎信喝喜酒,而是传位不是八爷起兵威逼篡位的信儿,其他准备肯定也有,只是各种原因没有得以实施而已;

2.老八性格所致:做了准备,只是临机又下不了狠手。传位这一次,即可以先假意臣服,私下传信出去搬兵,也可以在知道传位人后立时杀老四强夺皇位,但是老八都没有,而是咬文嚼字失去了时机。证明其性格不够狠的还有逼宫那一次,已经占尽上风了,仍然不痛下杀手推出弘时。又想展现仁义,又想私意篡夺,结果都是被翻盘;反观老四,听了传位诏书还没正式继位,就行使皇权命令张五哥去赦出老十四,老八的阴柔败给了老四的果断。

3.老十四继承皇位只是传说,皇帝日见苍老,真要传位,应该提前召回,康熙既不是暴死,也不是糊涂,不应该有此失。

一句话,老八有谋无断,有李世民一半的决绝,皇位就是他的了!


国货第一


“死鹰事件”之后,阿哥们的夺嫡之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从康熙封胤禵为“大将军王”开始,十四阿哥胤禵野心开始膨胀,已经从“八爷党”中分离出来,成为“十四爷党”了。

而八爷胤禩和老十四胤禵双方你争我夺,偏偏就忽略了老四胤禛这号人物,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看错了一件事。


众阿哥们都看错了康熙的安排,以为“大将军王”就是天心默定的继位人

而且不止是“八爷党”众人,就连四爷也是这样的看法,甚至不惜冒着得罪康熙的危险,也要保十三爷出来争取这个位置。而八爷胤禩也说了:“谁做这个大将军王,谁就是皇阿玛的继承人”,所有人都被康熙这一招给骗了。

不过所幸的是雍王府里有个邬思道,经过他一番剖析,才让四爷茅塞顿开,不去和“八爷党”争这个大将军王,而转为去争夺川陕总督的位置了。八爷和十四爷则开始了明争暗斗,派遣了鄂伦岱、雅格齐去监视十四爷,结果鄂伦岱又被十四爷策反,反过来为自己说话。

这一点其实佟国维也看出来了,康熙虽然设立了“大将军王”之位,在出征前授予胤禵天子仪仗,又明令众人“见大将军王如见朕”的至高权力。可这些都只是康熙为了让其他有野心的皇子互相争夺,互相敌视,从而保护好自己心中继承人的做法而已,否则康熙绝不可能会再犯当年废太子的错误。所以佟国维才让隆科多看稳了,不要急着站队,只有确定了皇帝心中的人选后,才能把宝全部压上去。



京畿最重要的三大军事力量,没有一个是由四爷胤禛掌管的

这也是“八爷党”看不起四爷,而把十四爷看成劲敌的原因。京畿的三大军事力量:善扑营由康熙亲管,“八爷党”动不了;步军统领衙门的隆科多明暗未定,八爷和四爷都怀疑隆科多是对方的人;丰台大营则是由“八爷党”的人掌管着。

所以只要隆科多不表态,凭着自己手握丰台大营的军队,自然有把握在最后关头绝地反击的。何况老十四带兵在外,纵有十万大军也无济于事,四爷更是无人无兵,唯一的帮手十三爷又被圈禁了起来。“八爷党”已经不把四爷放在眼里,自以为胜券在握了。

至于说八爷和十四爷忽略了年羹尧这个川陕总督,其实恰恰相反,他们都很看重年羹尧这股力量。但别忘了,年羹尧是十四爷保奏上位的,而且还和八爷往来频繁,在他们的想法里,年羹尧早就是“八爷党”的人了。

康熙虽然默定了四爷为继承人,但也必须打压四爷,让他从夺嫡的乱局中脱离出来,让八爷和十四爷自己去打,让他们自己损耗掉自己的实力,浪费掉自己的时间。

直到畅春园宣读遗诏当晚,康熙一锅就把“八爷党”所有人给端了,既让他们调兵不成,又作乱不行。这时候的“八爷党”才如梦初醒,可也为时已晚了。



一贰一橙


这就是各人的见识不同了。

一直到康熙驾崩前,四阿哥胤禛仍然不是最被看好的那个。论朝臣的支持,他远远不如八阿哥胤禩;论手中的兵权,十四阿哥是大将军王,手里握着十万雄兵,八阿哥收服了丰台大营的主帅,在京郊有三万精锐。再看四阿哥胤禛,啥都没有,唯一能够帮他握住兵权的十三阿哥胤祥,已经被圈禁了十年。

所以,不管来明的还是来阴的,四阿哥胤禛貌似都没戏。可是为何最终 四阿哥胤禛安然登基呢?

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闹翻了。

西北有战事,康熙要派一个阿哥做大将军王,前去领兵打仗。八阿哥判断,康熙在油尽灯枯之际把兵权交给谁,就是传位于谁。于是,他极力争夺这个大将军王。可是十四阿哥呢,虽然本属于八爷党,可他一直主管着兵部,又对自己领兵打仗的本领十分自负,因此也对这个大将军王势在必得。

于是,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矛盾就出现了。这时候,四阿哥听从谋士邬思道的建议,推举了十四阿哥做大将军王,不但换来了年羹尧的陕甘总督,而且让八阿哥对十四阿哥的猜忌更深了。

此后,十四阿哥杀了八阿哥派在他身边的眼线,而八阿哥也把十四阿哥送给康熙的寿礼换成了死鹰。两人彻底闹翻。

其实,如果老八和老十四一心的话,两人相互勾结,时刻通报着信息,即便有年羹尧盯着老十四,老四还是很麻烦的。

第二点,十三阿哥胤祥的鼎力相助。

和老十四一样,老十三也以擅长领兵打仗而著称。他的本事,比老十四还大。虽然他被圈禁了十年,可是由于他为人狭义,很多的老部下还是愿意听命于他。

在传位之前,老四就去秘密地见了老十三,老十三把自己最心腹的老部下告知了老四,老四回去后,就开始秘密联络这些人。

传位当晚,雍正以金牌令箭释放十三爷,然后令他速去丰台大营夺兵权。十三爷之所以能够那么轻易地夺了兵权,与老四此前的暗中联络也有很大关系。

正是因为老十三夺了丰台大营的兵权,而九门提督隆科多又奉康熙遗命,忠诚于新皇帝,这才有了雍正的安然登基。

京城里一切搞定后,远在西北的老十四就不足为虑了。


趣谈国史


《雍正王朝》我一直认为最厉害聪明的是老四,并不是老八,更不是老十四。如果说聪明的话,也许十四还比不上十三和老九。老十四本属于八爷党的人,只是因为康熙帝不经意间给了十四希望,另一部分也是因为地位权力的不断壮大,野心也越来越大,不甘心屈于人之下。

上述讲完老十四与老八忽略老四的背景原因,下面讲讲其他政治层面的原因:

1.按以往惯例,得大将军王的便是内定的太子,老十四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八也是认为十四得到了便是八爷党得到了,但没想到的是,老十四得到后便不听八爷党指挥了,想自己当皇上,替自己争一争。老八见此情景,肯定恼火。

2.攘外必先安内,八爷党觉得康熙已经不重视老四了,不给任何进一步的明示,觉得目前自己最大的政敌是老十四,必须不能让其得逞,岂不知这时候给了老四机会养精蓄锐,康熙也是在这个时候考查每一个皇子的。

3.俗称灯下黑,老四及其智囊邬先生对时局把握好,暗中促成了八爷党内部的矛盾,使自身藏身于刀光剑影之后。


Shirley西兰花


做过企业管理的人都知道,谁在企业中人缘越好越不可能被老板任命为部门第一负责人。因为和部分人关系好在任职后就根本没办法很好地去管理:制度因人情不能很好地执行,革新因关系户利益而多有保留,或徇私舞弊,给企业带了极大的危害,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老八一开始就错了,不管他用什么手段获得的人望,都成为他继位的绊脚石,这个与他的出身和一些小节有失没有关系,更与他动脑筋夺权没有关系。如果是一个没有进取心不善于在权利斗争中有所作为的人,康熙绝对不会把江山交给这样的人的,因为阳谋和阴谋在权利斗争中均不可避免,而自己不善于斗争很快被别人干掉,江山如何能保、执政如何能行?何况电视剧中的老八是一个把江山社稷当儿戏,为了到达目的把国家和百姓都拿来赌博的人,这样的人一旦被康熙这样的雄主看清真实面目,怎么可能把皇位交给他呢?

老八在夺嫡的理念和实施过程中所用的手段无非两种:干掉竞争对手和笼络人心,而他的手段刚好是雍正所不取的,老八不看好老四的也就是他没有按照他认为的夺嫡者必须遵循的这里条规律去做,所以就认为老四不具备夺嫡的条件,当然不用防范了。只是他遇到了绝世聪明、大事明白至死没有昏聩的康熙,失败已不可避免。电视剧中看透这个的似乎只有邬思道一人。

(官场上雍正的做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行不通,但职场上有时候可以,具体原因自己分析吧。总结总结,应该有所受益的)


若水39243986


这才是康熙的高明之处,康熙的几个举措让很多人的目光都没放到雍正身上,正是康熙的这些安排,让他们觉得他们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雍正,而是老八或者老十四,这个时候,废太子,老大,老三显然都不可能了。

康熙圈禁了老十三,这个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尤其在大将军王,还有畅春园临终前,很多人觉得,康熙直接把老十三放出来,不就得了嘛,这样就能帮助雍正,还省得雍正去放十三爷,增加很多风险。

但其实,康熙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降低雍正的存在感,让他们觉得雍正没有十三爷的帮助,那么根本就不是老八与老十四他们的对手,表面上看是不想让老十三爷惹事,其实就是老四加老十三这样的组合还是很强大的。

所以康熙从一开始就有意在弱化老十三,所以在扬州筹借两百万两,解决了黄河赈灾的问题之后,只有老四被升为郡王,而老十三什么功劳都没有,还有在追缴国库欠银上面,他也不让老十三参与进去。

第一次废掉太子的时候,他很清楚老十三没有参与,但还是将之圈禁了,造成对他不满的假象,在第二次废掉太子的时候,他又以江夏镇案件与郑春华的事情为由,将其圈禁了十年。

目的就是让老十三淡出众人的目光,这样老四的势力自然会大减,很多人就不会把目光集中在老四身上。

另外,老四号称冷面王,办的差事都是吃力不讨好,光得罪人的事情,他办事只有公心,没有私心,所以群臣们看好的是有八贤王之称的老八,而不是他。

虽然老十四在殿前顶撞了康熙,康熙反而加德妃为皇贵妃,还让老十四掌管了兵部,后来还让老十四当上大将军王,让很多人觉得康熙是打算传位给老十四,这样就成功分化了老十四与老八,死鹰事件就是两人矛盾最好的证明。

老十四在听到老四要保举他为大将军王的时候,是特别的意外,因为就那个时候来说,谁是大将军王,谁就极有可能是太子,而老四这样说,就表明老四是在支持他当这个太子的,所以两个人有冰释前嫌的感觉,这个也是老十四后来耿耿于怀的原因。

总的来说,老四被人忽视,就是康熙想要看到的结果,但是他留了很多后手,比如九门提督隆科多,还有看住隆科多的张廷玉,还有关键时候出场的老十三,这些都是雍正能够顺利继位的保证。


历史简单说


凌晨四点钟,相信六岁的你还在梦中啃鸡腿,可是爱新觉罗•胤禛已经被太监们穿衣梳洗完毕,抬着轿子赶往尚书房跟随师傅张英学习四书五经,父皇对他进行了严格的管束,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子。



胤禛的生母早亡,皇子没有被立为太子之前,靠的是子凭母贵,康熙皇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没有子嗣,胤禛很精巧的孝顺叶赫那拉氏,博得了她的认可,经康熙批准胤禛成为了皇后教养的皇子,从此一切发生了变化,胤禛从卑微中开始努力奋斗,未来有了新希望。

胤禛19岁的时候,跟随康熙征服葛尔丹,掌管了正红旗,但是他并没有参加战斗,打仗不是他擅长的,他虽然没有参加战斗,却凭借自己的诗书才华对父皇丰功伟绩极力歌颂,赢得了康熙的认可。

没有征伐四方的能力,不能仅靠拍马屁混日子,胤禛开始注意培养自己为国理财和整顿吏治的能力,康熙准许他参与户部及吏部和工部的日常行政事务,他虚心求教,厚积薄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敢出了成绩,从郡王晋升亲王,在康熙皇帝心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葛尔丹的叛乱持续了数十年,西北又爆发了危机,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垂垂老矣不可能继续御驾亲征,为了表示君威振奋三军将士,需要一位尊贵的亲王担任大将军王御驾亲征,不擅长军事的胤禛内心无法平静,祖宗马上得天下,自己如果有军功受封,那么未来担任储君的资本就更有胜算,于是回到王府开始拉弓射箭,发现自己竟然沦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了郁闷至极。

邬思道洞若观火,他分析此次大将军王的功绩无与伦比,必然会引发八爷党积极争取及废太子党的奢望,这个时候康熙老爷子心里必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此时真正的为国分忧而不是争功夺利,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大局为重的人是不胜任大清帝国万里江山的,但是也不能无为而治,需要展示自己运筹帷幄的掌控力,要知道将在在君命有所不受,二十万大军在皇子手里一切都犹未可知了。邬思道给胤禛讲清楚了这个道理,胤禛茅塞顿开,接受了邬思道建议,保荐自己同母兄弟老十四为大将军王,同时委任年羹尧为陕甘总督掌握粮草军饷,八爷党不可能反对老十四为大将军王,那么就需要无奈妥协认可对年羹尧的任命,于是二十万大军由老十四统帅,但是却不得不听从年羹尧安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



舍与得,争与不争,政治饭局里需要的是韬光养晦的审时度势而不是锋芒毕露的掠夺资源,当你破坏了某种平衡,那么你就成为了少数党少数派,成为了众矢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