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为什么说,“鹤唳华亭”的反义词是“莼鲈之思”?


为什么说,“鹤唳华亭”的反义词是“莼鲈之思”?

网剧《鹤唳华亭》现在红得发紫,观众都为萧定权和陆文昔的命运叹息不已。

实际上,鹤唳华亭这个成语的“专利权”属于西晋文人陆机。

如果陆机你不熟的话,陆机他爷爷你一定熟悉,就是和吕蒙联手弄死关羽、夺回荆州、最后在夷陵正面战场碾压刘备的东吴大将军陆逊;陆机老爸则是东吴大司马陆抗,所以陆机是典型的官三代。

陆机虽然是官三代,但是命不好,轮到他成人的时候,东吴快要亡国了。身为将军后代,必须身先士卒。为了吴国的存亡,也为了家族的荣光,陆机和另外两位兄弟一起上了战场。

等到两位兄弟战死沙场,陆机自己被司马家生擒活捉之后,人家东吴皇帝孙皓自己投降了!

陆家兄弟算是白死了,这让人上哪说理去?

当时陆机被西晋军队抓到了首都洛阳。西晋灭掉吴国之后,没有大开杀戒,陆机当时也只是一个下层军官牙门将,所以被释放之后,也没有人像曹操对关羽那样“礼贤下士”对待陆逊。被释放的陆机站在首都洛阳的大马路上非常的惆怅,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后来陆机想通了:自己现在没有任何资历,在洛阳是混不出名堂的,不如以退为进,等待时机吧。

于是陆机和弟弟陆云回到爷爷陆逊的封地,自己的老家吴县华亭,也就是今天上海松江区,隐居起来。

陆机是个大才子,在华亭潜心搞了整整十年的文艺创作。在这十年里,他发表诗词歌赋,和文人雅士互相唱和,偶尔也弹弹琴,抬头听听华亭上空白鹤的鸣叫。

十年之后,陆机还没有出山,名气已经传遍了天下。

为什么说,“鹤唳华亭”的反义词是“莼鲈之思”?

陆机像

这个时候陆机带着弟弟陆云以文化名人的身份再次来到洛阳,待遇就大不相同了。

当年在洛阳默默无闻,现在到了洛阳却是赶不完的饭局。在当时的文化部长张华先生的举荐下,陆机在西晋公务员队伍里面混得风生水起。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那时候文学青年左思也在洛阳。左思内秀,人长得丑,到了洛阳之后宣布要写《三都赋》。陆机当时也准备写《三都赋》,听说之后很不屑地对弟弟说:左思的《三都赋》如果写出来,只配拿来盖我们家的咸菜坛子!结果左思的《三都赋》写出来之后轰动天下,引发洛阳纸贵,就像2019年的猪肉一样直接拉高了物价指数!陆机看完也惭愧不已。

这个插曲说明陆机这个人有点傲气。

傲气的人总是要吃亏的,若干年后在成都王司马颖安排的饭局上,司马颖的红人卢志问陆机:“陆逊、陆抗是你什么人?”

古时候,当着别人面直呼对方父亲和祖父的名字,是非常无理的事情。傲气的陆机当场怼了回去,说:“就和你跟卢毓、卢珽的关系一样!”

卢毓、卢珽就是卢志的父亲和祖父。

这场宴席不欢而散,后来,陆机就是死在卢志的谗言之下。暂且不谈。

话说陆机兄弟在洛阳官场风生水起的时候,西晋开始了乱糟糟的“八王之乱”,司马家族的亲兄弟们手持各种菜刀,看见亲兄弟就像见到抢老婆的仇人一样杀来杀去。

在这样的局势下面,一般人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明哲保身、远离是非;一个是刀尖上舔血、富贵险中求。

陆机选择的是后者。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像陆机这样的官二代,一定是不甘平庸,想要建功立业的。

于是,陆机的命运开启了蹦极模式。

一开始,陆机跟着贾谧混,贾谧是当朝丑皇后贾南风的内侄。永康元年司马伦以诛杀太子的罪名,一杯金屑酒毒死贾南风,顺带着也杀了皇后内侄贾谧,随后篡夺帝位。

诡异的是,司马伦没有杀陆机,反而给他升了官,当上了中书郎。所以有人怀疑陆机做了一把“余则成”。

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一看司马伦篡位,三人联手又司马伦给宰了,陆机又成了阶下囚。

司马冏说,陆机这么能写文章,肯定给逆贼写过不少诏书檄文啥的吧,也要砍头。

最后是司马颖硬把他给拦了下来,陆机算是从鬼门关前面溜了一圈,死里逃生。

按照常理,捡回一条命的陆机应该早点抽身事外,再也别趟八王内斗这滩浑水。可是陆机不一样,他要建功立业啊。

陆机站在大街上想了半天,觉得司马颖这个人不错,替我求情说好话,为人好像也很有能力,干脆投靠他得了。

陆机转身投靠司马颖,司马颖还真重用了陆机,让他当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20万大军准备攻打司马乂。

陆机死就死在这一波操作上。

为什么说,“鹤唳华亭”的反义词是“莼鲈之思”?

原来司马颖这个人喜欢男宠,宦官孟玖和他的弟弟孟超,都是司马颖的“女朋友”,孟超还被任命为小都督,手上有一万兵马。

这个小都督行事嚣张,纵容手下军人劫掠老百姓,陆机身为大都督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抓了几十个带头的军人。

没想到这个小都督孟超根本不把大都督放在眼里,带着一彪人马冲进军营把自己人给抢了出去。临走还回头问了陆机一句:

小畜生也能当大都督吗?

这可是欺人太甚,陆机手下人都建议他按照军法处置孟超,但是陆机犹豫再三没有动手。

结果心软敌不过心狠,陆机不杀孟超,孟超却在外面造谣陆机要谋反,并且给哥哥写信中伤陆机。在后面的战斗中,先是孟超不听指挥,带兵冒进,全军覆灭。随后陆机又吃了败仗。

孟玖一听说弟弟死了,马上就在司马颖跟前吹枕边风,称陆机害死了陆超,还有谋反企图。前面跟陆机发生过冲突的卢志也在旁边煽风点火。

司马颖一听说自己“女朋友”孟超被害死,陆机自己还损兵折将,一怒之下,在军营里就把陆机给就地正法。

在军营里面行刑的时候,陆机很后悔,因为贪图功名,连带着弟弟陆云也被害死,他感慨的说了一句名言:

“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这个时候,再想像十年前在华亭隐居的时候那样,琴棋书画,听一听华亭上空的鹤鸣,哪里还有机会呢!

所以说,华亭鹤唳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读书人走出了能力圈之后的杯具。

那么,为什么说“莼鲈之思”是“华亭鹤唳”的反义词呢?

因为莼鲈之的主角和陆机恰好相反,是一个明哲保身的聪明人。

非常的巧,莼鲈之思的男主角张翰和华亭鹤唳的男主角陆机都是苏州人,还是同一个朝代的人,还是同时在西晋朝廷里面做过官的人!

张翰,字季鹰,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20几岁从家乡苏州来到京城洛阳考取了公务员。

那时候西晋皇帝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傻皇帝司马衷,没错,就是那个一听别人没饭吃,就呆萌的反问“何不食肉糜乎”的二货。

为什么说,“鹤唳华亭”的反义词是“莼鲈之思”?

司马衷傻人有傻福,虽然一直是被别人摆布的傀儡,可是一直活的好好的。那些摆布他的英雄好汉排着队提前被别人做掉了。

话说张翰上班的时候掌权的是齐王司马冏,司马冏眼光好,一眼看出来这个南方小伙子有才华,直接让他做了大司马东曹椽,等于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这个职位你懂得。

可是张翰上了几年班,却越上越害怕,八王之乱血流成河。

张翰一琢磨,就这个世道,今天让我喝美酒,明天说不定就赐毒酒。这特么谁受得了,还是小命要紧啊。

当时正是秋天,于是张翰就编了一个理由。

《晋书·张翰传》云: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张翰就跟领导说,秋天到了,想念家乡肥美的鲈鱼汤啦,于是辞官回到老家苏州。

没过多久,齐王司马冏在新一轮的兄弟内斗中被杀,手底下官员也被杀的一干二净,张翰因为早早退出这个是非之地而幸免于难。

张翰回到苏州老家,吃着鲈鱼肉,喝着莼菜羹,舒舒服服开心到老。名字还列入了苏州沧浪亭500名贤亭,成为地方文化符号一枚,真的是赢得身前身后名。

陆机呢,军营之中,人头落地,华亭上空的鹤唳,注定只能出现在梦里。

“华亭鹤唳”和“莼鲈之思”,你欣赏哪一种人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