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正月十五堆火攆毛狗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夜幕降臨,人們燃起堆堆篝火,柴禾燃燒時發出“噼噼啪啪”的爆炸聲,加上人們“攆毛狗,攆毛狗,攆到山中不回頭……”的喊聲,場面甚是壯觀。一群小孩圍著篝火跳躍歡唱:“正月十五攆毛狗,攆到張家的灶門口;毛狗打個屁,張家的粑粑不來氣;毛狗打個滾,張家的粑粑像石磙”。


攆毛狗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據老人講,先人們以為毛狗(狐狸)聰明伶俐,就把它當做朋友請到家裡做客,可毛狗吃飽喝足後依然不滿足,走的時候還偷走了先人們的雞。先人們發現後不再和它來往,可毛狗還是常來偷雞。有一年的正月十五,人們都出去玩了,毛狗乘機偷光了村子裡所有的雞。人們回來後很惱火,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村裡平安無事、六畜興旺。於是,人們就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燃起篝火,“爾嗬、爾嗬”地吆喝著驅趕毛狗,久而久之便有了正月十五攆毛狗的習俗。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元宵夜處處歡聲笑語,家家燈火通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