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蜂箱太大對蜂群有害嗎?

李liguoliang


土養蜂箱過大

傳統土養的中蜂蜂箱並不標準,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從傳統土養的蜂箱來看,似乎對蜜蜂沒有什麼危害,因為我們在農村一些傢俱裡面會有蜜蜂入住,那個空間是絕對大於科學的蜂箱的空間的,但是這些蜂箱養殖的蜜蜂反而能養殖出大群。除了土養易出強群這個原因外,蜂部落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是在家裡面溫度比較適合,一般不會遭受狂風暴雨,所以這種蜂箱雖然很大,但是越冬越夏都比外界的要好。如果是在外界使用這種大空間的蜂箱,蜂部落認為並不一定就是好事,對於熱帶地區來說可能沒有問題,但是對於有冬季的地方來說可能越冬有問題。

活框養殖的蜂箱過大

其實對於活框養殖的蜂群而言,就算蜂箱過大影響也不大,因為活框養殖不像土法飼養,活框養殖也不存在大空間的說法,因為活框養殖的蜂箱還有中隔板和保溫板,一般養蜂人用活框養殖蜜蜂並不會只用蜂脾,而是用中隔板和保溫板搭配的,隨著蜂群的增大,保溫板逐步向外移動,擴大蜂巢空間。所以對於這種蜂箱來說,並不存在空間過大,因為我們是根據蜂群的大小來控制蜂群的空間的,只是在越冬的時候要注意,如果保溫板外空間太大容易造成蜂群越冬保溫不良,最好在空置的地方加上一些雜草作為保溫物,利於蜜蜂越冬。

蜂箱多大才好?

關於蜂箱多大才好的問題,其實對於傳統土養的中蜂來說,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尺寸,我們都知道,蜜蜂會在棺材裡面築巢,而且可以生存得很好,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一個棺材的空間就是土法飼養的蜜蜂的標準尺寸,而民間大量使用的土養蜂箱都是根據養蜂人的感覺來製作的,想做大就做大,想做小就做小,沒有一個標準,所以說從土養的角度來說,我們是無法判斷一個蜂箱的標準大小的。

活框養殖的蜂箱提供了蜂箱的空間標準尺寸。一般活框標準箱的內部長是465毫米,寬為380毫米、高位245毫米,摺合下來的話,大約是43.2升,這就是十框標準箱的巢箱容積,一般中蜂是沒有用繼箱養殖的,所以說我們可以參考這個容積大小,確定一個蜂箱究竟應該做多大才好。


蜂部落


有害,尤其是對中蜂來說,蜂箱太大的話,不利於蜂群的溫度調節。蜜蜂在蜂箱裡生活,蜂王產卵,幼蟲發育都是要35.5度的恆溫。對溫度要求很高。

1:蜂箱太大,如果不是強群,不利於保溫,如果溫度太低,蜂王就會不產卵。不利於春繁,尤其是春天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

2:如果溫度太低,蜜蜂也會聚團取暖,這樣就護不住巢脾,在春繁秋繁期間,這樣會讓蜜蜂幼蟲達不到35.5度而凍死,或者殘疾,或者生病形成爛子病。冬天蜜蜂護不住巢脾,巢脾空餘的地方會容易滋生巢蟲,引發巢蟲病。

3:蜂箱太大,寒冷時,蜜蜂要靠吸食蜂蜜來散發熱量,維持35.5度的恆溫。所以消耗蜂蜜特別快,不利於蜜蜂儲存存蜜。

所以蜂箱太大對蜂群是有害的。雖然增加了蜜蜂通行、空氣流通的空間。但是蜂箱太大,不利於蜂群對溫度的調節。且對蜂蜜的損耗大。北方冷,南方有容易有分蜂熱,所以太大的蜂箱並不必標準箱好。不太懂得養蜂的人,很容易把一個強群養成弱群,弱群養成逃群或者消亡。如果一個蜂群達到一定的數量後,一般標準箱裝不下了,可以考慮加繼箱的。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養蜂的朋友有所幫助,喜歡的話點個贊,或者關注我,謝謝。


新農民山莊


新手養中蜂還是用小箱養蜂好,大長對天氣不好蜜蜂不足地方是很難養強的。36長框養,養強加繼箱。單層,46長框。蜂自然性球形保溫好,所以框短有利保溫。






榮華蜂蜜


蜂箱是蜜蜂活框養殖必不可少的基本用具,它的尺寸大小,是養蜂者依據蜜蜂的品種特性和生活習慣,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在實踐中逐漸摸索衍生定型的。

目前,蜂箱根據其尺寸大小和形狀的不同,大致分如下幾類:中蜂標準蜂箱,十框標準蜂箱,十六框臥式蜂箱及桶箱等。

三種主要蜂箱的內圍尺寸如下

中蜂標準蜂箱的長寬高分別為46x37x27cm

十框標準蜂箱的長寬高分別為46.5x38x26.5cm

十六框臥式蜂箱的長寬高分別為46.5x63ⅹ26.5cm。通過以數據比對不難發現,三種蜂箱尺寸是以巢框擺放位置,即巢框與巢門垂直方向來稱呼蜂箱長度寬度及高度的。幾種蜂箱的長度和高度區別較小,其主要變化在於寬度的不同。也就是說,巢箱大小主要在於安放巢脾的數量多少。

因桶蜂和籠蜂是就地取材,加之多數巢箱為蜂農自己加工製作,隨意性較大,但其所用的巢框尺寸基本在這三者之間徘徊。

生產實踐中,規模型轉場飼養的蜜蜂箱體,根據蜜蜂養殖特性,為規範化起見,從運輸裝卸便利和蜂場美觀考慮,使用的箱體一般較為標準和統一。而定地少量飼養的蜜蜂箱體則差異較大。就一群蜂而言,一年四季群勢也隨著內外環境及管理水平的不同處於動態波動之中,過分強調蜂箱大小是乎略顯刻板。為尊重蜜蜂特性,滿足實際需要,調整蜜蜂巢箱空間就顯得尤為重要,蜜蜂隔板和繼箱隨之應運而生,很好的解決了巢箱溫度和蜂群對空間的變化要求。

如冬春兩季和以分蜂繁殖為目的弱小蜂群,為了保溫和防止盜蜂,就適合使用較小的巢箱或專用育子箱體,也可用已有箱體加入隔板任意調節。若夏季高溫或優質蜂王率領的強群旺群,為解決巢內悶熱和擁擠現象,則宜選擇較大的巢箱。


亢歲平


蜂箱太大對蜂群有危嗎?這需要說明的是你如果把一二框的蜂放在十六框的蜂箱中飼養是絕對對蜂群的繁殖是不利的。因為二框蜂去維持十六框的大蜂箱內的衡溫,是要消犛掉大量蜜蜂的能量才能夠完成的,就會出現蜂群發展緩慢,很難發展成大群,因為工蜂的體力和能量大部分用到去維持這個大箱子內的衡溫上面去了。

如果把有十四五框的蜂放在十六框的蜂箱裡面飼養,它就剛好適應這個大蜂箱的空間。所以說要以蜂數多少決定用多大的蜂箱才是最合適的選擇。總的來說只要巢脾外邊有二框蜂的空間,就是最好的蜂箱選擇。

在七十年代那時大部分人用的都是十六框臥箱。到了八十年代全部都換成了十框蜂箱,因為通過對比同樣的蜂群,在十框蜂箱和十六框蜂箱春繁的時候,發蜂的速度十六框箱要慢的多。根居這種啟發,我後來又做了一批六框蜂箱,在二三脾的弱群用六框箱繁殖,達到五六框足蜂時,換成十框蜂箱,這樣要比直接把這些小群直接放在十框箱內繁殖快的多。現在我蜂場一直使用的就是六框蜂箱和十框蜂箱,這樣根居蜂數決定使用多大的蜂箱對蜜蜂的發展和越冬絕對是有優勢的。

總的說小群蜂用太大的蜂箱不管是繁殖蜜蜂的時候,或者是越冬期間都是不利的。所以根居蜂數多少選擇使用多大的蜂箱才是養好蜂的基礎。


純正農家蜂蜜


蜂箱太大當然對蜂群不好。

蜂群必須要維持蜂巢溫度和溼度,才能正常繁殖。哪怕在越冬期,沒有幼蟲,也要維持基本的蜂巢溫度才能活下去。如果蜂箱太大,蜂太少,功夫就很難維持蜂巢溫度,溼度,這樣就會使幼蟲發育不良,造成疾病發生。

要知道,在撫育幼蟲時,蜂巢溫度要達到35攝氏度,高一點低一點,都會出現問題。想一想,在氣溫低的溼冷季節,工蜂怎麼樣能夠保持這麼高的溫度?工蜂是靠吃蜜糖升高自己的體溫來保持溫度,這是實在辛苦,十分消耗工蜂體能的方法,會大大縮短工蜂壽命。

溫度過高時,工蜂也要想辦法使蜂巢溫度降下來。要大量的採集水分,要不停的扇風,讓水分蒸發帶走熱量,進行通風透氣降低溫度。小小的工蜂用這種辦法降低溫度,有多麼難,你應該明白吧。

如果蜂巢空間小點,工蜂維持蜂巢溫度溼度就容易得多。大商場得用中央空調才能調溫,小房間用小空調就可以,需要的電能也差別很大。蜂群也是這樣的道理,空間小工蜂付出的體能就會少得多,能延長工蜂壽命,幼蟲也能健康成長。

蜂箱越大,蜂巢空間超過了蜂數,維持蜂巢溫度溼度就難的多。只要蜂巢溫度溼度不正常蜂群就不能正常。幼蟲發育不良,蜂病頻繁發生,蜂就養不好了。

而且,為了使蜂群少得蟲害疾病,工蜂必須清理蜂巢內的每一個角落,不能讓巢蟲滋生,不能讓病症病毒滋生,這樣才不會有蟲害疾病發生。如果蜂巢過大,工蜂無力清理蜂箱的每一個角落,蠟蛾就會悄悄的產卵,工蜂沒有及時清理孵化出巢蟲就能危害蜂群。

所以,養蜂必須要跟住蜂種的不同,選擇適宜的蜂箱。中蜂繁殖能力弱,難以養出強盛蜂群,就要用中蜂箱,蜂巢脾也要用小一點的,還要注意不要隨便多加巢脾,這樣才會少得蜂病蟲害,能把蜂養好。

千萬別以為準備大的蜂箱,準備多的蜂巢脾,蜂就會發展的多。蜂不多千萬別胡亂的架繼箱想多產蜜。多少蜂用多大的空間,保持蜂脾相稱是養蜂人永遠要記住的。


追花精靈


蜂箱太大對蜂群有害嗎?對於這問題,蜂班長就跟大家討論下蜂箱方面的問題。

不知到什麼時候開始,有人使用了7框蜂箱,從此7框箱滿天下遍地開花。後來有人覺得7框箱不便操作,便使用了10框意標箱,接著10框便在養蜂界也盛行起來。其實7框箱是早期蜂農為異地搬遷方便而製造的,便於搬動遷移轉場地。慢慢地所有養蜂者便有樣學樣,用起了7框箱。生怕蜂箱大了對愛蜂不利。有人甚至養了半輩子蜂,誤認為中蜂只能在7框箱裡才養得好。其實中蜂完全能養出8框以上的群勢。問題的關鍵,養蜂人自己用一個誤會的“囚籠”將中蜂的天性拘束了。為什麼不用大一點的蜂箱呢?就算你不想發展到8脾10脾,但小蜂箱工作起來(檢查、調脾和抖蜂)實在不便。

為什麼‘明巢’的群勢可以很強群,而我們養在蜂箱裡的蜂3脾就鬧“分蜂”呢?大家要知道,蜜蜂是一種對生存環境極至敏感動物。假如把蜜蜂比做人類,如果將100人關在一間100平米的房子裡,四面密不透風,空氣渾濁,令人窒息……這些人就想改變眼前糟糕的環境,儘快分一部分人出去?又如果將100人關在1000平米的大房子裡,寬敞、舒適……這些人就不會早早想要將人分出去,而是想再多聚一些人來壯大隊伍,建守家園。

許多人養強群鎖定在蜂王品種上,忽略了蜂箱(適應強群的必然條件)。當然蜂王品種固然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品種,蜂箱再大2脾便會分起蜂來。所以兩者必不可缺,相輔相成的。

當然再好的硬件設施(好王、大蜂箱),沒有養蜂技術也枉然。說到技術,不能太相信蜂書上的理論和執迷他人的指點,蜂書上說的和他人的指點,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不要死板硬套,要結合自身(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慢慢去領悟,技術才會有所長進。這樣才能養出好蜂。

關注 蜂班長 瞭解更多蜜蜂和蜂蜜知識

點贊 蜂班長 就算是同情發文章的辛苦

評論 蜂班長 可以罵蜂班長是個大傻逼

轉發 蜂班長 對生存意義有更好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