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项羽是如何把“一手好牌”一点一点打得稀巴烂的?

用户68839978


不可否认,项羽是超级大英雄,但却不是统领天下的领袖。

正如题主所说,项羽把“一手好牌”一点一点打得稀巴烂。

究其原因,还是项羽缺乏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制衡能力及适时权变。

前206年,项羽率领天下诸侯消灭了秦国势力,灭掉了秦国。

征得楚怀王的同意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然后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

此时的项羽,声望满天下,是最好的时机,可谓是一把好牌。

但接下来,项羽连出昏招,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首先,分封完诸侯以后,各诸侯前往封国,项羽将义帝迁往长沙郴县,暗中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在途中把义帝杀死。

当时,秦朝刚刚灭亡,天下还没有令诸侯们信服的共主。尽管诸侯王各怀鬼胎,但名义上还是尊重义帝这个共主的。

这时的项羽应该拥立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不服的诸侯王进行讨伐,逐步收服各势力集团。分封是必要的手段,但不是一分了之,关键的是要慢慢再收回来。

义帝一死,都清楚是项羽干得,如此一来,连名义上维护也没有了。

其次,诸侯国回到封国后,齐、赵立马就叛乱。

前205年,刘邦趁项羽平叛齐国的时候,率五六十万大军攻占了彭城。项羽率领骑兵三万,迅速回防,彻底击败刘邦。看到刘邦战败,各诸侯王又归附项羽。

前204年,刘邦荥阳修筑甬道用以运粮。项羽多次侵夺甬道,使刘邦粮草供给不足,十分惧怕。刘邦提出议和,项羽居然同意了。

这就是领袖所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尽管此时,项羽也面临着其他诸侯王的威胁,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对手是刘邦。他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刘邦。只要刘邦被消灭,其他诸侯王就老实许多。

项羽不仅没有这么做,还中了刘邦的离间计,把亚父范增赶走,失去了最主要的智囊。

从范增这事看出,项羽的确不是领袖人物,虽是勇猛无比,可谓英雄,但政治智慧欠缺太多。

第三,由于项羽不能彻底击败刘邦,韩信、彭越等又在背后夹击。项羽粮草不继,于是,在前203年跟刘邦签订鸿沟和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东归项羽,以西归刘邦。

项羽机械的遵守协议,撤军返还。而刘邦却采纳陈平的建议,撕毁协议,趁机越过鸿沟,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

但由于韩信、彭越没有按照约定出兵前来,刘邦又被击败。

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彭越、汉将刘贾、九江王英布共同围困项羽。

这是在指山卖磨,天下是谁的还不清楚,刘邦就分封给了他们,他们也信。这一招项羽就不会,是谁的还不清楚,项羽就把它当做自己家的东西。

此时,刘邦从萧何镇守的关中补充兵员达到了二十万,与韩信等共五路大军,合计近六十万之众,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对项羽形成合围之势,项羽被迫率领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刘邦倾斜,项羽已经处于了守势。

第四,垓下之围。

刘邦以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跟进,周勃断后。

项羽率兵十万,先与韩信交战,韩信失利败退,然后令左右翼包夹项羽。项羽大败,退到垓下坚守,被刘邦率领大军团团围住。

项羽只率领八百骑兵突围离去。刘邦命令灌婴率领五千精骑追击,等到项羽渡过了淮河,仅剩下一百多人。

到达阴陵时,项羽迷路,耽误了时间,被灌婴追赶上,一场激战,项羽只剩下二十八骑。

项羽逃到乌江边,如此狼狈,但心中还是不服,还忘不了最后的谢幕表演,再走一个秀。

为了找回一点面子,就对仅存的二十八骑说:“不是我不会打仗,是上天要灭亡我,这是没办法的事。不信再让你们看一看,我必定连胜三次。”

果然,项羽连杀两汉将,同时杀汉军近百人,而项羽只损失两骑。

唉,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忘不了个人表演一下。把十万大军都抛弃,就算是最后死掉的两骑都说你厉害,又有啥用呢?

人要脸,树要皮。爱面子是好事,但像项羽这样,实在是滑稽了。

项羽来到乌江边,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他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最后又表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然后自刎。

过程就是这么个过程,也没啥好总结的。

唯一奇怪的是我搞不清楚,项羽的爱姬虞姬是如何跟随项羽逃到乌江边的?

虞姬马术很精湛吗?

乌骓马负载能力超强吗?

虞姬也是马上飞燕吗?

渡淮河,过阴陵,到乌江,灌婴五千精骑把项羽八百骑兵追得只剩下一百多人,然后是二十八人,又死了两骑,最后只剩下了虞姬和项羽。

跑这么远的路,虞姬居然没有掉队,可见不一般哦。

相比之下,刘邦逃跑时老爹、老婆都不管,即便是儿子、女儿爬上了战车,还被刘邦一脚踹下去了,天壤之别哦。

要江山就不能要美人,要美人就不能要江山。

这个算是公平合理,不能好事一个人自己全占。

但项羽既丢了江山,又没了美人,这个的确不是好结果。

那又能怨得了谁呢?

牌不好抢地主,那叫没有数,不知深浅;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就说不过去了。



豹眼看历史


感觉项羽就像不买对的,就买贵的那位款爷。在他印象里自我意识才是主流,什么都不如自己高兴了再说。

于是,当韩信和他谈天下势时,他觉得眼前这出身卑微的家伙就像个小丑。凭什么,你凭什么资格和我项羽说天下。

得,什么领导?

他亚父老范,在某一天又劝项羽虚心点,有点城府才科学。项羽不高兴了,对,就是用你管?

于是,真正的无私奉献者,最好的义工被开除了。

好了,马云说过,人才留不住,无非是伤心了,钱没给够。

项羽楚国贵族的好出身,让他有点不接地气。为了面子,让鸿门宴变成了这就是街舞表演晚会。

什么时候,失败都是有因果可寻的。项羽其实就是个喜欢对着镜子看自己一身键子肉的人。

他有力量、有胆魄、有军事才华,就是那么一点自以为是的虚荣心,丢失了自己!


冷眼旁观酱油客甲


鸿门宴放走刘邦,并不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它不过预示了项羽注定失败。

那么项羽是如何把好牌打烂的?

第一、不走封建制度,走分封制度

项羽掌控大局的时候,没有像秦朝一样走更先进封建郡县制度,而是继续采取分封制度,但是项羽似乎也没有理解分封制度的精髓。分封的时候厚此薄彼,丧失公义,导致怨声载道。甚至还杀了义帝,背信弃义。

第二、过分相信武力,而不治国家,不收民心

项羽兵强马壮,他自己也很重视武力,可是却没有治理天下的想法。刘邦入关之后,与父老约法三章,后来在封地带领大家辛苦经营。而项羽到了咸阳就烧杀掳掠,百姓谁愿意跟随他?烧了又如何?这天下是别人的吗?就这样民心渐渐远离项羽。

第三、刚愎自用,不听劝告

这一点在鸿门宴上面显示的很明显,范增多次劝他杀了刘邦,他反而自以为是优柔寡断。


小人物眼界


西楚霸王项羽一直被后人广泛称赞,但我却不然,他明明有一手好牌,却打的稀巴烂。我这个旁观者也是佩服到极点,他出身优越,名将世家,就凭这一点也比刘邦的实际大多了。后续又做了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首先就赶走了谋士范增,本来项羽就没什么脑子,现在好了,还把脑子扔了,又在鸿门宴放走了刘邦,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把刘邦杀了不好吗?以后又残暴杀降兵。这时候他又固守约定,脑子也是不好使,之后还建都徐州。最后自刎乌江,如果他不赶走范增,怕也不会是这个下场。



无聊4


发表一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首先我认为,项羽手里的牌不好。

流浪的童年,带来一辈子伤痛

项羽约公元前232年,出生于江苏宿迁的将门之家。爷爷是项燕,楚国将领,尤其在楚国末年,曾经领导楚军给予秦军痛击,但是后来项燕被王翦击败,下落不明,哪一年是公元前223年(也有说在公元前224年),项羽杠杆八、九岁。从此,楚国被秦国占据,项家是秦国的敌人,小小的项羽就开始流浪生涯。项羽的父亲,早亡,历史上也从没有记载项羽的母亲姓甚名谁,可以预料,逃亡途中,项羽只与叔父项梁等人相依为命,很多时间内是没有女眷照料的。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由贵族小公子一下变成逃犯,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根据记载,他们从宿迁曾经深入关中--秦朝的腹地,后来又到吴中--位于现在的苏州。项梁、项伯都曾经杀人,靠人搭救才逃得生天。项羽这个年纪正是需要关爱、需要朋友、需要稳定的环境学习的时候,他甚至不敢与人说出他的身世。刘邦虽然不是大户人家,小时候家里可以供他和好基友卢绾一起上学,一起捣蛋。项羽能得到吗?他所经历的这些苦难,就是贵族身份所赋予他的。除了把他当做一个继承复仇大业的男人来教训,没有人与他平等、平和的对话,也没有人和他商讨如何去掏个鸟窝。

项梁之死,没有遗产只有包袱

项梁一直是项家的主心骨,一切事政治斗争项由项梁承担,项羽只管打仗,本来是个不错的组合。项羽小小年纪,就靠自己的特长--勇猛,扬名立万。无奈项梁一个马虎,身首异处。起先项梁拥立的楚怀王,一下子把怨气洒到项羽身上。二十多岁,面临丧亲之痛的项羽又要面对政治打压,兵权被夺。等再回到军队的时候,很难讲宋义是要在战场上先解决秦军还是先解决项羽。

等到要杀‘贪如狼,很如羊’的军令一出,项羽冒险一搏,杀了主帅。面对把起义军打得七零八落的章邯,项羽也毫无惧色,其军事才能在压力之下暴发,钜鹿之战,名言四海,诸侯膝行而前。被追杀、被教训、被打压,直到一场彻底的军事胜利赶跑了一切,他成了无冕之王。人很难从自己的优势中走出来,尤其是给他带来一些满足感的优势。

斗牛场中的牛

各地诸侯,能在章邯的军锋之下活下来的诸侯,都是高手。项羽的强势,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随着秦朝的灭亡,利益的瓜分,是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的。而项羽如同逞强的孩子,连同好奇计的范增,三分赵地--张耳、赵歇、司马卬,两分韩地--申阳、韩成,三分齐地--田都、田角、田市,西迁魏豹,混乱长江中上游--共敖、吴芮、英布,三分关中--章邯、董翳、司马欣,等同发配刘邦到汉中,忽略彭越,压制田荣、田横、陈馀,独占淮泗间大好土地和长江下游。项羽把自己变成了斗牛场中的牛,斗牛士却不止一两个。项羽杀了趁人之危的楚怀王,斗牛士纷纷入场。从此,项羽没有片刻的功夫去考虑纵横捭阖,牛角所致,所向披靡,直到牛角触到荥阳一带的大山围成的栅栏。仗打赢不少,好处捞不到半点。习惯攻取--掠夺的军队,面对茫茫大山,久攻无利,逐渐对战争失去兴趣。项羽也越来越疲惫。最后难逃一劫。


灰蛇草线,伏脉千里。所谓的好牌,其实并不好打。


夜航船水手


项羽的一生确实是一个悲剧,秦失其鹿,天下逐之,偌大的秦王朝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称王称相者何止数十,陈胜,景驹、田氏、赵氏纷纷复国。项梁和项羽两叔侄凭借着是项燕后人的名号,很快便填补了陈胜兵败事后的权力真空,而且号召了楚地的青壮甘心跟随,很快便拥立了怀王,打响了旗号。而且,项梁死于军阵,这使得项羽能够提前获得三军的最高指挥权,又在钜鹿击败了秦军主力,可以说是名震天下,如日中天。当时的项羽名义上有怀王的正统,下有四十万楚军拥戴,文有范增,武有龙且,可以说是独霸天下。分封诸侯后,项羽成为了各路诸侯的首领,义帝(怀王)也被他送到了江南,再也没有人与他争锋。

但是,项羽的衰落也由此开始,本来是一把好牌,距离成为类似周天子的地位仅差一步,但是却让项羽一步一步输光了赌本。首先,便是放弃关中,定都彭城。分封诸侯,是当时的大趋势,刘邦称帝后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项羽却没有将天下最富饶安全的关中之地留给自己,反而是回到故乡,将关中一分为三。彭城所在的江淮之地虽然也是不错的地方,但是缺少屏障和天险,更何况南部还有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番君吴芮等人坐视,可谓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

第二,项羽没有确立良好的政治体制和严密的经济模式,这就致使楚军的后勤和兵源其实并得不到保障。项羽又不能安分守己,四处讨伐各路诸侯国,这就致使楚军的消耗严重又得不到补充。

第三,中了汉军的离间计,赶走了自己最重要的谋臣范增。刘邦在品行和政治能力上根本比不上项羽。但是,刘邦却善于役使各路人才,韩信萧何张良各自管理不同领域,井然有序。项羽仅有一个范增尚且不能信任重用,失败已经是可以想见的了。

第四,指使九江王英布谋杀义帝。义帝虽然是个傀儡,但是毕竟是法统上的天下共主,在天下特别是楚国百姓的心中,地位崇高。项羽谋杀义帝,直接给了刘邦以口实,使自己处于不忠不孝的地位。使得天下的民心开始转向主动为义帝发丧的刘邦,这也是楚汉争霸的开始。

第五,不能有效团结各路诸侯,坐看刘邦蚕食鲸吞各路诸侯的力量。最后,连一直跟随自己的英布也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切断了自己的后路,项羽最终才走投无路,只能自刎乌江。







经典守望者


项羽非政治家,汉王刘邦才是高明的政治家。从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夜行锦衣,谁人知之,”可以看出在他格局眼光的短浅,而刘邦志在夺取整个天下。项王在巨鹿之战后,他所掌握的资源是大大超过刘邦的。在以后与刘邦一糸列的较量中,他第一次面对刘邦从蜀地返回三秦大地,没有及时出兵错失良机。他以为最大的威胁在山东齐地。从彭城解围之战可以看出项王在局部战争中的勇猛无比。项羽派人追杀义帝,从而使刘邦为义帝兴兵讨项羽成功站在政治制高点。政治上的短视,战略眼光不足,性格过于残暴自负。造成他一步一步错,最终自刎乌江,令人割腕叹息。但项王敢爱敢恨,对虞姬重情,破釜沉舟,勇敢果断。在灭暴秦的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65807985


首先鸿门宴放走了潜在对手刘邦,其次是当了西楚霸王后采取分封诸王,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再次心胸狭窄,赏罚不分明,脾气暴躁,导致各诸侯王纷纷倒戈投靠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