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汉窦婴其人如何?他是如何死的?

中孚鉴


窦婴好儒任侠,讲义气有担当,做事容易冲动。他是窦太后的侄子,却在窦太后当权期间不受重用,起因是阻止汉景帝刘启一次醉后荒唐的举动。窦太后有二位儿子景帝和梁王刘武,由于自己出身卑微,从小与兄弟失散,历经磨难兄妹姐弟才能团圆,便以手足之情为重,在刘启当上皇帝后,帮助打理政务外,多次要求景帝百年后皇位要兄终弟及,景帝因此摇摆不定。一次梁王来京设酒宴款待,酒过三巡,忘情的景帝当着众臣的面开口就说,等我百年之后,皇位便传给梁王刘武。窦太后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窦婴便站了起来说,江山是高皇帝打下的,父死子继也是他定下的,皇上你没有权更改这条祖训。制止此事的蔓延,窦婴因此也辞官回家。


等到爆发七国之乱,国乱思贤人,窦婴被朝廷重新征用,和周亚夫一同平叛,驻守荥阳,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乱平因功受封魏其侯。(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其性格本来比较疏阔仗义,很多人见他身居高位,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其中就有先人被灌婴赐姓灌的将军灌夫,和后来权倾朝野的田蚡,一时英杰毕集,海内知名。汉景帝也很看重这位远房亲戚,经常与他讨论朝政大事,前153年立太子刘荣,让窦婴当太子太傅,好生教导。在太子刘荣被废时,窦婴多次据理力争无效,在此过程窦太后对他的性情有所了解而看重。


景帝死武帝立,初期窦太后依然影响国家大政,武帝的娘舅田蚡因其姐王太后的缘故也显贵起来,丞相卫绾崇儒,并建议罢纵横家和法家人才的举荐,为喜好黄老的窦太后不喜而辞官,以当时形势,武帝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当太尉。(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但窦婴等人也是重儒家一派,不久也被免官在家,逐渐门庭冷落。田蚡因王太后的原因得到武帝保护和信任,趋炎附势的官吏和士人,都离开了窦婴而归附了田蚡,田蚡开始飞扬跋扈起来,连窦婴的田产也敢侵夺,这时灌夫便开始打抱不平,认为田蚡有忘恩负义之嫌,强拉着田蚡来窦婴家做客并出言不逊。田灌二人心生嫌隙,互相攻击。

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王太后下诏令百官都要到贺,在席间灌夫见到大家趋炎附势,大拍田蚡马屁而冷落窦婴,愤愤不平在席上借酒发挥,被田蚡抓住机会,以不敬太后之命为由抓捕。窦婴为此展开解救灌夫的行动,经过武帝首肯,群臣廷议,灌夫本来有望释放,王太后发怒说,我在生时尚有人这样欺负我的弟弟,何况我死后,于是连窦婴也一同入狱。窦婴见情势危急,便主动说自己受到先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命家人拿出遗诏求见武帝,谁知朝廷一查遗诏并无副本,应是伪造,一时京城议论纷纷,窦婴于是与灌夫先后被杀。


南方鹏





角夞蠡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父亲以前世世代代是观津人,窦婴喜欢交朋友。汉文帝时,窦婴做吴王的国相,因为有病被免职。汉景帝刚即位时,就委任窦婴担任詹事。

直言敢谏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十分疼爱他。梁孝王入京朝见,汉景帝以亲兄弟的家人礼与梁孝王饮宴。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喝酒喝高兴了,汉景帝随口说:“我千秋之后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十分高兴。



窦婴端起酒杯到景帝面前进言罚酒,说:“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的规矩,皇上怎么能随便传给梁王呢!”由于这个缘故,窦太后十分憎恨窦婴,窦婴也看不起詹事这个官位,因此称病被免职,窦太后削除了窦婴出入宫廷的名籍,窦婴不得入宫参加春秋两季的朝请。

因功受封

汉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宗室以及外家窦氏子弟,没有人比的上窦婴能干,于是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晋见景帝,坚决推辞,托称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说:“国家正有难,你身为窦王孙,难道可以退让悠闲吗?”就委任窦婴为大将军,赏赐黄金一千斤。



窦婴于是推荐袁盎、栾布等闲散在家的各位名将贤士给景帝。窦婴把所得的赏金摆放在廊檐下,让路过廊檐的军官们每一个酌量取用,千斤黄金没有一两拿进自家门。窦婴拒收荥阳,监督进攻齐国、赵国的军队。七国反叛军被全部攻破后,封窦婴为魏其侯。那些游士、食客都争相投奔在窦婴门下。景帝时每逢朝廷议论大事,对于条侯、魏其侯,那些列侯没有敢与两人平起平坐。窦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巅峰,这里的条侯就是名震天下的名将周亚夫,窦婴的地位与周亚夫不相上下。

失宠于帝

汉景帝四年,册立栗太子,让窦婴为皇太子太傅。景帝七年,栗太子被废,魏其侯窦婴多次力谏没有效果。于是窦婴借口有病,隐居在蓝田南山脚下几个月,各位宾客游士劝说魏其侯,却没有人能说动他回到京师。梁地人高遂便劝说窦婴说:“能让将军富贵的是皇上,能亲爱将军的是太后,如今将军辅导太子,太子被废没有力谏,力谏了没有效果,最后又不能以身殉职。你自己称病隐退,却拥抱美女,隐居悠闲而不去上朝,把劝谏皇上与称病隐居两件事联系起来,这不是明摆着张扬皇上的过错吗?倘若太后、皇上两宫都怀恨将军,那么你的一家大小都不能活命。”窦婴认为他说的对,这才动身回来,朝请和平时一样。


丞相刘舍被废,窦太后多次向皇上提起魏其侯窦婴,汉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舍不得让魏其侯做丞相吗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办事轻率,难以胜任丞相,担当重任。”终于没有用,而任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太后不护

窦婴喜好儒术,于是就推荐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而窦婴等人着力推崇儒术,贬低道家学说,因此窦太后很不喜欢窦婴等人。到了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奏请武帝亲政,不要到东宫去奏事。窦太后极为震怒,于是废除了窦婴丞相的职务,窦婴由此只能以列侯身份闲居在家。


窦婴自从失去窦太后的庇护以后,更加被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宾客们渐渐自动离去,以至对他怠慢起来,只有灌夫一人对他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窦婴每天沉默不语,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只有殷勤接待灌将军。

结交灌夫

灌夫为人刚直,好酗酒使气,不喜欢当面奉承别人。凡是贵戚或有权有势有地位在灌夫之上的人,他不但不向他们表示敬礼,而且想方设法当面杀他们的威风。灌夫虽然家中豪富,但失去权势,于是达官贵人们都疏远他。等到窦婴失势,也想依靠灌夫去打击那些曾经恭维自己,又背叛了自己的趋炎附势之徒。而灌夫也想利用窦婴的关系去交结列侯和皇族来抬高自己的名望。


于是两人互相援引,交相标榜,往来像父子一样亲密。彼此投合,非常高兴,毫无忌嫌,只恨互相了解的太晚。但也正是因为交结了灌夫,直接导致了魏其侯窦婴身首异处的结局。

交恶田蚡

灌夫因为想替窦婴出头,得罪了如日中天的武安侯田蚡。于是田蚡将灌夫逮捕,并将他的旁支亲属,全都判处杀头示众的重刑。魏其侯窦婴深感羞愧,出钱让宾客向田丞相求情,没有得到谅解。于是窦婴挺身营救灌夫,亲自面见汉武帝,陈说此事的前因后果。在汉武帝面前,窦婴和田蚡各执一词、相持不下,于是汉武帝问群臣的意见。群臣都极为圆滑,希望皇上自己裁决两人的是非。


于是汉武帝派御史按照卷宗记载追查窦婴所说的灌夫的情况,很不符合,这就犯了欺瞒皇上的罪过,于是窦婴被弹劾拘禁在都司空衙门的监狱。汉景帝时,窦婴得到过汉景帝的遗诏,说遇到不利境地时,可以越级直接向皇上报告。等到他自己被拘捕,灌夫被判罪灭族,事态一天天紧急,朝中大臣没人敢向皇上明辨是非。

窦婴便让侄儿上书说明此事,希望皇帝再次召见。报告送上去以后,可是检查宫内的档案,汉景帝并没有这样的遗诏,只有窦婴家里藏了一份,于是弹劾魏其侯假传先帝遗诏,罪当杀头示众。不久之后,灌夫及其家属全部被处决,窦婴也因为有人上奏他诽谤皇上,在渭城杀头示众。

外戚之罪

窦婴因为外戚的身份而尊贵,但他的显赫却是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得来。但魏其侯窦婴不懂得乘时变化,跟田蚡争权夺势,交友不慎,结交灌夫,最后出示遗诏谋求自保,但这份遗诏却成了他的催命符,加上王太后对田蚡的偏袒,才被汉武帝除之而后快。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