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戰柏林陷落時曼施坦因去哪了?

jkokn


1944年3月,希特勒授予了曼施坦因橡樹葉騎士十字劍後,藉口他身體不好需要療養,解除了他南方集團軍司令的職務,而讓更聽話的莫德爾取代曼施坦因。離開前線和元首的曼施坦因,直到戰爭結束,都沒介入任何軍事行動。

一戰爆發時,出生於普魯士軍事貴族家庭的曼施坦因,剛剛從柏林軍事學院畢業,立即到了俄國前線。因受傷回到後方,他在師部任作戰參謀,策劃過東西兩線的一系列戰鬥。

一戰德國戰敗,軍隊被大規模裁減,並且不允許有總參謀部。德國想盡辦法,以偽裝身份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指揮部和指揮官。曼施坦因,就是德軍竭力保留並偽裝的軍事人員之一。

正是在此期間,曼施坦因周遊列國,研究各國的軍事戰略、武器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戰略思想。二戰爆發前,曼施坦因在南方集團軍龍德施泰特手下任參謀長。他主持制訂的入侵波蘭的“白色計劃”,被希特勒採納。

此後,他又制訂了閃擊法國的“施裡芬計劃”。可以說,曼施坦因是二戰前期德軍一系列成功的軍事行動的主要策劃者之一。但是從一開始,他和最高統帥部包括希特勒,就有很大的分歧。他並不贊同全面入侵法國,認為快速和強有力的軍事打擊,優於佔領法國本土。

不僅如此,曼施坦因還沮喪地發現,希特勒及圍繞著他的許多德軍高級將領們,對戰爭並沒有深入的思考及戰略規劃,他深為他們不懂戰爭不會戰爭而憂慮德國的前途。因此,在制訂許多軍事計劃時,他忍不住和他們爭吵。

這讓他得罪了一大撥元帥將軍們。希姆萊和戈林等人,甚至對他進行人身攻擊。為了避開矛盾,也為了不讓他防礙最高統帥部的決策,希特勒將曼施坦因調到東線擔任指揮官。

他取得了克里米亞戰役的勝利,卻受阻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他反覆要求希特勒允許德軍撤退、重新部署、開始新的攻勢,或者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指揮戰役,但都被希特勒嚴詞拒絕。

又是無數次爭吵之後,希特勒勉強同意曼施坦因按照自己的方式指揮庫爾斯克戰役。但庫爾斯克會戰進行到關鍵時刻,希特勒下令終止“堡壘行動”,曼施坦因堅決反對無效,導致庫爾斯克會戰成為二戰重要的轉折點,德軍由此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

到1944年初,希特勒和曼施坦因都很難再忍受對方。並且,希特勒要讓曼施坦因為庫爾斯克會戰的失利背鍋。於是便有文章開頭的那一幕。所以小編,二戰柏林陷落時,曼施坦因正在奧地利邊境城市看牙醫。

二戰結束後,曼施坦因因戰爭罪被判處18年監禁,但很快以健康為由獲釋。1956年,西德政府徵召曼施坦因參與組建國防軍,並擔任軍事顧問。曼施坦因於1973年,以86歲高齡病逝。


世界真的很大


曼施坦因早在1944年4月份左右就已經被希特勒解除了軍職,在做完他的眼疾手術後不久即以健康為由退出了現役,此後他便攜他的家人前往德國西部的城市格尼茨居住,當然與其說是居住,不如說是去避難。因為從東線戰場回來的曼施坦因心裡非常清楚,以希特勒所主張的戰略根本不可能阻擋住蘇軍的進攻狂潮,德國東部地區必然將被蘇聯所攻佔,所以曼施坦因儘量向西搬遷以避免被蘇軍所俘獲,他情願選擇向西方國家投降,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1945年8月,曼施坦因向英軍投降。



柏林的陷落是在1945年5月初,這個時候曼施坦因早已經遷到了德國的西部,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德國的戰爭已經與他無關了,希特勒也沒有任何重新將曼施坦因召回的意願,且不說即便將曼施坦因召回也不可能挽回局勢這一必然結局,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希特勒將曼施坦因召回,那麼就相當於承認此前曼施坦因的戰略主張是正確,而希特勒的戰略主張是錯誤的,這對於“死要面子”的希特勒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失敗他也不會重新啟用這位曾質疑他指揮能力的將領。希特勒重新啟用的只有兩位將領,啟用古德里安是實在沒有辦法,除了古德里安沒人能真正懂得裝甲兵這一專業而又關鍵的兵種;另一位將領是龍德施泰特,這是出於對龍德施泰特元帥在陸軍中德高望重的地位所考慮,一直讓其出任西線總司令,儘管給予龍德施泰特的權力相當有限。


曼施坦因確實才華橫溢,但也相當自負,以他的能力即便不在高級指揮崗位上任職,從德國的各種公開的公報中也能對時局做出準確的判斷,戰爭已經失去,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已經失敗,繼續進行軍事上的抵抗已經毫無意義,還不如早點投降結束戰爭,重新建設一個新的德國。這個觀點代表了絕大部分的國防軍將領的心聲,他們已經對戰爭不抱任何希望,例如龍德施泰特和隆美爾早在1944年諾曼底戰役時期就向希特勒提出了結束戰爭的建議,但是被希特勒所拒絕了。


所以就算希特勒想召回曼施坦因,這位自負而又精明的陸軍元帥也極有可能會拒絕這一請求,戰爭早該結束了。


戰略論


曼斯坦因,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號稱是戰略大師,指揮了多場關鍵戰役,為德國擴張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在二戰後期,等到德國兵敗已成定局,曼斯坦因這位戰略大師也無能為力。

曼斯坦因第一次嶄露頭角是在1939年8月,那個時候他剛成為德軍南部集團軍的參謀長,並參與制定了入侵波蘭的“白色計劃”。等到德國對法作戰開始,曼斯坦因的能力才得到真正的體現。

當時德國眾多將領堅持先強攻比利時和荷蘭,再進攻法國,不過曼斯塔因卻堅持將裝甲軍團集中到南方軍團群之中,直接越過阿登山脈,繞過法國的馬其諾防線,從後方突入法國境內,這一計劃後來也被事實證明為是可行。此戰為德軍在歐洲戰場取得迅速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二戰結束以後,曼斯坦因遭到盟軍的審判,他在審判時堅稱自己是在履行軍人職責,並沒有參與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計劃,因此只被判處了18年的監禁。

1952年又因為健康原因,曼斯坦因被提前釋放,釋放以後,他又成為聯邦德國國防部的軍事顧問,並出版了回憶錄《失去的勝利》。

1973年,曼斯坦因去世。


是阿維啊


1944年3月30日,曼施坦因被解除了軍事指揮權,等於是被擠出了德國軍事核心,此時蘇軍發起的西烏克蘭戰役還未結束,南方集團軍群正在經歷可怕的大潰敗。

此後,曼施坦因賦閒在家無事可做,經歷了那麼多他累了,不像古德里安那樣被免職後還硬著頭皮找事做,去擔任裝甲兵技術總監。在柏林戰役發起時,曼施坦因也參與了平民疏散工作,將自己的家人安排到西線盟軍佔領區,由於德國兵源枯竭、資源耗盡,曼施坦因走不願意違背元帥的責任,他能做的並不多。



據我查證,當柏林苦戰之時,德國中央集團軍龜縮在捷克境內,尚有90多萬兵力、1000多輛坦克和1000多架飛機,從柏林南下經過德累斯頓的鐵路可直達捷克,統帥是陸軍元帥舍爾納,曼施坦因有沒有考慮過接管這支部隊無從查證,但我覺得憑藉他的威望是有機會做些什麼的!比如終止希特勒的指揮,集結奧地利、捷克和巴伐利亞的德軍殘餘,全力支援柏林的戰鬥,雖然不能改變德國戰敗的命運,但至少能讓柏林少流血。

儘管身陷重圍,但希特勒的控制力仍舊不可小覷,他仍舊能夠下令槍決逃跑的黨衛軍指揮官菲格萊茵,甚至逮捕赫爾曼戈林,因此曼施坦因想順利接管柏林外圍的德軍不容易。

在曼施坦因走後,蘇聯紅軍的T-34坦克隆隆向西,一直開到了3年前德軍發起巴巴羅薩計劃的出發地,也就是布格河流域,此時距離曼施坦因組織哈爾科夫反擊戰剛剛過去一年。

一年前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名垂青史,曼施坦因一口氣重創了蘇軍30萬人左右,這次回馬槍堪稱軍事歷史上最精彩的反敗為勝!一舉扭轉了德軍自斯大林格勒戰役以來的大潰敗。但雙方的實力差距並未因此改變,憑藉無與倫比的人力物力,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期間調集190萬兵力和5120輛坦克,而德軍只有78萬軍隊和3000輛坦克,在這種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德軍本不該發起攻勢的,但曼施坦因堅信自己的判斷,希特勒硬著頭皮發起了庫爾斯克會戰。

希特勒選擇多次力挽狂瀾的曼施坦因,儘管他不是自己小圈子裡的人,傾注帝國所有的軍事力量在庫爾斯克決一死戰,可結果是德軍損失慘重失去了好不容易奪回來的戰役主動權。當蘇聯紅軍開始解放烏克蘭時,曼施坦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943年8月份剛結束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傷亡了近百萬士兵和6000輛坦克,但它還能組織起200萬人的大兵團,向疲憊的德軍殺來,魯曼施坦因回憶,他當時僅有400輛坦克和70多萬士兵,唯一的選擇就是撤退。

曼施坦因請求撤退激怒了希特勒,他心裡明白當初聽曼施坦因的話發起庫爾斯克會戰是個錯誤,此戰流乾了德軍的血,讓他不得不面臨第二次全線崩潰!接下來的7個月曼施坦因一直請求撤退,平均寬達幾百米的第聶伯河防線也沒能守住,在1944年的聖誕前後,南方集團軍又經歷了“切爾卡色”解圍戰,這幾乎就是第二個斯大林格勒慘敗!這次的主角施特摩爾曼將軍沒有像保盧斯那樣投降。

到3月底,戰鬥已經蔓延到了布格河流域,德國第1裝甲集團軍拖著疲憊的身軀拼命抵抗佔據優勢兵力的蘇軍,曼施坦因再次請求允許他們撤退,要知道布格河是巴巴羅薩計劃發起的出發陣地,河對岸就是無遮無攔的大平原,希特勒終於按耐不住了,他解除了曼施坦因的指揮權,失去了榮譽和指揮權的曼施坦因什麼都做不了。


兵器世界


曼施坦因是二戰時期德軍的三大名將之一,他的戰場指揮藝術高超,是蘇聯軍隊最難纏的一個對手。曼施坦因成名於法國戰役,在德國閃擊法國之前,曼施坦因提出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德軍從人跡罕至的阿登山脈出發,出其不意的攻入了法國的腹地,只用了不到40天就打垮了法國。法國投降之後,曼施坦因受到了希特勒的重用,被任命為56裝甲軍軍長。

蘇德戰爭爆發後,曼施坦因在戰場上表現出色,他在克里米亞半島上擊敗了數倍的蘇軍部隊,奪取了克里米亞半島。之後又擊退了蘇聯軍隊組織的反攻,俘虜了超過17萬蘇軍,在曼施坦因立下大功之後,希特勒晉升他元帥軍銜。曼施坦因打仗不拘一格,他擅長隨機應變,經常能夠在劣勢的情況下打出漂亮的反擊仗。

希特勒非常喜歡干涉將領們的指揮權,由於希特勒沒有上過一天軍校,沒有任何指揮大軍團的經驗,所以希特勒經常會提出一些錯誤的命令。曼施坦因對於希特勒瞎指揮十分不滿,在晉升為元帥之後,曼施坦因多次反駁希特勒的命令,指出希特勒的錯誤。事實證明,曼施坦因每一次的看法都是正確的,希特勒幾乎每一次都是瞎指揮。如果希特勒聽從曼施坦因的建議,那麼德軍可以避免很多次失利。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曼施坦因通過出色的指揮能力,將戰爭的主動權重新奪回。然而希特勒繼續幹預曼施坦因的指揮權,導致了蘇軍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因為不滿希特勒的胡亂指揮,曼施坦因建議希特勒只搞政治,不要干預軍事指揮,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而且曼施坦因想要讓希特勒任命一位東線總司令,以便於自己能夠直接領導東部的作戰,不再受希特勒的左右。

曼施坦因的做法觸動了希特勒的權利,納粹黨的幾個重要人物都開始懷疑曼施坦因的忠誠,最後希特勒將曼施坦因免職。曼施坦因被免職後一直在家修養,在1945年1月預感到德國將會失敗的曼施坦因,將家人疏散到了德國西部地區,曼施坦因則在德國投降後被英國軍隊俘虜。戰後曼施坦因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在入獄三年後被釋放出獄,後來在聯邦德國軍隊中擔任了軍事顧問,一直到1973年去世。


軍武小咖


曼施坦因是1942年7月晉升陸軍元帥的,他率領的第11集團軍以少勝多,當月攻克塞瓦斯波托爾要塞,使之成為這一年蘇軍最大的失敗之一。年底,保盧斯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告急,曼施坦因被晉升為“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組織對第6集團軍的救援。



由於保盧斯的優柔寡斷,解圍行動最終失敗,德軍的南方戰場的形勢笈笈可危,於是希特勒將頓河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合併成立新的“南方集團軍群”,並以曼施坦因為總司令。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揮德軍發起反擊,再次攻克重鎮哈爾科夫,給剛剛獲勝的蘇軍當頭一棒。

這次反攻是曼施坦因的得意之作,斃俘蘇軍32000餘人,基本穩定了西南方向的戰線,蘇德雙方形成對峙,不過,這也是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勝利。本來,曼施坦因提出了迂迴羅斯托夫側擊蘇軍的夏季作戰計劃,但希特勒還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堡壘計劃”,即拉平戰線上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方案。



儘管蘇軍對堡壘計劃基本掌握(德軍高層有間諜),德軍的進攻沒有達成突然性,但是曼施坦因在南側仍然取得一定進展,也就是說庫爾斯克戰役打到底的話,德軍未必失敗。然而希特勒為解決意大利的問題,中止戰役抽兵西調,曼施坦因大為惱火,與希特勒發生嚴重分歧。

曼施坦因和克魯格元帥飛往臘登斯堡,第一次提出了設置“東線戰場總司令”的建議,言外之意由他統領蘇德戰場的所有部隊。期間反希特勒的密謀集團也加緊了對這兩位元帥的工作,試圖在他們掌握東線兵權後發動政變,遺憾的是,希特勒拒絕了提案,而兩位元帥又再次表達了忠誠。



密謀集團頭目貝克將軍大叫“我們被拋棄了”,正因為對前線將領的失望,他們才把目光轉向國內駐防軍(後備軍)。然而由於東線缺兵少將,從1943年10月到1944年1月,德軍在對手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希特勒又多次拒絕曼施坦因的機動防禦戰法,雙方在軍事指揮上的矛盾逐漸加劇。

曼施坦因忍無可忍,再次提出由他全權指揮東線戰事的建議,並公開要求“元首”應該主要關心政治和外交,對國防軍存有戒心的希特勒則又一次否決。在爭執和敗退造成的惡劣情緒下,以及戈林和希姆萊推波助瀾,終於使希特勒下決心解除曼施坦因的職務。



1944年3月31日,希特勒為曼施坦因專門舉辦一個酒會並授予橡葉帶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卻同時以健康原因為理由,免去了曼施坦因的軍職,而以東線“救火隊員”莫德爾元帥取而代之,兩個月後,曼施坦因轉入預備役,成為一名賦閒在家的閒散元帥。

1945年1月,發覺德國大勢已去的曼施坦因疏散了家人,獨自生活在德累斯頓附近的鄉下莊園裡,因為彼時的德國城市已被炸成一片廢墟,許多退役的將軍和高官都居住在郊外。



三個月後柏林戰役打響,曼施坦因能做的,只是聽著炮聲琢磨自己的未來,因為第三帝國已經沒有未來了。1945年8月23日,曼施坦因主動向駐紮附近的英軍投降,不久轉送英國的“德國高級軍官關押所”,1949年作為戰犯被判處18年徒刑。

但僅僅關押三年即被釋放,他畢竟只是一個純粹的軍人,盟國對德國國防軍沒有“發動戰爭罪”的將領大多處理的輕描淡寫,1973年離世。


度度狼gg


曼施坦因是二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國防軍將領之一,因為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的失敗,被蓋世太保希姆萊假公濟私,質疑其忠誠,於1944年3月被希特勒解職,1945年被英國軍隊俘虜, 而柏林會戰是在1945年4月中旬才開始的,此時的曼施坦因賦閒在家,又怎麼去馳援希特勒呢?



當時盟軍攻打柏林集合了250萬軍隊,其中包括空軍,機械化軍隊,坦克軍隊,騎兵師等,攜帶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對戰德軍的80萬士兵,光是在軍隊數量和武器規模上來看,德軍已經輸了。

德國當年的勝利是靠突襲和士氣,德國人一直堅信自己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重現日耳曼人的輝煌,讓德意志再次強大,但是戰爭打著打著就不對了,從一開始的橫掃千軍,到後來的且戰且敗,德國人想要打勝仗的意志越來越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希特勒,甚至還有軍隊高層發動了對希特勒的暗殺,希特勒命大沒有死亡,事後希特勒對暗殺事件進行了徹查,結果就是德國損失了一批優秀的軍官,其中就有“沙漠之狐”隆美爾,希特勒當時給了他一條路,就是自殺保全妻兒,而且他仍然是德國忠實的將領,德國還會為他舉行國葬,隆美爾自殺以後,以突發疾病為由矇混過關。



曼施坦因的能力一直被認為要高於古德里安和隆美爾,被稱為德國最優秀的陸軍統帥,他擅長打閃電戰,而且計劃周祥縝密,二戰時期對法國的作戰就是按照“曼施坦因計劃”進行的,但是曼施坦因一向很不得希特勒的喜愛。

儘管希特勒深知曼施坦因是個出色的指揮官,但是總是對他特別不信任,曼施坦因認為,希特勒既然是國家元首,只要搞一搞外交,打理一下德國政務就可以了,至於行軍打仗的事情,希特勒不應該插手,交給將軍們就可以了,比如敦刻爾克大撤退讓古德里安停止追擊,就讓盟軍獲得了極大的喘息機會,為最後的大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但是顯然希特勒和他的蓋世太保們根本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所曼施坦因在很多時候都無法真正的發揮自己的能力,更何況在柏林會戰時,他早就已經是一介布衣了。



當時的局勢已經非常明顯,德國已經是窮途末路,德國戰線拉的很長,鐵托將80萬德軍吸引在南斯拉夫,法國有戴高樂的自由陣線,加上羅馬尼亞,奧地利,蘇聯等國家,雖然表面上德軍還有300萬德軍可用,但其實他們都被分佈在各國廣泛的戰場上,而且各地的德軍自己本身都沒有資源支持,仗打的非常艱辛,實在是抽不出空來,意大利已經快要投降,日本更是在亞洲戰場上被打的節節敗退,軸心國投降是遲早的事情,就算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隆美爾聯手,也只能是“有心殺敵,無力迴天”。


琅琊利劍


曼施坦因此人極為自負,以標準容克貴族自居,一生沒幾個朋友(他的朋友都是忘年交,如年輕副官,差很多級的部下等)。實際上,在1944年的烏克蘭戰役(蘇聯叫第二次打擊、春季攻勢,朱可夫代替瓦圖金指揮)時,嚴重誤判朱可夫意圖,導致南方集團軍群第一裝甲集團軍被合圍,後不顧希特勒命令,命令胡貝向南突圍,雖然避免了被合圍,但南方集團軍群從此被分割為南、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損失極為慘重,從此一蹶不振。事後此兄重談老調,指責希特勒給與南方集團軍群任務過重、軍力過弱導致失敗,非老曼水平不夠。最終激起統帥部不滿被免職,由莫德爾代替。此後被迫退出現役。1945年5月鄧尼茨接替希特勒後,召他商討過撤退中歐德軍及投降盟軍事宜,後鄧尼茨意欲委任他為新政府的國防部長,但老曼來的路上遇美軍空襲,沒有成行。此後,國際戰犯法庭認定老曼應對烏克蘭撤退的大破壞及大屠殺負責,判其18年徒刑,後提前釋放,後西德政府邀請他參加組建國防軍及北約,因他樹敵太多(自吹過度,別人都是傻瓜),沒好意思參與。

總體看,老曼前明後暗,特別是1942年底那段時間,儘管未能解圍第六集團軍,但成功解救了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及南方戰場,創造了哈爾科夫奇蹟,的確是蘇德戰場的德軍安危繫於老曼一身,希特勒準備將頓河(南方)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都交由他指揮,達到其軍事生涯顛覆。但庫爾斯克戰役後,作為不大,言過其實,屢屢錯判局勢,處處捱打,節節敗退,有名的失敗於“七倍蘇軍攻擊“就是老曼的託辭,殊不知朱可夫可以在軍力大體相當情況下,集中7倍優勢兵力,反而說明對手更具主次感、分寸感和指揮藝術,遠遠非老曼可比!


sccdyjyjyjyjs


馮·曼斯坦因元帥生於1887年11月24日,父親也是一名軍人,還是一名炮兵上將。母親一共生下十個孩子,他是最末的那位,所以也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角色,所以爸媽就把他送給了姨媽,改名為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斯坦因,沒成想這小子日後那麼有出息,成為德意志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將,成為影響德國曆史的將軍。

曼斯坦因在一戰中就小有名氣,參加過對波蘭的進攻,也參加過更加慘烈的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在戰鬥中曼斯坦因有勇有謀、嶄露頭角。

1918年11月,內外交困的德國宣佈投降。帶著一路硝煙和風塵,帶著疲憊,曼斯坦因"榮歸"故里。

1935年5月,年僅五旬的曼施坦因重出江湖,升任德國陸軍參謀本部主管作戰的第一廳廳長,並參與制定了武裝進駐萊茵地區的計劃。

曼施坦因工作出色受到希特勒的青睞步步高昇,一年後晉升為少將,不久出任陸軍參謀本部第一軍需部長,不很快就榮升首席副參謀總長,成了希特勒的左膀右臂。 1940年春天,他為希特勒出謀劃策,制定了著名的"曼斯坦因計劃",在六週之內,德軍佔領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曼斯坦因被希特勒晉升為上將。

1941年3月,曼斯坦因成為德軍第4裝甲集群總指揮,參加了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的戰鬥。

1942年7月曼斯坦因榮升為元帥,這時候糟糕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打響。到了同年十一月,第六集團軍已經被蘇軍團團包圍,曼斯坦因覺得應該改變戰術立即突圍,由他指揮第四裝甲群進行策應營救。

但希特勒固執地拒絕了曼斯坦因的建議,同時拒絕了保盧斯突圍的請求。

12月,曼斯坦因的"冬季風暴"作戰開始,4裝甲集團軍開始了營救計劃,他們拼命向前推進,眼看就要跟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會合,但保盧斯猶豫不決錯失了突圍機會,導致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慘敗,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沒。

後來曼斯坦因的計劃跟希特勒的想法經常發生衝突,曼斯坦因的計劃也一再被希特勒放棄,曼斯坦因跟希特勒在戰術、戰略上的爭執頻頻爆發。希特勒對這個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戰將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認為他已經不能勝任在德軍中的指揮角色。

1944年3月曼斯坦因被希特勒解除職務,從此退出指揮中心,回到家中。

作為貴族出身的軍人,他對希特勒從來沒有像那些無產者那樣頂禮膜拜,把希特勒當領袖來效忠,而且骨子裡瞧不上這個奧地利下士。

曼斯坦因只是作為一個軍人為德意志二戰,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但後來的德國軍人成為希特勒的征服工具,曼斯坦因對戰場局勢就漠不關心了。

從此後曼斯坦因金盆洗手,回到老家安心養病,成為一名普通的德國人,在家看孩子、養花、釣魚;偶爾看看報紙,看看戰爭動態。有時候也跟附近的同齡人聊天,侃大山,講他在一戰、二戰的見聞,但從來不告訴大家自己是個能征善戰、出生入死的將軍。

那麼柏林在被蘇軍攻陷的時候,曼斯坦因在哪呢?

1945年4月柏林陷入蘇聯紅軍的層層包圍,希特勒已經插翅難逃。4月30日,窮途末路的納粹頭子希特勒在他的地下掩體內自焚身亡,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那時候,曼斯坦因還在自己的老家。

曼斯坦因是在第二天的報紙上看到這則消息的,報紙是夫人遞給他的,他看過以後什麼也沒說,面無表情地把報紙扔到了桌子上。

在他心裡,德國的前途才是至關重要的,希特勒的命運跟自己無關。可是德國已經戰敗,萬劫不復,自己深愛的國家在短短的三十年裡,竟然又一次重蹈覆轍,陷入滅頂之災;而且這一次處境更加艱難,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自己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風燭殘年,對此已經無能為力,只能是暗自垂淚、仰天長嘆了。

1945年5月,曼斯坦因在家裡被英軍逮捕,1946年秋天,他被轉到英國戰俘營,1948年夏天被押送回德國。

1949年12月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四年後因為健康原因被釋放。

1955年,賦閒在家的曼斯坦因開始回顧自己的軍事生涯,並寫成了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後來又寫出了自傳體的小說《士兵的一生 1887-1939》。

1973年6月10日,一代名將、納粹幫兇曼施坦因在西德巴伐利亞州的家中病逝,終年86歲。


歷來現實


曼施坦因全名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德語: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原名埃裡希·馮·萊溫斯基(Erich Von Lewinski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曼施坦因生於柏林。1906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步兵團服役。1913年入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副官和師作戰科長,參加東、西兩線作戰。1934年任第3軍區參謀長,1936年任陸軍總參謀部第一總軍務長,參與制訂入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的作戰方案。



1938年任第18師師長,參加佔領蘇臺德區的行動。 1939年9月任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參加德波戰爭。10月調任西線A集團軍群參謀長,提出以裝甲部隊經阿登地區入侵法國的作戰計劃,為希特勒所採納。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對列寧格勒方向的進攻。9月任第11集團軍司令,在克里木作戰。翌年7月佔領塞瓦斯托波爾,晉元帥。8月率部轉戰列寧格勒。11月奉命救援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未果。1943年2月對蘇軍發起反攻,再克哈爾科夫。後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1944年3月被解職,1945年被英軍俘獲。1949年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成為了西德政府的高級顧問,併成為其名譽參謀長。 1973年卒於慕尼黑附近的伊申豪森。 著有戰爭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

柏林的陷落是在1945年5月初,這個時候曼施坦因早已經遷到了德國的西部,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德國的戰爭已經與他無關了,希特勒也沒有任何重新將曼施坦因召回的意願,且不說即便將曼施坦因召回也不可能挽回局勢這一必然結局,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希特勒將曼施坦因召回,那麼就相當於承認此前曼施坦因的戰略主張是正確,而希特勒的戰略主張是錯誤的,這對於“死要面子”的希特勒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失敗他也不會重新啟用這位曾質疑他指揮能力的將領。希特勒重新啟用的只有兩位將領,啟用古德里安是實在沒有辦法,除了古德里安沒人能真正懂得裝甲兵這一專業而又關鍵的兵種;另一位將領是龍德施泰特,這是出於對龍德施泰特元帥在陸軍中德高望重的地位所考慮,一直讓其出任西線總司令,儘管給予龍德施泰特的權力相當有限。


曼施坦因作為貴族出身的軍人,他對希特勒從來沒有像那些無產者那樣頂禮膜拜,把希特勒當領袖來效忠,而且骨子裡瞧不上這個奧地利下士。 曼斯坦因只是作為一個軍人為德意志二戰,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但後來的德國軍人成為希特勒的征服工具,曼斯坦因對戰場局勢就漠不關心了。 從此後曼斯坦因金盆洗手,回到老家安心養病,成為一名普通的德國人,在家看孩子、養花、釣魚;偶爾看看報紙,看看戰爭動態。有時候也跟附近的同齡人聊天,侃大山,講他在一戰、二戰的見聞,但從來不告訴大家自己是個能征善戰、出生入死的將軍。

1945年1月,實際上就在春季之前,曼施坦因就把所有的家人都集合起來,一起送到了德國西部的格尼茨。當柏林陷落的時候,曼施坦因剛剛起床,由他的家人把報紙拿給他看,看了以後曼施坦因一言不發,他並非是為自己的命運而擔憂,而是為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命運擔憂。

只可惜這對於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來說,他也毫無辦法,他連自己的命運也不能完全做主,1945年5月,曼施坦因被英軍俘虜,後來被法庭判處18年有期徒刑,不過最終因健康原因而獲釋,後來還成為西德政府的軍事顧問,直到這個時候曼施坦因才有了時間真正回憶自己的過去,1955年以後曼施坦因在家中撰寫回憶錄,1973年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