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對人物描寫自然是出神入化。賈寶玉作為小說中當之無愧的主角,經由曹雪芹嘔心瀝血幾十年塑造,他的性格特徵也是從言行舉止中處處皆有體現。

文風更是對剖析人物形象極有話語權,紅樓夢的時代背景下盛行各式文體,其中西昆體與長吉體尤甚,他們貫穿的是整個小說背景,從“西昆體”到“長吉體”的變化更是貫穿了賈寶玉的一生,此文謹依據小說前後賈寶玉的文風變化,分析故事的發展對他的心理帶來的影響。

一、西昆體、長吉體的具體概念

1、西昆體的文風以及時代背景

西昆體是北宋初年極其具有代表性的詩體,由《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士族階層所追捧、提倡的詩體,西昆體最大的特點的便是它注重藝術形式大於藝術內容本身,他們大多過分地追求辭藻的華麗程度,受李商隱的影響,他們不滿足於晚唐詩的悲切,重視對仗的工整性,主張詞章豔麗,用典精巧。

由於西昆體的追捧者大多數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他們家境優渥體會不到人世疾苦,所以他們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以及現實色彩,千篇一律,思想內容太過匱乏,大多是吟誦之作,詩歌題材也侷限在懷古詠史、傷春悲秋、流連光景一類的完全不接觸現實生活的內容,這也是後來西昆體沒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2、長吉體詩歌風格以及時代背景

長吉體的名字來源於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內有“李長吉體”一詞,長吉體由此得名,“長吉體”最大的特點以及與西昆體最鮮明的不同之處就是它強調詩文本身的意境,注重文字所表達出的深層含義,立足於詩人本身,對主體內容進行最深刻的發掘,更是主張用“冷”,“腥”,“泣”,“血”等濃烈的詞彙來強調出詩文中傷感的意境。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由於李賀從小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以及李杜等詩歌的影響,同時他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構成了他獨特的詩歌魅力,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這也一度被後世所推崇。

長吉體另一大特點就是大多地寫古體詩及樂府,而對一些近體詩,反而寫的沒那麼多。甚至現存詩作無一首七律。與李賀所有詠古詩一樣,他題旨多在"筆墨蹊徑"之外,他寫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或藉以表達自己鬱悶的情懷和隱微的意緒。

由於李賀本人一生的悲慘遭遇,導致他的詩風多是悲嘆苦痛、衰老,是以,“長吉體”被定義為尊重真情實感、注重文字內涵的同時,也常常被後世世人藉以抒發心中苦痛所用。

而長吉體的這一特點,無疑與賈寶玉後階段的人生經歷不謀而合,家道中落、黛玉香消玉殞、無奈之下與寶釵結親......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他情感的轉折與過渡,作者將賈寶玉的改變由詩風的轉變來描述,不得不說文筆之細膩。

二、賈寶玉的身世背景與西昆體之間的聯繫

紅樓夢臨近清朝的動盪時期,處於一個表面光鮮亮麗實則內裡虧空,官場腐朽,世家大族維持著他們引以為傲的尊榮,實則只是一座空殼的這樣的一個尷尬的境地,曹雪芹筆下紅樓夢所處的社會是灰暗的,只是當時,賈府的大觀園對寶玉這樣一個世家子弟來說無疑是一座溫室,同時給予了他人生初階段的感悟與思考。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賈寶玉作為榮王府的嫡孫,受盡萬千寵愛長大,與大觀園裡的諸多嬌小姐們朝夕相處,他本身的家庭便是典型的王子皇孫,理所當然的從小接受的就是當時的王公貴族們追捧的西昆體。

從小的教育讓他潛意識地、習慣性地頻繁地使用西昆體,同時大觀園裡的姐姐妹妹們都是用的西昆體,寶玉本身也是“不學無術”的人,整日只想著在閨帷裡廝混,並不有心鑽研詩詞,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致使寶玉早年的風格都是西昆體的形式流出。

無論是前幾回裡四首即興詩——《春夜即事雲》、《夏夜即事雲》、《秋夜即事雲》、《冬夜即事雲》,還是後來元妃回來時寶玉做的《有鳳來儀》、《蘅芷清芬》、《怡紅快綠》,都是典型的西昆體的風格。

其中,《春夜即事雲》中有云:

春夜即事雲霞綃雲幄任鋪陳,隔巷蟆更聽未真。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自是小嬛嬌懶慣,擁衾不耐笑言頻。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這首詞站在寶玉的視角,描寫了他眼中的大觀園裡的女兒們的日常,“霞綃雲幄”、“枕上輕寒”、“點點花愁”、“擁衾不耐”等詞,帶著一如往常的嬌氣的華麗,思想內容卻無比地空洞,僅僅是敘述了春日之景,毫無自己的真情實感,有些為作新詞強說愁的意味。

也正是寶玉前期的這些內容匱乏,

嚴重脫離社會現實,並且毫無真情實感的詩,他在賈政眼中就是一個只知道在濃詞豔賦與脂粉上下功夫的紈絝子弟。

三、賈寶玉的經歷與轉變為長吉體的契機

作為小說裡當之無愧的主角,賈寶玉無疑是曹雪芹幾十年嘔心瀝血塑造的人物,而賈寶玉在封建社會里格格不入的形象一來本來就是是曹雪芹想要表達的故事中很關鍵的線索,俗稱全文的“引子”,二來賈寶玉的人物性格從出場時也早早地埋下伏筆,待到結局時才讓人恍然大悟,正是他的人物性格造就的書中每一個情節轉折,最終導致了這樣的結局。

回想紅樓夢,全書中最能夠影響賈寶玉的就是一個“情”字,他的改變也始於情,此處有一個典型事例就是“寶玉悟禪機”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史湘雲說林黛玉長相如同戲子,得罪了林黛玉,林黛玉又看見寶玉給湘雲使眼色,林黛玉連帶著也不願意搭理他,湘雲覺得自己在這裡看著別人的臉色做事,於是寶玉夾在兩個人中間左右不是地受氣,想想自己明明是好心做事,到頭來兩邊都解釋不通,一時間有些洩氣。

想起自己之前對林妹妹的維護,對湘雲的遷就,寶玉越想越覺得委屈了,繼而作出偈語: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可寫完又怕別人不懂得他詩裡的意思,又添了一個《寄生草》: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拙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回頭試想真無趣。

從偈語中能夠初步感覺到寶玉的詩中已經添了一些自己鬱悶至極的真情實感來,但這也僅僅是一個契機,寶玉只是初步地對自己一直信仰的“情”產生了懷疑,並非大徹大悟,這一點可以從他生怕別人看不懂,於是緊接著寫了一個《寄生草》來解釋就可以體現。脂硯齋評語說:

自悟則自了,又何用人亦解哉?此正是猶未正覺大悟也。

第三十八回時,“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賈寶玉所作的《螃蟹詠》就已經初見長吉體的風範:

《紅樓夢》:從“西昆體”到“長吉體”,透過詩風看賈寶玉的成長

螃蟹詠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臍間積冷讒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賈寶玉借螃蟹詠物,直抒胸臆,“興欲狂”、“橫行”、“讒忘忌”等詞雖然不想往常一般用詞華美誇張,但卻達到一種酣暢淋漓的詩境,至此,賈寶玉基本擺脫了之前“西昆體”的束縛,不再有意注重辭藻、對仗與用典,而是隨心而作,少了些刻意,多了些真性情,這也是賈寶玉文峰重大轉折的一個契機,同時這也暗示著賈寶玉的文峰已經逐漸向長吉體發展起來,暗示故事已經開始走向轉折。

四、結語

縱觀紅樓夢整個故事就是一場大型悲劇,作者曹雪芹在小說的最初,初步描繪出各人的形象時,紅樓夢的結局就已經昭然若揭,在當權者說一不二的封建社會里,寶玉這樣的懂得憐愛女子,甚至有著“女尊男卑”這樣瘋狂思想的王孫,自然是會被世人當做“異類”,而他天性多愁善感、膽小怕事的脾氣也註定了他微不足道的、對這世道的反抗最終會以失敗告終。

曹雪芹用寶玉來影射自身遭遇,借古諷今,暗示雍正初年的清代,社會的灰暗,官場的腐朽,以及人們思想的刻板,都通過《紅樓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同時故事中也描述了他人生經歷的重大轉折,他借寶玉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心中對女子冰清玉潔的讚美,對社會灰暗以及官場腐朽的深惡痛絕,以及自己人微言輕,處於亂世中沉浮卻無法改變命運的無奈之情。

參考文獻:

《紅樓研究》 俞平伯

《賈寶玉“畸人”研究》 高小慧 李揚潔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 2019第五期

《紅樓夢人物心理分析與情感世界》 嶽曉東 第一章 賈寶玉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