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心學的大進步

王陽明的心學可以說是新儒學的大成和遞進,如果我們說心學是儒學的集大成者,那麼二程一朱的主觀唯心主義(理學)、陸九淵的客觀唯心主義(心學)、陳獻章的“天地我立,萬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學原理和“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湛若水的“隨處體用天理”,這些都是王陽明的“陽明學”的基石和發源。

所謂大成者,讀之如遍覽群書,但是我們是不是隻要對這些儒學理論和變遷路線熟悉了,就能真正瞭解王陽明的“心學”呢?

當然不是。因為王陽明在前人的基礎上作出極大的進步,這是一步飛躍,讓陽明學在新儒學的進程上不僅僅是集合了前人成就,而更象一塊里程碑,是新時代儒學的出發點。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所以要問他在龍場悟了什麼道?若是簡單回答,其實再容易不過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自然是悟了“陽明學”,現實意義就是將“心學”、新儒學往前推進一大步,取代了已經開始衰微的經學、理學、打開了儒家學派的新局面,讓這門自先秦創立的學問流派適應時代和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不過若是想真正搞清楚內裡乾坤,就得有點耐心了。

我們用點耐心來說,希望大家也有點耐心讀。畢竟王陽明的學問如今在社會上非常流行,可誰都知道不過是拿了個殼,來包裝新的成功學、管理學之類的講座。理論順著時代的變化產生曲解,是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變成XX學院之類的來對人進行精神控制,就有些太缺德了。

我們聊一些正常內容,並不見得會有何作用,但是有了正確的理解之後,自然會對一部分歪理邪說產生免疫。那麼,文字就沒白寫,口水就沒白費。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龍場悟道的根本

龍場悟道的傳奇故事,我們就不在這裡添油加醋了。無非就是王陽明得罪劉瑾之後,被貶到龍場,然後在艱苦的環境下苦中作樂,教書育人,帶著一幫子追隨而來的文人,建立了“陽明書院”(記憶有些混淆,因為故事不是重點,懶得核實了)。

這個地方我去過,現在已經是個很大的景點,而且因為後來關押過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所以景區裡面還有他們的屋子和人偶(十年前去過,印象有些模糊,應該是不錯的),除了博物館之類的,其實真正的內容就是一個王陽明當年賴以藏身的山洞。

當年這種瘴氣偏遠的山區,王陽明就在這個山洞裡,像楊過一樣睡在石頭床上,突然靈光一閃,悟了道——其實不過就是想清楚了一個問題,構建了一套自洽的邏輯思維,從而開創了“陽明學”,通過對自己這種觀點的輸出,成就了儒學的新局面,也養活了當下無數借來做大旗忽悠普通老百姓的國學家和騙子。

其實,所有修行的靈犀一點,無非就是想通了。佛學如此、道家如此、儒學亦是如此。當人的思維在一個地方卡住,停留了很久之後忽然通達,佛家有“醍醐灌頂”、道家有“豁然開朗”、儒家便是“龍場悟道”,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想通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儒學變為哲學

想通的這個問題肯定是巨大的,艱難的,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佛道大多是生死的疑問,是人類自身的問題,所以參悟者、通透者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唯有儒學中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定的儒學修為,我們甚至根本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那麼,王陽明在龍場想通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此重要,甚至被尊稱為“道”?

外人只知道“陽明學”的觀點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無外物”,卻不知道正因為這幾個觀點解決了自北宋理學創立之後一直困擾著儒家的問題,才得以名揚青史。

宋朝的儒學,經歷過漢魏時期經學的沒落、玄學的流行、隋唐二代對先秦儒學的迴歸訴求,終於逐漸將混在各種思想流派中的儒學剝離出來,搭配上佛道二種思想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以玄學發展路徑為主的哲學思維。

也就是說,儒學終於從經國濟世的事功學成為以哲學思考、修身養性為主的理學。而整個宋朝,儒學就分為二程一朱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和葉適的事功學,認真講起來,最不佔分量的事功學反而才是先秦儒學的正統傳承。而在官場仕途和高層大行其道的是理學,也就是儒學的哲學思考,而我們知道哲學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宋儒提出的問題

問題之所在,其實是儒家千年發展演變而至,其中的源遠流長無法在一篇文章內講清,我們直接說宋儒。

宋儒的問題是“本體論”和“修養論”,同時以“本體論”為基礎來討論“修養論”。

宋儒的本體論,討論的是世間萬物到底是什麼的問題,重點討論萬物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本是古代傳統思想中的一個老問題,但在宋儒那裡有所新發展。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是哲學的一個根本問題。而相對於神學的佛家學問、遠古哲學的道家學問,儒學的哲學思考是起步最晚的。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才為儒學提供了宇宙形成的基礎理論,讓儒學正式開啟哲學之路,並迅速流行,成為北宋大昌的理學。

宋儒的本體論,概括而言就是“萬物一體”。其說認為萬物並非獨立的個體,在內在本質上屬於一個整體。如同耳鼻口舌,都是人面的一種表現,千人千面,又都是人的千種表現。其面貌不同,本質還是一體的。我們究其所以,就會發現這個問題與佛學中的“空”性,道家中的“道”性有些相似,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三家思想,最終歸一。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但是佛家稱之為“空”,道家稱之為“道”,儒家稱之為什麼呢?這個“萬物一體”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卻沒有定論。這個問題,如今同樣存在,而且放到世上,什麼回答都有。神學者認為神創造一切,科學者認為陰陽五行、碳水化合物構成一切,而哲學者則認為心相意識決定一切。而這種不同觀點者的不同認識自然會決定個人的修行、學習方法的不同,在宋儒這裡就直接體現到“修養論”的差別上。

本質的認識都不一致,那麼提高修養的方式自然不一樣,所以有“格物致知”、“自求於心”等等。

在“本體論”的共同認識下,二程一朱一脈相承的是“天理”,但“天理”到底是個什麼,卻語之不詳,陳白沙提出“天理自在人心”,湛若水卻說“隨處體認天理”,這“天理”又看上去完全不像一個東西。像張載的《西銘》中說:“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好像說得很清楚,不過到底是“一人之心”在先,還是“天地之心”在先,都會有不同的認知,並指導“修養論”的差異。

宋儒提出了“本體論”的本體差異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龍場答題

王陽明睡在山洞裡,窮盡自己半生學問,找到了宋儒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那一夜,未必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但是王陽明的心中一定是如明月一輪,皎潔千里。

佛教講究“明心見性”,掃去遮擋心頭的浮雲,就能看見真性——“空”。王陽明借用了這套思維,將“時時勤拂拭”的灰塵看作是人心的慾望,提出了人的真性——良心,即良知。“萬物一體”,即所有人的良心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天理”,但是為什麼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呢?因為被慾望遮擋了,不同的慾望扭曲了良知,成為了我們看到的不同人的表現。

所以,儒者的修行就像佛教徒的“明心見性”,我們要清除掉自己的“私慾”,發現自己的良知,讓“天理”和“良知”呈現出一致的狀態,這才是真我,而這個“明心見性”的過程在“陽明學”中就是“致良知”。

那麼要如何去掉私慾,致良知呢?王陽明給出的答案是“心外無物”,所有沒有映射到我們心中的東西都是沒有價值,所以我們要去私慾,唯有“求諸於心”,只要讓那些私慾不要進入、干擾我們的心就可以了。因為只有我們感知到的世界,才對我們有價值。

這一點,和朱子的“格物致知”可以說是相反的路徑。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而一旦做到“致良知”,那麼“知行合一”這種得道者的狀態自然就形成了。注意“知行合一”並不是一個要求,或者方法,而是達到一種人內心和行為和諧共處,行為不違背內心的最佳狀態。

至於修養論,王陽明提出的方法是“誠意”、“謹獨”、“立志”,再加上“事上磨練”。通過與“外物”的交涉,經歷過艱難困苦,就能從內心體認“良知”,而一旦真正體認了“良知”、“天理”,自然就“知行合一”了。

聖人出世

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一,聖人出世。

王陽明自從悟道後,立功、立德、立言,內聖、外王、事功、德行,都近乎完美,甚至達到了連孔子都沒有做到的境界。

這也說明龍場悟道、悟的是正“道”,是“大道”。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