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十分优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作者曹雪芹先生,以清朝时期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兴衰变化作为小说的主要背景,,

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间的爱情悲剧为故事的主要发展线索,讲述了大观园中一批佳人的人生百态。

从某种意义来说,《红楼梦》史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当之无愧的优秀女性小说。作者曹雪芹先生运用大量的笔墨对大观园中的诸多女性进行描写刻画,创造出来一批典型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曹雪芹先生对处于古代封建压迫剥削下的女性的人文关怀

在曹雪芹先生笔下的女性,上至贵族家是闺阁小姐,下至府中丫鬟,都有着自己特色鲜明的个性。她们的胆识与学识远在普通封建女子之上。然而,即使如此,她们最终却都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

造成她们的悲剧命运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处于封建统治下,对女性充满着压迫与剥削的古代婚姻观念。在封建的传统礼教束缚下,爱情成为了一项奢侈品。生命给予人们相爱的权利的同时,封建礼教却剥夺了人们因为爱情而走进婚姻的权利。

婚姻在封建时代,被明码标价,成为了一项可以用来交换利益的工具。情人因此不能踏入婚姻,婚姻中的妇女们却更是在封建礼教的枷锁的压迫剥削下,饱受着折磨。最终,大观园中如春日鲜花般娇艳的女子们,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接下来,我们便从其中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出发,来分析清朝不同阶层下的婚姻观念。透过对封建淑媛,封建贵妇的婚姻,一一了解在古代封建时期,处于压迫剥削下的女子们的婚姻世界。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一.封建淑媛的婚姻

《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封建淑媛们,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以及“四春”为代表。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体系中,她们处于女子中的高阶层,自小受到了相对良好的培养与教育。她们拥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艺丰富,同时通情达理,拥有着女子细腻的内心。这一切,也铸就了她们在《红楼梦》中鲜明的个性,为读者所赞叹。

然而,如此优秀的她们,最终业没有逃过婚姻的悲剧。首先从四春来说,元春由于宫廷政治斗争的失败,在深宫之中香消陨玉。迎春在贾府败落之际,为抵债被迫嫁给了被称为中山狼的孙绍祖,最终被凌虐致死。而曾经主持海棠诗社,在大观园中颇有一番作为的探春,远嫁他乡。而年纪最小的惜春,在目睹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之后,无心于留恋红尘,最终遁入空门,与青灯古佛为伴。

然而,在所有的悲剧之中,被传为千古一叹的,还当属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命运纠葛。在他们三人之中,充分展示了爱爱他人与爱自己的爱情观念区别,集中刻画了作者曹雪芹先生所想要表达的,处于古代封建压迫体制的婚姻观。

毋庸置疑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关于爱情的存在。当府中纷纷盛传金玉良缘一说,想要撮合贾宝玉和薛宝钗时,一如《终身误》中所言,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在贾宝玉的心中,林黛玉和他有着共同的人生情趣与追求。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从某些层面来说,也是对自己的爱。在林黛玉的身上,贾宝玉得以看见自己。也正是因此,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感情,不掺杂任何的利益因素,他们之间的爱情,建立在灵魂共鸣的基础之上。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但是在爱情悄然酝酿的同时,现实的大门也在这对相爱的年轻人面前紧闭。在贾府的日益落败之中,贾宝玉纵然是大观园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存在,他的婚姻也逐渐成为了贾府可以用来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而不管是从当下还是长远来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才是符合这一利益最大化的标准的。

薛宝钗本身也是大观园中一位极其优秀的女子。论才情,她不输林黛玉,论样貌,她与林黛玉各有风韵。论性情,她人情练达,持家有度。但也正是由于此,她独独输了林黛玉的那一股仙气,也不能得到贾宝玉的真心。

薛宝钗是沾在世俗里的女子,她的背后代表着薛家庞大的家族利益。同时,她深受古代封建礼教的影响,可以说,是封建礼教下一位合格的贵族淑媛。有一身才华,却深知女子无才便是德,从而收敛锋芒。同时,她也督促贾宝玉用功读书,考取功名,以加官进爵。

但是这种世俗气与贾宝玉却并不相配,或者说,不是贾宝玉所想要的。在爱情选择之上,当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对比时,贾宝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林黛玉。而也正是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的冲突之下,三人最终都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悲剧结局

薛宝钗在明知贾宝玉和林黛玉真心相爱的同时,还是选择了李代桃僵进行替嫁。最终,薛宝钗收获了婚姻,却永远得不到贾宝玉的真心,而林黛玉,更是在贾宝玉和薛宝钗婚礼的当天,泪尽而死。

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悲剧之中,我们看见了个人命运在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下的渺小,爱情在固化的社会体制面前,最终成为了昙花一现的美好。在家族利益的现实之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操纵的布偶。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二.封建贵妇的婚姻

王熙凤是大观园之中封建贵妇的代表人物。她出生于显赫的金陵王家,自小被当作男子教养,嫁进贾府之后,她是贾母的孙媳妇,贾赦和刑夫人的儿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更是巧姐儿的母亲。在全文人物关系网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由里及外的作用。

在大观园中,王熙凤当属一位实权人物,她总揽着贾府的家务,性格泼辣,八面玲珑,在贾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就是这么一位人物,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也仍然饱受封建时期,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等一系列封建礼教的压迫。

首先从夫妻关系来看,王熙凤作为古代妇女存在着一点最大的不当,便是她没有为贾府生下一个儿子。在中国古代的七出中,第一条便是无子。而关于孝道的论述,更是有着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的说法。

在这种情况下,王熙凤不得以也必须,容忍丈夫的公然纳妾。而

她的丈夫贾琏本身,又是一位好色之徒,他和多姑娘通奸,纳平儿作为通婚丫头,更是和鲍二家的存在丑事,在王熙凤生日的当天,这桩丑事被撞破。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但即使这样,婚姻中的过错方全在于贾琏时,当自己的丑事被撞破之际,贾琏仍然愤怒地提着剑要追杀王熙凤。王熙凤不得以跑到贾母那进行求救,而在这场求助之中,我们又得以看见中国古代封建贵妇的另一层悲哀。

贾母在知道事情的缘由之后,出乎情理,先是训斥了贾琏。但是随后,更是对贾琏做出了袒护,“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而贾母的这一袒护,既是出于一位祖母对待孙儿的偏心,更是出于贾母深受古代封建礼教影响的内心观念,毕竟在中国古代,一位贵族的公子哥进行下寻欢作乐,又能是什么了不起,违法的大事呢?

而在这些种种背景的铺垫之下,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场悲剧所在,最后在王熙凤病重时,贾琏更是无情地将王熙凤休弃,而一如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中所言。

而王熙凤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代表了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家族妇女的命运。当女子嫁作人妇之后,她们的首要任务便是侍奉丈夫与公婆。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她们需要早日生下儿子,否则便是一种不可解释的莫大的过错。同时,她们还需要忍受丈夫在婚姻中的花心,因为一夫多妻制自古便成定制。而在这一切背后,她们最终所收获的,也不过是不知何时就会抛弃的飘浮命运。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小结

大观园中的女子,恰如春日娇艳的百花,然而这份娇艳的背后,却是美好必然逝去的悲伤。作者曹雪芹以大量的笔墨刻画出了大观园中关于封建婚姻的百态,并且深刻认识到封建礼教对于古代妇女的压迫与剥削。

清朝的淑媛、贵族的婚姻就会甜美吗?从《红楼梦》的两段爱情来看

在这种不平等的压迫与剥削之下,中国古代妇女们拥有着不可挣脱的枷锁。也正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古代人们追求爱情的理想往往在最终成为悲剧一场,而婚姻也不过只是一场利益的互相交换,仍旧是一场必将走向灭亡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