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薩摩藩武士殺傷不懂下跪的英國人3名,賠了6000000兩黃金?

《明治天皇1852-1912》裡關於生麥事件一條備註,驚到我了。

但見書中赫然寫到,島津茂久最終接受了英國人的要求,並支付了600萬兩黃金的賠償金。

什麼概念?

我都懷疑,別說小小的薩摩藩,就是整個日本,可能都沒有那麼多錢啊。

顯然,這條來自《明治天皇紀 第一卷》裡的備註,要麼就是誇張過了頭,要麼就是搞錯了。

但,生麥事件給薩摩藩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並神奇地改變了日本的歷史,卻是可以確定的。

那麼,生麥事件為何?

簡單點講:

三男一女四個英國人在橫濱周邊的生麥村,遇上了薩摩藩主島津茂久父親島津久光的隊伍。

四人對七百多人,梗著,不願像日本人一樣,恭敬地退到路邊,更不願跪下。

雙方僵持。

突然,女士的馬後驚衝入隊伍。

薩摩藩武士殺傷不懂下跪的英國人3名,賠了6000000兩黃金?

(生麥村)

武士們一擁而上,砍死一人,重傷兩人,女士倖免於難。

事就是這麼回事。

英國人自然不會善罷甘休,要求幕府賠款100000英鎊,要求薩摩藩處分殺人者,還要賠錢25000英鎊。

儘管當時攘夷氣氛高漲,但幕府覺得,真要跟英國人幹起來,肯定打不贏。

於是賠了錢。

當時,1英磅差不多是1兩銀子。所以,最多就是100000兩,跟600萬兩黃金,那差距,起碼是從仙女星座到地球這麼遠。

但薩摩藩卻不願賠啊。你們英國人自己沒禮貌,衝撞了貴人,沒碎屍萬段,已是給面子了。

英國人怒了。

他們派軍到了鹿兒島,威脅薩摩藩。

此時的薩摩,乃尊王攘夷運動的重鎮,早就想幹架了。

他們甚至使出計策,擒賊先擒王,請英國人的老大到城裡去談。

英國人又不傻?我去?去個頭喲。

1863年8月15日,英國扣留了薩摩藩的三艘蒸汽船。

寫到這,得交待一下背景。

薩摩雖然恨死了洋人,但他們卻是日本最先學西洋技術的地方。前任藩主島津齊彬建成了尚古集成館,開設紡織廠、鋼鐵廠、造船廠……其時間,還在清朝的洋務運動開始之前數年……

這幾艘蒸汽船,就是他們自己造的。

英國人扣了船,薩摩藩一直以來鉚足的勁,終於有了出氣口。

幾十門岸炮就朝英軍旗艦射了去……

薩摩的炮手裡,有大山岩,後來的元帥;

有黑田清隆,後來當過內閣總理大臣;

有東鄉平八郎,沒錯,就是日本所謂的海軍軍神……

薩摩藩武士殺傷不懂下跪的英國人3名,賠了6000000兩黃金?

(薩英戰爭 繪畫)

雙方你來我往,互有死傷。

死傷多大呢?

薩摩藩17人;

英軍63人。

史稱,薩英戰爭。

有人要笑了,這點規模,也好意思稱為戰爭?

確實,叫戰鬥也沒關係,但因其影響太大,所以,還是被稱為戰爭。

因為,薩摩的工廠,差不多都被打爛了。

當時海上大風,英軍艦艇不穩,且薩摩是先發制人,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他們一邊,但物質損失,可謂慘重。

更關鍵的是,他們看到了,英國人的炮,無論是射速還是殺傷力,根本不是薩摩自己造的炮所能比的。

一場小小的戰鬥,他們就看到了差距。儘管,熱衷於攘夷的孝明天皇,獎勵了島津氏,但島津氏卻很快轉了向,賠了英國人要的錢,還跟他們打得火熱,派人去英國留學。

薩摩藩武士殺傷不懂下跪的英國人3名,賠了6000000兩黃金?

(被殺者理查森遺體)

而英國政客們,也看到了薩摩實力之強,必會主導日本的未來,亦有心結交。

雙方一拍即合,也就有了後來影響日本歷史的薩英聯盟。

有人又要笑了,日本人太沒骨氣了。

其實啊,不僅薩摩藩如此,他們的對頭長州藩,亦是如此。

長州的伊藤博文等人,燒了英國領事館,轉頭,長州藩便求英國領事幫忙,先把伊藤博文等人送到上海,再往英國留學……

不得不說,那個時代的日本人,望得一手好風,使得一手好舵,不撞南牆不回頭,但撞過之後,馬上就回了頭。

面子啥的,都沒裡子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