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一提起"秦",我們能想到什麼?是一場改革鑄就強大?是一揮大手拿下六合?是超越古人有了始皇帝?還是,十餘年便成為煙雲?確實,秦朝的存在太過於"開天闢地",它帶給這個世界的衝擊讓人太難忘懷,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最先看到的都是秦朝的強大,再不濟也是它的發家史或落寞時。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秦"不僅代表著秦朝,更代表著歷史久遠的秦國。而在有了所向披靡的標籤以前,秦國其實也曾被別人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過。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而敢如此對待秦國,且有實力如此對付秦國的,便是戰國時期聲名顯赫的兵家代表吳起、齊國名將匡章、信陵君魏無忌和趙國名將李牧。

先從攻秦"資歷"最老的吳起說起。吳起這人不少朋友應該都挺熟悉。他早年曾為了得到魯國的信任而殺害來自齊國的髮妻,也曾為了追求功名而錯過母親的葬禮。他的心狠手辣,讓他背上了"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的罵名。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可正是吳起有的這壯士斷腕般的決心,讓他在魏國得到了重用。正如魏國重臣李克所說:"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也只有如吳起這般有軍事才華的人,才能在魏文侯一聲令下後"擊秦,拔五城"。

而太史公在《史記》上寫的輕飄飄的一句"拔五城",可不僅僅意味著吳起幫助魏國從秦國手裡奪去五座城池。魏國與秦國是近鄰,在吳起出徵前屢次被秦國侵擾,乃至欺壓。

而這種利於秦的局面,在秦簡公六年(前409)吳起攻克秦國河西的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附近)和元裡(今陝西省澄南縣附近)一帶之後被改變。

次年,吳起再度率軍西進,一路打到鄭縣(今陝西省渭南市)。秦惠公十一年(前389),不願再"丟面子"的秦國派出五十萬大軍攻向魏國西河郡(今黃河陝西段沿岸地區),結果被吳起以五萬兵力打敗。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所以,吳起的存在,不僅讓秦國折損了大量兵力,失去了不少城池,還損了秦國的顏面。本來秦國在東方六國眼裡就有些"低一等",再來個"貪而好色"的吳起壓他們一頭,秦國的不樂意可想而知。然而現實啊,就偏生喜歡和人對著幹。吳起的出現,只是開了一個頭。接踵而來的另外三位,都不打算讓秦國好過。

秦惠王二年(前323),秦國出險招攻向齊國亢父(今山東省濟寧市境內),匡章奉命迎戰。在齊國邊界,秦、齊兩軍對壘。當時秦國是借道韓、魏和衛三國才來到齊國邊界的,所以秦軍得一面擔心後方,一面緊盯前方。而匡章抓住了秦軍進退兩難這個短板,不斷向秦軍裡安插齊軍,並最終裡應外合,將來犯的秦軍打得落花流水。

而匡章將秦軍打得最慘的時候,還是秦昭襄王九年(前298)。當時齊、魏、韓三國聯合,由匡章統帥,討伐秦國。在匡章的帶領下,大軍一路西行,打到了秦國的咽喉函谷關。隨後,在趙、宋兩國的參與下,大軍攻克函谷關,秦國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屈辱求和。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而在匡章之後,名滿天下的信陵君魏無忌,對秦動起手來也是毫不手軟。不過魏無忌與秦的故事,倒不同於吳起和匡章。這位信陵君和秦的對峙,緣起趙國在長平之戰失敗後被秦軍圍困都城邯鄲。秦軍眼看著就要攻克邯鄲,消滅趙國,卻在"臨門一腳"之時碰上盜走了魏國軍符帶著八萬精兵來解救趙國的魏無忌。於是兩軍對壘,於是秦軍敗退,於是秦國眼睜睜地看著到嘴邊的鴨子又飛走。

是的,在"竊符救趙"的故事裡,魏無忌是正義的主角,而秦軍在裡面只有個"壞人"的戲份。秦國不但沒能如魏無忌一樣因此名滿天下,還搭上了無數的糧草和將士,費力不討好。可秦國不但在此時沒能成功在趙國獲利,在幾十年後,在趙國的大將李牧面前,也沒能討得好果子。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李牧這人的一生,常被分為兩個階段:前半生是打得匈奴落花流水,後半生是叫板秦國毫不退讓。秦始皇十三年(前234),秦國大將桓齮奪下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省邯鄲市境內),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附近)。次年,秦軍又乘勢拿下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縣附近),直逼邯鄲。

於是作為趙國肱股之臣的李牧臨危受命,以敵不動則我不動,敵攻別處我也不救的安排,在秦軍大營空虛之時攻入,誘使原本打算使用調虎離山之計的桓齮進入趙軍的包圍圈。於是,此前勢如破竹的秦軍直接在李牧手裡來了個"大翻車",潰敗不堪。

不過此時的秦國已有橫掃六合的架勢,所以很快又整頓出兵,準備一南一北夾擊邯鄲。而李牧,硬是在北邊逼退了秦軍,並南下支援。隨後從南進攻的秦軍也沒能抵擋住李牧的反擊,無奈之下撤軍避戰。

與李牧對峙時,秦始皇嬴政已在位有些年頭,他一統天下的計劃也已經開始推行。可即便如此,強大的秦還是被李牧打得沾上了狼狽。

戰國有四個狠人,將秦國打得不要不要的,其中兩人虐了60萬秦軍


吳起、匡章、魏無忌和李牧,他們於秦雖還不到"一物降一物"的地步,但確實是一次又一次讓秦碰了一鼻子灰。不過於天性勇猛的秦國人而言,這些對手的存在到底是打擊了他們還是刺激了他們,也許還是隻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