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股东频减持、业绩“大跳水”,有龙头光环的东易日盛为何翻车

股东频减持、业绩“大跳水”,有龙头光环的东易日盛为何翻车

出乎意料,作为家装行业的龙头,东易日盛2019年发生了巨亏


出品| 每日财报

作者| 南黎

十多年前,随着房地产的崛起,家装行业也随之集中发展起来。但现如今,家居市场可谓波云诡谲,变换莫测。滔滔大浪下,有人突出重围勇立潮头,也有人黯然离场消退在时代的泥流。

公开信息显示,近三年已有数百家家装企业倒闭破产。截止2019年8月1日,仅2019年以来已有73家家居企业宣布破产,家居行业的整个市场进入了洗牌期。

家装行业洗牌期内,曾经的龙头东易日盛家居服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易日盛)能否引领行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业绩持续亏损,遭股东频减持

截至2月12日,17家家居类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业绩预告。在已经披露业绩快报和预告的17家家居企业中,4家出现下滑,其中出现了东易日盛的身影。

2019年业绩预告,东易日盛净利润预计亏损1.75亿元-2.75亿元,同比降幅169.27%-208.85%。东易日盛在公告中指出,受宏观经济及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公司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9%左右;收入结构中毛利率较高的设计收入占比下降以及人员成本增加,致使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另外,公司持续推进业务宣传、销售团队扩充带来人员成本增加以及对部分城市的店面进行区位布局调整等,使期间费用上升,营业利润下降。

东易日盛发布的2019年三季报显示,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17亿元,同比减少1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减少197.04%;2019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为27.8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7.60%;总资产为32.35亿元,比上年度末减少2.08%。

作为家装行业的龙头企业,东易日盛的业绩为何会出现“大跳水”持续亏损?是整装市场不行还是东易日盛自身的经营能力有问题?

不仅如此,在2019年三季度财报业绩持续亏损的同时,公司还遭遇股东纷纷减持。而且频繁遭消费者投诉正在消耗东易日盛的品牌影响力。

公告显示,2019年9月3日,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徐建安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13.9.万股股票,减持比例额为0.0331%,减持均价为8.33元/股。数据显示,早在3月15日徐建安就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了万股股票,减持均价为18.70元/股,两次减持合计套现246.69万元。

9月10日,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双侠采用集中竞价交易的形式减持12万股股票,减持比例为0.0286%,减持均价为8.996元/股。9月20日,李双侠再次减持1.73万股,合计套现金额为123.00万元。

而且在减持计划期限内,东易日盛的控股股东东易天正曾分别于2019年4月和2019年6月减持12.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13%,合计套现200.19万元。

《每日财报》发现在聚投诉、黑猫投诉平台、微博等平台,消费者对东易日盛的投诉大部分集中在质量方面。

转型陷入滞涨期,跨界长租并不易

2015年官宣转型“互联网+家装”之时,东易日盛信心满满:称互联网企业跨界做家装,借助互联网技术抢占了流量入口,在线上资源配置中占得先机。为了配合互联网化家装业务的推进,东易日盛成立了子公司速美集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美公司)。

很快,公司旗下“速美超级家”门店在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试行,计划2016年新开100个城市,150个以上店面。

然而,事实却是,直到2018年,东易日盛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的城市是26个省市,正式营业的速美超级家门店仅有70来家。截至2019年6月底,速美业务共有 48 个直营门店。

成立六年后,不仅未达成预期目标,速美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公开数据,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168.74万元,与上年同期的-3453.46万元相比亏损持续扩大。

从速美费用的变化来看,2019年上半年,速美的费用共计8175.59万元,同比增长109.93%;职工薪酬、宣传费、房租和物业费及装修费用同比增幅分别为170.87%、97.05%、78.33%和151.11%。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东易日盛说明速美报告期内亏损的具体原因。东易日盛解释为相关成本及费用投入较大,而收入、毛利转化延后。

速美超级家在没有给公司赚取利润的时候,又看中“长租公寓”,有些这山望着那山高。

2017年9月15日,东易日盛决定设立长租公寓事业部,全面负责长租公寓装修的相关业务,拓宽收入增长来源。

给出的理由是公司作为家装行业的深耕者,已完全形成开展长租公寓装修业务的基础与优势。结合长租公寓租赁市场占比,按照每五年进行一次装修的假设估算,长租公寓每年的装修市场至少在千亿元以上。

可是再次爽约了。

如此“高调”布局的产业,在2018年年报中公司对长租公寓的进展只字不提。看来,家装跨界长租还需多修“专业课”。

为此,《每日财报》发函询问东易日盛,目前是否不再重点考虑长租公寓业务,对方并未答复。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