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三國時期說是三足鼎立,其實曹魏的實力遠遠強於蜀漢和東吳。從地圖上來看,蜀漢和東吳的地盤也很大,奈何開發程度不夠,還有一直不怎麼服從中央的南中人或者山越人。那麼蜀漢和東吳依靠什麼來抵抗曹魏,還有餘力主動北伐呢?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靠的就是山川形勢。蜀漢的基本盤就是益州,以秦嶺為屏障;東吳比蜀漢強上那麼一些,擁有荊州、揚州,還有一個在當時算是捎帶腳的交州,全據長江防線。兩家互為唇齒,合作對抗曹魏。不過這兩家之間也不是沒有矛盾,或者說對對方地盤的追求。在荊州問題上兩家就打了不少仗;東吳對益州也一直沒有放棄過幻想。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後者。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益州在“天下二分之計”中扮演的角色


就像一提到劉備集團的擴張戰略,人們往往會想到《隆中對》,一提到江東集團的擴張戰略,人們往往會想到“天下二分之計”。雖然這兩個戰略都失敗了,更沒有從始至終被嚴格履行,不過它們在劉備和孫權的創業前中期確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江東集團的基本盤在揚州,更準確地說是在長江以南的揚州地區,它有兩種擴張路線。一是北上渡江進攻淮南或者青、徐,主動參與到中原地區的混戰當中;二是向西進攻荊州,競長江之極。當然還有向南進攻交州,但這是最後應該做的事情。孫策去世後,孫權對北方的興趣寥寥,而且曹操也很強大,與曹操爭奪北方風險很高,於是孫權執行了所謂的“天下二分之計”,我們先簡單說說這個“天下二分之計”。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與《隆中對》不同,“天下二分之計”不是指某種特定的戰略,而是一種大勢,因為這個戰略很多人都提出過,至少有五個人:張紘、魯肅、甘寧、周瑜、呂蒙,在小編看來,這確實是最符合當時形勢和江東集團切身利益的擴張戰略。而這五個人的戰略也有一些小小的變化,總結起來,五個人都談到了荊州,而只有甘寧和周瑜談到了益州;周瑜和呂蒙都強調了襄陽。

可見在江東集團的規劃中,荊州是至關重要的,畢竟有了荊州才能組成完整的長江防線,最大限度利用水軍的優勢,有了襄陽這個重鎮也可以更方便地進攻中原地區。而益州的地位遠遠不如荊州,它的戰略價值對於江東集團來說沒有那麼高,但是畢竟是一個經濟富足、人口稠密的大州,其中的經濟生產、人才和兵源還是讓江東集團比較眼熱的。所以江東或者東吳對益州也一直有意向,也有一些實際的舉動。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孫權對益州的小動作


孫權對益州是很有想法的,雖然戰略價值較低,但有總比沒有好。周瑜在世的時候,孫權對益州的激情被調動的最高,直接拍板了周瑜西進入川進攻劉璋的計劃。

不過在小編看來,孫權進攻益州的時機明顯不成熟,可能是經歷“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接連的勝利導致的大腦發熱,緊接著周瑜的病逝給孫權澆上一桶冷水,魯肅這種相對保守的、注重外交關係的鴿派開始發出聲音,勸說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劉備佔了南郡,孫權再入川就會變得相當難受。在這段時間裡孫權不是沒有過想要入川的想法,但是都被劉備所阻攔。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劉璋做了一個玩火的舉動,就是請劉備入川對付漢中的張魯。有意思的是,孫權也派出一支軍隊進入益州,由呂岱統領。這個呂岱帶了多少人(呂岱引誘張魯用兩千人,不意味他只有兩千人),他的動機是什麼,是協助劉備消滅劉璋,還是想在益州分一杯羹,這個史料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考慮到孫權和劉備已經對益州的問題鬧過摩擦,呂岱這支部隊更像是與劉備競爭的關係,他們能夠入川可能也是來源於劉璋遞出的橄欖枝,而非劉備的邀請。

呂岱攻取漢中的計劃失敗,從益州撤退,劉備安心地吃掉益州這塊蛋糕。不過劉備光吃不吐,荊州還牢牢握在手中,引起了孫權的不滿,即便有後來的湘水劃界,但只得到兩郡也不符合孫權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劉備的實力變強,絕對不符合魯肅提出的“自為樹黨”,反而成為江東的威脅。

所以孫權能夠厚著臉皮撕毀盟約偷襲荊州。劉備反攻孫權,結果在夷陵遭受慘敗,創業未半老本花個一乾二淨,自己也病死了。這回不僅荊州奪不回來了,本來控制就不夠的南中也出現問題。益州大戶雍闓,也是孟獲的老上級,他殺掉了益州太守正昂,又把新來的太守張裔送到東吳去,向東吳投誠。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孫權拉攏雍闓,讓他做永昌太守,並且藉著南中集團叛亂的勢頭讓劉璋的兒子劉闡做益州刺史(之前就做益州牧噁心劉備來著),安排在交州和南中地區的交界處,利用劉璋的影響力來爭奪南中。不過雖然從交州是可以通向南中的,但交通非常不發達,而且孫權還面臨著曹魏的威脅,所以在這段時間孫權並沒有在南中地區花費太多的資本,只是口頭上支持一下南中叛軍而已。

諸葛亮重新建立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平定了南中地區的叛亂,東吳、蜀漢的聯盟重新進入正軌。而在建興十二年(即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蜀漢有面臨又一次動盪的可能。這個時候孫權在巴丘增兵一萬人。

對於這一萬人,《三國志·蜀書·宗預傳》給出的說法是孫權擔心曹魏趁亂進攻蜀漢,所以增兵以便隨時支援,另外一點就是趁火打劫。不過蜀漢顯然不能讓東吳的軍隊入境,加強的永安的守備,曹魏也沒有進攻蜀漢。這次蜀漢和東吳雙方在邊境屯兵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東吳對羅憲的“永安之戰”


東吳對益州的想法一直存在,甚至到蜀漢滅亡。在東吳永安六年、曹魏景元四年、蜀漢炎興元年(即公元263年),曹魏對蜀漢大舉進攻,發動至少十八萬的軍隊,一舉消滅了蜀漢,孫休本來想支援蜀漢來著,沒想到蜀漢投降得太快了。而後姜維、鍾會、鄧艾都在一場兵變中被殺,益州又出現權力真空的狀態。東吳又對益州有了想法,於是發兵進攻永安,打通入川的通道,進入益州獲取地盤。

這個時候鎮守永安的是故蜀漢永安都督羅憲。在曹魏佔領益州之後,基本上完成對東吳的鉗制形勢,消滅東吳統一天下就差臨門一腳。羅憲當然要為曹魏效力,於是他堅守永安,以極少的兵力來抵擋東吳的三萬大軍,最後等到曹魏的支援,東吳的幻想落了空。

即便跨有荊、揚,競長江之極,東吳仍然對益州抱有幻想

總的來說,江東集團或者東吳對益州一直有想法,但這種想法並不強烈,和荊州不可同日而語。在取得荊州,以及兩家關係正常穩定的情況下,江東集團或者東吳不會為了益州挑起事端,主動破壞兩家的關係,對益州的想法一般是在兩家關係破裂,或者蜀漢可能或已經面臨危機,東吳支援無果的狀態下滋生的。益州與東吳的荊州、交州都接壤,但是從交州走交通不便利;從荊州走受地形的限制太嚴重,所以即便東吳有對益州的想法和行動,也只能鎩羽而歸,“望山興嘆”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襄陽記》、《華陽國志》、《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