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孙燕姿言语失控:当孩子喊出“我恨你妈妈”,3招才是应对正解


01

“如果你死掉我也不会在意的!”

你对宝宝说过这样的话么?如果不跟你解释任何原因和背景,只是告诉你这是一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你是不是觉得这妈挺过分的?

事实上这是歌手孙燕姿对大宝说的一句话。

起因是正在孕育二宝的她突然碰上大儿子患重度感冒,整整9天,没有睡一个好觉。而六岁的大儿子因极度不舒服、发烧、呕吐,变成了一个坏脾气的小怪兽,甚至在纸条上写下“我恨妈妈”。没想到,心力憔悴的孙燕姿失控之下写了一句,“如果你死掉我也不会在意的!”

孙燕姿言语失控:当孩子喊出“我恨你妈妈”,3招才是应对正解

相信很多妈妈也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投入了很多心血的孩子说出“我恨妈妈”“我讨厌你”的时候,无忌的童言会撕开我们内心深处隐秘的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是一个好妈妈,为什么自己付出这么多,却只得到了孩子的讨厌。

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孩子身上都会发生,尤其是3—4岁这个阶段,这个时候的娃处理情感的速度比语言快,他们说的"恨"、“讨厌"并不是我们成人理解的那种“强烈的不喜欢“,于是他们才故意说这些伤人的话,只是他们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当妈妈们沉浸在自己的小忧伤里的时候,其实,大人的感受还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孩子们的受到的伤害更深,只是他们因为言语能力的限制,还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稚嫩的这句话,其实并不是批评,而是想表达自己诉求。

02

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主意。大人们一旦没有满足他们的意愿,他们就会表示“抗议”。但是,他们真的会讨厌自己的妈妈吗?

孙燕姿言语失控:当孩子喊出“我恨你妈妈”,3招才是应对正解

其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孩子嘴上说的”讨厌妈妈“并不是他真实的情感表达,他们很多时候讨厌的是“妈妈的做法”,比如,妈妈总是在催促他,或者让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家长不理解这一点,就可能用错误的、具有伤害性的方式来回应孩子。

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中说到,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冰山一角,展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也就是有意识的层面;潜藏在水面以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也就是潜意识。而这绝大部分的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支配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孩子说“妈妈,我讨厌你”的行为,就属于展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而没有展现出来的才是孩子真正想说的话。

心理治疗师克里斯多福说,幼儿的两大基本心理需求:一个是寻找归属感,另一个是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大需求若是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对你说,“妈妈,我讨厌你”,看似是在表达他对母亲的不满,其实内心的声音其实是“妈妈,我需要你”。

他不喜欢的不是妈妈,而是被妈妈忽略和不爱的感觉,随着小孩慢慢长大,他会开始有情感理解能力。特别是四五岁的儿童,正处于敏感期,自我意识开始滋生,对事物开始有了心理感受。如果父母忽略自己,或者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孩子就会本能的认为这是一个爱他和不爱他的问题。

一旦他接受到的信息是“妈妈不喜欢我了”,那么他就会感受了害怕,从而产生恐慌感。于是他本能的开始哭闹,发脾气,用语言来攻击对方。

孙燕姿言语失控:当孩子喊出“我恨你妈妈”,3招才是应对正解

3

那么,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你”时,我们应该怎么回应呢?

先看几种我们可能的回应。

第一种,“你真没良心,你不知道平时我带你多辛苦吗?”

很多人在一气之下很容易口不择言,我们想说的是,妈妈那么爱你,可是你却让妈妈这么伤心。

可是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成了,妈妈之所以对我这么好,要要我好好回报。其实,在几岁大的孩子眼里,他们还懂不明白成人世界的牺牲,妈妈这样的话,会让他们感觉是自己连累了爸爸妈妈,从而影响他们安全感的建立。

第二种, “我也讨厌你”。

听起来,似乎很幼稚。可是,现实中,也有很多妈妈在情急之下用这样的方式回应。但这样的回应其实是在告诉娃,妈妈跟你一样情绪不受控制,并且是在向他们表明,处理语言攻击的方式就是发动新一轮的语言攻击。

显然,以上两种回应都不太好。那么,遇到类似的情况,到底要怎么回应呢?

其实,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前提,就是不管你怎么样,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并且让孩子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一、先安抚情绪再讲道理。

《妈妈是超人》中, 嗯哼不小心踩到玩具伤到了脚,瞬间爆发大哭,甚至生气地扔掉了玩具。霍思燕第一时间过去询问嗯哼是不是踩到了什么,并拥抱了他:“我知道很痛。”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了些,她用关心的口吻对孩子说:“太疼了,我去看看那个东西,我给你看看是什么。”

在孩子扔掉玩具的时候,霍思燕没有第一时间去教育讲道理,而是让嗯哼尽情宣泄,等孩子心情平复后,还亲身去体验被扎的痛感,以此让他明白扎人的东西不能随后乱扔的道理。我们要像霍思燕学习,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讲道理。

二、只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攻击孩子

如果孩子说“妈妈,我讨厌你”时,你感到失落和受伤,一赌气就对他说“我也讨厌你”,这样做既伤害了孩子,也没有准确的传达出你的真实情感。小孩子没有大人的理解能力,他不会知道你这样说是因为赌气。

我们跟孩子应该就事论事,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讨厌你”,你可以说,你为什么要讨厌妈妈呢?如果妈妈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妈妈一定改过了,继续做你的好妈妈。

通常情况,如果妈妈情绪不失控,跟孩子就事论事讨论问题,孩子很快就能从坏情绪中走出来。

三、跟孩子说,“你虽然做错了事,但是妈妈依然爱你,还是你的好妈妈”。

不管孩子怎么样,妈妈永远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他。这是我们要时刻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这不仅关乎孩子对于你的态度,更是他们安全感建立的基石。

其实,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一种渴望被理解的信号。

对于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即使让自己非常恼火,也一定要给自己几秒钟时间,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

顺畅的亲子关系,从真正听懂孩子内心的话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