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波音新一代FARA武装侦察直升机是不是”科曼奇“现代复活版?

魑魅涅磐


2020年3月美国陆军公布的未来直升机🚁模式。


(美国陆军“未来隐身、轻型、侦察、攻击高速直升机波音公司参选方案之一FARA计划)


其实早在1982年美国陆军就提出来需要一型“隐身、双发双座武装直升机”(LHX计划)、美国几大军火商“西科斯基”、“贝尔”、“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公司积极参与竞标、都拿出来了概念机或者样机……


波音公司的
1988~1995年RAH-66“科曼奇”隐身武装直升机方案。

2004年因为美国陆军以及国防费用削减RAH-66“科曼奇”项目暂停。

2017年开始美国国防部、空军、陆军同时提出Future.vertⅰⅰcaI.Lⅰft“隐身、轻型、侦察、攻击、高速”直升机计划。

几家军火商又纷纷参与竞争。


(波音公司“FARA”方案)

(洛克希德.马丁

与贝尔联合研发的Ⅴ280方案)
(贝尔公司的方案)
(西科斯基的方案)



(SB-1验证机)


几家军火商的技术验证机纷纷亮相、参与竞争、花落谁家?美国国防部空军、陆军还需要时间考察和评估最终方案……


孔乙己乱弹


瞄准了贝尔OH-58“基奥瓦”要退休,波音和西科斯基纷纷退出了下一代,都生得很科幻,都有点生就得像是波音此前“科曼奇”,贝尔当然要加入其中,早就推出自家替代版,名称“360不屈”。西科斯基正在试飞S-97“夜袭者”,性能大致差不多,就看军队钟意哪一个。

波音这款直升机,走得大致是用得起的路子,以为更容易为军队所垂青,因此宣传上很高调,符合了现在军队的胃口,致于是不是真便宜,只要订了货,上了钩,以后便会有无数算计,比如售后和维修什么的,他们总是有办法的。如西科斯基升级的CH-53K“种马王”,一架高达1亿多美金,买不起养护起来也费劲。

就拿波音FARA来说,看一眼谁都似曾相识,再一想就是此前“科曼奇”,满血复活的样子,军队为此付出了70亿美元的代价,今天顺势推出,又是隐身又是高速度什么的,它会有那么便宜吗?会不会成为钓鱼工程,谁也不能保证。为直升机换代,美军也是伤通了脑筋。

▲以直升机制造为生的西科斯基,其一款S-97“突袭者”,已经试飞了两年多。

一是不知侦察直升机的未来在哪里,到底还要不要,如何使用等等,弄成隐身型,有没有必要,“科曼奇”的事似乎还记忆犹新;二是型号太多,选择也发愁,用谁不用谁都得罪不起,三家现在拼抢得又很凶,性能只是一方面,也看综合平衡。

▲OH-58D“基奥瓦勇士”

个顶个的财大气粗,人人都能呼风唤雨,匆匆下决定也是很难的,总要以满足美军下一代作战需求而设。因是探讨波音FARA是个大问题,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目前看三款都有可能。军队现在初步想法,2023年最终定音,究竟是哪一款。


魂舞大漠


淘金客说:外形真有点像!特别是那个内置弹舱。不过,形似而神不似,两者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慢慢道来。

科曼奇一度是外形最科幻的直升机,加入了全方面的防止雷达、红外、噪音探测的隐形技术,也是众多军迷心中的最爱,被取消整个计划颇为可惜。好多人提到这次取消,都会讲到价格昂贵啦、目标消失了之类的原因,却少有人注意到:科曼奇其实是点歪了科技树,作为一架低空活动的直升机,雷达隐身性能其实没多大必要。

科曼奇那多边形带棱线的科幻机身,应该是能有效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但它主要活动在低空,借助地形已经有很多的隐身效果。而且它速度慢,多普勒效应不明显,在低空飞行时,在敌方雷达上它就被淹没在地面杂波里。如果隐形性能太好,甚至可以反而会被从地面杂波里被反向过滤过来!可能没多人记得美国海军的“海影”隐身船吧?如下图,实际测试时就发现“海影”在海面杂波中成为一个没有反射的点,反而容易被雷达分离出来!

以淘金客来看,之所以科曼奇之所以被淘汰,根本原因还是走错了路,为此还增加了不少成本!而这趟波音和西科斯基卷土重来,FARA直升机外形上也的确像科曼奇,不过这次的思路截然不同:波音FARA是主要目标是高速,新机的外形是为了减小阻力,隐身成了次要目标,所以外观比较圆润不象科曼奇那样棱角分明,从侧面看是更适合高速飞的流线形。当然速度超过400公里以后,多普勒效应会比低速直升机明显得多,隐身也是需要。

而波音FARA此番最大的亮点是尾部的推进桨。如上图的红圈。而且效果图显示在高速下抗扭尾桨几乎停转了,这说明高速飞行时主旋翼上可能已经没有多少动力了,主要是被迎面气流推动旋转,所以不需要抗扭矩。此时波音FARA更像是一架自转旋翼机,也就是国庆大阅兵上亮相的特种兵“三蹦子”,只不过要比“三蹦子”大得多。常规直升机高速下主旋翼向前倾以取得更大的前飞推进力,阻力比较大。而波音FARA有推进桨,无需低头,阻力也会小得多,更容易达到高速。这些技术在自家的“速度鹰”(下图)上应该已经有充分的验证。

不过这次FARA选型中,西科斯基另一项技术——可转向尾桨——反倒出现在别家直升机上,这让人有点意外。采用这项技术的直升机只有一个尾桨,低速下是侧向的抗扭尾桨,高速下向后转动90度变成推进螺旋桨。这样能有效减少死重。西科斯基60年前就在S-66上提过类似的设想,如下图,可惜败给了洛克希德的“夏延”直升机。

最后收一下吧,我的结论:

一、波音FARA直升机的确在外形上与科曼奇比较相像

二、科曼奇的外形主要是为了隐身,而波音FARA主要为了高速下减阻

三、比科曼奇更高明的是,波音FARA带有推进桨,是架高速的复合直升机


史海淘金客


波音就不会造军机,麦道就是被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