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夷陵之战,东吴真的“以少胜多”,自己“毫发无损”?

六菠萝说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的最后一战,此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的综合实力排名,魏第一、吴第二、蜀老末。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战役的典型吗?古语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东吴是不是真的“毫发无损”呢?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否“以少胜多”。夷陵之战的背景简单提一下,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有所了解。夷陵之战前,公元219年,东吴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吴蜀结仇。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国号魏。次年,刘备称帝 号蜀汉。同年,刘备举兵伐吴,一为关羽报仇、二为夺回荆州。蜀国兵力,在《三国演义》中,号称七十万大军,这是夸张说法,实际上带的兵力在四万,后期加上蛮王沙摩柯等蛮族部队加入,总共兵力可以达到5万左右。我们再看看东吴兵力,《三国演义》中说二十万,也是夸大,东吴赤壁之战就三万左右兵力,在夷陵不可能有二十万那么多。东吴遣使议和遭拒,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所有东吴将领应战,兵力也在五万左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这场战役其实是东吴针对刘备的进攻而进行的积极防御并实施反攻的成功战例,双方兵力相近,并不是所谓的“以少胜多”。


2.东吴是否“毫发无损”?从战役结果和双方损失来对比看,蜀汉的失败遭受的损失无可挽救,而东吴除了保住了战略要地荆州,在各方面的损失相比蜀汉,可谓是不足一提。


1.1夷陵之战,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仅以身免,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大量武将战死,蜀汉的人才相比曹魏和东吴,其实不多。军师庞统死于入川前,关羽父子死于东吴之手,汉中之战损失了吴兰、雷铜、任夔。入川后,法正、马超、黄忠、刘巴等人病故。夷陵之战前后,张飞被部下所杀,马良、冯习、张南、王甫、程幾、沙摩柯等战死,还有黄权降魏等,蜀国核心领导层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守汉中的魏延外,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可以说少之又少。加上次年,刘备忧愤气急,病死于白帝城,对刚建立的蜀汉政权也是一大打击,蜀汉朝堂不稳,内部纷争不断。


1.2再看东吴,一直闭战不出,寻找有利战机,结果刘备自己给陆逊创造了战机,舍弃水路战船,屯兵在山林之间,并连营几百里,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给烧没了。东吴可谓是全胜而归,要说损失,打仗嘛,肯定会有伤亡,比起蜀汉,这伤亡可以说是“皮毛之伤”,对东吴毫无影响,反而通过这次战役,东吴实力比之蜀汉要更强。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221年,刘备称帝后为关羽报仇,不听赵云诸葛亮等大臣阻谏,决定与张飞等一起伐吴,张飞回阆中为部将张达范疆所杀。刘备不顾一切伐吴,以冯习张南为先锋,关兴张苞为护军,统陆军五万,水军一万,黄权领兵一万防曹,请五溪蛮王沙摩柯领兵一万助战,总兵力八万。蜀军从三峡出兵秭归,孙权派族侄孙桓率三万人马来迎,蜀兵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孙桓幼读兵书,颇有武力,孙权叫他坚守三个月,他用一万五千人守秭归,结果被关兴张苞二位小虎将率兵三个时辰就把秭归拿下了。孙桓大败而逃,孙权派诸葛谨为使者前来刘备大营求和,一面派周泰韩当为主将,领三万人马前来迎战。诸葛谨表示归还荆州,送还孙夫人,将谋害关羽张飞二人凶手送还,刘备不许,怒叱孙权诸葛瑾,继续进兵,大破周泰韩当,兵进夷陵。不得已,孙权启用陆逊为大都督,发兵五万来战刘备。陆逊以夷陵地区丘陵地形,实行坚兵清野,不与之战,拖跨蜀军,使之疲惫。天气炎热,进攻不能,蜀军依水安营扎寨百十余里,结果被吴军一把大火烧个干净。两军混战,蜀军将士死伤惨重,蛮王沙摩柯也被战死,先主刘备被从江州赶来的赵云救援下同尽剩的二三千残兵退回白帝城。陆逊下令退军,黄权带领一万人马降魏。夷陵之战蜀军出兵八万,尽剩三千,损失文臣到将一百多人,蜀汉元气大伤。东吴三次出兵十一万,加夷陵地区防御力量二万,总兵力十三万,损失兵力五万左右,蜀吴两败俱伤。战后孙权马上派人修好蜀汉,重新联盟,不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刘备战败了也只能答应联吴抗曹,以保无虞。


刘坤忠120


本文主要讨论正史。

221-222年的夷陵之战,是吴蜀两个弱小国家之间的内战。从基本国力来看,夺取了荆州的吴国已经胜过蜀汉。吴国占据扬州、荆州大部和交州全部,而蜀汉仅仅有益州一地,东吴差不多是蜀汉的两倍。从军力来看,尽管东吴刚刚取下荆州还未来得及消化,但蜀汉的荆州兵力也是全军覆没,加上之前在汉中和曹操打了两三年,精疲力尽。所以,双方的实力对比实际上是东吴比蜀汉强。刘备依仗的,是自己多年的战争经验,以及属下征战四方的精锐部队。

具体到投入的兵力,蜀汉一方的兵力有多种不同说法。

《傅子》中说“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再加上北岸的黄权军投降,则刘备出动的兵力在十万以上。这是所有史书中对刘备兵力估计最高的一种。但这个傅子的记载在具体数据上本来就很可疑。

孙权本传写的是“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这里说的是歼灭蜀军数万。当然,两三万到七八万都是数万,范围很宽。

陆逊传写的是“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基本也是这个意思。

刘备自己的本传并没有记载蜀汉兵力,只说:“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反倒是《魏书》记载孙权给曹丕的上表:“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注意这里说的是支党。应该就是指吴班、冯习所部。

因此对蜀汉兵力最少的估计,就是4万人左右。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吴班、冯习率领的前部,刘备的中后军部队另有一定兵力。

这么综合来看,夷陵之战刘备一方兵力上限是10万,下限是4万。考虑到蜀地本身的资源情况,我个人认为五六万是比较合理的数据。

那么东吴一方呢?

陆逊传记载了陆逊一支主力的兵力: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注意,这里面五万人已经包含了孙桓所部。基本是夷陵之战的主要参战部队。

当然,按照孙权的德行,通常是会自己率领一支规模不亚于陆逊的兵力在后面接应。只不过没有直接参战的记录,可以不加入夷陵之战双方的兵力。

由上面可知,夷陵之战中蜀军兵力大致为五六万,吴军第一线部队为五万,双方基本势均力敌。在冷兵器时代防守方具备一定优势,更何况吴军还有水师,所以谈不上“以少胜多”。

而且,吴军也不是毫发无损。之前陆逊的战略是打算把刘备封在三峡的,但被刘备军击退了,这才后退数百里,在夷陵之地与刘备对峙:

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既然之前曾被打败,那么肯定是有损失的了。而且之后双方相持了接近一年,这种持久战下的相互攻伐必然不少。所以,吴军远远谈不上毫发无损。只不过相对蜀军的主力被重创,吴军损失较小,称为“完胜”倒是没啥问题的。


巴山夜雨涮锅


这场战争,刘备其实动用15万大军,东吴方面也动用10万左右的水陆大军,最终结局刘备损失兵马7万人,被俘3万人马,东吴损失4万人马,东吴也是残胜,要不,夷陵之战后双方马上讲和,共抗曹魏。夷陵之战前,三足鼎立,夷陵之战后,曹魏独大,吴蜀两家不讲和根本就是自取灭亡。所有刘备发动这场夷陵之战其实就是加速了吴蜀之后的国运。


魏涛866


孙吴在夷陵之战投入的总兵力高于蜀汉,“以少胜多”一说本就不成立。估计有人是把《三国演义》中蜀汉七十万兵力和孙吴二十万兵力当成历史了。

当时蜀汉和孙吴的兵力都是数万人,具体推测刘备总兵力在六到七万之间,前期陆逊的兵力大约在五万,后期诸葛瑾、周胤的水军参战,这意味着两军的总兵力都差不多。


如何推测刘备兵力?

根据孙权写给曹丕的信提到,刘备的支党有四万兵力,大概是指冯习、吴班的前锋部队有四万之多,那么刘备的中军和黄权的北军至少还各有一万多,于是推断出刘备兵力有六到千万。后期诸葛亮北伐兵力也没有超过十万的,刘备要留兵驻守汉中,出兵七万已经是极限了。


分析吴军的兵力

这边就没必要再分析,因为史书很明确写到陆逊统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人们不清楚的只是诸葛瑾的部队有多少,他原本留守在江陵防范曹丕,兵力绝不会少,诸葛瑾主要拿出一万部队增援陆逊,就已经跟刘备的兵力做到旗鼓相当,故而吴军以少胜多的说法不成立。


吴军真的毫发无伤吗?

这当然不可能,蜀军从战役开始就击败了巫峡的吴军李异、刘阿的部队,进而围攻驻守在夷道的孙桓,两军相持一年,吴军总有些损伤。只不过后来陆逊发动火攻,攻破刘备前营,导致蜀军溃败,基本全歼蜀军主力,吴军那一点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推测吴军整体损失最多就一万人左右。

孙权打完夷陵之战,紧接着就跟曹丕全面开战,朱然、孙盛、诸葛瑾、潘璋大约有三四万部队在江陵抵挡曹真、夏侯尚的猛攻,吕范、朱桓的部队面对的曹仁、曹休虽处于劣势,兵力却也不虚。

要知道江陵之战打也有一年多,期间荆州吴军损失就将近两万。倘若在夷陵之战中吴军损失到达三万,再加上江陵后来二万的损失,战线早就崩溃了,所以可以知道吴军对蜀军作战中损失不大。


苏沉船


夷陵之战,又称夷陵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列。爆发于夷陵猇亭一带,是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的后续。在襄樊之战中,刘备不仅折损了关羽,还丢了荆州,导致刘备对孙吴的仇恨值蹭蹭往上涨,超越了对曹魏的仇恨,吴蜀联盟正式宣告破裂。公元221年,经过近两年时间准备的刘备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进伐吴。

在得知刘备御驾亲征,孙权在几次求和不成后做了两手准备。第一,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第二,积极准备迎战刘备。 公元221年7月,刘备大军出川,双方正式开打。刘备的总兵力,按照孙权上奏曹魏的奏章来看,前锋张南、冯习率军4万,刘备亲率中军1万,分5000兵马交由黄权统领坐镇江北以备曹魏,另外从五溪蛮王沙摩柯手里借来精兵1万,加上驻屯江州的、由赵云统领的1~2万的大军,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满打满算总共投入8万左右兵马,实际投入的兵力抛开赵云部和黄权部不到六万。至于东吴方面,驻守在巫口秭归的李异刘阿两部一共有数千人,在李异和刘阿两军遭到刘备击溃之后,孙权以陆逊为都督率军5万,节制诸将迎战刘备。所以吴蜀双方实际投入前线的部队,大概都不到6万,所以以少胜多似乎也说不通。


至于说夷陵之战两军的伤亡,毫无疑问刘备大败。史书多次记载,刘备属下大部阵亡,五溪蛮沙摩柯战死,黄权投魏,刘备仅以身免。夷陵之战蜀国未能夺回荆州,反而使蜀军精锐被歼灭,加上心力交瘁的刘备于次年过世,蜀汉陷入了动荡,可以说夷陵之战动摇了蜀国的国本,让其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格,只能偏安一隅。


吴军虽然大胜,其伤亡也远远比不上刘备,但说毫发无伤,是不是太过分了?经历过夷陵之战后,吴军的主力虽然尚存,但是伤亡也不算太小。



第一,吴蜀开战之初,刘备沿江而下,气焰极盛,吴军驻扎在巫口秭归的数千军队,迅速遭到刘备的击溃,死伤众多。

第二,刘备陆逊在夷陵猇亭一带步入相持近一年后,陆逊开始准备反攻,为了找出击破刘备的办法,曾经进行过多次的小规模试验,均大败而归。


第三,研究出破刘妙计后的陆逊开始了行动,在逐乡火烧刘备连营,大破刘备四十几座营寨,逐乡之战由于刘备军溃败,吴军损失的确不大。但是刘备在马鞍山还有一支万余兵力的主力,兵败逐乡后刘备赶往了马鞍山,命部下环山据险死守。陆逊乘胜追击,率数万大军包围了马鞍山。马鞍山之战吴军虽然几乎将蜀军全歼,刘备仅以身免逃回白帝城。但是马鞍山之战是标准的高地攻坚战,面对上万蜀军的据险死守,几乎战至最后一人看,吴军伤亡必然不会太小。而且吴军水师虽然天下无匹,但步骑不如魏蜀。


龙武骁卫


这是两个问题,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也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当时蜀汉刘备为替关羽报仇,联合五奚蛮夷进攻东吴。蜀汉约四万兵力,五奚蛮夷沙摩柯领兵一万,东吴派陆逊率军应战,兵力大约五万多。总体来看,双方兵力都是五万多人,并不存在以少胜多的情况。


其次,东吴并非自身“毫发无损”。“彝陵之战”,蜀汉是先胜后败,东吴是先败后胜。

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军四万攻入东吴境内,击溃东吴李异、刘阿,占领秭归。之后东吴军队一直后撤,一直撤到夷道、猇亭一线。


夷陵之战前后持续四十年,这四十年若说对东吴一点影响没有,东吴“毫发无伤”,是不可能的。


李論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大战役。蜀国败,吴国胜。

自古有言: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所以说东吴"毫发无损"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是否是以少胜多呢?回答是肯定的。

东吴以陆逊为帅,统兵五万。这是史书明确记载的。

蜀军是多少呢?没有明确记载。只说刘备帅“大众"而征。并且说其结营四十屯。

"大众"可以理解为大部分兵力。蜀国末期尚有约十五万军队。夷陵之战时蜀国正当鼎盛时期,全国有军队当不下二十万。率其大部分,至少应有十万左右。又结营四十屯,也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即在蜀军大败之后,刘备收散兵居白帝城。孙权恐惧,派人请和,刘备答应了。大败之后,还能让孙权恐惧,可见刘备剩下的兵力人数依然不少于五万。否则不至于让孙权恐惧请和。

所以,夷陵之战,东吴对蜀汉应该是以少胜多。

两国交战,欲以少胜多,非用计谋不可。夷陵之战,就是陆逊在时机成熟时,以火烧之计,战胜了蜀军。

战争是从蜀汉章武元年六,七月份开始的。最初东吴以朱然为帅。蜀军打了几个胜仗,侵入吴境五,六百里,沿途结营。故后来有火烧连营五百里之说。七月,东吴始以陆逊为帅。陆逊力排众议,深沟高垒,拒守不战。至第二年六月,因天气炎热,刘备令水陆两军都移到树萌地带避暑。这就给陆逊施用火攻预备了条件。结果一战成功。刘备军队死亡很多,连长江都塞住了。

荆州失守和夷陵之战,是蜀汉的转折点。从此之后,蜀汉基本上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条件。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蜀章武元年(221),刘备在进帝位后不久御驾亲征伐吴。在演义小说中,刘备号称亲率七十多万大军东征,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刘备当时所动员的兵力也就五万左右。而东吴以陆逊为大都督,所率兵马也是五万。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蜀吴两军在数量上是差不多的,也有可能刘备军还要多些,但总体差距不大。

可以说是“以少胜多”,至于说“毫发无损”是不可能的!

夷陵之战看似好像是陆逊是以防御为主,伺机出动,一战而定乾坤。实际上吴军打的也不容易,尤其是主帅陆逊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而支线的孙桓部队也是险些被团灭的。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刘备东征,东吴李异、刘阿等进驻巫县、秭归防御。刘备派吴班、冯习进攻,击败了李异等军。蜀军攻占了秭归。东吴门户大开,此时陆逊才收拢部队,选择战略撤退,把数百里山川之地留给了蜀军。

刘备这边开局非常顺利,便越发骄傲。黄权认为伐吴水军是顺流而下,虽说可凭借水势迅速前进,但后退也很难,于是向刘备进谏:希望能担任先锋以探查虚实。

比起刘备急躁,黄权就显得非常冷静。因为是客场作战,地势又是险峻的山川地形,蜀军劳师远征,确实应该像黄权那样稳一点,别刚有一点优势就开始浪。而刘备不听,还把黄权调开去防御魏国。

刘备选择了全军开进,直到猇亭,部队拱不动了,与陆逊形成了僵持。

此时的蜀军全部在山地之中,部队阵型摆不出来,战斗力也发挥不出来。陆逊的坚守不战让刘备无计可施,不管怎么辱骂、挑战,陆逊就是不出来,即使孙桓所部面临随时被歼灭的可能,陆逊都坚持不出战。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衰,蜀军的气势被拖垮了,再加上纵深吴境数百里,补给线被拉长。战局发展到这一步,稍微有点意识的都应该选择撤了,而刘备不撤,还放弃水路,连营扎寨。让陆逊寻得破绽。

吴军这边,由于陆逊年轻且资历尚浅,所统帅的多为资深老将或是宗亲贵族,再加上陆逊选择一味的后退和防守。这使得吴军上下的怨言很大。陆逊的队伍很不好带,相反,蜀军方面倒是刘备一声令下,全军谁敢不从?

最后,到底还是让陆逊抓住了破绽。陆逊也是比较稳的,他没有给予实施火攻,而是先派出一支部队试探性的进攻了一番,结果被打败。然后,陆逊才确定采用火攻。

这一战,完全是刘备的部署失误。刘备虽然无法攻破陆逊的防御体系,但陆逊也无法击败刘备。如果不是刘备的失误,两军就这样持续耗下去的话,蜀军方面只会士兵疲敝,而吴军很可能会出现哗变。

此战吴军赢的不容易;陆逊更不容易。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蜀书.黄权传》《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如有更多见解,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左将军


火攻,又是火攻,三国三大战,也是三把大火,烧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夷陵之战对交战双方都没有好处,本应联手抗曹,却因各自利益反目成仇,刀兵相见。

此战双方投入兵力相当,蜀国大概五万人马,吴国亦是五万人马左右,故此并不存在以少胜多之说。

战争结果刘备方应该是尽沒了,不但兵没了,将也死得七七八八,以致让诸葛亮北伐时抽丁抓壮,弄个廖化来做先锋,当然并无贬低廖化之意,只想表达刘备把家底败光了的意思。

东吴作为战胜方,损失应该不大,但也不会夸张到毫发无损的地步。须知,置之死地而后生,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的道理,蜀兵不会束手待毙吧。但从资料上看并无记载东吴兵损多少,根据战争规律,死个几千万把应该是正常的吧。

再来说说刘备在此战时,已是辗转浮沉多年,大战小战历经无数,作战经验应是相当丰富。但在此战中明显还是犯了轻敌大忌,对陆逊的不了解,以及相持七八个月,不见东吴有所动作,错误评估了陆逊的军事才能,误判了东吴的作战决心。

刘备作为进攻方,在相峙阶断时,未能积极调动部队进行穿插运动,实施运动战术捕捉战机,反而屯兵结营与敌相耗,有违作战规律。

须知,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曰:「深入则专。」

因此,刘备的战术运用非常失败,更是给了陆逊静待时机有变时,一战将其败之。

再来看刘备的出兵是不得人心的,基本上蜀中大臣皆反对此次用兵,但大耳一意孤行,是以不带军师幕僚。

为帅者不能做到兼听,那对战局的理解是相当有限的。如汉中之战时,正是法正出奇谋,夺取定军山,引出了夏候渊并将其斩之后,战局才有了大的变化。而今刘备身边并无一个能为其出谋之人,以刘备行军布阵来着,正是应了当局者迷那句老话。

此战之败,虽同情刘备,从一白丁奋斗到汉中称王的艰辛,但环顾当时局面,也必须他败。否则,只会加速三国乱世的结束,或许这也是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