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九大總督東三省總督、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 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的封疆地盤都有多大,他們有怎樣不同的結局?


總督在清代為地方最高級別的長官,一般總管一省或二三省的軍政大事,官階為正二品,但可通過兼兵部尚書銜高配至從一品。

在清朝,先後共設置過十一個總督,分別是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以及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

其中,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並不掌管某個具體省份的軍政事務,它們主要是負責江南地區的河道和漕運事務,保證江南地區的賦稅能夠順利運送到京師。不過後來漕運總督和兩江總督的事務重疊,所以在光緒三十一年將其裁掉,其事務併入兩江總督。



剩餘的九大總督,就是清朝真正意義山的封疆大吏。其中,東三省總督主要管轄的地方就是我們今天的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因為滿族的發祥地就在東北,所以東三省總督也就成為所有總督中地位最高的一個。

不過,東三省總督設立的時間卻是最晚的,它在公元1907年才正式設立,以前都叫做盛京將軍,徐世昌為清朝第一任東三省總督,後來徐世昌還擔任過民國大總統。在徐世昌之後,錫良和趙爾巽先後擔任東三省總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趙爾巽被免去東三省總督,東三省總督這個職務就此壽終正寢。至於趙爾巽,他先是投靠袁世凱,擔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稿》。後在段祺瑞執政期間,任臨時參議院議長,1927年在完成《清史稿》的編撰後因病去世。

雖然東三省總督的地位最高,但要說最有權勢的總督,卻是直隸總督。

因為,直隸總督的管轄範圍是地處京畿要地的直隸省,大致相當於今天北京、天津兩市,加上河北全省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地區。到晚清時期,直隸總督往往還兼北洋大臣,相當於半個外交部,位高權重,像晚清重臣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都曾擔任過直隸總督一職。

大清的最後一任直隸總督叫做張鎮芳,他是在1907年袁世凱被明升暗降為軍機大臣後,暫時代理直隸總督一職。

清朝滅亡後,張鎮芳先是支持袁世凱復闢帝制,後又參與張勳復辟,任內閣議政大臣,1928年棄政從商,任鹽業銀行董事長。1933年病卒,葬天津東南郊吳窯村,享年70歲。



在九大總督中,最富裕的是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總管江南、江西兩省軍政,其中這個江南省,就是我們現在的江蘇、安徽兩省,以及上海市。兩江地區從宋朝開始,就是繁華富庶之地,等到明清時期,更是朝廷的財賦重地。所以有人曾說,兩江總督掌管著清朝的“錢袋子”。

等到了晚清時期,兩江總督還往往兼管兩淮鹽政和南洋通商大臣,管五口通商事務,有錢又有權,無比顯赫。正是因為如此,擔任兩江總督的人,往往都是非常顯赫的人物,比如我們熟悉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還有復辟的張勳,他是清朝最後一任兩江總督。

在九大總督宗,管轄範圍最大的是陝甘總督。最初,它只負責總管陝西、甘肅兩省的軍務,但在1884年,新疆建省後,陝甘總督兼轄新疆。這樣一來,它所管理的範圍,就遠遠超其它的總督。

不過,陝甘總督的地位並不高,在九大總督排名倒數第二,只比雲貴總督高那麼一點,還不及閩浙總督和四川總督。唯一的例外是左宗棠擔任陝甘總督期間,由於左宗棠的影響,陝甘總督的地位急劇上升,在九大總督中僅次於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

剩餘的五個總督,其排名是兩廣總督(廣東、廣西、海南)、閩浙總督(福建、浙江、臺灣)、湖廣總督(湖南、湖北)、四川總督(四川)、雲貴總督(雲南、貴州)。


我是趙帥鍋


有清一朝,總督一職位高權重,可以分為8+1+2: 8即:直隸總督、兩江總督、 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1即:東三省總督,但一般稱為“黑龍江將軍”,合稱九大總督;2即:河運總督,漕運總督。

九大總督中,以地位論,最高者卻並非我們一般熟知的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而是東三省總督,後者設立雖晚,卻因其管轄範圍為滿清“龍興之地”(清朝祖墳在東北的海城),而地位顯赫,有疆臣之首稱號,如簽訂《中俄里瓦幾亞條約》的奕山。(東三省省委書記兼三省省軍區司令員)

舉例:趙爾巽(1844年—1927年)1911年,趙爾巽擔任東三省總督,此時全國革命浪潮風起雲湧,他調集大軍鎮壓革命,迫使革命運動轉入地下。清朝滅亡後,趙爾巽被解除職務,隱居青島。袁世凱擔任總統後,趙爾巽受邀擔任清史館館長編寫清史。1927年,《清史稿》完成,當年趙爾巽在北京病逝,終年83歲。

若以權勢論,則首推直隸總督,其管轄範圍是地處京畿要地的直隸省,大致相當於今天北京、天津兩市,加上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地區,是為帝都中心區域,重要性可見一斑。晚清時,直隸總督一般還兼任北洋大臣,管理直隸、山東、奉天三省通商、洋務,辦理有關外交、海防、關稅及官辦軍事工業等事宜,可謂權傾朝野,一時之貴,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皆做過直隸總督之位。特別是李中堂,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兼北京市市委書記兼北部戰區司令員)

舉例:張鎮芳(1863年—1933年)張鎮芳是袁世凱兄嫂之弟,1912年接替陳夔龍擔任直隸總督。沒過多久,清帝溥儀退位,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委任張鎮芳為河南都督兼民政長。1914年,張鎮芳被袁世凱以剿匪無方撤職。此後他先後支持袁世凱復闢帝制和張勳復辟,失敗後一度被捕入獄。1928年,他其政從商,在天津任鹽業銀行董事長。1933年,張鎮芳病逝,時年70歲。

以管轄範圍論,則要數陝甘總督了,統陝西、甘肅二省。1884年新疆建省後,亦兼管新疆之地,轄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

一般來說,陝甘總督地位不高,僅高於位階最低的雲貴總督。當然凡事都有意外,“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影響力驟贈,一躍坐上了僅次於直隸和兩江總督的第三把交椅。(陝西,甘肅省省委書記,中部戰區司令員)

舉例:長庚(1843年—1914年)宣統元年,長庚擔任陝甘總督。清帝遜位後,長庚將總督大印交給布政使趙惟熙。1914年,長庚去世,終年71歲。

若以錢帛論,則非兩江總督莫屬,兩江轄江南(今江蘇、安徽)、江西二省,統今上海地區,是滿清最倚重的財政來源。義和拳亂時,李鴻章與張之洞等自與洋人簽訂《東南互保》,脫離北京政府拒不執行同時開戰十一國的命令,才使得中國最為富庶的東南半壁江山免遭屠戮,未造成經濟的大崩盤。至滿清末期,兩江總督還往往兼管兩淮鹽政,還兼任南洋通商大臣,

管五口通商事務,也是位高權重。(江蘇省省委書記,東部戰區司令員兼外交部常務副部長)

舉例:張勳(1854年—1923年)1912年,張勳擔任兩江總督,負責鎮壓起義軍。清朝覆滅後,張勳為表示對清室的忠心,禁止部下剪去辮子,因此部隊被稱為“辮子軍”。此後,他表面上擁護袁世凱復闢帝制,內心實則是支持清室復辟。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黎元洪擔任大總統,段祺瑞擔任國務總理,兩人爆發著名的“府院之爭”,張勳則以調停的名義率軍北上,潛入清宮,策劃溥儀復辟,史稱“張勳復辟”。12天后,張勳的辮子軍就被段祺瑞所擊敗,復辟就此失敗,張勳逃入外國租界。1923年,張勳在天津去世,終年69歲。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及辛酉政變之前,擔任九大總督的一般是滿人,滿重漢輕,內重外輕。在此之後,地方漢族地主官僚崛起,紳權擴張,併成為維護滿清貴族統治的中堅力量。(張之洞則隱隱有恢復漢人天下之心)但最終辛亥革命後,各地督撫紛紛宣佈獨立,最終推倒了清朝統治。




勝天半子鵬少


滿清的總督是地方行政長官。執掌所轄地區的軍事、行政大權。一般是正二品,如果加授兵部尚書就是從一品,但後期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基本上都從一品。總督是管轄兩至三省。唯獨四川是管轄一省。九大總督最尊貴是兩江總督。權力最大的是 直隸總督。最貧瘠的是雲貴總督。滿清總督一般任期二至三年。但晚清以後地方失控。李鴻章前後擔任 直隸總督二十五年。晚清地方實力派的崛起也是滅亡的一個主要原因,東三省總督晚清改制以後設立的,就一任總督,也就是日後民國總統徐世昌。

直隸總督府衙在最初保定,後來在天津。管轄今天的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一部分(不包括北京)。從雍正到滿清覆滅187年總共經歷直隸總督74人,99任,其中實授38人,署理30人。第一任是李維鈞。李鴻章,袁世凱,榮祿,曾國藩,王文韶。最後一任是陳夔龍。陳夔龍滿清最後一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陳夔龍為人好官,為了當直隸總督送給奕劻財寶無數,以至於奕劻都說你送的太多了,少送點,陳夔龍拍馬屁說:“區區之忱,尚煩大人過慮。堪稱無恥之尤。何以自安滿清覆滅以後,以遺老自居。1948去世,是所有滿清總督裡最後一去世的。

兩江總督是滿清財富重地,歷任兩江總督無不是朝中重臣。所謂兩江是指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晚清後期兼任南洋通商事大臣。總督衙門在南京。滿清自順治年間一共是124任兩江總督。范文程祖孫三代都擔任過兩江總督。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陶澍、左宗棠,馬新怡。張之洞,劉坤一都擔任過兩江總督。不少人都是回鍋肉,不少人都是二度三度擔任兩江總督。第一任是馬國柱。最後一任是張勳。就是復辟那位人稱辮帥。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在兩江最著名的就是馬新怡遇刺案,這個案件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此事也證明了滿清對地方失控的證明。

兩廣總督是管轄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最初分別是廣東總督和廣西總督,在雍正合併為兩廣總督。總督府衙在廣州。自雍正到滿清覆滅一共73任總督。李侍堯,尹繼善,福康安,鄧廷楨,林則徐,岑春煊,曾國荃,劉坤一都擔任過兩廣總督,第一任是鄂彌達。最後一任張鳴岐。此人是清末九大總督裡唯一一個當漢奸 ,在1945年日本戰敗一個月病死。

湖廣總督是管轄湖南、湖北兩省的軍民政務。總督府衙在武昌(武漢)。從康熙年間到滿清覆滅以一共47位湖廣總督,林則徐,李鴻章李翰章兄弟二人,張之洞,趙爾巽,端方都擔任過湖廣總督。第一任是蔡毓榮。最後一任是段祺瑞。這裡值得一提是張之洞。可以說兩湖尤其是武漢的開發張之洞居功至偉。

閩浙總督是福建、浙江的軍民政務。臺灣建省以後,就管轄三省,總督衙門在福州。從康熙年間到滿清覆滅以一共48閩浙位總督。李衛,端方,周馥 ,左宗棠,馬新貽 ,吳棠,譚鍾麟都擔任過閩浙總督。第一任是範承謨(范文程之子),最後一任是松壽。這裡最值得一提是左宗棠。左宗棠病逝於閩浙總督任上。

陝甘總督是管轄陝西、甘肅和伊犁(新疆)三省的軍民政務。以前包括四川。四川有時候歸陝甘,有時候單獨立總督,總督府衙在西安,從順治到滿清覆滅一共103任總督,楊遇春,琦善,楊嶽斌,曾國荃,左宗棠都擔任過陝甘總督,第一任總督王文奎 。最後一任長庚。

雲貴總督是管轄雲南、貴州兩省的軍民政務。歷經77位總督。總督衙門在曲靖。三藩之亂後總督衙門遷往昆明。甘文焜,趙良棟,範承勳(范文程之子)阿桂,福康安,林則徐,王文韶,魏光燾都擔任過雲貴總督。第一任是趙廷臣。最後一任是李經羲,李鴻章弟李鶴章之子。

四川總督是唯獨一省設立總督的。有時候劃歸陝甘總督。有時候單獨基本單獨也是設巡撫不設總督,總督府衙在成都。從康熙到滿清覆滅擔任總督是27位,李瀚章,駱秉璋,丁寶楨,岑春煊,趙爾巽,鹿傳霖都擔任過四川總督,第一任是劉兆麒。最後一任是趙爾豐。這裡最有名的就殺安德海的丁寶楨了。

滿清在地方級別分別是制臺(總督),撫臺(巡撫),道臺,府臺。縣臺。但總體來說,滿清地方管轄還是比較合理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清朝時期一共設有11位總督,除了九位封疆總督外,還有漕運、河道總督。

清朝所設立的總督制度,實際上總攬軍政大權,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提高權重。級別上,總督一般是正二品,但是也可以加從一品兵部尚書銜,也可以加正一品大學士銜,所以上下浮動比較大。

晚清時期的很多名臣,都做過總督,比如比較出名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做過一省總督,並且主持了洋務運動,是晚清時期的少見的幾股清流。

晚清時期最後的九位總督到底做過什麼呢?

1912年2月清朝被推翻以後,宣統宣佈退位,這些總督就從總督的職位上退了下來,成為了清朝的遺老。

一、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東三省總督顧名思義,負責奉天、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的軍政大權,東三省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地位最高。

清朝滅亡後,這位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勾結大家非常熟悉的張作霖,在東北三省對革命烈士和無辜的平民百姓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在袁世凱竊位以後,接受了袁世凱的拉攏,主持編篡清史,任清史館館長,大肆跪舔清朝的功績,最後這位蛀蟲得以安詳晚年,83歲時去世。

二、最後一位直隸總督張鎮芳

直隸包括現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山東的一部分地區,地處京畿要地,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這位可憐的直隸總督張鎮芳,剛剛上位10天,清朝就滅亡了。但是他的身份比較特殊,與袁世凱還有一定的親戚關係,所以清朝滅亡以後,受到了袁世凱的重用,並且死心塌地的為袁世凱賣命,鎮壓革命烈士毫不留情。

也許他唯一做過的幾件好事,就是支持教育,多次捐錢捐款興建學堂,救災。

三、最後一位兩江總督張勳

兩江總督管轄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並且負責與西方列強溝通通商事宜,非常的重要。

兩江總督張勳一心一意的追隨清朝,清朝滅亡以後對清朝的大辮子眷戀不捨,竟然嚴令自己的部下留辮子,此被稱為“辮子軍”。並且還親自主持了“張勳復辟”,將溥儀又扶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不久就被通輯,只能逃到天津租界,死後被溥儀贈與諡號“忠武”,貽笑大方。

四、最後一位兩廣總督張鳴岐

兩廣總督,顧名思義主要負責廣東和廣西兩個省的軍政大事。

這位兩廣總督張鳴岐,靠著賄賂慶親王奕劻還當上了兩廣總督。這樣一個人在兩廣總督的高位上,能夠做出怎樣的事情,可想而知。並且還對革命烈士進行大肆的屠殺,清朝滅亡以後,膽戰心驚逃往日本,袁世凱復闢以後才回國。

可惡的是竟然在918事變後,投降日本成為漢奸,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在人民的聲討中去世。

五、最後一位湖廣總督博爾濟吉特·瑞澄

湖廣總督,又被稱為兩湖總督,總攬湖南、湖北兩省軍政大權。

清朝最後一位湖廣總督博爾濟吉特·瑞澄,在任上其實也幹了一些實事,並且提出修建川漢鐵路,但是對於革命黨人一直是仇視的態度。武昌起義爆發後就逃往日本,之後,袁世凱曾任命多位湖廣總督都沒有到任。

六、最後一位閩浙總督松壽

閩浙總督主管福建、浙江的軍民政務,後來還包括臺灣軍民政務。

閩浙總督松壽,是清政府的一位死忠,在武昌起義爆發後依然非常仇視革命黨。福州起義時,松壽組織旗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激戰一天一夜後被打敗,最終吞金自殺與清政府陪葬。

七、最後一位陝甘總督伊爾根覺羅·長庚

陝甘總督總管陝西、甘肅,包括伊犁在內的三省軍政要務。

清朝最後一位陝甘總督伊爾根覺羅·長庚,武昌起義爆發後,曾經起兵鎮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給革命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清朝滅亡以後,就交出印信、黯然退位,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八、最後一位四川總督趙爾豐

四川總督毫無疑問是總管四川地區的軍政要務,並且駐地比較固定,就是成都。

清朝最後一位四川總督趙爾豐,與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是兄弟。正是這位四川總督趙爾豐在鎮壓保路運動的時候,導致了湖北地區兵力空虛,被革命黨人抓住機會發動了武昌起義。最終在武昌起義中被活捉,公審後槍斃。

九、最後一位雲貴總督李經羲

雲貴總督總管雲南、貴州兩省的軍民政務,一直到清朝末年,共有77位總督。

清朝最後一位雲貴總督李經羲,身份比較特殊,是李鴻章的侄子。李經羲非常有趣,曾經擔任雲南講武堂的總辦,我國很多重要的軍事將領甚至元帥,都曾在雲南講武堂學習,並且在日後成為了國家的棟樑。朱德元帥曾經因為耽誤了報名時間,差點兒無法進入雲南講武堂學習,就是李經羲特事特辦,才得以進入雲南講武堂學習深造。

李京熙擔任雲貴總督期間,認識到明朝,清朝將要滅亡的事實,對於革命黨人發展壯大是若罔聞,甚至是有意的縱容。清朝滅亡時,革命黨人想要說服他參加革命,但是被拒絕,後來曾擔任民國的總理。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明天始設總督,主軍務,清逐漸發展成軍政封疆大吏,因此與明有一定關係!

  • 明朝萬曆各行省經濟佔全國比例圖!

  • 清主要總督情況
  • 直隸總督,現河北、天津地區,總督府保定。
  • 兩江總督,現安徽、江蘇、上海、江西,總督府江寧(南京)。
  • 湖廣總督,現湖南、湖北,總督府武昌(武漢)。
  • 兩廣總督,現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總督府廣州。
  • 閩浙總督,現浙江、福建、臺灣,總督府福州。
  • 雲貴總督,現雲南、貴州,總督府昆明。
  • 東北為盛京將軍轄制,盛京--瀋陽。

川陝總督經過三次合分,最終分為四川總督和陝甘總督。

  • 為有效控制藏疆,川陝總督先分出甘肅總督。
  • 後又分出陝西歸甘肅總督,建陝甘總督,總督府蘭州。
  • 陝甘總督培養銀川總理河套方向軍政,培養西寧總理青海軍政。
  • 這也是民國建立青海、寧夏兩省基礎。
  • 這個時期新疆首府伊犁已飄搖不定,自1748年開始培養迪化至1882年新疆建省。
  • 四川總督,現四川、重慶,總督府成都。


歷史有延續性

  • 前面能看出清朝兩江、湖廣、兩廣等總督明朝行政影子。
  • 今天,軍政戰略中心同樣有明清影子。
  • 看看五大戰區機關駐地和陸軍機關駐地,會發現大區核心高度重合。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清代總督官制是由明代繼承而來,只不過明代總督屬於因事而設的臨時官職,而清代改為常設官職,統轄一省或者數省的軍政事務。為了方便節制轄區綠營軍隊和監察地方官員,清代總督一般都要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清代各總督轄地在前期變化較多,題主所問九大總督其實應為八大總督,東三省總督是清晚期才設立的,此前為將軍轄區。下面為大家逐一介紹這八大總督和東三省總督最後一任的情況。

⒈直隸總督(地位最高)

直隸總督轄區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是護衛京師的屏障,所以地位居於各督之首。第一任總督為苗澄,最後一任為張鎮芳(代署)。張鎮芳(1863–1933)為袁世凱兄嫂之弟,代署直隸總督僅十天清朝就滅亡了,民國後任河南都督,後因支持袁世凱稱帝和張勳復辟被捕入獄,出獄後從商任天津鹽業銀行董事長。做過直隸總督的歷史名人很多,如李衛、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等。



▲最後一任直隸總督張鎮芳

⒉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轄區包括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大部分地區,因清初安徽、江蘇屬於江南省,所以稱為兩江總督。兩江地區因經濟發達是清朝的財賦重地,因此兩江總督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第一任總督為馬國柱,歷史上任過兩江總督的名人也很多,如於成龍、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等。最後一任總督為張勳,張勳(1854–1923)在清朝滅亡後為表示效忠清朝,所屬軍隊繼續留著辮子,著名的“辮帥”即因此得名。1917年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帶兵入京並支持溥儀復辟,不過僅僅十幾天後就被討逆軍擊敗,史稱張勳復辟,復辟失敗後躲入天津德國租界,最後病死於天津。



▲最後一任兩江總督張勳

⒊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轄區為廣東、廣西兩省。兩廣總督歷史由來已久,最早為明景泰年間即設立,清初時為廣東總督,雍正12年正式兼管廣西政務,改稱兩廣總督,第一任總督為鄂彌達。任過兩廣總督的名人也很多,如福康安、林則徐、張之洞、岑春煊等。最後一任總督為張鳴岐,張鳴岐(1875–1945)曾殘酷鎮壓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成功後潛逃日本,後回國擁護袁世凱復闢,失敗後逃入天津,九一八事變以後勾結日本特務成為漢奸。



⒋陝甘總督

陝甘總督轄區包括陝西、甘肅地區,清前期還一度兼管過四川和山西,曾用過陝西三邊總督、陝西總督、川陝總督、山陝總督的名稱,乾隆25年正式改稱為陝甘總督。第一位總督為未實際到職的王文奎。任職過的歷史上名人有尹繼善、福康安、左宗棠、曾國荃等。最後一任總督為長庚,長庚(1843–1914)做過駐藏大臣和伊犁將軍,清帝退位後即交印離開,四年後病逝。
▲最後一任陝甘總督長庚

⒌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轄區就是現在四川、重慶兩地,清初曾兼管過湖北、湖南兩省,稱川湖總督,也曾兼管過陝西稱川陝總督,乾隆25年後只轄四川一省正式稱為四川總督。擔任過總督的名人有駱秉章、李翰章、丁寶楨等,最後一任總督為端方。端方(1861–1911)做過直隸總督,期間因為拍攝慈禧太后入葬東陵的過程被彈劾免職,他還作為著名的五大臣出洋考察成員之一出訪過西洋。1911年任川漢鐵路督辦,後署理四川總督,在率領新軍入川時因新軍譁變在資州被殺。
▲最後一任四川總督端方

⒍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所轄地區為福建、浙江、臺灣地區,乾隆之前,閩浙兩地經常分設總督,乾隆三年正式將兩省督合併為閩浙總督。歷史上姚啟聖、李衛、左宗棠等均任過閩浙總督一職,最後一任總督為松壽,1911年11月8日福建新軍發動起義,松壽率領旗兵鎮壓,最後見大勢已去遂吞金自盡。
▲最後一任閩浙總督松壽

⒎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所轄地區為湖北、湖南兩省,因兩省在明朝時同屬湖廣省,所以統稱為湖廣總督。清前期曾短暫兼管四川,康熙19年更名為湖廣總督。第一任總督為蔡毓榮,歷史上任過職的名人有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王士珍等最後一任為段祺瑞。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凱,袁世凱命段祺瑞統領北洋第一軍兼湖廣總督前去討伐革命軍,民國後作為北洋軍閥實力派,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等,1926年下臺後居住在天津,期間拒絕與日本合作頗有民族氣節,後離開天津移居上海,1936年病逝。



⒏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轄區包括雲南、貴州兩省,清初時兩省分設總督,雍正12年正式合併為雲貴總督。第一任總督為洪承疇,歷史上也有很多名人任職過雲貴總督,如鄂爾泰、阿桂、福康安等最後一任為李經羲。李經羲(1860–1925)為李鴻章侄子,1909年2月任雲貴總督,創辦了雲南講武堂,辛亥革命時被蔡鍔驅逐出省,民國後曾支持過袁世凱稱帝,1917年5月黎元洪罷免了段祺瑞的國務總理後,李經羲被任命為國務總理,可惜不到一週就因張勳復辟即被去職。



▲最後一任雲貴總督李經羲

⒐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才設立的,管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地區。此前三省因為是清朝龍興之地所以實施封禁,在盛京設立陪都並設置盛京將軍管理,吉林、黑龍江設置駐防將軍。改制行省設立總督後第一任總督為徐世昌,第二任為錫良,最後一任為趙爾巽,趙爾巽(1844–1927)曾任過湖南巡撫、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任東三省總督,辛亥革命時因反對共和,殘酷鎮壓革命黨,民國後前往青島居住,後被袁世凱召為清史館館長編修清史。


▲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以上就是清代八大總督和東三省總督最後一任的大概情況介紹,其實清代還有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因不在題主所問之內故不在介紹。清代各地總督在初期轄地變化較多,名稱也多有改變,基本上在乾隆時期固定下來形成定製,官銜為正二品,加銜後為從一品或正一品,有的還兼巡撫事,而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在清晚期還兼北洋大臣與南洋大臣職,可謂顯赫至極。

參考文獻:魏秀梅編《清代職官表》附人物錄,百度百科。


孤竹公子


滿清一朝,共九大總督:

東三省總督、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 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

九大總督中,以地位論,最高者卻並非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而是東三省總督,後者設立雖晚,卻因其管轄範圍為“龍興之地”,而地位顯赫,有疆臣之首稱號。

若以權勢論,則首推直隸總督,管轄範圍是地處京畿要地的直隸省,大致相當於今天北京、天津兩市,加上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地區,是為帝都中心區域,重要性可見一斑。

晚清時,直隸總督一般還兼任北洋大臣,管理直隸、山東、奉天三省通商、洋務,辦理有關外交、海防、關稅及官辦軍事工業等事宜,可謂權傾朝野,一時之貴,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皆做過直隸總督之位。

而說到管轄範圍之最,則數陝甘總督了,統陝西、甘肅二省。1884年新疆建省後,亦兼管新疆之地,轄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

一般來說,陝甘總督地位不高,僅高於位階最低的雲貴總督。當然凡事都有意外,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影響力驟贈,一躍坐上了僅次於直隸和兩江總督的第三把交椅。

名,權,地盤,剩下還有錢。

如果說最有錢的總督,則非兩江總督莫屬,兩江轄江南(今江蘇、安徽)、江西二省,統今上海地區,是滿清最倚重的財政來源。

義和拳亂時,李鴻章與張之洞等自與洋人簽訂《東南互保》,脫離北京政府拒不執行同時開戰十一國的命令,才使得中國最為富庶的東南半壁江山免遭屠戮,未造成經濟的大崩盤。

至滿清末期,兩江總督還往往兼管兩淮鹽政,還兼任南洋通商大臣,管五口通商事務,也是位高權重。

——閒畔落花



閒畔落花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和東三省總督是清朝的九大封疆大吏,無不是手握重權之人。

不過,東三省總督是在1907年才設立,第一任東三省總督是袁世凱的好友及幕僚徐世昌,別看東三省所轄之地乃是清朝的所謂“龍興之地”,但當時東三省的政治地位在九大總督當中並不算高。

東三省畢竟被“閒置”了那麼久,到了晚清更是遠遠落後於東南諸省,所以東三省對於晚清政府的重要性實際上也不如東南諸省。

所以,不可因東三省是“龍興之地”,便誤以為東三省總督是疆臣之首,清政府在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為何這麼痛快地答應割讓遼東半島?倘若換成東南一省的話,清政府還會這麼爽快?

東三省總督,顯然他的地盤便是黑、吉、奉三省,第一任總督徐世昌在馮國璋辭去臨時總統一職之後曾經擔任過4年的總統,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後來擔任清史館總裁,《清史稿》即是在趙爾巽的主編之下完成。

直隸總督才是疆臣之首,這個總督所管轄的地盤自然便是直隸省了,直隸是京畿重地,是清政府的中樞和心臟,可想而知直隸總督地位之重要、權力之大了。

凡是能夠坐上直隸總督這個位置的人,非皇帝寵信之臣不能當,近代之時,曾國藩、李鴻章、榮祿、袁世凱等人都曾當過直隸總督。

曾國藩自不必言,此人號稱“曾剃頭”,以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而著稱。

李鴻章更不用說了,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曾國藩讓出一頭之地推他上位,而後功成名就,人人稱一聲“李中堂”。不過,他也因為給慈禧“擦屁股”,代表清政府和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聲名狼藉,《馬關條約》之後曾被下放為兩廣總督,一直到奉命北上向八國聯軍乞和之時才重任直隸總督一職,簽完《辛丑條約》之後又被沙俄氣得吐血,然後一命嗚呼。

袁世凱是李鴻章死了之後以山東巡撫而升任直隸總督,袁公之事不必說,本可以流芳萬世,卻因稱帝而揹負罵名。

兩江總督在九大總督當中可排第二,轄江南、江西兩省,後來江南被一分為二而成安徽、江蘇,所以兩江總督統轄安徽、江蘇和江西三省軍政。

兩江總督為什麼能排第二呢?兩個字,有錢!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人都曾出任過兩江總督,左宗棠在收復新疆之後身居中樞要職,無奈因政爭而被外放為兩江總督,後來更因在中法戰爭之中主戰而和李鴻章鬧翻臉,忍不住痛罵“十個法國將軍也抵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乃至抱憾而終。

劉坤一在慈禧向十一國宣戰之後,曾和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發起“東南互保”,坐視慈禧被列強吊打,事後慈禧也沒敢找他麻煩,反倒加封他為太子太保。

兩廣總督可排在兩江總督之後,所轄之地盤為廣東、廣西兩省,當時的海南屬廣東管轄,近代之廣東有多重要自不必言。

林則徐、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都當過兩廣總督,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也曾署理過兩廣總督一職。

林公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以虎門銷煙而聞名,亦因虎門銷煙而遭懦弱的道光皇帝貶謫,以致於被髮配新疆。後來雖然被清政府召回,並且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赴廣西清剿太平軍,但卻死在了赴任途中。

湖廣總督統轄湖北、湖南兩省軍政,張之洞作為晚清中興名臣之一,他在湖廣總督任上將湖廣變成了近代的實業中心之一。

張之洞當了十幾年的湖廣總督,在湖廣勢力很大,也在湖廣創辦了不少實業,很多人對“漢陽造”這三個字仍然耳熟能詳,漢陽兵工廠即為張之洞創辦。

張之洞也是“東南互保”的發起人和參與人之一,慈禧在事後一樣沒敢動張之洞,還得加封他為太子少保,慈禧死了之後,載灃等人雖然排斥漢臣,可見了張之洞也得退三分。

閩浙總督統管福建、浙江兩省之軍政,臺灣亦歸屬於閩浙總督管轄,左公宗棠便曾由浙江巡撫而升任閩浙總督。

四川總督總管四川省之軍政,晚清之時,劉秉璋、岑春煊、趙爾豐、趙爾巽等人皆曾任過此職,處決了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的丁寶楨也曾署理過四川總督。

陝甘總督總管陝西、甘肅兩省之軍政,左宗棠和曾國荃等人曾擔任過陝甘總督一職。

雲貴總督則總管雲南、貴州兩省軍政,明朝降將洪承疇即是首任雲貴總督,晚清時劉長佑、岑春煊、王文韶等人皆任過此職,最後一任雲貴總督還是李鴻章的侄子李經羲,李經羲後來還曾在黎元洪手底下當過國務總理和財務總長。

四川、陝甘以及雲貴三督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至近代之時實際上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弱,論重要性和影響力,東三省總督應當在此三督之上。


寧糊塗


滿清時期,清廷在全國相繼設立了22個省,而這些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就是各省的巡撫。但是在當時清廷為了能夠更方便的協調各省和各鎮之間的關係,統一事權,防止各省、各鎮互不相屬,互相推諉的情況出現。同時也為了加強中央對於地方的控制,遂決定在一省或數省設立一些相對自主的片區,由總督來總領亦或節制這個片區軍政事務和文武官員。



而終清一朝,清廷一共在全國設立了九個由總督領導的片區。即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湖南湖北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和四川總督。那麼這九個總督所管理的區域有多大呢?他們的職責都有什麼呢?最後的結局都是如何的呢?這裡我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轄奉天、吉林和黑龍江三省,並總管三省的軍民政務,可以說按照地位來說,東三省總督可謂是天下第一督,畢竟他管理的是滿族的龍興之地滿洲啊。東三省總督的前身是盛京將軍,在當時東三省的軍政事務幾乎都有盛京將軍管理,但是在晚清隨著封禁政策的鬆弛,流民陸續出關墾殖,而這就是後世熟知的“闖關東”。



隨著大批的關內漢人進入到東北地區,東三省曾經的旗民並治體制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於現今的需求。最終在光緒三十三年,清廷在東三省建立行省,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並增設奉天、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巡撫,而徐世昌就是東三省第一任總督。 但是與內地總督不同的是,東三省總督的權力遠遠大於內地的總督。在清廷設立東三省總督時就明確規定了該總督是高於三省巡撫之上的總攬行政、軍事、財政等各項大權的最高長官,而不似內地的總督只能是節制巡撫,而不能直接管理巡撫。甚至直到宣統元年,東三省總督更是直接兼領了奉天巡撫。



可以說東三省總督正如後人所說“蓋除封建時代割據一方之諸侯,殖民地鎮壓異族之總督外,權任未有若此者。” 但是權力如此大的東三省總督卻只有三人擔任過,未代總督就是趙爾巽。1912年2月12日宣統在袁世凱的逼迫下被迫退位,滿清滅亡而隨之東三省總督在東三省的統治也宣告終結。而民國則不再在東三省設立總督,而是分別設立了奉天督軍、吉林督軍和黑龍江督軍,由中央統一管理。

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轄直隸、山東和河南三省,總領三省的軍民政務,並負責管理海河水系各河及運河事務;管理直隸、山東、奉天三省通商、洋務,辦理有關外交、海防、關稅及官辦軍事工業等事宜;兼管長蘆鹽政,及兼管直隸巡撫事。



順治五年為了更有效地組織力量抵抗南明的軍事進攻,清廷遂在直隸、山東和河南三省設立了三省總督一職。順治十五年改直隸巡撫,後順治十八年,清廷決定先後在浙江、江西、四川、廣東等十五省設立總督一職,於是直隸巡撫就變成了直隸總督 ,自此遂成定製。直隸第一任總督是清朝重臣苗澄。



1912年2月12日滿清宣告滅亡,直隸總督在直隸地區的統治也宣告終結,末代直隸總督是張鎮芳。後北洋政府時期將直隸長城以北改屬熱河、察哈爾兩個特別區域,分別由熱河都統和察哈爾都統負責管理。之後1928年國民政府時期,改直隸為河北省,由河北省主席管理。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轄今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和上海市,總領三省一市的全部軍民事務,並負責操江,江蘇河道的疏浚及堤防,兩淮鹽政,及管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及潮州、瓊州、淡水各通商事務及各項“洋務”等事務。



兩江總督的前身是順治四年在江寧所設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後河南歸直隸總督管理,而江南則被分割成江蘇和安徽兩省,之後在康熙二十一年清廷將江西、江蘇和安徽設立成一個總督區,而這個區的總督就定名為兩江總督,後成定製。第一任兩江總督為于成龍。



隨著滿清的滅亡,兩江總督遂被廢,未代兩江總督為張勳。後北洋時期分別在江西、江蘇、安徽和上海設立了督軍和民政長職,分別管理各省的軍務和政務。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轄廣東和廣西,總領二省軍民事務。兩廣總督的前身就是廣東總督,當時的廣東總督還兼轄廣西。康熙二年,清廷在廣西也設立了總督一職,但不久遂廢,廣西政務再次歸廣東總督管理。後在雍正十二年,廣西和廣東正式歸一個總督管理,而也就是兩廣總督。第一任兩廣總督是鄂彌達。



滿清滅亡後,兩廣總督遂廢,未代兩廣總督是張鳴岐。而後北洋政府時期,兩廣總督曾經的職責被廣西、廣東督軍和廣西、廣東民政長所取代。

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轄湖南和湖北,總領兩省的軍民政務,併兼任湖北巡撫事。其實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後湖廣總督就不再叫湖廣總督了,而是叫湖北湖南總督,只不過在明朝時期湖南和湖北歸湖廣省管理,所以人們就習慣稱這個總督為湖廣總督。第一任湖廣總督為蔡毓榮。



滿清滅亡後,湖南湖北總督遂廢,未代湖南湖北總督為段祺瑞。北洋時期湖南湖北總督被湖南、湖北督軍和民政長所取代。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轄福建、浙江和臺灣,總領三省軍民政務,併兼任福建巡撫事。閩浙總督的前身是福建總督,順治五年該總督改名為浙閩總督,並轄福建。順治十五年,浙江和福建分別設立總督一職。後在康熙十二年,浙江總督被廢,浙江改有福建總督管轄,三年後改名為福建浙江總督。直到乾隆三年合併浙江和福建總督為閩浙總督,自此成定製。後光緒十一年臺灣建省,臺灣巡撫也歸閩浙總督節制。第一任閩浙總督為楊廷璋。



滿清滅亡後,閩浙總督遂廢,未代閩浙總督為松壽。北洋時期閩浙總督職權有各省督軍和民政長接任。

陝甘總督

陝甘總督轄陝西、甘肅和伊犁三省,並總領三省軍民政務,及兼管茶馬和巡撫事務。陝甘總督前身是順治二年所設的陝西三邊總督,初期先後兼管了四川和甘肅兩省,後在康熙五十七年四川單獨設立總督後,三年後該總督改名為川陝總督。乾隆二十五年經過反覆的幾次兼管和改名後,陝甘總督總成定製。第一任陝甘總督為尹繼善。



滿清滅後,陝甘總督遂廢,未代陝甘總督為長庚。北洋政府時期陝甘總督被陝甘邊防督辦替代。

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轄雲南和貴州兩省,總領二省軍民政務,併兼管雲南巡撫事。雲貴總督的前身是貴州總督,康熙三年,清廷廢除了雲南總督,將雲南交由貴州總督管理。康熙二十六年,雲貴總督始立併成定製。雍正十年,雲貴總督還兼管廣西,二年後廢,重新掌管雲南和貴州。第一任雲貴總督嚴格意義上是洪承疇。



滿清滅亡,雲貴總督遂廢,未代雲貴總督為李經羲。北洋時期雲貴改有督軍和民政長管理。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轄四川,總領一省軍政事務,併兼四川巡撫。順治十四年四川總督始立,後被廢,四川相繼被川湖總督、陝甘總督和湖廣總督兼管。乾隆十三年,因大小金川之戰,四川總督被再次恢復,併成定製。第一任四川總督為劉兆麒。



滿清滅亡後,四川總督遂廢除,未代四川總督為趙爾豐。後北洋時期四川有四川督軍和民政長共同管理。

可以說滿清九位總督在滿清滅亡都被廢除,之後北洋時期再未復立,自此曾經無比榮耀的封疆大吏再未出現。各省也有督軍和民政長共同管理,再無巡撫和總督。


澳古說歷史


眾所周知,清朝的地方封疆大吏主要就是總督和巡撫,而清朝的總督制度是從明朝學過來的。只不過在明朝的時候,總督屬於是臨時官職,而在清朝成了常設的官職。

在滿清的時候,全國一共設立的九大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東三省總督。這些總督分別管理1~3個省的行政和軍事,此外還有河運總督和漕運總督。

九大總督一般都以為直隸總督為首,因為直隸總督管理的是京城附近的地方,可謂是最重要的地方。但是因為是在天子腳下,所以權勢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地方中以兩江總督為最,因為兩江總督管理的是中國最富有的地方。此外兩廣總督和湖廣總督也不錯,而一些比較差的地方,例如雲貴總督,陝甘總督,說實話是比較艱苦的,一般從實惠方面來講甚至還不如在江南當一個知府。

滿清最後一位直隸總督是張鎮芳,是袁世凱的遠親,在滿清滅亡之後多次參加復辟活動,都失敗於上世紀30年代病逝。最後一位兩江總督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勳,在主持復辟失敗之後,就退出了政績。最後一位湖廣總督是段祺瑞,最後一位領袖總督是松壽,是滿族人,在辛亥革命中鎮壓革命軍過程中失敗,所以被殺。

最後一位四川總督是趙爾豐,可惜在保路運動中沒有處理好被殺,他的哥哥趙爾巽是最後一位東三省總督。最後一位陝甘總督是升允,是蒙古貴族,多次參與復辟,一直沒有成功,最後鬱鬱而終。最後一位兩廣總督是張鳴岐,由於年紀比較小,在抗日戰爭的時候還當了漢奸。最後一位雲貴總督是李經羲,他命還算不錯,最後得以善終。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