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偉大的時代


“二百五”是一个现代人的口头禅,通常是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不聪明,不开窍,算不上是很粗鲁的话,最多就是调侃而已。

二百五这个词应该是到了近现代才出现的,在我查阅的资料中,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吴趼人的现实讽刺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该书第83回有一句:“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这本书于1903年8月在《新小说》杂志上连载,“二百五”在书里面显然就是讽刺人的话。在作者使用这个词的的时候,前面并没有任何的铺垫,后面也没有任何解释,由此可以推测,这个词应该不是作者自己发明的。因为这个词若不加以额外说明,它就是一个单纯地数字,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串暗号!所以“二百五”这个词儿在1903年之前就应该存在于社会上了,否者作者也不可能直接拿来使用。

由于本书的作者吴趼人长期居住在广东佛山,所以我推测,二百五这个词是广东地区骂人的话,最后通过这本书传播了开来。但即便是在社会上,“二百五”这个词也应该不会出现的很早。

首先这个词儿没有在任何古文中出现过,古文也不可能出现这种词儿的。最早出现这个词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一部白话文小说。

白话文这种文体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早在宋代,说书人就开始使用一种叫“话本”的文体,这种文体就是最初期的白话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虽然出现了“二百五”这个词儿,但书中“二百五”的意思跟现在也不是完全一样)

此后到了明清时期,白话小说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咱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白话文小说。中国人今天用的许多词都是这些白话文小说奠定的,比如说“尴尬”一词就曾出现在《水浒传》中,《水浒传》第十回:“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当然《水浒传》中的“尴尬”意思与现代含义有所不同,但这个词儿确实是已经诞生了。

《水浒传》是明朝初年的一本小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由此可以佐证,“尴尬”一词也有500多年历史了,并且至少是500多年历史了。

但相比之下,“二百五”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就非常晚,当这个词正式出现的时候,大清已经要完了,所以这个词估计是在清末诞生的。

(“尴尬”这个词原本就是江苏话的一个方言词汇,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正是江苏人)

所以,至于“二百五”这个词来源的解释,也基本都是后人附会的,例如一个最常见的说法是:

战国末期,著名纵横家苏秦在齐国遇刺身亡。在临终之前,苏秦授予齐王一计,表示使用此计便可抓获凶手。于是在苏秦死后,齐王对外谎称苏秦是奸细并将其车裂,随后齐王在全国张贴告示,表示齐王早就想杀苏秦,如今行刺苏秦之人属于是为国除害,因此齐王希望找到行刺的志士,奖励他一千两黄金。

消息放出来之后,果然有人前来领赏,而且来的还不止一个,一次就来了四个。于是齐王询问道: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分啊?

四人回道:这个好办,平分就是了,我们每人二百五十两。

齐王听后勃然大怒,于是下令将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首。此后,二百五这个词就开始被人用来调侃行事愚蠢的人。

(苏秦,喻恩泰饰)

苏秦在齐国被刺杀这个事儿确实是真的,但正史中并未记载“二百五”这个情节。所以“二百五”这个词源自苏秦完全是后人强加的。试想如果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二百五”这个说法了,为啥明清两代的这么多白话文中愣是没有人使用它呢?直到清末才第一次出现这词,这不符合逻辑啊。

除了源于苏秦这个解释外,二百五还有很多解释,但其具体的出处人们已经无法得知了,现在所有的古词典中都没有收录过这个词。目前只有《现代汉语词典》录入了“二百五”一词,但《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对“二百五”的出处给出说明。


千佛山车神


前不久报名学习,老师给每个人编了号,我看了看,我是250号。刚开始看到这数字,心想怎么这么巧?


后来一想总要有一个人是250,为什么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将编号改成了250+网名的格式。心里思忖着只要我不说,静悄悄地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群里不一会儿却因这个250热闹了起来。有人建议说怎么没有避开这个数字,有人建议换成2500,或换成25000……

250,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怎样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来“二百五”是指说话做事傻里傻气,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说得白话一点,就是憨包一个。

憨就憨吧,也没什么,看来我这250心里,“二百五”是当定了。

这么多数字,为什么只有二百五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虽然有书君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名词,当当250也没什么,心中还是有疑惑的。


为此有书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当得知其来历后,再也不愿当250了。

为什么呢,且看两个故事:

一、瓜分黄金250两的历史渊源: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六国帅印的苏秦竟然被人暗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铁定的军事纪律,谁有这样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让齐王大怒。


为了替苏秦报仇,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挂在城门上,并贴了悬赏广告。说苏秦是内奸,杀得好,为了惩奸扬忠,决定悬赏千两黄金,望杀人英雄前来领赏。


告示一贴出,就有四个人来邀功,坚持说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千两黄金他们怎么分,他们说每人250。这下齐王火了,怒喝:“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民间传说:

在科举时代,有一考试多年的秀才,从十七八岁开始科考,考到结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两个孩子。


当一个孩子五六岁,另一个孩子七八岁时,还是没考上举人。心想不能误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宽裕。于是决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给他的这两个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败事。

有一天,他要出门了。于是给两个孩子布置了作业。要求成事写300遍,败事写200遍。回来后,他检查作业。


发现成事只完成了250,而败事也完成了250。于是感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后来发展到现在,当一个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还带来坏影响时,就会说他是一个“二百五”,因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来这个“二百五”当不得,有书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声说事。于是在群里郑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后来细思极恐,还是觉得不妙,于是向助教申请退出进阶班群,留了一级到了基础班。重新分号时没想到是150,群里不足200人。看着这个150,有书君哑然失笑,还好,总比“二百五”好多了!

这个250,虽是一个代号,能避就避吧,免得带来心理阴影。


不是有个心里暗示效应么,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有书课堂


我是农村人,农村人有个风俗,要想吃肉,还是自已养猪,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养头年猪,一般从春天养到腊月就要杀了过年,这是农村最好的美食;

农村猪吃的是草,肉特别好吃,城里都想吃,但是一般吃不到,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猪一般长不肥,一家人吃还不够,没有往外卖的;如果知道哪家的猪能长到250斤,那就是一头大年猪,大肥猪,有肉吃了,可以分点出来卖了,大家一窝蜂的去围观,看热闹。也就是一个笑话,能长到250斤的猪那是吃得多,睡得多的,吃了睡,睡了吃,只有蠢猪才能长到250。

所以呢,我们这个地方的风俗,说别人250就是蠢猪的意思,形象一个又懒又笨又蠢又不机灵的人那就是250


人茗大叶


人接触某人,要了解人品,有一次我与丈夫买菜,经过菜市场看到公公在买卤牛肉,我也想买,因我丈夫和儿子最喜欢吃卤牛肉,接着我又去买了另一些菜,再回来买卤牛肉,买牛肉老板说,你公公刚买走,你公公言你不向另外媳妇,拿起公婆的东西就走,言我媳妇不是这种人,借钱也要看人品,你人如何?别人心里有数,你人不行,别人就把你当二百五。借钱,不还。


秀哦羞哦


相传古时候,一精明女子成婚后,让自己的男人独自去她娘家看望她家二老。临行前交待男人或管什么礼物买点,有个心意就行。

男人生怕忘记了要买的东西,一路上口中念念有词:或管、或管⋯⋯,到了集市上由东到西,由南住北找了大半天,也找不到卖"或管"的。

失望和无奈之际,正好看见旁边有个卖鳖的,他自己先入为主的问人家:你这"或管"多少钱一个?答:百九六十。问:二百五行不?答:行。

其实卖鳖的奸商早就注意到,在街上转悠一上午的买"或管"人,既然送上门的生意,何不宰他个二百五呢?

时间已过晌午,好不容易买到了"或管"的男子,又匆忙赶路。半道上遇见一水溏,天气炎热洗把脸过程中,装在搭连中的"或管"逃入了水中。

说时迟,那时快。男子眼见"或管"入水,又快到老丈人家了,得来不易的"或管"总不能前功后弃啊!根本无法顾及溏水深浅,钻进去开始四处寻找"或管"。

其水中夸张的举止,带来了不少围观者。有人问他在溏中折腾什么?答:找"或管"呢!问:"或管"是什么东西?答:"或管"头头象你家小孩牛牛,"或管"盖盖象你家菜碟。

男子水溏中一找"或管"又是一个多时辰,有人认出来是附近一人家的女婿,天近黄昏时老丈人将落汤鸡一样的女婿领回了家。这就是由"或管"演绎出的二百五版本。


莫忘初心242650426


其实,“二百五”从数字含义演变成骂人的词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的。相传在古代的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他的权力极大,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就是因为这个人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就有很多人想害死他。这不,终于在齐国的时候,这位名人被杀死了。当时齐国的国王很生气,要为他报仇,于是就下令以一千两黄金买凶手的下落。有四个人为了得到这一千两黄金,就说是他们杀了这个名人,于是齐王就问,那么这一千两黄金怎么分呢?回答是一人二百五十。最后,这四个人被齐王砍了,自此,二百五也就流传了下来。


熟悉的陌生人666


老梁寻根第十八弹:二百五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8001\\u6881\\u5bfb\\u6839\\u7b2c\\u5341\\u516b\\u5f39\\uff1a\\u4e8c\\u767e\\u4e94.mp4\

半城烟沙断桥雪


我还是长话短说,告诉大家250为什么是骂人的话。

在大清之前(包括大清在内)主要流通的是铜钱,铜钱又分铜圆(实心的)和麻钱(空心的)两种。为了携带和运输清点方便,把麻钱用麻绳每500个为一吊串起来,然后把俩绳头结起来。这就是一吊。那么,问题就很清楚了——所谓半吊(子)就是一吊的一半,250,也就是人骂人半吊子!那么,二百五就是骂别人不是个明白人,不是个利索人,是个半搭子人!这就是250的来历。另外,为什么又叫麻钱呢?我上面已经说了,因为为了携带方便、好数数,所以要用麻绳串,故麻钱一词的出处也就在于此。不知我的说法对不对,还请高人指教!


莫回首133


其实这个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春秋。当时晏子是齐国的国相,因为聪明机智,才华国人,在维护国家利益上做出突出贡献。遭到敌国的忌恨,便买通了四个杀手,把他杀害了。齐国国君设计向外散布说,晏子是敌国的奸细,我们早有察觉。没想到现在有人把他杀了,真是为民除害,为国立功。现在特悬赏一千斤黄金对立功者奖励。结果这四人都去领奖,齐王审核确实后说,一千斤奖你们四个人分,每人二百五行不行啊?四人高兴的点头。经签字画押后,四个人全都被处死了。这家是二百五的来历。


毛月亮41422


二百五这个俗语来源自秦朝,秦王手下一位大臣被人刺杀,又迟迟抓不到凶手。秦王于是想了一条计策,让手下在城门外贴悬赏告示。上面写着,某大臣因私通外国,阴谋造反,幸好被一义士所杀,为了奖赏这位义士,特赏银千两,望得到通知速来领赏!告示一出,果真来了四位领赏的,都称人是自己杀的,秦王问道,这千两白银,你们四人怎么分呢?四人答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二百五。秦王喊到,把这四个二百五全都拉出去斩了。二百五的典故就此流传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