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朝十二个皇帝,为什么叫大清十三王朝?

LDH老李


清朝是离咱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的历史也距离现在很近。清朝有十二个皇帝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依次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历,清仁宗颙琰,清宣宗旻宁,清文宗奕言宁,清穆宗载淳,清德宗载湉,清逊帝溥仪。那么关于这个“大清十三王朝”的说法由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版本:

努尔哈赤之前朝代算一朝

有一种说法是,努尔哈赤之前的女真族也是很是 强大,说清朝十三王朝是从努尔哈赤前一任说起,这样是十三王朝。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是牵强,这里边说的是大清十三王朝,努尔哈赤是成为国号为清的,上一任的时候即使强大,也算不上清朝。所以这种说法不可取。

多尔衮摄政算一朝

有一种说法是皇太极神秘死亡后,多尔衮扶持了幼小的福临为皇帝,因为福临年幼,大权在多尔衮手中,俨然成为了"皇帝",因此为十三王朝,但是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值得推敲。历史上大臣权利滔天的并不在少数,但是从没有历史说他们能够成为一个王朝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多尔衮即使权利再大,也不能成为一个王朝。如果算是一个王朝的话,那么慈禧把持朝权那么多年,应该也算是一个王朝。

末代皇帝伪满国算一朝

有一种说法是末代皇帝后来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在满洲建立起了伪满国应该算是一个王朝,这种说法更是欠妥。首先,伪满国根本没有人承认,它是日本人扶持起来的傀儡帝国,怎么能算是大清朝呢。其次,溥仪已经被迫退位了,就不算是皇帝,是皇帝怎么能成为王朝呢。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可取。

十三王朝代表十三个年号

我觉得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说这十三个王朝是代表着大清十三个年号。因为皇太极在位的时候有两个年号,所以为十二个皇帝十三个年号,他们的年号依次是:天命、天聪和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么说来十三个年号代表着十三个王朝,很是合理。


刚刚才说


清朝十二帝:

清太祖 努尔哈赤

清太宗 皇太极

清世祖 福临

清圣祖 玄烨

清世宗 胤禛

清高宗 弘历

清仁宗 颙琰

清宣宗 旻宁

清文宗 奕詝

清穆宗 载淳

清德宗 载活

末代皇帝 溥仪

(2004年爱新觉罗家族的

后裔追谥溥仪为:清恭宗)



清宫十三朝:

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为什么十二个皇帝却有十三朝,是因为皇太极占有了两个年号( 天聪与崇德)

努尔哈赤死后, 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公元1626年定年号为天聪。

皇太极即位时“金国大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他要与三大贝勒共理国事 ,一起坐在朝上接受大臣们的朝拜 ,这令皇太极十分不爽。一直寻找机会想要排除掉其他三大贝勒。

天聪四年 ,二贝勒阿敏带兵出战 ,结果大败而归, 皇太极借此机会将其定罪 ,夺了他的家产 ,废除了他的贝勒称号。

天聪五年 ,三贝勒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口角时亮出兵器, 皇太极借机将其定罪 ,贬为普通贵族收回参与执政的权力。

大贝勒代善见其他两位贝勒的下场开,始对皇太极表示臣服主动交权, 这样皇太极就消除了三大贝勒 对自己专制权力的威胁,在废除了共理朝政的旧制 后改为自己“面南而坐”接受大臣的三跪九叩。并且改女真族为满族。

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大政殿举行了隆重的即位典礼 ,正式上尊号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改年号为“崇德” 大清国自此诞生。


申报七十七载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关于这个王朝的各种历史与故事都使我们沉迷不已。而纵观清朝的历史,一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人们对于清朝的说法却总是满清十三朝或是满清十三帝,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一个多出来的皇帝是谁?

这个说法主要是和满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有关,多尔衮一生也是很戏剧性的,曾经两次与皇位擦肩而过。多尔衮年少时就十分英勇,曾被赐予“墨尔根戴青”的称号,还是正白旗的旗主。之后的多尔衮更是不断建功立业,还掌管了六部之中最为重要的吏部,之后的官员升迁,贬黜更是被多尔衮一手把持,在朝廷内也是势力庞大。

他第一次与皇位擦肩而过,是在自己年少时,当时他的母亲阿巴亥十分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后来更是一跃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多尔衮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非常人可比,八岁的幼龄就被允许参与国政,虽然多尔衮年幼,并不能对国政有什么影响,但也可以看出,多尔衮的荣宠与地位都很高。但是就是因为他年纪太小,虽然在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还算有实力,但是并没有人拥护他,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因病逝世,阿巴亥也被逼殉葬。多尔衮此时十五岁,虽然野心勃勃,但是实力不足,又失去了母亲的庇护,自然是与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无缘了。

第二次是在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之后,由于他生前并未确立继位人,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便是这场皇位之争的参与者。多尔衮实力强大不必多说,豪格也是军功赫赫,而且已经被封为贝勒,背后又有正蓝旗、正黄旗、正红旗的势力支持,也是不可小觑。双方争夺不休,但由于手中的筹码相差无几,谁也无法奈何谁。在这种僵持不下的状态下,多尔衮提出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只有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这一提议得到了认同,于是懵懂无知的福临就这样成为了皇帝,而多尔衮则担任辅政大臣。虽说多尔衮可以影响甚至控制小皇帝福临,距离权力的巅峰更近了一步,但是他却在此次的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

为什么多尔衮没坐过皇位,还被称为皇帝?

这主要是因为多尔衮在清军入关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女真从努尔哈赤时期便开始了与明军的作战,这场战争从公元1618年一直打到了1636年,可谓是战事艰难,而多尔衮在这场战争中中也是功劳显著。

十七岁的多尔衮就开始跟随皇太极与明朝的军队作战,在广渠门打败了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带领的援军,次年,多尔衮又在与明军的一次交锋中大获全胜。如此累累军功,也让多尔衮在朝堂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受皇太极指派,开始掌管吏部诸多事宜,但也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

大凌河之战中,多尔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怕死惜命,反而是身先士卒,带兵直奔大凌河城下,随后将大凌河城围得水泄不通,又连挖四道壕沟,杜绝了明军突围的可能性。大凌河城被围困十数日,城中弹尽粮绝,而城外来援兵也不能成功救援,清军大获全胜。这一战,对于清军来说绝对是突破性的胜利,同时也加快了清军入关的脚步。

总而观之,多尔衮在夺取天下的这场大战中,一共打下了三十六座城池,与敌军对阵打败敌军十数次,俘获了俘虏和牲畜更是有二十五万七千多,甚至还活捉了大明朝的一些亲王、官员等。可见,多尔衮的确是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在清朝建国后,在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皇长子豪格争夺皇位,在僵持不下时,多尔衮提出立福临为帝,在当时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是防止清朝的八旗之中出现内斗,破坏政治稳定,二是防止自己的势力的在内斗中被消耗,也可以让自己的权力更加庞大。

在多尔衮作为摄政王的时期,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于民有利的措施。在顺治元年,多尔衮刚刚进入北京城,就宣布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还下令要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采取联姻以及进贡赏赐的方式,维护了北方边疆地区和平与稳定。由此可见,多尔衮并非寻常的草莽武夫,而是有勇有谋。

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时在一次骑马时堕马受伤、不治身亡,年仅三十九岁。顺治帝十分哀恸,下旨将多尔衮追封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丧仪也是按照皇帝的礼制来举办的,这也是多尔衮会被视为皇帝的原因,也是满清十三帝这种说法的由来。

俗话说:“将军狗死人吊孝,将军死后无人埋。”多尔衮生前权势滔天,无人敢触其锋芒,但他死后虽然没有到“无人埋”的程度,但是有许多大臣都纷纷跳出来,指责他大逆不道,犯了许多的重罪,在这种千夫所指的情况下,多尔衮被判处十四条罪名,毁墓掘尸,褫夺一切封典。有人对多尔衮赫赫功劳加以称赞,结果被流放充军,好在多年之后,乾隆皇帝为多尔衮翻了案,下旨为他修复墓地,又恢复了他的封号,也是自此开始,对多尔衮的各种评价才算是恢复了公正。


史论纵横


我们常说,满清十三朝,那为何只十二位皇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满清十三朝

天命:1616年—1626年,共11年,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即汗位,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后所使用的年号。

天聪:1627年—1636年,共10年,是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前的年后。

崇德:1636年—1643年,共8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后金为清,建立清朝,同时改元。

顺治:1644年—1661年,共18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

康熙:1662年—1722年,共61年,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雍正:1723年—1735年,共13年,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乾隆:1736年—1795年,共60年,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嘉庆:1796年—1820年,共25年,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

咸丰:1851年—1861年,共11年,是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

同治:1862年—1874年,共13年,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

光绪:1875年—1908年,共34年,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后。

宣统:1908年—1912年,共4年,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后,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

综上,可看出,满清13朝说的是13个年号,即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后金和清朝。满清12帝说的是满清一共历经12个皇帝,满清11代,是说,同治帝和光绪帝实则为堂兄弟兼表兄弟,所以实则历经了11代子孙。


清蒸历史


清朝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 如果从公元1616年(万历44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计算 到1912年溥仪退位 共享国柞296年 历经十二位帝王 而随着1644年吴三桂引军入关 则有十帝 那么十三朝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听我慢慢道来



公元1644年 皇太极突然去世 皇位接班人悬而未决 而当时的朝中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 是太子豪格一党 另一派则是睿亲王多尔衮一派 由于多尔衮掌握军权 再加上同样掌握军权的鳌拜的支持 太子党不敢轻举妄动 另外由于当时的清军还需要为长远考虑攻打大明 而顺治的母亲 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她的父亲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 当时要攻取大明少不了蒙古部落的支持 所以顺治就在这种折中的状态下登上皇位



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多尔衮去世 为表彰他的功绩 顺治追封为清成宗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又列大罪十余条 将其鞭尸 枭首 查抄家产


海深时见豚


非常荣幸能够收到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大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王朝,它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明,自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退位,前后共276年,共12帝。明明只有十二个皇帝,为什么会被称作满清十三王朝呢?

我觉得有可能跟以下三个人有关:

1、多尔衮——我们知道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个儿子,也就是皇太极的弟弟。努尔哈赤驾崩后,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四处征伐,平定战乱,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他也一直辅佐着皇太极,直至1643年努尔哈赤去世,他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自古以来,帝位由谁继承,一般都是上任皇帝说了算,可是皇太极偏偏就没有留下遗诏就撒手人寰,驾鹤西去。皇位由谁继承?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都对此似乎都势在必得,宫廷内斗悄然展开。多尔衮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豪格其实在他眼里不算什么,可他退让了。至于为什么,众说纷纭。\t

2、皇太极——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间隔了十年之久,为什么?那是因为皇太极于1636年才改国号为大清,可在此之前,皇太极还用过一个年号——天聪,建立大清后,才改为崇德。

3、慈禧——说起大清王朝,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她的,甚至还有些人对她咬牙切齿,有人认为大清王朝晚期的灭亡都是她造成的,孰是孰非,这里不做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其实也就是晚晴的的实际实际掌权者。自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她联合联合多方势力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政权 ,“垂帘听政”。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她死后,也是清朝快灭亡的时候。



历史直通车


我们常说的满清十三朝,但怎么数都不对,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黄太吉算进去,也就十二个皇帝,但为啥被称为“十三朝”呢?

原来,这和年号的数量有关,努尔哈赤死后,黄太吉即位,当时国号还是大金,年号天聪,也就是后世说的后金。

但是为了入主中原,历史原因,“金”的国号显然会被关内百姓反感,于是,黄太吉把国号改成了大清,同时也把年号改了,改为崇德,本民族自称满洲。

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有十二个皇帝,却被称为十三朝的原因,因为黄太吉自己就占了两个:天聪和崇德。

这十三朝分别是: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年号天命。

爱新觉罗 皇太极,年号天聪和崇德。

爱新觉罗 福临,年号顺治。

爱新觉罗 玄烨,年号康熙。

爱新觉罗 胤祯,年号雍正。

爱新觉罗 弘历,年号乾隆。

爱新觉罗 永琰,年号嘉庆。

爱新觉罗 绵宁,年号道光。

爱新觉罗 奕宁,年号咸丰。

爱新觉罗 载淳,年号同治。

爱新觉罗 载怡,年号光绪。

爱新觉罗 溥仪,年号宣统。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不是指13个君主

是年号有13个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齐 年号"天命"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年号"天聪"和"崇德"

世祖章皇帝福临 年号(顺治 1644-1661) 入关

圣祖仁皇帝玄烨 年号(康熙 1662-1722)

世宗宪皇帝胤禛 年号(雍正 1723-1735)

高宗纯皇帝弘历 年号(乾隆 1736-1795)

仁宗睿皇帝顒琰 年号(嘉庆 1796-1820)

宣宗成皇帝旻宁 年号(道光 1821-1850)

文宗显皇帝奕言宁 年号(咸丰 1850-1861)

穆宗毅皇帝载淳 年号(同治 1861-1875) 慈禧太后

德宗景皇帝载湉 年号(光绪 1875-1908)

逊帝末代皇帝溥仪 年号(宣统 1908-1912)

一共是十二位皇帝十三个年号



豪哥爱历史


清朝十二帝,一共十二个皇帝,哪里来的十三朝?

谁都会感觉很奇怪,这是为啥呢?难道是因为多尔衮后来追封的清成宗?其实也不是这么回事。

原因在哪?

清朝的开创皇帝——努尔哈赤,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正式建立后金,建元天命。

这是清朝的一个皇帝,其实也是后来追封为太祖皇帝的,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只是称天可汗。

第二个便是皇太极,年号天聪。皇太极一直想要进去中原,但是难度太大。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国策,所以尤其注重边境地区的防御。

为了给以后做铺垫,皇太极正式改国号为:大清,目的就是消除中原人民都于金国的痛恨。

随即,皇太极改年号为:崇德,因为皇太极有两个年号,所以才说有十三朝。


之后,每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不表了,直到宣统宣布退位。

之前的王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几个年号,每有什么大事发生,就会更改年号。但是到明清时期,几乎每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也常常年号来称呼皇帝。

结语:清朝的十三朝,其实是因为皇太极有两个年号所导致的。对于统治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改了年号而已,就像现在的一个成年人改了一个名字一样。


观复一鉴


热门话题总是接到太晚,很多人回答了,我只能挑最重要的说了。



本来清代一共只有十二个皇帝,只是因为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天聪和崇德,所以又称为十三个皇帝。

皇太极即位之时还是大金国,也叫作后金,即位时年号定为天聪。后来将大金朝改名为大清朝,为此又改了年号为崇德,改族名为满洲。



清代皇帝顺序如下: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年号天命。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天聪和崇德。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祯,年号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永琰,

年号嘉庆。

清宣宗,爱新觉罗-绵宁,年号道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宁,年号咸丰。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怡,年号光绪。

逊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

好了皇帝十二个,年号有十三个。



如今一切都成为历史,昔日的皇城故宫也成了博物馆,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去处。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就说到此吧。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