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要如何自救?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也不應對父母太多苛責。但是已經成年的我們,有時候可能會討厭自己的某些特質,因為這是在家庭的影響下,我們習慣性做出的某些反應。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要如何自救?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形:

父母比較強勢,父母的話必須要遵從;

孩子需要做的就是聽話;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

父母脾氣暴躁;

如果遇到上述的情形,那麼自身有可能就會有一些性格缺陷。

如果父母比較強勢,那麼親子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問題。孩子可能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或許比較冷漠,這樣的人在成年後處理人際關係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當父母一直要求孩子聽話時,孩子成年之後可能比較容易沒有主見,我們平時所說的“媽寶男”、“媽寶女”就是這麼來的,這樣的成年人內心更像是一個巨嬰,因為父母從小到大的束縛,讓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決策能力。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會讓孩子困惑,並對人際關係產生恐懼感,這樣的環境中,成年之後,也會對於人際關係很敏感,出現社交中的一些問題。

父母脾氣暴躁,孩子的情緒也容易失控。

很多成年人,會發現自己性格方面的一些小問題,但是有時候他們並不能分析出來,他們的性格為什麼如此。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要如何自救?

一、父母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也是

我們從離開母體的那一刻,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我們逐漸擁有自我意識,逐漸去聽,去看,去感受,去理解周圍的環境。父母有自己的情緒,有自己的感受,我們也有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我們只需要對自己的感受負責,不必也不應該對父母的情緒和感受負責。如果我們在情緒上和感受上不與原生家庭分割開,那麼我們就永遠不是獨立的個體。

二、你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們每天都在表達,但是站在不同的出發點上,我們表達一件事的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們如果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那麼我們就需要以一個獨立的個體的身份去發聲。我們不是要說服父母,不是要對父母表達歉意,更不是像父母解釋,我們要做的,就是以平等的姿態去和父母對話。

三、你的憤怒無罪

小時候我們看到父母會憤怒,父母可能還會把怒氣莫名其妙的撒到我們身上。但是父母並不解釋他們為何憤怒,我們不能理解這種情緒,所以小時候,除了恐懼和討好,我們什麼都做不了。

這就導致很多成年人認為自己的憤怒是錯誤的,自己不應該憤怒。但是每個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我們需要認可他的出現的合理性,並用一種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併發洩憤怒。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要如何自救?

四、和自己和解

很多人對於童年受到的傷害耿耿於懷,並且在承認後仍然深受其擾。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種平和的方式和父母和解。

我們可以和父母聊聊,或者用其他的途徑傾訴我們從小到大的困擾。因為有時候,可能我們只需要父母的一個心疼的眼神,或者一句關愛的話語。雖然我們需要的不多,但是沒有的得到,就永遠是缺失的。

關於成長,關於缺失,我們需要理性的去看待。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性格的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接受不完美的同時,找到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