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无人驾驶真的普及了,你敢一个人在睡觉交给自动驾驶吗?你怎么看?

科技小解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就能发现,风头最盛的当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最新的科技在汽车上投入研发并更早的让人们体验实属平常。对于无人驾驶这件事,外界有无数质疑的声音,但是因为质疑的声音铿锵有力就把这事全盘否定未免有些因噎废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无人驾驶的五个阶段


说到无人驾驶,很多人都会提起五个发展阶段。虽然这不是今天我想要聊的重点,但是还是有必要花点篇幅来说明一下。

第一个阶段是完全无智能化,驾驶员需要完全的控制汽车。第二阶段其实很多车辆上已经开始使用的特殊功能智能化,系统会给予一些警示,比如疲劳驾驶预警等等。但是驾驶人员依旧需要完成最终的决策和执行。第三个阶段就是汽车拥有多项原始控制功能的智能化,在这个阶段汽车和驾驶员的权利基本对等平分,算是实现半自动驾驶。而第四个阶段就是当前技术仍在努力完善的特殊环境下的无人驾驶。在符合条件的交通环境下,汽车可以享有比驾驶员更高层级的控制权,实现无人驾驶。而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题目中说到的全工况无人驾驶,我们可以在汽车里打游戏吃饭看电影睡觉,一切都交给这个大家伙去自己完成。

听起来会有技术的瓶颈又违背常理,全工况的无人驾驶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质疑声源于思维的局限性


我其实并没有研究过太多无人驾驶技术层面的东西,了解到的讯息大多来源于新闻资讯。但是从几年内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质疑它的可行性。事实上这些年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迅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事迹和成就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一搜相关的新闻。

其实这里想说说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举个例子,我们回头看看上个世纪的科幻片,会发现那些又能飞又能穿越的汽车,长得大多还是上世纪汽车的样子。人们在当前的技术下很难真正跳出来去考虑更高层级的东西。听过一种质疑的声音是说,当前很多配备无人驾驶功能的汽车是基于视觉的识别,给出的测试场景都是在晴朗的白天。一旦雨雪天气甚至雾霾深夜,视线不能保证就会遇到危险。这个话没毛病,但是坚信永远都不会突破人只能说是鼠目寸光吧。


任何技术的变革都怀抱着失败的勇气


念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力,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此前大概很少有人会遇见之后的事情。

任何技术的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新生事物会一步步做的更好,回应所有的质疑。题主的问题是无人驾驶汽车真的普及的那天,我想我这么懒得人肯定会愿意在上面睡觉。虽然我个人对驾驶的热情也十分高涨,但是偷懒也很快乐不是吗?人长时间驾驶会疲劳,酒后不能开车,相比之下靠谱的智能机器或许更为持久。

如今无人驾驶的汽车在多个国家允许上路,并且获得了各个巨头企业的大力扶持和投资,第四阶段的完善近在眼前,第五阶段想必也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就我个人而言是相信所有让人们生活更便捷的新事物,大多会按照所期待的那样实现。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下质疑不可怕,但是全工况的无人驾驶真的来到的那一天,放下成见去享受伟大的成果才是要紧事吧。


只讲真话的硬核系说车,关注“马头人车库”


马头人车库


春节前带人去西藏,车上坐的小伙子,小姑娘,刚上车的时候,临时守一直把握着窗户旁边的扶手,快到拉萨的时候,一个云南的小伙子要替我开会车,因为他经常跑山路,我也就同意了,当我坐到副驾驶位置的时候,我也不由自主的手扶着把手。

无人驾驶的技术性,应该说很成熟,加上5G网络的普及,大数据联网效应,未来普及无人驾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暂时还是比较难的,一方面全民恐惧,亲人开车他都不信任,何况是无人驾驶,另外,无人驾驶需要太多的支撑,目前还不太成熟,这个时间可以放宽到十年以后,或者更长时间,毕竟现在的存量车,都是没有联网的,即使无人驾驶的车,主动识别功能非常强大,但是也会有,意外的情况,另外还有高速,隧道等等,没有解决的难题,很难实现真正无人驾驶,所以,暂时是普及不了的,那就更别提睡觉,让车自己开了,更不现实。

现在的车辆,很多30万以上的车,基本上都能实现半自动驾驶,也就是说,ACC跟车,车辆控制刹车自动系统,自适应巡航,以及车辆前后方,雷达,这种技术都非常成熟,可以大大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普通的一些,30万以下的车,这些配置还是有点奢侈,真正达到全量配置,指日可待,但是这个时间还要等好久,等待它的成熟,现在只能说他是一个婴儿,长大尚需时间。



超级自驾游


无人驾驶真的普及了,我敢一个人在睡觉交给自动驾驶!


因为那时候,汽车成为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值得信赖!



我曾经在某知名平台上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回答了这个问题。


大家认为,那个时候,无人驾驶是绝对安全的!


那时候,出行不再像出门儿,而是像在家中、在办公室里!

在2018年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丰田的E-Palette项目展示了一个“百变的”无人驾驶空间,有无人驾驶“餐厅”、无人驾驶“旅馆”、无人驾驶“商店”,等等。


总而言之,无人驾驶真正普及的那一天,汽车将成为我们人类重要的生活、工作、休息场所,不仅可以放心睡觉,还可以干很多事情!


真期待无人驾驶早点到来!!


元芳!你怎么看??



无人车来也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 - Waymo创造了历史,在亚利桑那州推出了首个商用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该服务名为Waymo One,乘客可以使用该公司的APP召唤Waymo的无人驾驶克莱斯勒Pacifica车。

虽然,驾驶室仍然会有一个驾驶员准备在任何意外情况下接管车辆。然而,这款无人驾驶汽车预计将很快实现自动驾驶而不需要干预。

Waymo是母公司Alphabet的自动驾驶部门,过去两年一直在凤凰城都市区绘制街道并测试其自主技术,为Waymo One的发布做准备。

该平台类似于Uber或Lyft,骑手使用Waymo的APP来召唤。乘坐人提供他们的信用卡信息,每次乘车将收取费用。该服务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提供服务。定价与使用Uber或Lyft大致相同,15分钟3英里车程售价7.59美元,略高于Lyft的7.22美元。

据报道,Waymo的Pacifica网约车在座椅靠背上安装了iPad视频屏幕,供乘客从后座观看。屏幕显示“下午好,Waymo Rider”。在旅程中,监视器在地图上显示了汽车的路线和位置。乘客可以点击显示屏上的按钮来跟现场Waymo操作员沟通。

Waymo的车辆展示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驾驶技巧。据路报道,Waymo的无人驾驶网约车成功越过了三条对向车道,左转进入一个停车场,对于自动驾驶软件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

Waymo被认为是自驱动技术开发和推出的行业领导者。该公司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测试其无人驾驶汽车,作为谷歌早期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一部分。

目前,Waymo的无人驾驶车队已增至约600辆。今年,Waymo宣布将把新款电动捷豹I-Pace SUV添加到其无人驾驶车辆中。该公司已在美国25个城市的公路上行驶了1000多万英里。


老司机侃侃车儿


无人驾驶真的普及了,肯定敢自己睡觉,驾驶交给车辆,自动驾驶。

就像这样

说起无人驾驶,很多人都会提起五个发展阶段。虽然这不是今天我想要聊的重点,但是还是有必要花点篇幅来说明一下。

无人驾驶阶段划分

第一个阶段是完全无智能化,驾驶员需要完全的控制汽车。

第二阶段其实很多车辆上已经开始使用的特殊功能智能化,系统会给予一些警示,比如疲劳驾驶预警等等。但是驾驶人员依旧需要完成最终的决策和执行。

第三个阶段就是汽车拥有多项原始控制功能的智能化,在这个阶段汽车和驾驶员的权利基本对等平分,算是实现半自动驾驶。

第四个阶段就是当前技术仍在努力完善的特殊环境下的无人驾驶。在符合条件的交通环境下,汽车可以享有比驾驶员更高层级的控制权,实现无人驾驶。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题目中说到的全工况无人驾驶,我们可以在汽车里打游戏吃饭看电影睡觉,一切都交给这个大家伙去自己完成。

无人驾驶会到来的


虽然现在无人驾驶技术,还仅仅处于L2\\3阶段,可能还无法使用比较复杂场景下的驾驶模式。但是不要怀疑工程师技术研发的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解决这些技术瓶颈的方法,届时全民实现无人驾驶将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梦想。

如果无人驾驶技术,真的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可以想象得到,届时我们的出行将会真正解放双手双脚,切实实现躺在车内睡觉,睡醒即可到达目的地这种曾经天方夜谭一般的想法,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偷懒是人类的天性。哈哈哈


当无人驾驶技术真正到来的时候,将会是一股席卷全球的风潮。对于接触这种新鲜事物,我想广大的民众都乐于接受。所以说如果质疑声能够让无人驾驶技术进步得更快,这自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因为质疑声就彻底否认,无人驾驶技术的前景。最怕的就是某些人口头上呼喊着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质疑,当这种技术真正到来时,却第一个想要拥有。对这种范增香的人,我只能说一句话,呵呵。


大家有啥疑问可以留言或关注哈


关注——AI汽车人,了解更多自动驾驶汽车资讯和知识!
写的这么努力,大家给点个赞白
多谢!!!
多谢!!!
多谢!!

AI汽车人


无人驾驶真的很难普及,这并不单纯是科技层面对其的束缚,更会被道德、伦理所限制,即便科技的发展可以令无人驾驶技术突破法律的限制,但道德伦理层面就难以实现了;而从科技的角度来看,如何令系统具备决策能力,相当困难,只要计算机无法彻底取代人脑,那么无人驾驶技术就没法突破L3、到达L4,这可不是能单独跑完一段路那么简单,车载系统必须具备替代驾驶者决策的能力,要不然就只能在L3级别上混,永远算不得无人驾驶。。。

其实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实现无人驾驶必须要达到L4,就是系统可以完全掌控车辆的行驶,而无需人工介入,这就是难点!而实际上具备L3自动驾驶级别的车子已经量产,比如奥迪A8;但缺点在于只能在特定路况上由系统负责驾驶,却无法实现全路况、全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当系统遇到了无法进行决策的问题时,还是会提前预警驾驶者接管驾驶权,所以这不叫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能证明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车载系统的决策能力还不够!L4级别的无人驾驶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也就是说系统不可以主动放弃驾驶权,不能要求驾驶者进行干预,所以难点在这;至于L4与最高级的L5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更高级的L5具备广域的能力,而L4则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系统完全驾驶,未来最理想的是实现L4(已经算正宗的无人驾驶技术),至于广域的L5想都不要想,它需要全球去搭建系统,换句话说就是全球范围内实现无人驾驶,就比如从咱们国内可以完全任由车子自动行驶,顺利、安全的把乘客送到俄罗斯,并处理好沿途所遇的一切问题,这里面牵扯的并不只是金钱、科技等问题,更牵扯到世界各国的人文、政治环境,所以难度可想而知,不是不能实现,但是极为艰难,一个欧盟都难以稳定存在,更何况是打造全球一体化系统了,所以我们未来可能达到的只有L4,而L5是伟大的理想(如下图所示,目前只有奥迪达到L3)。。。


实现自动驾驶的三要素,侦测、决策、执行三个方面。。。

实际上人工驾驶的三要素也同样是侦测、决策及执行,只不过人工驾驶的核心优势就是独一无二的决策能力,这一点就是阻止无人驾驶最后的一道关卡!虽然现如今的侦测系统(如各种雷达、探头、传感器之类)也同样没有达到实现无人驾驶的水平,可是范围很短,比如保持100千米匀速巡航时,依靠肉眼我们开始看到几百米外的场景,而在目前这些雷达严重过百米外的车辆仅仅是点点而已,至于什么限速牌、路牌一样都看不清;但这方面我们可以完全相信科技的实力,即便现在解决不了,但未来可以轻松解决。。。



最难以实现的就是决策,让车载系统具备和人脑一样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才是最难的,最先实现这种能力的应该在数码产品上、而不是汽车,如何让各种系统、软体具备人脑的思维能力就是完全人工智能化层面的课题了,所以核心在于人工智能、而不是无人驾驶,单独拿出无人驾驶技术大炒、特炒只不过是玩概念换融资罢了;完成这份工作的应该是那些软件巨头公司,而不是传统车企、互联网车企,只要完全人工智能化成型,世间的一系列操作皆可无人化。。所以还指望这些车企能在无人驾驶层面上有所突破?车企无法完成的就是一颗类似人脑的电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堵车时总会有好心的司机下车指挥,动作极为不规范、但人脑可以迅速理解、并对车子执行操作,当无人驾驶车辆聚集发生堵车时,随便下来的人指挥,系统能看懂么?一千个人指挥、就有一千种动作、造型,总不能把所有人的非标准动作都录入到系统之中吧?人工智能、算法,都是靠人来喂养的,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对系统填充新知识,从而让系统模拟出类似人的决策能力,但它永远不具备情感,比如我们可以疯狂的驾车送一个濒临死亡的路人、亲人、朋友上医院,不惜违反交通规则,我们愿突破禁忌去拯救生命;电脑做不到,它无法理解什么叫生命、什么是紧急,它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录入的程式去执行工作,而当它发展到有感情的时候就不再是机器了,而是社会中新的个体,此时伦理问题就接踵而来。。。

无人驾驶很难突破伦理层面上的限制

其实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车辆(L4及以上)肇事了,谁该来承担责任?是车主、人工智能提供者、还是由车辆制造者来承担?正如题目所说的那样,正在车里睡大觉呢,突然间就摊上事了。。。再比如当路上出现A、B二人时,必须会撞到一个,人工驾驶会怎么选?无人驾驶又会怎么选?而当车辆具备自主思维模式后,它们将演变成一个新的个体,而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所以社会该如何定义它们?所以无人操作并不单纯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率先突破也绝对不会出现在汽车领域中,机器人保姆、管家都会在无人驾驶之前出现;机器人三原则并不能照搬到无人驾驶汽车之上。。。




所以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真的普及这类的假设本身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至于敢不敢在车内睡觉就更难说了,用不确定去验证不确定是无意的、也是没有结果的;换句话说当无人驾驶技术真的达到L4时,必然会存在一次还需不要人工介入的争论,而且是死循环的争论,而不会有结果;因为实现L4就代表系统具备了人脑的一切决策能力,就完全不必提供人工介入驾驶的权限,而此时您没有能力去控制驾驶,在车内睡不睡觉都一样,您无法干预车子的行驶状态;而如果提供人工驾驶权限,那么证明人工介入驾驶仍有必然性,既然人工驾驶存在必然性,那么就不能说系统完全驾驶,所以这就算不上L4了,所以这就是个死循环,争论不出结果;而真实现了L4,您身处一辆不能人工干预的车子内,您睡不睡觉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其实下图很残酷,车载系统会保护乘客还是行人呢?)。。。


非专业车评


实现无人驾驶,目前有两条技术路线在并行发展,如下图所示: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在原有汽车上基础上,通过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嵌入有限数量的传感器,从而实现部分自动驾驶,称为自动驾驶汽车“ADAS Vehicle”。

比如自动巡航、车道辅助、紧急刹车等功能,都属于这个范畴。

传统主机厂通用、福特、丰田、宝马、奥迪等,以及造车新势力特斯拉和蔚来都是选择这条技术路线。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达到Level 3(半自动驾驶)的ADAS自动驾驶汽车,代表产品:为奥迪A8。

但是完全无人驾驶,预计还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机器人汽车

通过嵌入大量的传感器,实现完全自主驾驶,即机器人汽车“Robotic Cars”。

一些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如 WayMo、优步Uber、百度、苹果等,选择了这条技术路线。

目前它们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机器人出租车Robotic Taxi,巴士,以及实现特定场景下的低速货物运输服务。

针对于与机器人汽车Robotic Cars,已经实现特定场景下的完全无人驾驶,这个已经在北美商业化,完全不用担心安全。

不仅仅可以睡觉

由于无人驾驶的出现,很多厂商已经在开始研发智能座舱系统,处于无人驾驶状态。

这个时候,保证安全是最基础和最底层的需求,可以在车内睡觉、娱乐、购物等,是真正的移动私人空间。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汽车人参考”,或者更多精彩原创内容。


汽车人参考


如果无人驾驶真的能达到“普及”的程度,那么当然是可以的。无人驾驶现在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对周围环境的不可控性。

特别是当V2X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情况下,车与外界的联系很薄弱,只能靠自己来解决突发情况。


有研究表明,无人驾驶汽车和传统汽车在一同行驶的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其实要低一些,这是因为现阶段的监测和处理技术还远远不及人类的反应速度,在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时,无人驾驶汽车会显得更迟钝一些。


但如果把无人驾驶汽车移到环境相对简单的道路上行驶,它的表现是让人满意的,反而因为不会产生疲劳,安全性还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路上表现还不错的原因。


我们知道“普及”指的是大面积使用,所以当无人驾驶汽车真能到“普及”的程度,同类更多,驾驶思维更相似,它对周围环境的可控性会大大改善。

除此外,我们知道自动驾驶能达到普及阶段的前提是V2X技术的成熟,当那时候会实现“车连万物”,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汽车不会再是独立的个体,车与车之间、车与行人之间、车与基站之间是能实现信息互通的,V2X作为第三只眼睛和驾驶信息传递员,能把危险提前消灭。


不过还是要破壶冷水,无人驾驶想要达到普及的程度,至少要到2040年以后了,甚至2050年都是乐观的估计。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驾驶只能在特定道路(比如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等)下发挥功效是必然的状态。至于在这类道路下能不能睡觉,我觉得不久的未来想要实现并非不可能。


东拉西车


想在车里睡觉?是否讨论的过早过于naive....


在车里睡觉要看自动驾驶实现的智能程度,想实现到车里睡觉的情况,车辆至少需要达到L4级别,还是个很久远的过程,目前主流车辆还处于L2阶段。如果想了解更多自动驾驶信息,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按智能化程度,把自动驾驶分为5级。

这个复杂的5阶升级路,可以对应其前文提到的解放驾驶员眼、手、脑的理论。

L0:手在眼在,全神贯注。

车只负责在必要时候预警危险。基本上所有的汽车都能做到这一级别的功能。举个栗子,现在车上的倒车雷达即是L0级别功能,在车后有障碍物时进行提醒。

L1:缓解手或脚,全神贯注。

车装有传感器,用于观察环境,能够在速度或者方向的单一功能上实现控制,但主要还是人开,人负全责。比如,前车跟随功能即通过雷达感应与前车的距离从而自主控制油门,或者自动实现车道保持。

L2:间歇性解放手和脚,仍需全神贯注。

某些简单场景下(如简单的封闭式道路)行驶,可以间歇性解放驾驶员,但眼睛和大脑仍需关注于驾驶。

车具备了环境观察和驾驶操作能力,能够帮助人实现速度和方向的同时控制,比如自动泊车功能。但要求紧急情况下,人需要迅速接管驾驶。

这一级的自动驾驶,迷惑性最大。让人的手和眼能间歇性解放,又要求大脑必须全神贯注,是不顺应人性的,因而酿成了很多事故。

L2系统于2013年第一次引入,当时戴勒姆发布了一款结合纵向距离保持和侧向车道对中的量产乘用车,引起效仿。目前大多数汽车新车都能做到L2级别的自动化。

L3:解放手和眼,容忍走神,实现开车玩手机的愿望,仍需关注驾驶。

道路环境的观察和驾驶操作都交由自动驾驶系统来完成,人类仍需坐在驾驶位,对车的请求进行应答。

人类驾驶员可以不再时刻注意驾驶环境,可以看视频,但依然必须坐在驾驶位置上,确保能够在几秒钟内,对车提出的请求进行应答。

L2到L3的跨越是巨大的,意味着人来驾驶员是否真的可以放手,这将对自动驾驶系统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也是现今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公关的重点。

L4:全方位解放手、眼、脑。

能够在非极端天气的常规路段实现车辆完全自动驾驶,不再需要人驾驶员的参与,即使是故障情况,也必须能有安全的处置方案。这一级别开始被称为“无人驾驶”。

但仍保留了驾驶位,便于车辆在极端情况下(如极端天气、极端复杂路况等)完成安全停靠后,人类驾驶员可以接管进行接下来的处置。

L5:无需驾驶员,卸掉方向盘,移开驾驶位,没错就是你们要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任意公路上行使,人只需负责开启系统和设定目的地。车的形态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无需方向盘,没有刹车,没有油门,空间完全留给乘客。

可以看出,L3是分水岭。L3以下要求人类驾驶员的专注,L3开始逐渐满足开车玩手机的愿望,是自动驾驶质变的开始。


从0到1看科技


不请自来,我是吴中敬。

无人驾驶真的普及那一天,意味着自动驾驶等级至少应该符合L4及以上。

自动驾驶的级别如下图所示。分为六个等级,目前大部分只能算是初级L3级别,很多公司在努力向L4级别奋进。至于L5级别,且等着吧。

那么如果真的完全达到L4级别,是否能如达主所说,敢一个人在睡觉,其余的事情,都交给自动驾驶?

我觉得是可以的。按照现在的自动驾驶标准,当实现L4级别的时候,无人驾驶汽车几乎可以应对我们驾驶过程中的绝大部分情况了。

如果真的普及了,道路上行驶的汽车100%是无人驾驶汽车。那么相当于路上全都是老司机在开车了。打个比喻来说,这时候你上了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和你打一辆出租是一样的。几乎所有人都在出租车上闭目养神,这点毋庸置疑。

或许有人说出租车上的司机是人,但人真的比机器靠谱吗?未必。我们日常见到的交通事故中,大部分都存在人为因素在其中,主要是驾驶员的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实际上就是机器人,可以避免人为因素中的大部分情况。

当然,事情总有极端。上面图中的等级划分中的L5,实际上就是为了极端的情况,特殊的工况。

目前,各国对无人驾驶真正普及的标准规定或法规都没有出来。最后以哪一级别作为上路标准,目前尚无定论。

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汽车除了需要获得云端的一些路况数据之外,还需要实时做到看得见、听得清、想的明白,能看到前后左右的车况路口,能听见周边环境的声音情况,根据听见看见的数据,能想明白应该怎么办。

比如行驶过程中,突然有个行人冲了出来。这种属于极端的激烈的驾驶应对。无人驾驶汽车是不是能在毫秒之间看见当时的情况,能在毫秒之间听见路人的尖叫,能在毫秒之间想清楚是应该转向,还是应该刹车等等。

这些如果都能够实现,别说在车上闭眼睡觉了,就在车上吃火锅也没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