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何以为家》好看吗?

影视有经典


《何以为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的主角小男孩赞恩现实生活中是一名叙利亚难民,他的全名叫赞恩阿尔拉菲亚,这部电影就是他真实经历的缩影。

光明之下必有阴影,不是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幸福的,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赞恩”,他们年幼,却不得不被迫成长。

影片导演胆子十分大,剧中的演员都是难民,只有律师角色是专业演员扮演的,很那想象这部由素人主演的电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还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评审团奖和基督教评审团奖。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很悲情的故事——十二岁的小男孩赞恩因为父母生下他,却不好好抚养他而被孩子告上法庭,然后赞恩在法庭上缓缓讲述了自己的悲惨人生。

赞恩家境非常贫困,父母可以为了一丁点小钱把年幼的女儿卖给恋童癖,赞恩很小就被赶出家门当童工,赚钱贴补家用。后来赞恩下定决心离家出走,才发现有很多人和他一样,一直在为了生存挣扎,不幸的人不只有他一个。

赞恩无疑是善良的,一开始他很想保护身边的人,现实却一次次让他绝望。为了生存,赞恩卖掉了他帮忙照顾的黑人婴儿,最终变成了他最讨厌的人。

电影上映之后,不少影迷十分关心赞恩的现状,导演曾经透露,赞恩一家如今在挪威定居了,他们获得了挪威护照,是合法公民,赞恩的父亲找到了工作,赞恩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接受教育。




大米说娱乐


《何以为家》是我心里的满分电影了,全程都有一种沉重感但是又很感动,故事叙述的节奏刚刚好吸引我,小男孩长得超级好看,本以为是个有名的小明星,但是最后没想到这部电影就是他的亲身经历,又一次震撼了我。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无比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做好父母的准备不知道如何做父母的人,千万不要生下孩子让他们受苦。不是卖惨,是真的惨,如果单说故事中对亲子关系的讨论,让我想起来如父如子。

虽然这个故事更加残酷,但都说明了比血缘更重要的是亲情,相比身份,关系才是我们长久为伴的条件。同样的苦难境地,黑人妈妈把孩子当成唯一的寄托,而赞恩的妈妈却也能为了生存把11岁的女儿送给别人当新娘。 我们应不应该讨论其中的苦衷,或许意义不大,我们已经看过那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那一个没有点所谓的苦衷呢,悲剧的演绎有千千万万种,但终点总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更惨,只能庆幸赞恩最后还是笑了,虽然这个笑容看起来比从头到尾那个看破的眼神更让人心酸。

由于被小伙伴放鸽子了,差点错过这部走心的好电影,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票房和舆论上都会在上映后引起轰动,当下17岁少年高桥跳水的新闻引起全民讨论,与这部电影的部分立意不谋而合,父母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电影伊始,就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现,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要生这么多的孩子,直到庭审上,赞恩父亲说,都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会给我们人生以支持、我哪里做错了,那一刻我有些明白了,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正确的价值观不过也是我们的想象,赞恩的父亲相信的是另一套而已。我们无权对他人信仰的主义指手画脚,做好自己也就罢了。

这是一部让人看时会痛的影片,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赞恩给我们展现了他的经历,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演的那么的让人怜惜。正如译名何以为家,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出生在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应该被怎样对待,又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能让一个不足12岁的小孩有着超乎成人的生存能力。这样的片子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正像片尾的那句话,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们生在和平社会,未能完全理解他们战乱国家,但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多少年前战乱的中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又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所谓的救济慈善款,层层剥关关削,到他们手上所剩多少呢,生活所迫,又有多少人在水深火热中走向了歧途,感谢导演的故事选题,感谢这部电影如此真实,让我们看见不为所知而又为止动容的故事,同时传达勇于争取创造,改变自己的正能量。愿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很有感触的一部电影,今年看过的特别棒的电影,可怜的小男孩简直就是本色出演,小小身躯有着扛起全世界的力量。最后小男孩难得的笑容镜头真是让人泪崩,还好现实生活中他有了更好的归宿,希望世界能够更温柔的善待那些善良的生命啊。另外坐在旁边的小姐姐从电影开始就开始啜泣,一直到最后不停的擦眼泪我都不好意思了,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啊。

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AAA不想减肥的胖子


《何以为家》是我心里的满分电影了,全程都有一种沉重感但是又很感动,故事叙述的节奏刚刚好吸引我,小男孩长得超级好看,本以为是个有名的小明星,但是最后没想到这部电影就是他的亲身经历,又一次震撼了我。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无比同意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做好父母的准备不知道如何做父母的人,千万不要生下孩子让他们受苦。不是卖惨,是真的惨,如果单说故事中对亲子关系的讨论,让我想起来如父如子。

虽然这个故事更加残酷,但都说明了比血缘更重要的是亲情,相比身份,关系才是我们长久为伴的条件。同样的苦难境地,黑人妈妈把孩子当成唯一的寄托,而赞恩的妈妈却也能为了生存把11岁的女儿送给别人当新娘。 我们应不应该讨论其中的苦衷,或许意义不大,我们已经看过那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那一个没有点所谓的苦衷呢,悲剧的演绎有千千万万种,但终点总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更惨,只能庆幸赞恩最后还是笑了,虽然这个笑容看起来比从头到尾那个看破的眼神更让人心酸。

由于被小伙伴放鸽子了,差点错过这部走心的好电影,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票房和舆论上都会在上映后引起轰动,当下17岁少年高桥跳水的新闻引起全民讨论,与这部电影的部分立意不谋而合,父母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电影伊始,就有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现,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要生这么多的孩子,直到庭审上,赞恩父亲说,都说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会给我们人生以支持、我哪里做错了,那一刻我有些明白了,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正确的价值观不过也是我们的想象,赞恩的父亲相信的是另一套而已。我们无权对他人信仰的主义指手画脚,做好自己也就罢了。

这是一部让人看时会痛的影片,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赞恩给我们展现了他的经历,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演的那么的让人怜惜。正如译名何以为家,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出生在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应该被怎样对待,又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能让一个不足12岁的小孩有着超乎成人的生存能力。这样的片子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正像片尾的那句话,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们生在和平社会,未能完全理解他们战乱国家,但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多少年前战乱的中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又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呢,所谓的救济慈善款,层层剥关关削,到他们手上所剩多少呢,生活所迫,又有多少人在水深火热中走向了歧途,感谢导演的故事选题,感谢这部电影如此真实,让我们看见不为所知而又为止动容的故事,同时传达勇于争取创造,改变自己的正能量。愿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很有感触的一部电影,今年看过的特别棒的电影,可怜的小男孩简直就是本色出演,小小身躯有着扛起全世界的力量。最后小男孩难得的笑容镜头真是让人泪崩,还好现实生活中他有了更好的归宿,希望世界能够更温柔的善待那些善良的生命啊。另外坐在旁边的小姐姐从电影开始就开始啜泣,一直到最后不停的擦眼泪我都不好意思了,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啊。


权之瑶


《何以为家》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向我们讲述了一件相聚我们1697公里外的黎巴嫩的底层故事。

生而不养,是罪。

电影上面第一幕冲击人心的便是一个男孩儿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亲生父母生了他。

在电影中,我们都要明白,在黎巴嫩那个底层社会中,孩子和贫穷是普遍存在的,然而这件事情的矛盾就在于,所有的父母都很贫穷,可是又热衷于“生孩子”,或许,在中国的“草芥人命”词汇里面,他们的行为可能还比不上,但是,我觉得可以用到“践踏”这个词语。

电影中,父母似乎热衷于生孩子这个事实不被当时的底层人发现,而自己的亲生孩子,却被当做自己的财富一般被拿出来使用,电影中的父母可以因为几只鸡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商贩,最终怀孕大出血而死。

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样的交换,自然是女孩儿受害较大。当小男孩主人公赞恩意识到自己的妹妹开始有了月经的时候,自己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的妹妹会重复姐姐的路,于是挺身而出,保护好自己的妹妹。

可是,这又能如何,即使他自己保护了,可是无知的孩童又有多少人可以这样意识到?

父母给予孩子生命,父母遏制孩子的咽喉,父母把孩子当成物品交换,一次次的冲击了我们原有的价值观,一次次挑战我们人性的底线,可是,我们有底线,电影中的人是没有底线的。

同时,电影中还塑造了一对黑人母子。

和他们一样,都是贫穷的社会底层,但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有目共睹,视若珍宝,而不是用于交换,用于抛弃,这样正反例子的对比,十分具有冲击性的向我们展示出社会底层的多样,感悟了不同的人性。

《何以为家》不好看,它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









白妖妖class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电影(何以为家)是2019年4月29日上映的一部关于黎巴贫民窟的电影,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拍摄的,然而电影的主角就是真实事件的本人,电影刚上映,各路明星就为这部电影打CALL了,陈坤、张静初、晓章、于晓光纷纷发博督促小伙伴们快去看啊!

我非常非常赞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同时也想对天下所有的即将为父母的人说的,如果你们当初有的选时,就不该把我生下来,我想要所有不合格的父母都不要再生孩子,你肚子里的孩子,命运将会和我一样。

令小编佩服的是这部剧是一位女性导演娜丁.拉巴基编剧和拍摄,这部电影还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榈奖提名和第7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获得如此殊荣看得出这部电影拍摄的有多成功了。

影片一开始小男孩也就是这部剧的男主角赞恩(小男孩的的真实名字也叫赞恩)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就是因为你们为什么生下我?

电影开头这些镜头和小男孩的台词告诉我们这应该是一个多么悲伤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觉到痛心,感觉到压抑难过,因为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每个孩子的童年不应该都是快乐,无忧无虑的吗?然而赞恩不是,可能黎巴嫩贫民窟所有的小孩都不是吧,他们的童年是压抑,难过的。

影片中赞恩用他小小的身躯一直在保护他的妹妹,当然到最后他还是无力反抗,他的妹妹被父母当做童婚卖给了一个成年男子嫁做人妇,最后因为难产死在医院最后赞恩愤然离家出走,他不理解为什么你们养不起我但是要生下我们,之后他开始了他的流浪之旅,在旅途中他又遇到了一对从埃塞俄比亚来的难民。影片基本都是围绕难民、或是从贫民窟走出来的难民发生的一些事。

整个电影结束,让我们触目惊心的看到了不管是在黎巴嫩的难民营里还是在贫民窟里的人的不幸,会感觉到那里的生活混乱、肮脏、无秩序等等,当然也为小男孩的遭遇感到悲伤、难过和不幸。

同时我个人也认为其实这也是一部非常治愈系的电影,整个故事框架对于赞恩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小男孩在整个过程中却是有种不放弃的精神在里面,你会被小男孩的勇敢和善良所打动。影片结尾,导演说出了她的心声,希望每一个有勇气的孩子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电影的主角就是这位难民小男孩,他的真实生活比电影还苦。印象最深的一句影评是“有的人一生都靠美好的童年来治愈,有的人却要用一生的美好来治愈童年”。太戳心了,影片中同样戳心的片段,赞恩曾怒不可遏质问父母为何要卖掉萨哈,而临到末了,赞恩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卖掉同甘共苦建立亲情,不是弟弟却胜似弟弟的约纳斯。看到这一幕,小男孩似乎和生活达成了和解,然而却活成了你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何以为家。这恐怕不是难民才有的生活困境,对于很多人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的现状,有些人是肉体有些人是精神。电影中,导演可能不只是强调赞恩的家庭、环境对他造成的伤害,还有国家的战火纷飞,和对命运的无奈,正如赞恩父亲所说,他们生如蝼蚁,人人都视他们为寄生虫,包括他们自己,他们没有选择,他们没有希望。归根结底小编认为罪魁祸首还是落后的国家落后的社会以及贫穷。

就像导演说的她也不认为一部电影能够改编什么,但是起码可以改变我们对看到这些贫民窟、难民营里的孩子的态度,如果千千万万的人因此而改变,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

最后还要透露一点,这部电影在戛纳获奖后,挪威政府给了他们家真正的公民身份,他可以免费上学,他爸爸也有了工作。所有这绝不仅仅是一部好电影这么简单,它真正改变了社会!







逃号港片


到目前为止,《何以为家》已经收获了豆瓣8.8的超高分,评分很高的一部电影,看完影片的人几乎一致评价这是一部既好看又有教育意义、回味悠长的电影。持续的高口碑高热度给了还未观影的网友极大的期待。父母生而不养,你会告他们吗?看完电影,也许就有答案

扎因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杂货商老板对扎因的妹妹有一种邪恶的兴趣。当扎因的父母把妹妹卖给杂货商时,扎因无比伤心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扎因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扎因稍稍好一点点,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门的监视,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娱乐斯巴达


我觉得《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拍的非常好,虽然国家不同、情况不同、各种习俗不同等等的不同,但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却是在每个国家都存在的。

这部电影通过小男孩赞恩起诉他父母的故事,通过倒叙的拍摄手法向我们呈现出来了这个电影。向我们展现出来了赞恩的悲惨故事。

这部电影向我们讲述了当今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现象,就是父母生下了孩子却不对他们负责的现象。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连吃住都是问题,但是父母却是生了很多的孩子,但是生了这么多孩子却又不对他们负责。

因为父母的原因,年仅十二岁的小男孩赞恩个头比同龄人小、又不能上学、平常还要去打工、空闲的时候还要带上弟弟妹妹去卖饮料。最糟糕的是跟父母还有弟弟妹妹挤在一间和猪圈无异的租房里面。

平常父母又不和他们沟通,只会把他们当作工具一样的去使,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直接做决定。没有一点点感情的把赞恩仅有十一岁的妹妹,像物品一样强行嫁给了赞恩的雇主,还说这样是为了他妹妹好也是为他们家庭好。

最后他年仅十一岁的妹妹因为过早怀孕而去世,他的父母也没有一点点的痛苦,反而再次怀孕要再生一个孩子。

赞恩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家庭就离家出走,他们父母也不担心他,也没有去寻找他,但他再次回家的时候,他的父母不仅没有关心他的好坏,反而巴不得他不要回来。

所以在最后赞恩刺伤他的雇主,以至于被关进看守所里面,他的妈妈给他吃糖他却扔到垃圾桶里面,到最后他起诉他父母生他们而不对他们负责的事情,我认为都是他的父母一手促成的。

看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大,我也考虑过如果我是赞恩,遇到他这种情况我要怎么办,我想我一定会不如他做的好。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也要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在今后为人父母之后也要对自己的孩子尽职尽责。




小永说娱乐圈


《何以为家》很好看。记得当时是在电影院看的,途中好几次泪流满面。电影剧情简单的说,是难民偷渡到别国,在没有合法身份,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仍然接二连三的生孩子。12 岁的赞恩在经历了妹妹被父母嫁给老汉后惨死后,离家出走,一路上他遇到同为难民没有身份的女人和一个孩子。后来,赞恩的母亲找到他,告诉他,自己怀孕了。这是上帝的礼物时,赞恩走了出去,打了电话控告父母,理由是给了他生命,生而不养。

影片的最后,赞恩获得了合法身份,在拍护照时,始终笑不出来,直到摄影师告诉他,这是护照,不是遗照时,他才笑出来。

那一刻,我真的泪崩。

推荐大家看,很有意义的一部影片。






嘎嘎笑娱乐


《何以为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的主角小男孩赞恩现实生活中是一名叙利亚难民,他的全名叫赞恩阿尔拉菲亚,这部电影就是他真实经历的缩影。

光明之下必有阴影,不是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幸福的,在看不见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赞恩”,他们年幼,却不得不被迫成长。

影片导演胆子十分大,剧中的演员都是难民,只有律师角色是专业演员扮演的,很那想象这部由素人主演的电影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还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评审团奖和基督教评审团奖。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很悲情的故事——十二岁的小男孩赞恩因为父母生下他,却不好好抚养他而被孩子告上法庭,然后赞恩在法庭上缓缓讲述了自己的悲惨人生。

赞恩家境非常贫困,父母可以为了一丁点小钱把年幼的女儿卖给恋童癖,赞恩很小就被赶出家门当童工,赚钱贴补家用。后来赞恩下定决心离家出走,才发现有很多人和他一样,一直在为了生存挣扎,不幸的人不只有他一个。

赞恩无疑是善良的,一开始他很想保护身边的人,现实却一次次让他绝望。为了生存,赞恩卖掉了他帮忙照顾的黑人婴儿,最终变成了他最讨厌的人。

电影上映之后,不少影迷十分关心赞恩的现状,导演曾经透露,赞恩一家如今在挪威定居了,他们获得了挪威护照,是合法公民,赞恩的父亲找到了工作,赞恩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接受教育。


Zhangrw小伟哥


十二岁的孩子将父母告上法庭,所控诉的是父母给予了自已以生命。电影《何以为家》的故事乍看荒诞至极,但当我真的看完这部电影,却又会被电影中在赤贫环境里生长的孩子,他悲惨的境遇所动容,会因此陷入耐人寻味的深思,这个世界最为弥足珍贵的羁绊是亲情,但并不是每一个能生下孩子的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在《何以为家》里,生长于黎巴嫩的女性导演娜丁·拉巴基将镜头聚焦于了自已国家的社会最底层,透过她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却又如此真实的国度,在这里从贩卖毒品到儿童买卖是那么的随处可见,从非法移民问题到孩子最为基本的生存都无从得到保障,可以说这部电影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延伸为一部颇具深度的电影,而娜丁·拉巴基透过这一系列罪恶事件的串联,却将最后的焦点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在电影中作为主人公的男孩赞恩,本该是身处学堂,憧憬未来的年龄,却不得不整日为了生计辛苦奔波,而赞恩的家庭虽然是一个拥有七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但在这个家里,所充斥的也并不是其乐融融的温馨,赞恩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方式只有非打即骂,漠不关心,在这种原生家庭里长大的赞恩,其实从小就不曾感受过多少亲情,但电影却又透过剧情的展开赋予了他以"爸爸"般的责任,这种残酷中透露的人性至善,是电影最具人文关怀的一笔。

面对赤贫的生活,年幼的赞恩并非没有想过去改变,从帮人做事到在药房骗取处方药,为了能够赚钱补贴家用的钱,才12岁的他愿意去干一切自己能干的事,但就是这样,他仍旧无法摆脱贫穷的宿命,贫穷就犹如一张无形而又有力的巨网,深深的网住了像赞恩这样的社会底层,并使之将贫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因为在这样一个没有教育,罪恶横行的社会里,所有关于美好的希望都是不复存在的。如果说在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里家庭的缺失只是个例,那么《何以为家》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则是中东不少家庭最为真实的缩影。

电影里孩子对父母在法庭上的控诉则使电影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当生育不再是一种责任,而只是源于性的本能,这样的生育是否本生就是一种对生命的亵渎?其实透过赞恩母亲在法庭的辩护,不难发现赞恩的父母并非十恶不赦的歹徒,只能说他们不懂得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肩负不起作为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愚昧的固有的认知更只是使他们将孩子当成了商品和工具,这种认知的愚昧与一个动荡畸形的社会现状,二者是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影由此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对社会制度不完善的批判也变得更为真实有力。

一个孩子眼中绝望的家与世界,将一幅凋敝混乱的社会百态跃然光影,而这部电影或许无法改变黎巴嫩的现状,但它却足以让每个人审视自己是否是一个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能否肩负起一个家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