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同治驾崩时,溥字辈当真无可立者?

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同治帝没有留下子女。 并且同治帝是咸丰帝的独子,他去世后,咸丰一系也随之绝嗣。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小时,事关清朝国运的紧急会议就在养心殿西暖阁按时召开了。首先有人请为同治皇帝立嗣。惇亲王奕誴就反对,他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慈禧不失时机地表示首肯说:“溥字辈无当立者。”后人评论慈禧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想立“载”字辈的皇亲,以便自己可以继续垂帘。不过我们分析一下,不排除慈禧有这方面打算,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确实是“溥字辈无当立者”,下面咱们就把时间回拨到公元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看看那一年溥字辈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同治驾崩时,溥字辈当真无可立者?


首先,先明确一个问题,同治皇帝驾崩,无子无弟,那么必须从近支皇族选。说白了,用现在的话说如果选溥字辈的,必须选没出“五服”的。那么这个范围只能从嘉庆、道光的后人里找了。再往上就出了五服了,不算近支了。

我们看一下嘉庆皇帝的儿子们,他们分别是皇长子穆郡王,未命名,幼殇;皇二子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也就是道光皇帝;皇三子惇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皇四子瑞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

小编翻了一下历史记载,发现在同治皇帝驾崩之时,溥字辈的宗室只有溥侃、溥伦出生,溥侃据记载仅仅活了两岁,那么当时肯定小于两岁,而溥伦当时刚刚满月,在那个年代这么小的孩子极容易夭折,而且最致命的问题是溥伦的父亲载治是过继给道光长子奕纬的,按照血统来说,溥伦的祖上是成亲王永瑆,是嘉庆皇帝的哥哥,已经出了“五服”就是远支皇族了。

所以仅有的两个溥字辈的孩子被pass掉了,那么只能从“载”字辈里选了,而慈禧之所以选择4岁的载湉有两个原因,其一载湉的妈是慈禧太后亲妹妹,即载湉是慈禧的侄儿兼外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载湉年龄小,好控制,这样慈禧又可以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权力。

就这样年仅4岁的载湉被推上了皇位,成了清朝最命苦的一个皇帝,窝窝囊囊活了38岁便驾崩了,据说是被慈禧毒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