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從讀懂孩子的心開始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聽說過《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好像是在頭條創作者交流群裡。

前幾天,微信讀書APP首發《窗邊的小豆豆》時,就像是遇見了很久不見的朋友一樣,毫不猶豫地把它放入了書架。一有空閒時間,就讀它。

作為一名寶媽,從這本書裡,我深刻地認識到:“愛孩子,要從瞭解孩子的心開始,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去尊重他。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小豆豆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也正是小豆豆這些特性,剛上一年級的她沒過多長時間便被老師要求退學了。小豆豆的媽媽在聽了老師要求退學的種種理由後,她沒有半分責備小豆豆的意思,因為她瞭解孩子、懂孩子的心思。她坦然地接受了孩子被要求退學的事實,並積極地為小豆豆尋找適合她的學校。

當媽媽帶小豆豆去新學校時,她並沒有告訴小豆豆換學校的真實原因。孩子還小,如果因為退學的事情而產生自卑的情結,那就不好了。媽媽是多麼地善解人意,事實證明,媽媽的做法非常正確。小豆豆到新學校後,一直都開心、快樂地過著每一天,一如往常般愛探索、愛大自然、愛生活、愛周圍的人。

小豆豆很喜歡跳,就算她因此誤跳入了糞坑裡,跳進了沙泥中,媽媽也不曾責罵過她,只是溫柔地提醒她,一定要確認是否安全。

小豆豆喜歡鑽籬笆,每次都把衣服弄得稀巴爛回家,媽媽雖然有些吃驚,但還是能耐心地聽小豆豆講她鑽過來鑽過去的有趣故事,明白衣服破爛的原因後也不勸阻孩子,而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她盡情地享受鑽籬笆的快樂。

對孩子的調皮搗蛋從來都不曾發火、不曾責罰、不曾說過“你這個搗蛋鬼”之類的話語,這樣的媽媽是多麼平和、多麼溫暖、多麼難得。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從讀懂孩子的心開始

《窗邊的小豆豆》插圖


耐心地傾聽孩子講話,對孩子來說很有意義

小豆豆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和新學校也就是巴學園的校長見面了。當小豆豆單獨和校長先生在一起時,她有過一瞬的擔心,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消失了。

校長先生接下的談話更是讓小豆豆喜出望外,因為校長先生並沒有讓小豆豆回答什麼問題,而是讓小豆豆暢所欲言。小豆豆開心地說了起來,她的說話內容毫無章法,自己雖然覺得亂七八糟的,但她還是拼命地說。校長先生邊聽邊笑,點著頭,有時還會問“後來呢”,小豆豆越發開心,說得沒完沒了。終於,小豆豆絞盡腦汁也沒話可說了,但時間也整整過去了四個小時!

在這之前或是以後,沒有一個大人那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

校長先生如此耐心地傾聽,讓小豆豆獲得了無法比擬的快樂,也得到了小豆豆的信任。

作為家長,當孩子有話想對我們說的時候,我們是否做到了耐心傾聽呢?

認真地聽孩子講講話,全心全意陪孩子玩會遊戲,這花不了我們多少時間,可對於孩子來說,這都將會是美好的記憶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從讀懂孩子的心開始

《窗邊的小豆豆》插圖


尊重孩子,因材施教

巴學園對孩子們一視同仁,儘管有的孩子身體有缺陷,但校長先生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內心充滿陽光、充滿自信。

高橋君身材矮小,但運動素質不錯。校長先生就專門設計了利於高橋君發揮特長的體育項目,巴學園每年的運動會,高橋君都是讓人羨慕的明星。

巴學園上課形式很受學生們喜愛,通常是:老師在第一節課把當天要學的所有課、每一節課要學習的所有問題點,都寫在黑板上,然後讓學生們自由選擇,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課堂上往往是這樣的場景:有寫作文的學生、有做物理實驗的學生、有學算術的。也就是這樣,隨著年級的升高,老師逐漸瞭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學生感覺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也正是如此,老師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一面,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有“百花齊放”的盛況。真希望,巴學園這樣的學校,能遍地開花……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從讀懂孩子的心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