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年,疫情之下最“卑微”的人?


2月份已經過去,在這一個月裡,無數的人在生存和活著中掙扎。在企盼著復工,能有一份收入,讓家庭可以生活。但又在擔心復工後與外界接觸,萬一傳染帶來的整個家庭“滅亡”。在這群人中顯得最狼狽不堪,最卑微可憐的是被稱為“年近不惑”的中年人。

疫情之下,華麗外衣瞬間褪下

最近在互聯網傳出一則消息,中年群體消費斷崖式緊縮,造成中高端產品業績快速下降。此消息暫沒有得到相應官方明確的回應,但一些與其緊密聯繫的行業從業者透露:信息屬實

中年人是家庭類消費的主力群體,也是消費升級最直接的推動者:中高端化妝品類、酒類、食品類、出行工具類主力消費群體。而疫情之下,原本精緻高品的消費開始由高轉低,消費紅酒、牛排,轉化為囤蔬菜、糧油、雞蛋,更貼地氣了。

疫情之下,確保充足的家庭消費充足現金流是中年群體這個家庭頂樑柱必須承擔的責任,對於大多數普通的中年人群面臨房貸、車貸、孩子教育資金、母嬰消費等硬性消費,只能犧牲掉非必要消費確保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甚至冒險出行,只為家人能安全度過這個難關。

網曝武漢一中年男子,著西裝開豪車給小區居民“跑腿代購”,這放在平時或許是哪家餐館或者生鮮店搞得“營銷噱頭”(比如當年的寶馬老闆娘送煎餅),但在現在這個階段,人們更多的是感受內心的心酸和無奈。

所以疫情之下,那層被高端消費架起的超出自己實力(經濟收入)的華麗外衣被現實這把鐮刀狠狠割裂,露出的是真實生活的現實和無奈。也逼迫中年群體在理財上“成長”。


中年,疫情之下最“卑微”的人?

圖片來源互聯網


職場危機,被疫情無限放大


疫情階段,除了政府單位、大型央企、國企,有強大的國家金融體系支持,所有的企業均面臨著巨大的運營成本壓力。場地租金、水電等這些運營成本是硬件成本,不能縮減,而人力成本縮減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從海底撈發出運營哀嚎,命令員工停薪待崗,到雲南企業CEO痛罵HR無能,不敢揮刀斷臂。為了生存即使是大型企業也只能“自打臉面”,對員工“揮下屠刀”,以確保企業的存在。

而站在裁員風口上的便是中年人群:一般在企業薪酬高,但精力開始分散、激情開始減退、能力開始與職位不匹配。面對疫情,這個階層必然是被清洗的首選。(以厚黑學猜測,這是上天給的最好的裁員機會,既合情又有理,還不擔法律風險,而且付出代價最小)

即使已經是企業的中高管,也匹配這個職位,但在這期間還要站出來要求降薪、免薪,起表率作用。雖然可能短期還可以承受,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家庭生活質量。如果是不善於理財的人,這時候的窘態也會顯露出來,還得儘量遮掩,想盡辦法還貸、還借,支付家人日常消耗。

而被迫離職的中年階層則更嚴重,要再就業,可能性極低。進大企業,達不到招聘要求,進小企業,滿足不了薪酬需要。出來創業,競爭的都是年富力強,精力無限的年輕人,現實情況下競爭力明顯偏弱。


這時的中年群體更處在一個尷尬的地步,有著一定的能力但不好就業,想提前退休,經濟實力又不支撐。又有疫情的負面加成,於是焦慮、煩躁、憂鬱情緒被無限放大,卻又只能憋在心裡,無處宣洩。“卑微”似乎是這個人群的最貼切的標籤


中年,疫情之下最“卑微”的人?


復工復產後,中年人群的消費還會那麼自由嗎


疫情期間無法開工,社會底層中大量從事日勞日得的勞動者生存已成大問題。工薪層收入銳減,會使家庭生活質量下降。而小微企業主,更可能揹負上沉重的現金流壓力。

復工復產後,有人預測憋瘋的人們會進行報復性消費,短期內造成消費逆增長。但我更願意相信,時間將影響人們對消費的態度。經過長達2個月封閉期消費之後,在大多數底層人們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只要人們沒有被憋瘋,就都是理性的,未來還要生活,消費不能太瘋狂尤其是中年人群,報復性消費幾乎不會出現,但可以想象,報復性工作、報復性理財會真的出現,即使相對疫情前收入降低,工作加量。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人到中年才知道生活真正的滋味,年齡越來越大,膽子越來越小。閱歷在增加,魄力在減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不工作,不敢亂消費,甚至都不敢感冒。

也許聽起來讓人覺得很不舒服,但這就是普通大眾人到中年的寫照,沒有卑微,只有堅強,小人物的堅強,在艱難困苦中依舊前行,眼中永遠有著希望。猶如二戰時期英國的一句標語: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保持沉默,繼續前行)。

致敬偉大的小人物,致敬人到中年的我們。


中年,疫情之下最“卑微”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