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9日,我們隨全國主流媒體“綠色沁源行”採風團走進太嶽山,放眼沁河畔。
“孟夏之日,萬物並秀。”在長治市沁源縣,許多地方“翠屏幅幅看如畫”,“空谷風生草自香”,生態環境優美。
採風活動即將結束時傳來消息,沁源第5次入圍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且在入選城市中排名第19位。
綠色立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深入這裡鄉民之心。”
康養模式
有一種綠,綠得執著。
沁源自然環境優美,森林面積220萬畝、天然牧坡113萬畝、連片草場72萬畝,森林覆蓋率56.7%,是全國“油松之鄉”。
野生草本植物百餘科600多個品種,有“北藥之首”的美譽。境內有沁河、汾河兩大水系,是山西相對富水區。沁源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自豪地向我們介紹。
“冬遊海之南,夏住沁之源”。從去年8月份以來,沁源縣委立足沁源獨特的山水資源優勢,作出 “綠色立縣,建設美麗沁源”的決定,提出“轉型、增綠、開放、強基、富民”初步發展思路,將“修路、種樹、治水、興文、尚旅”作為五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做到“人人植綠”,“人人護綠”。
郭道鎮全鎮25個行政村自春季植樹造林開始就全面鋪開了村莊綠化工程,見縫插綠,見空栽樹,對11個重點村的村旁、路旁、宅旁、水旁植物增綠。
今年3月4日,沁源縣政府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共建醫養醫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舉行。
雙方將優勢互補、整合資源,打造“三晉綠谷、康養之都”醫養基地,共建“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太嶽醫養醫院”。
山川堆錦
有一種綠,綠得美麗。
沁河是我省唯一沒有被汙染的河流,其六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處源頭在王陶鄉河底村,是沁河最大最長的一條源流。
源頭出於石崖,清水汩汩,透亮見底,掬一捧入口,沁人心脾。水流數米,地下潛流,無影無蹤。數十米外,又平地出水。
芊林背是沁源生態美的代表,把大山包裹得不露一點山石。那天雨勢漸大,芊林更翠,雲霧繚繞。
上得山頂,手機軟件中顯示已是海拔2470米。站在高高的瞭望臺上,雨霧一陣陣襲來,看松林隨風搖擺,聽“山鳥喚人忙”, 才覺“人語霧中來”。
靈空山最令人興嘆的是天然古松,其中的油松之王“九杆旗”由一個樹根派生出九個水桶粗細的樹株,株株筆挺,高低相似,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世界“最大油松”。
赤石橋鄉劉家溝村曹家山正在舉辦油牡丹觀賞月。攀上觀景臺,只見蒼山環繞間,一級級梯田上白牡丹花競相綻放,600畝花海蔚為壯觀。
鳳丹和紫斑兩個品種的油牡丹籽成熟後可以採摘,用於榨取“液體黃金”食用油,為當地百姓增收。
打造
慢城
有一種綠,綠得細緻。
到達沁源時已是黃昏,稍事休息,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走向夜色。抬頭仰望,夜空一塵不染,黑得深邃,星星點綴其間。
做個深呼吸,清新的花草香沁人心脾。
信步邁向濱河路,一座大橋橫跨沁河,闌珊燈火點映橋身河岸,緩步而行,可見走步鍛鍊的市民。
驀然間,一座偌大的田徑場呈現眼前,燈火輝煌下的人群或長或幼,羽毛球場歡聲笑語,足球場內綠蔭綿軟,兒童嬉戲,老人太極,塑膠跑道上有人或跑步或疾走……
沁源縣把打造國際慢城作為切入點,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業,編制完成了國際慢城概念規劃,開展了靈空山康養特色小鎮、琴泉山森林特色小鎮創建等工作;將體育元素、創意農業、特色文化融入慢城建設。
“在構建方面,慢城規劃的水城三縱四橫已具備規模。每一條河水的體系都是活水。我們還會把長江支隊紀念園、沁源革命教育基地、植物園、野生動物觀賞園等都規劃在一起。”沁源縣旅遊服務中心負責人說起這些,信心滿滿。
綠色是新時代發展的最美底色。作為山西省精神文明先進縣的沁源,每一種綠都讓人品出獨特的滋味。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綠色沁源的美麗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閱讀更多 MMMGLOBAL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