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美國戰鬥機飛行員James Stockdale在越南當了八年的戰俘,表示在集中營裡最先死亡的是樂觀主義者而非悲觀主義者,你認為什麼原因?

大腳汽車


嗯,看來美帝國主義的戰俘們,太盲目樂觀了。別說越南人民對美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不會帶來什麼好結果,光是一慣自大的生活在美帝當時,甩別人N多條街的優渥生活中的年輕人,本身對生活條件差的理解,跟越南這種原本就落後的農業小國,還被上百年戰爭蹂躪之後,真實的生活條件差,這兩種“生活條件差”之間的落差之大,就足以讓所謂的樂觀主義者真正崩潰。



而美國的白人青年,從小被薰陶的很敏感的那些權利了,隱私了之類的小資思維,對東方民族對待戰俘的態度,恐怕最高理解想象,也就是德國人的猶太集中營了。但是在東方傳統裡,戰俘是什麼?戰俘是轉成奴隸,都如同今天我們企業編轉成事業編一樣夢幻,奴隸好歹還是自己打死,如同自己摔了碗盤,打死別人奴隸,多少要賠個小牲口錢的存在,戰俘呢?那就象公家的消耗品一樣,自己都不好意思省著用的東西。


這兩種物質和人格上的認知落差,本身就夠殺死那種從來沒餓過凍過,一直以為自己有各種權利的樂觀主義者。再加上越南人的愚昧,呵呵,要不是當時,美國戰俘本身都有很好的籌碼價值,悲觀主義者也別想活八年!相對的,這種情況,悲觀主義者能活得更長,就是得益於更能認清現實,更能擺正自己的態度。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越戰有個有意思的現象。

在北越上空被擊落的美軍,會第一時間查看情報圖,然後儘量逃到援越的 解放軍高炮部隊去投降。

為啥?

北越軍民對於美軍戰俘都非常粗暴,解放軍優待俘虜。

被捉住的時候,美軍飛行員先會被胖揍一頓,有時候直接就被打死了。


據美國方面統計,確切得知已在越南被俘的人員有771人,死亡人數有113人,最後回到美國的有658人,其中絕大部分是飛行員。

跳傘的飛行員遠遠不止700人,有相當一部分直接就被打死了。

1964年一1965年,從第一名美軍戰俘阿爾瓦雷斯到後面陸續俘虜美軍飛行員,在此期間越南都公開對外宣稱:“因為美國政府沒有宣戰,所以日內瓦戰俘公約不適用,更不存在戰俘。”



然而,就算沒打死,到戰俘營也是生不如死。

進入戰俘營,美軍飛行員就必須接受審訊交代自己的知道的一切。

無論你是否如實供述,都會遭到拷打,只有百分之五的戰俘自稱沒有被毒打。

拷打的方式多種多樣。

大家看過《第一滴血2》就知道怎麼對付蘭博。


第一種是毒打。這種還是最輕的,包括拳打腳踢、竹編抽打、木棍重擊等。

第二種是電刑。電刑的設備都來自蘇聯,比毒打更厲害。美軍飛行員都是身體很強壯的人,然而被電刑期間往往都會疼到大小便失禁。

第三種就是各種另類折磨,比如將蘭博吊入糞坑之內。

還有其他各種毒刑。

資料中這麼寫:讓戰俘們無法忘懷的是“鉸鏈戰術”。這種刑罰讓犯人跪在地上,雙腿捆綁在一起,雙臂也被用力別在後背,胳膊肘緊挨著。然後,審訊人員把囚犯的雙臂用另一根繩子拴住,再把它不斷往上抬高,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受刑者的肩關節脫臼。血液流通不暢,四肢麻木,但肌肉和韌帶撕裂的疼痛還是讓人難以忍受。當繩子被去掉,血液重新開始流通,隨著四肢恢復感覺,痛苦更是撕心裂肺。



除了毒打虐待以外,美軍飛行員的待遇很差。受傷飛行員基本得不到救治,自生自滅。

每天只有兩碗飯和兩碗水,根本沒有菜。被釋放的時候,美軍飛行員基本都是皮包骨頭。

而越戰持續時間很久,很多飛行員被關押多年,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釋放。



這種情況下,最早一批死的就是樂天派,活下來的是James Stockdale這種接受現實派。

資料中這麼寫:越樂觀的囚犯越大機會捱不過去。這些人在困境中強作樂觀,不停對自己說,聖誕 前我會獲釋放,聖誕來了去了,什麼也沒發生;然後又對自己說,復活節前我會獲釋放,復活節來了去了……一年又一年下去,樂觀者的希望一而再粉碎,他們變得 意志消沉,放棄跟越軍對抗,最後放棄自己而死去。其實他們是死於心碎。Stockdale認為捱得過困境的不是樂觀者,而是擁有雙重性格的人,這些人懂得分辨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他們一方面對長遠目標(獲釋放回家)有堅持信念,另一方面以實際態度和長久紀律去接受短期痛苦(被越軍虐待)。Stockdale在獄中每一日都相信自己最終可回家,但從沒逃避自己必須接受殘酷的現實。回家的信念是沒有越軍可從他身上奪去,這是Stockdale可控制的事,但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必須面對更多不能控制的事,例如失去自由、被毒打等。


薩沙


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無法體會到在戰爭年月裡面士兵們所需要經歷的各種苦難,例如在征戰期間需要在戰場上冒死拼殺,每一次作戰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回來,另外一方面如果被敵人俘虜,那麼不僅會有生命危險,有的敵軍還會對戰俘採取殘酷的報復手段,並通過各種折磨戰俘的方式讓他們供出軍事信息。美國戰鬥機飛行員James Stockdale是一位曾經在越南當做八年戰俘的人,他親身經歷了在越南的地獄般的生活,也總結了戰俘生存下來的關鍵因素。

實際上像James Stockdale這樣幸運的戰俘在當時屬於少數,因為很多美軍戰俘在被越南軍隊抓住後都會遭到毒打,不少戰俘在被暴打後就直接喪命了,根本就活不到嚴刑拷打的地步。當時和James Stockdale一樣被俘虜的美軍將近八百人,其中有一百多人死掉了,而活下來的戰俘其實也不好過,因為他們需要受到各種苦痛的折磨。

那麼越南人是如何折磨這些美軍俘虜的呢?首先這些俘虜被關押起來後,大部分都會遭到毒打,而對於戰俘來說,其實這屬於比較輕微的懲罰。毒打美軍俘虜時不僅是拳打腳踢,實際上可以拿到的各種工具、物品都可以用來毒打俘虜,所以很多遭受過毒打後的美軍俘虜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痕,有的因為受傷過於嚴重而當場死亡,有的因為後期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而死去。其次戰俘還可能會遭受到電刑,這種刑罰十分殘酷,電刑所採用的工具都是來自蘇聯,在施加電刑時會讓受刑者生不如死,有的士兵在受到電刑折磨後會失禁。

有的時候還會對美軍俘虜施加其他刑罰,例如將他們吊在糞坑中,或者是用其他殘忍的方式來折磨戰俘,通過這些方式來逼供。當時被俘虜的美軍士兵每天只能喝到少量水,沒有菜只有米飯,所以也有很多戰俘是被餓死的。

在當戰俘期間,James Stockdale總結出,其實太過於樂觀的戰俘往往無法活太久,因為他們一直都想得太美好,總是期盼著在下一個節日就能回到美國,而實際上迎接來的只是更多的嚴刑拷打和痛苦折磨,這樣的戰俘會因為心智消磨而無力承受,並在獄中死去。而肯於面對現實的“悲觀者”往往可以經受得起更多的痛苦折磨,用面對現實的心態去接受獄中遭受的一切,雖然也期盼著回國,但是不會盲目。


紫禁公子


死亡的威脅在面前時:

悲觀的準備死亡者,平鋪直敘,泰然處之,能做的唯有平靜地掙扎,客觀上無心地續存著寶貴的生命潛力,不到最後一刻卻並不放棄;

樂觀的準備倖存者,落差斷崖,驚懼疑之,可做的多有劇烈的攢動,客觀上無謂地消耗著寶貴的生命潛力,不到最後一刻即已然放棄。


淵鯨


沒有經歷過越戰,所以具體發生了什麼無法回答,然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有科學依據的。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這裡的悲觀應該指的是“防禦性悲觀”,簡單地說就是對實際情況有更加理性的預計,會積極做好最壞打算。在一般正常情況下,樂觀的人會比悲觀以及防禦性悲觀的人做得好或者表現會突出一些。然而在惡劣的環境中,防禦性悲觀的人對實際情況的判斷更切入實際,會採取必要和合適的行動以獲得生存,同時心理上對壞的結果準備充分一些。樂觀的人正是因為樂觀,不會充分準備,心理上對壞的結果也準備不足,所以更難生存。完全悲觀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怨天尤人,心理承受力差,也難以生存。至於為什麼會有樂觀,防禦性悲觀和悲觀的人,應該與基因和生活環境有關。


趙大眼


一般來說樂觀的背後是浪漫主義者,悲觀的背後是現實主義者,這麼一說是不是感覺沒那麼奇怪了。。


星飛雪舞sss


同樣的戰俘,放在不同的戰爭環境下,命運是完全不同的。

二戰,敵國戰俘落到中英美等國手裡,待遇還算可以,而敵國戰俘如果落到日本德國手裡,那死亡的概率就會呈幾何級數字上漲。

二戰後,戰俘的待遇和戰爭的慘烈程度成正比,也和戰俘所在國的所作所為有關係,雙方的衝突如果還算文明的,比如英阿馬島戰爭、海灣戰爭啥的,大家都還算比較文明。

但是,諸如波黑戰爭、越南戰爭、兩伊戰爭等等,那戰俘的日子大都比較慘,不殺已經算是恩惠,而且因為戰爭時間漫長,戰俘往往一關就是好幾年,許多人都熬不過擔驚受怕的折磨而早早離世。

而所謂的樂觀主義者,他們對生活的現實很容易產生樂觀的情緒,但是往往又被殘酷的現實熄滅了希望的熱情,然後再度燃起希望,再度失望……週而復始,最終在漫長的時間折磨下,心力交瘁而死。

而悲觀主義者們,他們一朝被關進集中營,往往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也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帶著輸得起的坦然與平和,在此基礎上,他們帶著最壞的打算坦然而活,也會為多看見一天的朝陽而感到慶幸,在樂觀主義者的自怨自艾中,他們表面雖然悲觀蒼涼,但是內心始終堅定而強大,使得他們往往能在殘酷的環境下存活下來。

而題目中說到的那個美軍飛行員,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在越南的戰俘營裡,度過了8年的艱難時光,最終得償所願,獲得了自由,回到了美國。

但是他的許多戰友,因為受不了漫長的艱苦而絕望的集中營生活,一個個在絕望中死去。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精神一旦被摧毀,那他的肉體毀滅也是非常快的事情,有些失獨老人往往沒幾年也撒手人寰,就是這個道理。

美軍戰俘的遭遇,來源於美軍自己對越南造的孽。

漫長的越南戰爭,越南付出了200多萬平民的死亡,美軍在越南的所作所為,很多時候不亞於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的罪行,各種屠殺、強暴、搶劫、虐待等等罪行幾乎引得當時的世界人神共憤,美國當年在越南灑下的12萬噸化學藥劑,更是讓無數越南兒童生下來就是畸形,造成終身的痛苦。

美軍,在當時的越南人眼裡,就是一群“肆意屠殺民眾、不把越南人當人看”的畜生獸軍。

美軍對越南人如此殘忍,還能指望越南人“合理善待美軍戰俘”?

美軍戰俘獲得的待遇有很多,諸如:遊街示眾、精神折磨、毆打虐待、刑訊逼供、吃不飽也餓不死……

來自自由世界的小夥子們,一旦落入這個農業國家的憤怒的民眾手裡,不死也得脫層皮。

能活下來,算是命大了。

美國政客教育年輕的美國大兵:你們是去拯救越南人民的。

最後,漫長的越南戰爭,演變成了美軍士兵和越南人民的“相互傷害”。

政客一張嘴,無數軍人變成鬼。


雲中史記


《亂世佳人》裡面,死去的就是樂觀溫和的阿什利,活下去的是貪婪任性但是也倔強堅韌的斯嘉麗,這其實就說明了,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樂觀主義者其實是溫室裡的美麗花朵,但是適應不了狂風暴雨~~這個世界,可以生存下來,其實是很難的,會有無數的意外,無數的艱難困苦,無數的危機;只有美麗,沒有堅韌,是走不下去的!

為什麼說現在90後00後心理承受能力差?因為父母把他們保護得太好了,讓他們以為世界都是他們的,別人都應該順著我!一旦遇到一點挫折,就覺得自己不能忍受了,或者就是過不去了,尋死覓活的,甚至真的去跳樓割脈!只能說,這樣的人,其實也是廢人!

真的樂觀主義者,是在艱難險阻中依然可以苦中作樂,可以在別人絕望中還是不認輸,努力掙扎出一條活路!那種沒有經歷過困難的,看什麼都是美好的,那種只能叫做傻白甜,而不是真的樂觀主義者!


Knight老周


首先,北越政府不承認美國人的戰俘身份,認為這是侵略(美國人自認為保護南越而戰,是侵入而非侵略)而非戰爭,所以落網的美國兵是“戰犯”,不配以日內瓦公約戰俘身份對待。加上本身就物資匱乏全靠蘇聯和中國補給,所以被關押美國人的生活配給低、醫療水平落後,死亡率高。

說回樂觀者和悲觀者的存活率差異,我想可能和心理預期有關。樂觀者往往低估事態嚴重性,對於不與北越合作發表反戰聲明等後果預見不足,被毒打等顯然必將影響生存率。而悲觀者一方面做好最壞打算心理承受力反而強些,另一方面小心翼翼保持低調自然受到的傷害就低了,從而活了下來。


閃懟俠


這個有點像生活中的一種情形:一個天天吃藥,不時去醫院的藥罐子型,病殃殃的活了七八十歲;相反,一個開起來非常健康的人,某一天突然就莫名其妙的暴病而亡了。雖然不太確切,但這麼說吧,樂觀的人,樂觀的原因是抱有希望,而且希望的信念還一般比較大,隨著時間久了,這希望雖然沒有實現,但樂觀的人會主動說服自己,繼續增加自己相信希望的信心。但一旦現實和預期相差太大了,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說服自己的時候,原來的希望累積了多少斤,就會突然隨著自我懷疑而馬上轉化為絕望。而且由於樂觀主義的都基本上是自信型,當這樣的人一旦絕望,。不但不會自救或者消極等待觀望,反而可能會自己積極終結自己:心死了。

相反,悲觀主義者的耐受力不會太差,更加不會主動積極自殺,消極,都能消極到不主動脫離苦海(自殺):習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