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慈禧下令分尸洪秀全,一向听话的曾国藩为何抗旨不尊?

张海ded123-


慈禧下令分尸洪秀全,曾国藩并没有抗旨,而是照做了,哪怕是洪秀全的尸体当时已经被掩埋了。

现代很流行“曾国藩家书”之类的东西,而曾国藩也由此被人吹嘘成了“圣人”。不可否定,曾氏家书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的。但这个“圣人”符不符合事实,还是了解一下背后的史实,再做决断吧。

晚晴出了四大名臣,曾国藩赫然在列,其他三位分别是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而在四人的功绩中,曾国藩的功绩,应该是最为人所不齿的。

其中,左宗棠曾率军远征新疆,抗击沙俄和中亚诸国的入侵,夺回了伊利,恢复了清朝对新疆的统治。中法战争中,左宗棠又指挥军队击败法军,夺取了谅山等多地。可惜,在慈禧统治之下、昏聩无能的清廷,却以胜议和,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

而左宗棠的部下,也因为主战,被人陷害。左宗棠也因此郁郁而终。左宗棠才是真正爱国的忠臣名将,实乃清末第一大功臣、大英雄。

张之洞同左宗棠类似,坚定主张抗击外敌,积极抗法、抗日,还力主兴办洋务,并亲力亲为,促进了工业进步。

反观曾国藩呢?不能不说他很会做人,但是却毫无抗击外敌之功,远远不如左宗棠和张之洞;兴办洋务又不如张之洞、李鸿章贡献大;搞外交,遇到个中法“天津教案”,选择了明哲保身,跑了,将个烂摊子丢给了李鸿章。这点上,还不如李鸿章,至少李鸿章还肯背负骂名。

曾国藩的确是“曾氏家书”的忠实践行者,做人一流呀,而且对满清绝对是知恩图报,忠诚异常。

曾国藩最大的光辉与功绩,就是平定太平天国。他也正是靠这一功绩,进入了晚清四大名臣之列。但是,这场平叛,可以和清初之时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作比了。

曾氏兄弟在天京(即现在的南京)的作为,并不比数十年后,所发生的仁慈。根据曾国荃的幕僚、好友赵烈文所著《能静居日记》记载,此次总计死者约二、三十万人,“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被戳以为戏,匍匐道上”、“老者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方”、“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四十岁以下的妇人们去哪了呢?不用明说了吧。这可是连遮羞布都不要的屠城。

这就是曾国藩“湘军”的所做所为。由此,曾国藩和他的弟弟曾国荃,有了“曾剃头”和“曾屠户”的美誉。

天京的百姓很凄惨,但曾国藩却因此变得风光无限,受到了满清朝廷的大力嘉奖,被作为忠臣良将的典型,进行大肆宣扬。曾死后,还被清廷冠以“文正”的谥号。内中深意不言而喻了吧,这个“文正”和之前的“文正”,可是大不相同呀。现代很多人把曾国藩当成“圣人”一般供奉起来,实在是无法理解呀。

至于洪秀全,在湘军围困天京之时,就已经因病去世。到天京陷落时,洪秀全已经去世将近两个月了。

曾国荃入城后,派人挖掘出了洪秀全的尸体。曾国藩得知消息,立刻下令:“戮尸,烈火而焚之!”并且,还让人将洪秀全的骨灰,掺以火药,装入炮弹,发射了出去。

曾国藩的目的,就是让洪秀全彻底尸骨无存,灰飞烟灭,用来打击太平天国旧部的信念。

以曾国藩的为人,怎么可能忤逆慈禧呢,他见到慈禧都是战战兢兢的。曾国藩也正是凭借对满清、对慈禧无比的忠诚,得到了慈禧的欣赏,死后也是荣耀异常呀!


奕天读历史


洪秀全于1864年6月1日因病死在天王府中,据说他病体缠身,天京攻防战又十分不利于太平天国,因此他服毒自尽了。此时湘军正在围攻天京城,李秀成扶立幼主登基,然后指挥太平军余部顽强守城。洪秀全死后,大臣们将他用锦绣绸缎包裹藏在宫内,秘不发丧,十余日后方宣之于众,然后葬尸于天王府中!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天京,他们将洪秀全的尸体挖出来,乱刃分尸,然后烈火焚烧,骨灰塞进大炮中一轰而散!当时清政府给曾国藩下的命令是:洪秀泉尸身觅获后,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这道命令传来时洪秀全尸体已经被处理了,清政府对处理效果十分满意,降旨褒奖曾国藩!

曾国藩残酷处理洪秀全的尸体,分尸、焚烧、炮轰三道程序处理下来,洪秀全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不仅身死魂灭,更是魂飞魄散。曾国藩如此处理洪秀全尸体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泄私恨,因为洪秀全的太平军给湘军沉重打击,不仅数万湘军将士战死,曾国藩很多亲人也死于战阵之中;其二、泄政恨,曾国藩以儒家大儒自居,处处维护孔孟之道,而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异端学说,是对孔孟之道的亵渎;其三、威慑太平军余部,让洪秀全死无葬身之地,可以大大的威慑太平天国的余部以及教众,让他们不战而降。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反抗英格兰王国的统治,给英格兰沉重打击,最终威廉·华莱士被英王捕获后分裂四肢,首级与四肢传示不列颠全岛,大大的威慑了苏格兰的反抗势力!曾国藩处理洪秀全尸体跟英王处理华莱士的目的是一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清皇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西方列强的嚣张气焰!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造成了上亿民众的死伤,江南富庶之地也变成人间炼狱!不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湘军、淮军、楚军)都大量屠戮百姓,两军交战区的百姓都是待宰羔羊,被太平军与清军反复剿杀,百里无人烟,千里有白骨!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多百姓都被当成附逆杀害了,湘军大小将士则接管了他们的财产!清朝晚年,内外战争中不论是胜还是败,最苦的还是天下百姓!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又延续了47年,最终被革命党与袁世凯合力推翻!


大秦铁鹰剑士


19世纪中期(公元1851-1864年),太平天国可谓是盛极一时,而洪秀全在早期也算是享尽了胜利的滋味,他的天王府算上去奢华至极,与历代皇帝的金銮殿相比不差毫厘,他也算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可1864年7月19日,随着湘军最后一声炮响,天京陷落,就此属于天平天国的时代也落下了帷幕,而在6月份已经去世的洪秀全也并未因死而逃过一劫,当时慈禧太后下令将洪秀全的尸体五马分尸,可曾国藩并没有这么做,一向唯慈禧太后是从的曾国藩为何要抗旨不尊?



其一:曾国荃占领南京时曾国藩并不在场

1864年7月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占天京,攻占天京之后,曾国荃最先做的事情,就像大多数列强一样,掠夺财产,洪秀全这一生所积累的荣华富贵数不胜数,而且天王府更算得上是“遍地是黄金”据记载,天京破城后湘军三天三夜搜查全城,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率先洗劫天王府,他们捞尽官衙的一切浮财,就连几万名女俘虏也都据为己有,占据了财产之后曾国荃就四处寻找洪秀全的下落,逼问一个宫女才知道洪秀全已经去世了,在宫女的带领下曾国荃找到了埋葬洪秀全的地方,挖出尸体,洪秀全的尸体被绣龙黄袍包裹着。之后曾国荃将洪秀全的尸体带到曾国藩的面前。



其二:曾国藩将洪秀全的尸骨自行处理

当时曾国藩等人一同验视,当时看到的洪秀全尸体的情况是:“该逆尸尊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绣龙黄缎包裹,虽裤脚亦系龙缎,头秃无发,须尚全存,已间白矣。左股右膀肉犹未脱”。曾国藩为了打消那些复辟天平天国的人的念头下令分尸、焚烧、炮轰三道程序处理下来,洪秀全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不仅身死魂灭,更是魂飞魄散可谓是残酷至极。8月11日接到清政府谕旨:洪秀全(原文如此)尸身觅获后,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而当时曾国藩已经将洪秀全的尸体处理完了,而当时慈禧太后和朝中大臣知道之后很是欣慰,对曾国藩褒奖有加,所以说曾国藩没有抗旨不尊反而是超量的完成了任务。

其三:曾国藩因泄私愤

曾国藩与洪秀全可算得上是战场上的老朋友了,要知道太平天国前期,曾国藩所统帅的湘军可是棋逢敌手、节节败退。剿灭太平军也耗尽了曾国藩大半辈子的心血,中间好几次还被太平军打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甚至寻死觅活的去跳河,这对于享有盛名的曾国藩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啊所以曾国藩对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军恨之入骨。只有另其灰飞烟灭才甘心。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曾国藩并没有抗旨不尊,他只是没有原封不动的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去做,而他的做法却更加的令众人以及慈禧太后更加满意而曾国藩也正好借此机会泄了一下私愤他何乐而不为呢?


小镇月明


慈禧太后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虽然曾国藩有“曾剃头”之称,难道他就敢抗旨不遵吗?结果反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大肆褒奖,这究竟是为何呢?

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后,慈禧曾给曾国藩下过一道谕旨,即:一是对洪秀全锉尸(五马分尸)枭首,传示首级于地方,以泄众愤;二是将中王李秀成、福王洪仁达槛送京师审理。

其实,对于慈禧太后的谕旨,曾国藩不是不想遵照执行,只是他没有这样的机会?

1864年正月,曾国藩率部攻克钟山后,大军汇聚天京,他将兵权交给弟弟曾国荃后,自己回到安庆办公。

1864年7月19日,曾国荃攻陷天京后,他即时将军情汇报给身在安庆的曾国藩。曾国藩接到军报后,又急忙写奏折向慈禧太后汇报,接着他又立即赶到天京。

但是,天京到安庆走今天的马芜高速、沪渝高速有278.5公里;安庆到北京则有1203公里。也就是说,当曾国藩赶到天京的时候,他发给朝廷的奏报可能还未送达慈禧太后的手中。

由于曾国藩非常痛恨洪秀全发动的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自己因镇压太平天国而成名。7月30日,曾国荃根据宫女的指引,从天王府大殿内将洪秀全的尸体挖出。7月31日,命人送往大营,曾国藩与同僚进行验视,“该逆尸尊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绣龙黄缎包裹,虽裤脚亦系龙缎,头秃无发,须尚全存,已间白矣。左股右膀肉犹未脱。”,因此确认身份无误。

之后,又该怎么处理呢?

  • 第一种说法:叫灰飞烟灭。8月1日,曾国藩命令刀斧手将洪秀全的尸体剁成肉酱,拌入火药之中,做成炮弹,放进炮堂,点燃引线,射向天空,化为灰烬,消散空中。

  • 第二种说法:挫骨扬灰。一把大火将洪秀全的尸体烧成灰烬,又将灰烬扔进河中。

期间,他多次收到彭玉麟的书信,要求他处斩曾国荃。因为曾国荃入城后大肆屠杀无故,大发国难财。后来,他又得知弟弟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将天王府洗劫一空,并将数万女俘中的数百女子据为己有。曾国荃为了得到太平天国的宝藏下落,对俘获的中王李秀成进行非人折磨。如:用锥子将李秀成的大腿扎的千疮百孔,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李秀成竟然还想着策反曾国藩两兄弟称帝自立。对于这样的人,曾国藩当然不想让他活命,免得到时乱讲一通,岂不给自身带来无穷后患。因此,他果断命人将李秀成和福王洪仁达处以极刑。

8月11日,慈禧太后谕旨送达:“洪秀泉(原文记录)尸身觅获后,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

很显然,当曾国藩处理完这一切后,这才收到朝廷的谕旨,他自然无法遵旨行事。同时,朝廷也明白因不明天京的实情,这才下达如此谕旨,因此不予追究,反而对于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进行大肆褒奖。至于,有没有太平天国宝藏,慈禧有没有猜疑,就无人知晓了。


祥子谈历史


这问题问的不准确,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湘军打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时,洪秀全已死,一具朽尸不是慈禧关注的重点,她关注的重点是关在囚笼中的两个活人,以及天京城的“圣库”到底在哪里?

因此,在如何处理洪秀全这具朽尸上,曾国藩没有抗旨不尊这回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洪秀全这具朽尸就可以忽略不计、草率对待。

事实上,率先进城的曾国荃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太平天国勇王洪仁达被俘后招供,洪秀全的尸体埋在御林苑,曾国荃当时正忙着接受恭维,抢夺天京城里的财物,根本没心思去搭理一具朽尸。

曾国藩来到天京城,用伪君子的谦诚攻破被俘忠王李秀成后,紧跟着就把关注点放在了洪秀全尸体上。

曾国藩问他九弟曾国荃,洪秀全的尸体,验看了没有?

曾国荃说,这还用验看吗?我审讯了不少长毛头领,都说伪天王两个月前就死了。假如没死,又哪来的幼天王。

曾国藩说,九弟,你糊涂!人死要验尸,这是常识!往后朝廷如果问起,验尸了没有?你怎么回答。如果这是长毛金蝉脱壳之计,假装死了,实际偷偷逃出城了呢?再有,即便没有这回事,朝中小人抓住没验尸这一点,栽赃陷害我们,我们可就难逃欺君之罪了。那样,洪酋的一具朽尸可就成了我们的灾祸。

可见,曾国藩在功成之时看到的多是鸟尽弓藏、小人眼红的官场危机。

曾国荃恍然大悟,连忙说,过些日子,我就去验看一下。

曾国藩说,这事一刻不能耽误,不管是居心叵测,还是想盗取财宝,万一有人挖走了洪酋的尸体,死不见尸,你怎么向朝廷交代?

曾国荃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说,那我这就去。

曾国藩说,洪酋的尸体不仅要验,而且还要当着众将领的面验,这样才是万无一失。

曾国荃问,验看之后怎么处理洪酋的尸体?

曾国藩说,扛到江边,浇上油烧了,干干净净,什么人也别想再拿这具朽尸做文章。

由曾国藩的这一番心理看下去,慈禧在洪秀全这个环节是不会提醒要求曾国藩的,因为这是跟曾国藩博弈的关键时点,不要求,不提醒,才有可能抓到让曾国藩被动难受的把柄。

但对曾国藩这样的官场老鬼来说,在洪秀全这具朽尸上,他是不可能犯低级错误。

他和慈禧的真正博弈在两个活人洪仁达、李秀成身上。

慈禧在这一点上很讲分寸,照她的本意,她当然想把洪仁达、李秀成弄到京城来,但这么干又容易把曾国藩逼得太紧,所以她一开始向曾国藩颁下的谕旨是这样的:是献俘还是就地处决,等圣旨进一步决定。

这其实就给曾国藩“抗旨不尊”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

曾国藩在怎么处置洪仁达、李秀成这一问题上,态度十分决绝——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绝不能授人以口实。

毕竟将洪仁达、李秀成送到京城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太不利了,只要他们说出其中几条,就足以要了曾氏兄弟的命。

第一条,天京不是没有圣库,而是让曾氏兄弟洗劫一空了。

第二条,曾氏兄弟的功劳没他们吹嘘的那么好,攻天京不仅漏洞百出,而且罪孽深重。

第三条,曾国藩可能有异心。

所以说,洪仁达、李秀成必须在圣旨到来前,遭受千刀万剐。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曾国藩在此处的抗旨不尊,慈禧实际上并不太在意。

因为她见识过曾国藩此前和咸丰的博弈,和自己的博弈。


黑句本


曾国藩有没有胆量抗旨不尊?有没有其他说法?

洪秀全之死

1864年3月2日,曾国荃的部队驻扎在天京几个城门外,天京完全陷入湘军包围之中。

曾国藩把军事工作交给曾国荃,自己住到安庆。

从4月初开始,曾国荃命令士兵在天京几个城门外挖掘地道,打算用大量炸药轰塌城墙。

天京被包围后,洪秀全焦急万分,天天烦闷不安,急躁易怒。

1864年6月1日,心里彻底崩溃的洪秀全服毒自杀,终年50岁。为了稳定军心,忠王李秀成秘不发丧。

幼天王洪天贵福继承王位,所有大小事务都由忠王李秀成处理。

李秀成被抓捕关押

1864年7月19日中午,湘军点燃地雷,随着隆隆爆炸之声,天京城墙被炸开20多丈大缺口。湘军像潮水一样涌进城内。

19日清晨,忠王李秀成来到天王府,领着幼天王,率领3000多人,伪装成湘军。下午,从炸开的城墙缺口冲到城外,被湘军识破。

在向孝陵卫方向逃跑途中,幼天王与大部队失散。7月22日,在方山旁边,湘军抓住了忠王李秀成。

洪秀全被挫骨扬灰

抓获忠王李秀成后,曾国荃派人到安庆报告哥哥曾国藩。曾国藩立即从安庆启程向天京出发。

7月28日,曾国藩到达天京,首先命令将士寻找洪秀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审讯忠王李秀成得知,洪秀全已经服毒自杀,埋葬在天王府的院子里。

7月30日,由宫中侍女带引,湘军在天王府院子中挖出一具尸体。

尸体全身都用黄色的、绣着龙纹的绸缎包裹着,连裤脚上也拴着绣了龙纹的缎锦,光头没有头发,胡须全部还在,中间有部分白色胡须。尸体虽然已经腐烂,但是左大腿、右臂膀上的肉还没有从骨头上脱落。

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共同检验察看,确定死尸就是洪秀全。

8月1日,为了彻底摧毁太平天国余部的斗志,曾国藩下令:把洪秀全尸体抬到大街上,架起干柴,用大火将尸体烧成灰烬。没有烧成灰的骨头,用挫子挫成碎末。

曾国藩命人把洪秀全的骨灰与火药拌到一起制成炮弹,用大炮发射到长江上,让其爆炸。

李秀成被千刀万剐

流传太平天国又有大量珠宝,曾国荃命令湘军将士搜索三天,但是,只找到少量的金银钱财。

一方面因为忠王李秀成拼死抵抗,造成湘军损失惨重,曾国荃痛恨李秀成,另一方面,企图强迫李秀成供出天平天国的宝藏,所以,曾国荃对李秀成用刑极其残酷。

曾国荃在忠王李秀成面前放置了锋利的刀子、锥子,并用言语恐吓,要把他的肉一小块一小块割下来。

但是,忠王李秀成始终没有说出太平天国的宝藏。

愤怒的曾国荃穿着短袖衣服、手里拿着锥子,亲自动手,在忠王李秀成的大腿上猛锥很多次。忠王李秀成的两条大腿都被锥子刺得血肉模糊,鲜血流成一条线。

曾国藩到达天京后,亲自审讯忠王李秀成。忠王李秀成劝告曾国藩自己当皇帝,不要为满清卖命。

因为疼痛难忍,忠王李秀成愿意撰写自述,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

李秀成完成自述,曾国藩仔细看了内容,命人将其中部分内容做了修改。

8月7日,曾国藩命令湘军侩子手把李秀成的肉一刀一刀割下来。体内血液流尽,李秀成被千刀万剐而死。

慈禧太后下令,曾国藩是不是抗旨不尊?

曾国藩之所以这么快处死李秀成,就是杀人灭口。曾国藩担心李秀成自述的真实内容流传出去于己不利,也害怕李秀成被带到北京后、会讲出对自己不利的供词。

8月11日,曾国藩接到慈禧太后的谕旨:洪秀泉尸身觅获后,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李秀成洪达二犯,即著曾国藩等派委妥员,槛送京师,训明后尽发处置。

从日期上看,慈禧太后的谕旨到达天京时,洪秀全的尸体早已经被化成了灰烬,比“剉尸枭示”更进一步;确实没有头颅可以“枭示”。

李秀成也已经被碎尸万段,无法“槛送京师,训明后尽发处置”。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十分清楚,已经预料到她会怎么处置李秀成等人,所以先下手为快,同时避免给自己带来口舌是非。

所以,曾国藩不是抗旨不尊,而是提前执行了慈禧太后的谕旨。

曾国藩接到谕旨后,把情况写成奏折上报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对处理结果比较满意,下旨奖赏曾国藩。


岳飞的飞


曾国藩外号“曾剃头”,一辈子杀人如麻,尤恨太平军,天京失陷后,李秀城保护幼主洪天富逃脱,城内无辜百姓则全部被屠。曾国藩之所以能在晚清耀武扬威,风光无限,其实是得益于洪秀全的成全。如果没有洪秀全起义,就不会有曾国藩私募湘军和一显身手的机会。天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向清廷宣示忠心,马上将一手培养起来的湘军化整为零。但是剿灭太平军也耗尽了曾国藩大半辈子的心血,中间好几次还被太平军打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甚至寻死觅活的去跳河,所以曾国藩对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军恨之入骨。
(曾国藩画像)


那么,为什么慈禧要求分尸洪秀全,而曾国藩抗旨不尊呢?

其实这里有个误解,因为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和人物差。

一、攻下天京的是曾国荃,当时曾国藩并不在战场,所以曾国荃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到分尸洪秀全的命令,而曾国荃进入天京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抢宝藏。据记载,天京破城后,湘军蜂涌而入,他们的目的就是抢掠,上至总头头曾国荃,下至军营雇佣的民工、文职人员,都想发横财,当时传闻洪秀全和天国新贵的财宝都在此地。湘军三天三夜搜查全城,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率先洗劫天王府,他们捞尽官衙的一切浮财,就连几万名女俘虏也都据为己有。但是曾国荃认为,太平天国的财富不止这些,应该埋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因此当抓到李秀成时,曾国荃非常高兴,一边泄愤,一边逼问宝藏下落。李秀成拒不交待,曾国荃就用锥子猛扎李秀成大腿,把李秀成弄得血流如注。虽然没有从李秀成口中得出宝藏下落,但曾国荃并没有气馁,继续在天京城内开挖。


二、天京失陷时,洪秀全已经死了一个多月了。1864年正月,曾国藩攻克钟山后,就合兵南京,之后他就回到了安庆,攻城任务交给了弟弟曾国荃。原来,1861年曾国藩占领安庆后,就创建了一个军械所,曾国藩也移居到了安庆。因此安庆经常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当时天京城又久攻不下,因此曾国藩暂时赶回安庆办公。后来,天京城攻破,慈禧下令曾国藩分尸洪秀全,所以曾国藩才从安庆来到天京先是表扬了曾老弟一番,然后亲自将洪秀全掘墓碎尸,用大炮崩上了天,比慈禧要求的大卸八块还要到位。所以,由于前后的时间差,造成了曾国藩抗旨不尊的假象。曾国藩对慈禧的忠诚无可挑剔,因此完没有幻想和怀疑的必要。
(洪秀全剧照)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其实曾国藩攻占天京之前,洪秀全就已经服毒自杀了,一些太平天国的官员与天王府的宫女,连夜将洪秀全的遗体用绸缎包裹起来,然后藏尸于天王府深处,全程秘不发丧。

(图:法国画刊所刊载天王府绘图)

这事儿起初并未对外散播,知晓藏尸之处的人也非常少,直到曾国藩攻进天京,一心想要抓到洪秀全向朝廷复命,然而经过一番搜寻,曾国藩既没找到洪秀全的活人,也没听说洪秀全逃跑的消息,于是就逼问被俘虏的太平天国大臣,洪秀全在何处?

此时曾国藩才知道,原来洪秀全已经死了,但遗体还在天王府内,可知晓具体藏尸地点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已经逃离天王府,也有人死于守城之战。

于是迫切想要知道洪秀全遗体所在的曾国藩,连夜向清廷上奏,告知慈禧这一情况。

不等慈禧传来指令,当天就有一位太平天国的宫女倒戈,随后便在这位宫女的引领下,曾国藩带着湘军挖开了天王府的地下,掘出了洪秀全被包裹着的遗体。

据曾国藩本人说,其实被挖掘出的尸体早已腐烂,面目辨认不清,之后还是通过见过洪秀全的 和武将等多人验尸,才最终确定那具腐尸正是洪秀全。

《也谈洪秀全之死》中,曾收录当时曾国藩向慈禧汇报的奏折内容,称:

臣所带委员中,有曾任刑部秋审处之勒方锜、庞际云、孙尚绂等,暨各文武,公同相验,该逆尸尊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绣龙黄缎包裹,虽裤脚亦系龙缎,头秃无发,须尚全存,已间白矣。左股右膀肉犹未脱。

由此可见,其实曾国藩为了确定腐尸是洪秀全,慎之又慎的找来多人共同验尸,最后看尸体是用“绣龙黄缎包裹,虽裤脚亦系龙缎”这些“天王”特征,才最终确认腐尸正是洪秀全。

随后不等慈禧的指令传到手中,曾国藩为了打击当时不肯投降的太平天国将领,便命令部下:

戮尸,烈火而焚之!

随后就对洪秀全进行鞭尸,并烧成骨灰,再将骨灰掺进火药,装入炮弹,一炮直接发射了出去,骨灰当即随风消散。


余下的太平天国部将得知此事,无不军心溃散,同一天,曾国藩接到了清廷的谕旨:

洪秀全尸身觅获后,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

原来慈禧的意思是,将洪秀全的尸身毁坏,并斩首传到各处,以泄众愤。

然而此时洪秀全就连骨灰都随着炮弹打出去,炸成一团粉末随风飘散了,曾国藩自然无法按照谕旨来办,于是他又上奏了处理洪秀全遗体的过程,很快又接到了清廷的回复,而慈禧亦对曾国藩的处理方式十分认可:

兹览曾国藩奏,各将士于六月二十七日在伪宫内掘出洪秀泉逆尸,经该大臣等验毕戮尸焚毁。该逆虽逃显戮于生前,难免极刑于身后,亦足大快人心。

可见谕旨用了“大快人心”来结语,足以证明其实在慈禧眼里,曾国藩不算抗旨,反而认为他的做法十分符合自己的心意,所以并不存在问题中所说的,曾国藩抗旨,只不过是他先一步在谕旨到手之前,就已经对洪秀全的遗体进行处置,而慈禧也认可他的这种处置方式。

只不过可怜生前建功立业,极尽风光的洪天王,死后却化作粉末,落得个尸骸无存的悲戚下场,不免令后世感叹唏嘘。


钱品聚


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一路势如破竹,横扫十八省,最巅峰的时期占领了整个中国的半壁江山,让当时的清朝深陷被颠覆的危机。

1853年,洪秀全打下南京后,自称天王,建立天王府,广纳后宫,天王府内各类女性高达2300多人,全供他一人享受,一顿饭的花费大概是上千两白银之多,天王洪秀全11年间没有出过南京城一步,他一直醉心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1856年,“天京事变”的发生,杨秀清被灭门,韦昌辉被诛杀,石达开率部出走,盛极一时的太平军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也因此也移居到了安庆。1864年正月,曾国藩攻克钟山后,见南京久攻不下,他自己在安庆又有公务需要处理,为此他自己就回到安庆,攻城任务交给了弟弟曾国荃。。

1864年7月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占天京,搜出部分钱财,拿下中王李秀成。听说洪秀全大殿内有宝藏,曾国荃带领湘军翻遍天京城,挖掘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挖出宝藏,将锥子将李秀成大腿扎成血葫芦,但李秀成宁死不屈。

此时洪秀全已死近2个月有余。

洪秀全病体缠身,天京攻防战形势危急,内外交困,1864年6月1日他服毒自尽。大臣们将他用锦绣绸缎包裹藏葬尸于天王府中!

湘军攻占天京后,从俘虏的一些太平天国高级官员口中得知洪秀全已经服毒死亡,埋葬于天王府。曾国藩在7月26日据此向清廷上奏,在一宫女告密指引下,7月30日湘军在天王府内挖掘出了洪秀全的尸体,曾国藩等人一同验视,当时看到的洪秀全尸体的情况是:“该逆尸尊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绣龙黄缎包裹,虽裤脚亦系龙缎,头秃无发,须尚全存,已间白矣。左股右膀肉犹未脱”。

8月1日曾国藩为打击太平天国旧部的信念,下令:“戮尸,烈火而焚之!”并且,还让人将洪秀全的骨灰,掺以火药,装入炮弹,发射了出去。

曾国藩已经下令将洪秀全的尸体焚毁后,于8月11日接到清政府谕旨:洪秀泉(原文如此)尸身觅获后,剉尸枭示,仍传首被害地方,以泄众愤。

当清政府了解到洪秀全的尸体已经被处理掉之后,还曾有一份谕旨,对曾国藩的处理方式予以追加认可:

前谕曾国藩将江宁首逆洪秀泉剉尸枭示……兹览曾国藩奏,各将士于六月二十七日在伪宫内掘出洪秀泉逆尸,经该大臣等验毕戮尸焚毁。该逆虽逃显戮于生前,难免极刑于身后,亦足大快人心。

以此来看,曾国藩实际并没有抗旨不尊,反而是加量完成了任务。


美丽青春您真痘


洪秀全的最后岁月

清朝同治三年,西历1864年,清廷的乡勇武装湘军取得天京攻坚战的最后胜利——曾国藩、曾国荃麾下的湘军攻破天京。

起初曾国藩踌躇满志,认为这一战,湘军必活捉太平天国的最高元首——洪秀全,但不料湘军占领全城许多天以后,也没能找到洪秀全的下落。


洪秀全是靠秘密宗教“拜上帝教”起家的,在民间,关于洪秀全的神话传说很多——什么洪秀全能召唤天兵天将,能撒豆成兵,能飞天遁地、腾云驾雾,会七十二变……

连续多少天,曾国藩都没能找到洪秀全,这让曾国藩有些动摇了:难不成这长毛头子真就腾云驾雾跑了?

就在这时候,太平天国天王府里的一个宫女向曾国藩告密:天王早在湘军攻破天京之前,就觉得大势已去,于是,早早服毒自尽了。

随后宫女带领曾国藩,在天王府后花园里,挖出了洪秀全的尸体,见到洪秀全的尸体以后,曾国藩这才长舒一口气。

随后曾国藩将此事上奏给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的旨意与曾国藩的心思缜密

慈禧太后很快传达新的旨意给曾国藩:务必把洪秀全所积攒的财宝(当时民间盛传洪秀全在天京积攒大量宝藏)以及洪秀全的尸体运到京城,然后朝廷亲自处理。

这个旨意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结合接下来的事情,曾国藩不由得浑身冒起了冷汗。


事情是这样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曾国藩俘虏,曾国藩本以为可以从李秀成嘴巴里挖出关于宝藏的事情,哪料到李秀成对宝藏的事儿一问三不知,这也罢了,李秀成还开始捧杀曾国藩:什么你是大清国的中坚力量、靠山,大清国没了你不行,你现在只要起兵造反,振臂一呼,清朝肯定垮台,慈禧和同治那孤儿寡母,哪里是你的对手……

对于李秀成来说,自己横竖都是反贼,横竖都是一死,所以大无畏精神来了,但对于曾国藩来说,这事儿连环起来,事儿可就大了。

首先,如果把李秀成押送到北京,李秀成在北京把这些散布出去,自己会不会引起太后猜忌?


其次,如果李秀成来个不厚道,坚持说把宝藏交给我,让我反清用,我怎么解释?这事儿只怕越描越黑;

第3, 此时太平军在其他地区,还有很多余部,而且押运洪秀全尸体,即便在北方,还有大量的捻军肆虐,一旦在押运途中,洪秀全尸体被劫走了,自己横竖都是有罪的:因为这事情,可以说是曾国藩办事不利,更严重的,万一慈禧太后把李秀成说的这些话,联系到洪秀全尸体丢失这件事儿上,还会怀疑自己真的有二心……

不得不说,曾国藩心思缜密,谨小慎微。

越想越怕的曾国藩,于是想出一条毒计,绝了这一切的后患:


曾国藩先是把天京的太平天国高层,包括李秀成在内,杀了个干净,这样可以起到灭口作用,防止太平天国高层,尤其是李秀成,日后继续胡说八道,给自己带来麻烦;

然后,曾国荣命人把洪秀全尸体烧成灰,然后混搭火药,填到炮弹里面,然后用火炮发射出去——这样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可以断绝了太平天国的念想。

后续

北京的慈禧太后对于曾国藩的擅作主张,尤其是没把宝藏运回北京,十分不满,但曾国藩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押运途中一旦洪秀全尸体或者太平天国的骨干被太平天国残余势力劫走,这对清军士气不利,还会提高太平军斗志,这会间接动摇大清国江山社稷。

于是,慈禧太后只好默认了这个现实。

而对曾国藩来说,这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