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电影《蚁人2》院线热映,上映15小时29分,票房突破1亿元。但业内对其票房的整体预测只有7.72亿元。无论票房热度,还是其它参考指数方面,《蚁人2》都不足以称之为一部可以票房轻取10亿元的好莱坞电影。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一面是巨大的制作成本,一面是全球各地对漫威英雄人物口碑的降低,好莱坞电影也开始进入一种迷惘阶段,北美市场开始放缓增速甚至出现一定量的下滑,而中国内地大票仓也开始对好莱坞这类英雄题材产生“免疫”。

尤其中国内地影迷方面,开始对好莱坞提供的英雄电影做谨慎观影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影迷多次入场之后,已经发现了漫威、DC等英雄电影的基本故事套路,他们除了精湛的特效技术之外,在故事内容和情感内涵上,乏善可陈,甚至于千篇一律。而特效又成为好莱坞的紧箍咒,这是最烧钱的部分,是把双刃剑。

反观这部《蚁人2》,问题依旧出在剧本上,一个典型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套路,很难满足中国成年影迷的审美需要。该片讲的是能大能小的蚁人母亲滞留在了量子微观世界里面,三十年后,父亲终于制造了量子力学穿梭机,能够回答量子世界营救母亲出来。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则需要制造正反两派。等于说,以女儿和女儿男朋友为首的正派,担任了维护现实世界量子穿梭器安全的任务。而反派让谁担当,确实让编剧头疼,没有反派,剧情就缺少矛盾冲突和精彩打斗,有反派,又要为打斗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在这种剧情创作的困境下,好莱坞流水线作业的剧本,选择了调动三个反派力量,一起各自出场抗衡正面力量。但是,中国内地观众很容易便会发现,这三大反派,出现的实在过分牵强,而且很多都羸弱到不堪一击,无法形成对正派角色的对抗。

最羸弱且无趣的反派,是一伙儿要跟女主角团队做生意的普通痞子。这群小痞子本身便不是可大可小的蚁人家族的对手,在里边只能充当各类炮灰角色,根本无法担当阻碍营救任务的角色。出现这样的反派,只能说,剧情数量不够,胡乱添加一伙儿,来凑一凑剧情罢了。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第二大反派,则是针对男主角的。男主角因为做了坏事儿,而被联邦调查局囚禁在家里,带着电子脚镣,不能离开自己的房子。等于说,这群联邦调查局的酒囊饭袋,成了又一反派力量。可在剧情中,他们也只能充当凑数的角色,根本无法真正阻碍这场营救任务的发展。

第三大反派,则是一个可以隐身和自由穿越的女人。这个女性角色的出现,属于临时抓壮丁。而她要抢夺量子穿梭器,目的很简单,就是治疗自己可以隐身和自由穿梭的毛病,因为这个毛病是量子辐射的后遗症。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借此,最大反派开始与正派人物之间展开较量,多次抢夺穿梭机,并且进行打斗对决,制造视觉特效的用武之地。可是,抛开特效不谈,这样的打斗场景,实在让影迷奇怪,能够坐下来好好谈谈的,为何上来就打呢?难道真的是胸大无脑吗?一起合作,完成营救,最终双赢,自己的病也治好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正常人的思维,当然是坐下来谈谈合作共赢的。但是,《蚁人2》的编剧们不能用正常且有效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因为他们只需要打斗。聊几句就能解决的事情,没办法给特效画面做铺垫了。因此,《蚁人2》也就面对生硬打斗的问题,为打架而打架。这样的剧情,免不得让影迷觉得胡闹,典型的小儿科了。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最终,《蚁人2》的剧情中,依旧是母亲被营救出来,并且救治了第三大反派,两边还差点成了好朋友。这个剧情套路,作为一边的儿童卡通读物来讲,也算智商在线,能够满足幼儿的心智,外加上一个营救母亲的主题,也颇具美国的主旋律精神。可是,这部特效电影,却面对了成年观众,略微对剧情有一丁点的要求的,都会觉得,《蚁人2》适合自己换牙时代看。

当然,漫威的这类人物题材,最早就是以卡通漫画的方式供应给孩子们的。当我们抱怨《蚁人2》剧情如此简单的时候,不少北美观众看到了自己的所谓的青春年少的情怀。“情怀”这东西,跟咱们看《新乌龙院》一个路数。

不过,《蚁人2》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在特效制作上的水平,十分不错。可大可小的打斗方式,也让中国电影值得奋起直追。凭借大小变化来实现战斗对决中的胜利,也有不少颇具想象力的画面出现。尤其在追车戏份中,通过大小变化来实现对反派的狂虐,十分精彩。

《蚁人2》为何是小蝌蚪找妈妈剧情,漫威英雄已经穷途末路

另一点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则是《蚁人2》电影带来一种尖端物理学的启蒙。它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量子力学上,并且围绕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和能量酝酿,制造了一个营救母亲与丈母娘的故事。故事本身不够精彩,但故事之外的对量子力学的展示,却能够刺激少儿观众,对这个科学领域产生兴趣。

电影助力科学,是好莱坞的一大功劳,他们凭借高科技的特效展示,最终刺激影迷去关注科学,产生别样的精神推动。中国电影多关注科学题材,或许也是我们最应该跟《蚁人2》学习的,当然,这烂剧情,还是不学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