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谁研究过清、明、宋、唐、秦汉等时期的社会民众口音是怎样的?

自然


当今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又开始了全球性的语言清洗,大家的公用语言越来越向英语集中,小语种越来越边缘化,作为汉语,能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是象形文字,按照西方的观点,我们这还是处于语言进化的低级阶段,他们的拼音文字才是语言的高级阶段,这里注意,我们的汉语还属于汉语语系,在全世界都是比较独立的,而我们历史上向往中华文明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蒙古等等,都不是和我们一个语系,他们都属于鞑靼语系,他们也是属于拼音文字,别看他们也有汉字,甚至是一句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是他们的语言结构和方式于中国的文字根本不同。

第一点我们的文字保护了中国的统一和凝聚力,中国历史上经过了多个分裂时期,由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使得中国统一变得非常容易,当然了语言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久了会发生变化,比如台湾话和北京话,南北方言不同,北方人听南方言就像是听外语,但是一回到书面,就一样了。在欧洲,日耳曼分裂后,各个国家都以自己的方式用字母形成文字,虽然都是拉丁语系,但是已经成为了多个国家的语言了,这样语言之上的文化差异更大,国家没有了统一的基础。

第二点我想说明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字保护了文化的传承,五四之前中国还是一个语言文字和书面文字不一样的国家,这样从秦始皇统一后的2000多年里基本是一致的,民间的语言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谓白话,发源于广东地区的方言,而现在的普通话,在历史上就是官话,带北京口音的的北京方言。民间的语言变化也很大,鲁迅的白话文,我们现在看来已经有些晦涩了,这才几年!中国的文言文制度实际上是可以让读书人无障碍的读取先人的著作。

上世纪初,世界巨变日本维新,很多人都要打倒孔家店,为了这样,他们废文言文改为白话,然后竖版变成横版,再就是简化汉字,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再看先人的文章已经变得很困难,普通人要看文言文需要翻译成白话文解释。但是一旦文言文进行解释,很多的妙趣就是失去了,直接导致大家不看了,这些文化没有普通人阅读的基础,老百姓看就成了天书!我们的文化传承就被阻断了,现在对于很多古籍,要想印成横版还不行,必须是繁体竖版。


惪州元良1978


中国各朝代的官方语言语音是怎样的?

从夏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洛阳雅音)一直是各朝代的官方语言。

华、夏两部落融合后,周代时语言达到成熟阶段,《诗经》是由东周人按洛阳读书音写成。周朝800年,周人将《周礼》及洛阳读书音传播到全国,洛阳读书音成为全国的官方语言。

秦时代的标准语已无可考,但从李斯的《谏逐客书》来看,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已经成型了。这种语法体系,也成为后来“官话”的语法体系。

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扬雄著书《方言》,“方言”即与“通语”相对。

西晋承袭汉代,以洛语为国语。永嘉之乱,洛京倾覆,东晋迁都建康(南京),洛阳雅音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南朝沿袭。

隋朝统一中国,编《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秦音)。

唐朝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隋唐都长安,并以洛阳为东都,此时中原及关中汉音在与各民族交融后已有所演变,融入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元素。

宋代国语称“正音”、“雅音”,仍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

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主要为蒙古族使用)),定以元大都(北平),将汉语定为域内共同语言,称为“天下通语”,元朝汉语语音的标准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 。

明以中原雅音为正,明前中原地区经多个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区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官话遂以南京官话为基础,南京音为国家标准汉语语音。

明朝及清朝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音。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

清初名义上以满语为国语,随后汉语官话成为国语。由于明至清代定都北京的关系,南京官话的腔调逐渐染上以北京语音和北方话的腔调,经过时间生成了北方官话,通行范围主要在北京及周围地区的民间,地位较低,因此清初仍使用南京官话的声调为标准正音。

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此即清末的国语。

民国初期,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其中,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音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符合普通话。后来改为以北京话为国音,并且去除了北京话里的尖团区分。

扩展资料

中国约70%的人口以官方语言为母语,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等地。

中国的官话(官方语言)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中国境内人数使用最多的官话方言是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次之。

大多数官话的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有入声外,大体上无入声,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轻声。中古汉语中原有的六个辅音韵尾大体上只剩下−n,−ng ,原本连接i,ü韵母的z,c,s声母颚化成j,q,x,即尖团合流。官话未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