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长该怎么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攸攸熊


规则意识是指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自觉意识。让孩子从小就能够理解明白这种意识,同时也能用语言用行动表达出来,而且关键是行动上能够去遵守规则,这才是完整的规则意识。

如果在外能够做到尊老爱幼,而回到家里却一副小皇帝的威风,对父母姐妹,长幼不分,恶言相向,这是人格畸形。规则意识必须是言行一致,里外统一。比如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敬师长,爱护弱小,日常文明礼貌,功德礼仪、交通规则、道德准则、法律知识等这也是最起码的人生价值观。

教孩子尊重他人就是基本的规则意识。当家长遇到孩子“不守规矩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要的,懂规矩守规则是原则问题,不可纵容。比如看到拾荒老人就言行鄙视,就是做人原则所不容的,这要比作业没有按时严重得多。而我们很多父母,却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而看到作业没做却棍棒相加,这是本末倒置。但是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当众教育,不当众让孩子出丑,因为如果当众批评孩子,在他们看来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反而无论多么有意义的教育都成了无效教育,甚至适得其反。

教孩子学会自我反思也是规则意识。犯了错不知道存在哪里,不知道反思,这不是人之所为。《大学》 有讲: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指为人者以修身为本,修身先正心,学会反思自己。反思本就是一种自发性的自我审视,如果能让孩子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那么孩子对规则的认知就会越来越完善和深刻,自律能力也就越强。比如过生日、过年时,可以问问孩子,长大了1岁后,对过去有什么总结,对未来有什么计划等。

教育孩子成为具有规则的人,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样。古人所说“梨子无主,我心岂无主乎?”,就是规则意识的具体践行榜样。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让孩子做个懂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父母首先就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做个自制力强、有耐心、高素质的父母。要想孩子具备顽强的意志,很好地融入社会,最基本准则就是要有自我约束的毅力,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跟上社会的节拍。所以,各种道德准则、做人的基本准则、合理的行为规范等,孩子从小就应该知道。


大嘴英


"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 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而至今这句话依然受用,在社会中行走,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规矩束缚,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规矩才有了这个安定祥和的社会。同样,人要想有一个稳定而美满的未来,也离不开规矩、规则。而遵守规则的意识,应该从小树立,这样才能快速的适应社会。

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1、 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2、 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帮助幼儿适应社会,更好的成长。

3、 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4、 树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1、规则应从小事做起

看似一件很小的事情,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拿早晨起床来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而整天赖床,一旦形成这样不好的习惯,可能会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影响。懒床可能造成孩子上学迟到,以至以后的上班迟到,不仅影响工作,而且还会给老板、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对其升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结合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我们通过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在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很多相应的规则要求,避免了脱离实际的说教。例如在玩 " 影剧院 " 游戏时,我们重点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规则,使孩子们知道在影剧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喧哗,以免影响别人。

3、赋予孩子一定的权利,自己制约违规行为

孩子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接受了它的存在,但若要使这种认识内化为习惯性的行动则需要练习和强化。很多的规则是比较细致的,孩子光是知道,不进行练习,不从思想上转化到行动上,那都是 " 纸上谈兵 "。

4、对孩子要加强规则引导,适当鼓励

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如果孩子遵守了一些设定的规则,家长要适当鼓励和赞扬。

5、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居高临下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做的每一件事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父母平时当孩子面说的一些规则,一定要遵守,要和孩子处在平等地位上。

闲暇时间可以利用手机教宝宝学汉字哦!推荐一款幼儿识字软件【猫小帅识字】,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使用时有一种听人讲故事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让孩子开心地学习汉字。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可爱的嘤嘤酱


规则的制订要给孩子留有希望。当孩子想做某件事而家长必须拒绝时,家长应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举个例子:晚上,孩子没写完作业就要看电视。您可尝试用以下方法分步予以拒绝:

  第一步:妈妈,我想看动画片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

  第二步:可我们已有约定,没写完作业不能看电视啊明确亮出规则。

  第三步:明天,你早点儿写完作业再看吧给孩子留有希望。

  显然,以上做法会比您一口拒绝孩子,更易为他接受。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在制订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全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尽量避免使他产生抵触情绪。家长须知,规则的制订在于建立警戒线与使孩子有秩序感,保障孩子沿着安全健康的轨道成长,而不单是为了树立家长的威信。

  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尤其是涉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事情。共同制订规则除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外,还会增强他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另外,规则内容务必明确、具体,不能给孩子讨价还价的机会,更不能乞求他遵守规则。


萌萌儿郎


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需要规则来约束行为习惯。

关于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人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大人的影响,很多事情上会模仿大人的做法。

大人以身作则很重要,比起言传教育孩子,身教的力量更强大。所以,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我们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

为人做事,我们要有原则底线,得给孩子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2.多引导孩子,坚持原则。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什么就是什么,可塑性很强。

关于规则的建立,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凡事坚持原则,切不可溺爱孩子,突破原则。

在很多事情上,孩子还比较缺乏是非观,我们要反复教会孩子一些东西,涉及原则的事情不能轻易答应孩子,也不能为了哄孩子开心随意突破底线。

规则是用来遵守的,不是用来挑战的。我们能够守住原则,孩子慢慢就会明白规则,也会自觉去遵守规则。

3.规则建立宜早不宜迟,孩子遵守规则需要多监督多提醒。孩子两岁左右就有自我意识,两三岁是建立规则最关键的时候。

及早给孩子建立规则,孩子养成了习惯后,以后我们就可以少些操心,否则孩子的麻烦会很大。

孩子毕竟是孩子,容易忘记我们的话,所以,给孩子建立规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需要多提醒孩子,多监督孩子的行为举止。

4.跟孩子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建立规则,我们有必要告诉孩子,什么事该做或不该做的原因,不能定了个规定就直接让孩子无条件遵守,孩子不理解,觉得我们强行要求他,会产生反抗心理。

我们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不守规则的后果,让孩子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守规则,这样孩子更加容易接受规则,也愿意遵守规则。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规则,否则世界就乱套。给孩子建立规则十分重要,父母千万不能忽略。


柠檬遇上姜


1. 家长以身作则,遵守规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因此,让孩子守规则,家长要先行,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不能一边要求孩子排队遵守秩序,一边带着孩子插队付款或者购物;不能一边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一边带着孩子闯红灯……

2. 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家庭规则制定过程中,要考虑这几点:家庭规则不超出孩子的年龄范围;规则内容要具体细化;家人的规则态度要保持一致;规则内容上要注重孩子生活规律及习惯等的培养;执行规则时,清楚底线,不能一味地忍让。

3. 利用绘本对孩子进行引导

家长枯燥的说教也许对孩子作用并不大,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来引导孩子,绘本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在阅读的过程中,绘本里的那些道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有代入感,要做绘本里的小小主人公,逐渐建立起规则意识。

愿每个孩子都做讲规矩的好孩子,毕竟,幼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起到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小小思维家


你好,我的孩子现在两岁五个月了,他知道垃圾丢垃圾桶,出门要带垃圾走,知道超市东西没我付钱不能吃,知道超市东西不能乱拿,我们上班会说再见,睡觉前会跟奶奶说晚安。这些规则意识是怎么养成的?我觉得

1.说——言传(立规矩)

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告诉他,这事应该怎么做,也就是立规矩。比如:你要告诉他垃圾是要丢垃圾桶的

2.示范——身教(树榜样)

孩子六岁之前,特别是三岁之前,所有的东西行为基本是模仿大人而来的。这个时候你的一举一动,一定要树立好的榜样,孩子模仿的自然是好的,规矩的。比如:你经常用过的垃圾,你自己拿一些,孩子拿一些,带他一起丢垃圾桶

3.纠错——是非观

那我们跟他立了规矩,他违背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事是错的。如果不说时间久了他会认为这是对的,所以把是非观的种子种在他心里。比如:垃圾没丢垃圾桶里,你发现了,要立马叫住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而且带他把垃圾丢桶里

4.斗智——找弱点

孩子有的时候就是你说也不听,你教也没有,他就是不跟你做,而且唱反调,那这个时候让他听话的就是他喜欢的东西,找它下手肯定奏效。比如:我家孩子乱扔东西时,我就拿他喜欢的挖机跟他讲,你乱扔垃圾,我就乱扔你的挖机,丢到外面去,😇😇😇😇他一般会乖乖的听话[呲牙][呲牙][呲牙]

5.多赞美

孩子做对了,要及时给予鼓励,赞美,赞美的力量是无穷的,越鼓励越懂事,听话。比如,我家孩子主动把垃圾丢垃圾桶里,我会竖起大拇指给予最及时的鼓励,或者抱抱他亲亲他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可爱][可爱][可爱]






宇儿乐园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虽不好听,但是真正可以反应出现实情况!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所以说呢!孩子的规则意识取决于父母的规则意识!人之初性本善,小宝宝出身就是一张纯白色的纸,是那么纯洁和干净,往后的生活中,这张纸上画上了什么颜色,更多的取决于父母!家长总是在找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做到,孩子也就跟着学着做,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也就成型了!不要刻意的去纠正和束缚孩子,这样做反而会得到更糟糕的结果!



新疆晓江


你好。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中国有句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们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后有更好地发展。让孩子从小便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对孩子来说,规则有些简单化,也就是有规律的生活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岁以内的小孩子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时间久了,他们也会因为熟悉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些规则的制定是从保护的角度进行的,在这样的规则下,孩子能够自我保护,也不会因为不守规则而伤害到其他人。

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慢慢的对规则方面有更强意识。

在吃饭时时可以规定孩子,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玩手机,吃饭是可以聊天,但嘴巴里有食物时不能说话。

冬天孩子会喜欢懒床,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说:“没事,起晚了也没事。”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迟到并不是大事,还会让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上觉得,不上学也不是什么大事。

让孩子每天都有固定的个人时间和看书时间等,养成一个自己分配时间的观念,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则,不能只针对孩子一个人,要全家一起以身作则的交给宝宝什么是规则。


孕期育儿小贴士


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需要规则来约束行为习惯。

大人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大人的影响,很多事情上会模仿大人的做法。

大人以身作则很重要,比起言传教育孩子,身教的力量更强大。所以,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我们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



阳阳宝妈


从孩子一岁开始就可以给孩子树立规矩,前提是家长首先要做到,树立榜样,才能达到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目的。

1、在公共场合让孩子不要大声喧哗,并且在地铁和公交车等乘车工具孩子不能打闹,发现孩子有打闹以及乱串等不文明行为时立即制止。在乘车工具上不占座,有上车人时教会孩子立即让座的意识。

2、在家庭方面给孩子树立规矩分为以下方面

(1)吃饭时,长辈没有上桌,孩子就不能提前上桌,再饿也要等长辈上桌说开动才能允许孩子动筷子吃饭;

(2)孩子有所需求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懂得只有通过努力劳动之后才能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

(3)家长要想孩子是一个爱整洁和爱干净的话,首先家长要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才能督促孩子去做此类事情。在孩子不满3岁开始就教会孩子睡觉前把自己的衣服叠整齐(换洗衣服先天晚上就找好)放到枕头旁边,第二天自己穿衣服等等生活琐事教会孩子就可以了,无论开始做的有多么糟糕都不要训斥孩子,慢慢就会做的很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