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么让一个人发狠读书?

用户5547770233


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有了内驱力才会发狠读书。

一个同学,小时候她父亲不喜欢她,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挨了很多打。后来她开始努力读书,其实是想通过读书让父亲喜欢她。毕竟有个成绩好的孩子是家长的荣耀。

但后来她发现成绩好了她的父亲还是一样不喜欢她,动不动就打她。于是她就憋着一股劲儿想靠读书出去,远离她的父亲。

那时候每天最晚回宿舍的是她,最早起床读书的还是她。后来她如愿考上了大学,嫁了个加拿大人,如今住在加国,离她父亲很远很远了。

还有个同学,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拉扯她长大。同学家住农村,家境贫寒让她一直想靠读书改变命运,报答她爸爸。后来她也考上了大学,然后和她老公创业,现在是年入千万的小老板了。


芝麻辰小七


这是我老师告诉过我的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生,他很讨厌学习,天天翘课,他父母也没办法,后来父母往各种学校求助,可是再怎么求爹爹告奶奶也没办法,于是父母想了个办法:带他去体验那些差学生的打工地,于是他暂时辍学,他刚开始打工还觉得“嗨,这比学习好多了”。可一个星期之后他就有点烦,有点累了,一个月后,他终于快疯了,哭着求父母送他回学校,父母想尽了办法,他终于又回了学校,不过他再也不偷懒了,于是他好好学习,最后上了个不错的大学

很多家长有时候会跟孩子说:“孩子你知不知道我真的好想回到读书时代”

其实也就是这样

当你真正的去工作你才发现在学校读书真的一点也不苦,所以

珍惜学校生活



抖音Minecraft百亦君


让一个人发狠读书?只凭说教是不顶用的,我说说几个实例供大家借鉴吧!

案例一:十几年前,高三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个插班生。这个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但看着年龄比其他同学年龄大一些。高三复习的时候,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这个插班生就主动地和这些同学聊天。我发现跟他聊过的同学,学习态度普遍的都有好转。好奇驱使我与他深谈了一次。原来他以前也很厌学,后来休学两年。在外面打工两年,小小年纪,打工的酸甜苦辣,让他又重新回到学校。他非常的珍惜重回学校的学习机会,每当班里出现不好好学习的现象时,他就以他亲身经历说服同学。他的亲身经历比老师的说教要顶用的多,他和同学们进步是飞快的。


案例二:高三时,有一男生自诩为高富帅,学习积极性不高,比较颓废。同学们嘲笑他是矮穷挫,他倒也不在乎。有一天,航空公司宣传招空保,老师建议他去报。他说自己长得丑,学的也一般,连面试都过不了。其实他长的不错,体育也好,只是因为平时太高调了,大家故意笑他的。老师鼓励去报考,说她有实力。结果他面试和体测都通过了,最后就是看高考成绩了,尤其是对这个英语有特别的要求。他本来就不太爱学英语,但在这之后,再也不用人催了,拼命学习英语,最终如愿的走进了大学。


案例三,有一年水平测试前,突然发现一个学生最近复习特别的卖力,成绩是蹭蹭上涨。叫来询问,问他吃了什么神丹妙药,给同学们也介绍介绍。结果他说他妈妈给金钱刺激。承诺他如果要是全a的话,买一个他向往已久的高级篮球鞋。家长奖励分好几个层次,从总分、名次、单科的进步到全a,都有不同的奖励。奖励到位了,这个学生信心满满地向他的奖品冲击了。也许很多人说物质刺激不好,但至少这个时候对这个孩子起作用!

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什么方法,一定是能触动他心灵的东西,老师和家长的简单说教作用不大!


知足者常乐66


我发狠读书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逼得我生不如死,只有读书这条路

无路可走,凡是上课,不再浪费一分钟,听懂每一个知识点。我把初中的历史书每一页只要看一眼就能背下来,所有的文科算背诵,理解记忆,数理化90%都能理解,参加全年级考试,12个平行班,每个班70多人,半学期从慢班考到快班,考进全校前100名,之前可能是底子也还可以,但我自己也逼了自己一把。

2.为了证明自己

从小到大,总会有人看不起你,说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么说你的人你难道要自甘居于人下,我不会,从小有多少人不看好我,我不为了给他们看,我就是要证明自己也可以很优秀,所以这一路从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工作,我都努力做好自己。

3.为了自己的理想

我喜欢旅游,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学好地理好去其他地方,我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挣钱,给自己有一个实现理想的经济基础。





上官逸风


我总结了一下,不外乎有以下四种状况,看看哪种适合你。

1.说反话。

我儿子就比较适合这种方式对待他出现的问题。他学习还可以,这个方面我倒是不怎么担心。

他报的架子鼓课,每个星期五的下午,从学校出来马上又去上这个课程,用他的话说有点太赶了,因此就有了抱怨的情绪。

上课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有一次,都上课10多分钟了,他也没仔细看群里的上课通知。

我随口就说,今年交的是年费,明年你就别上了。没想到他说,以后我一定要好好上。我自然很高兴。

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不能很好的坚持,那一生他将一事无成。

2.急于求成,看不到希望。

我注册头条后,每天都坚持回答问题。一个多月了,一分钱的收益也没有,不免失去了信心和动力。

孩子读书也是如此,有的孩子短时间内很用功,就希望月考的时候,有个好成绩,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学习是一个每天都要持续做的事,短期內看不到效果。要有持致以恒的态度才行。

3.有针对性的上些辅导班。

有的孩子他不是不想好好学习,而是他功课落下了,老师讲的实在是听不懂。

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找原因在哪里,家长如果会的话,自己辅导。不会的话,针对性的上些辅导班。

孩子能听懂了,也会做题了,也就有信心,并且能好好读书了。

功课落下太多的孩子,家长要有耐心,持续较长的时间比较好,否则前功尽弃。

4.对孩子多些鼓励。

有些孩子在遇到难题或成绩下降时,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如果这时父母责骂或者拿别人家的孩子贬低他,这时,他就不愿用心读书了。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一句鼓励的话,它就象星火,也可以燎原。他也为会这句话努力找原因,下狠心好好学习。

总之,不愿发狠读书都有具体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问题。他自然而然就会好好读书了。

我是@往后余生zcx,三个孩子的妈妈,与你一起探讨成长路上的难题。





往后余生ZCX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吧,虽然我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我经历过从学渣到所谓好学生的过程。有2段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段是高中。我初中学习属于中等偏上,但因为有一定的艺术特长很受老师喜欢。毕业后以艺术生的身份考入了重点高中,那是我们那最好的高中,同学都特别的努力,但我以为混混日子还能像初中一样。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物理、化学都在40分左右。我很震撼,因为在初中时,好歹也算个好学生,怎么成绩变这样。之后在父母压力下也试着努力,但每次都好像是喊喊口号,没沉下心来,一直到高二分文理。我当时不知道选啥,有点心灰意冷,但班主任的一句话刺激到我,他说你们这种艺术生,成绩也就这样。刺激到我的不是后半句,是前半句“你们这种”。我一直觉得我跟大家一样,但其实到现在我已经跟大家产生了很大距离,而自己不自知。也很感谢那时班主任没放弃我,我最后选了理科,沉下心来,每天晚自习回来后再学习一个小时,然后睡前躺在床上回想今天每门课学习的内容,就这样一直坚持到高考,虽然成绩不是特别拔尖,但最后还是考入985学校。

第二段是考研。为了考研努力学习,就有点自己逼自己上梁山的感觉。因为我大学成绩还可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可以保研,但当年学校有一些政策可以让一些人从其余途径保送,占用了一些名额,最后保送到我前面一个。当时就郁闷了,其实当时手上也有几个不错的offer,但我意识中从来没觉得我上不了研究生。于是在考研前最后几个月在学校附近一个小山上租了个房子,每天下山从食堂打一次饭回去吃2吨,唯一的娱乐就一个收音机,太孤独了就下山去街上看看人。

从我自己的经历我认为,让一个人发狠读书绝对不是别人逼出来的,而是自己真实意愿。自己意愿来源于哪,就是来源于 1、自己认识到现状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

2、自己目标很明确,不会给自己其它退路。

以上是我自己感受,未必适用于所有人,希望可以给你参考。


倩小倩来电啦


能让一个人发狠读书,那就要让读书对他有极致的诱惑。能真正知道知识能改变他的未来!这让我想起了读书时候走遇到的对我影响很大的同学!


一、初中女舍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身农村。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收玉米,种蔬菜,假期还要一起去卖菜。风吹日晒,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她痛苦不堪。她说,很多次在夜里咬牙对自己说:我一定好好学习,逃离这里,靠知识改变命运!直到此刻凌晨一点楼道灯下那瘦小的身影还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脑海!现在看来那些时光可能已经变成了她的精神财富。


二、大学男同学

后来得知他家庭背景一般,母亲保险员,父亲基层公务员,业余靠写作有些收入。大学四年,专业课永远第一,奖学金拿到手软,在学习上自律到让人吃惊,最后达到他的目标华中科技的研究生!记得他说过,我爸爸告诉我,知识能改变生活,因为他靠写作的副业得到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的东西!可见父母的引导,尤其是身体力行的指引,让孩子对知识的认知会有很大改变!


三、对生活的思考,可能会从内心改变他对知识的渴望!

网上有个说法,带不爱学习的孩子去三个地方看看,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看看出入这三个地方的人有什么不同,可能会对刺激他思考,改变对学习的看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他亲身体会下可能更有帮助!

还有龙应台的一段话,让很多人感触颇深!如图


viki姐姐


每当家长对孩子说,你要认真读书,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才能赚大钱,才能成才,父母每天苦口婆心的说,孩子反而不以为然,有的可能根本听不进去,愁啊,愁坏了父母。

有时候我们要经常反过来想想,我们当年不好好读书的时候,父母是怎么说我们的,有没有效果,我们自己是不是还在用他们曾经的模式呢,既然对曾经的我们也没有效果,何况这一代呢,他们更加的聪明。

有时候一件能够触动他灵魂的事情有可能会震撼他,让他从此奋笔疾书,刻苦学习,记得我有个表哥就是这样的,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能够读到初中已经很不错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但是由于资源缺失,他们成绩也就那样,那时考个中专学校是读书唯一的出路,因为根本不可能上高中,还记得初中考了两年都没考上,你说他不努力吗,估计也不是,就是内心的潜力没有激发出来,正是那一年,他的爸爸是民办小学教师,被放掉了,多么痛的领悟,正是这件事让他发誓要争口气,从此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学习非常的自觉,就像工人加点加班的干活一样,终于在那一年,他考上了师范学校。

用事情激励更为重要,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你得掌握孩子的特点,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优点,发现它,发挥他的优势,找到自信,更容易成功[爱慕][爱慕]





孩子与梦想


你说的“读书”指的是学习吧?是不是孩子读书不用功,一时半会想不出办法了?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可以试试让孩子假期去打打工(名为“社会实践”)。收入归孩子本人支配。时间持续不少于半个月。打工期间要结合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写打工日志或随笔。

我的孩子读初中时,有段时间学习不太努力,暑假前我联系了一家企业,让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去打工,名之为“勤工俭学”。

一个月下来,孩子写了两万多字的“打工随笔”,描述了打工的辛劳,收入的微薄,还说什么“资本家心真黑”(这个观点不对,我当时与孩子讨论过,给予矫正),赚钱不易,做工人真辛苦等。

此后,孩子读书开始发愤。现在有了收入较好的体面的工作。

父母苦口婆心是没用的,还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选择吧。








老顽197486757


刚好我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她高中毕业在深圳工作,孩子上中班了马上就上小学了,为了孩子能经常身边打算在深圳买房,她家条件不是特别好,办深户必须要本科学历。她现在报了一个培训班没时间去上课边工作边看书,每次和她视频聊天都争分夺秒回答完了就自己的事情了,说要准备考试时间紧。披头散发也没有像平时一样化个妆,但是从她脸上可以看出她是快乐的,为了孩子拼命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