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雍正王朝》中,康熙帝亲自掌握的“狼覃”两万铁骑,为何临终没传给雍正?

忠肝义胆岳老三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带领众皇子去热河木兰秋狝围猎,就着这时,出现了废太子胤礽“假调兵符”的谋反案。在这康熙经历的众多困难中,只能算个小难题,于是康熙在生气惋惜的同时,不慌不忙的调嫡系侍卫“狼覃”率两万铁骑进驻八大山庄护驾。在《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中,狼覃的两万铁骑是康熙最后的一道护身护,其战力,军纪等无一不是王牌中的王牌,那么这支力量为什么没有传给雍正呢?

狼覃铁骑

狼覃起初是史文彪的弟子,后来阴差阳错下成了康熙护卫,康熙幼年时期就一直跟随左右,在后续保护康熙读书,以及出掉鳌拜中立了大功,可以说得上是康熙嫡系中的嫡系。同样的人还有武丹,魏东亭,只不过后来两人都被外放,只有狼覃一直守护着康熙。在康熙密令下训练一直秘密武装,用于危急时刻保护康熙安全,是康熙最后的一道防线,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那么这样一支秘密,忠诚,并且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为什么不传给雍正呢?

雍正还未登基

很明显,即使康熙再怎么决定吧帝位传给雍正,只要雍正还没继位,康熙就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军队交给他。无论是谁,只要掌握了着两万铁骑,他都可以毫无悬念的登基上位,甚至会造成血流成河的惨剧,更不需要什么遗诏。所以在没彻底传位前,除了康熙,谁都无法掌握这支力量。

雍正皇帝有自己的秘密武装

康熙作为皇帝,任何一个皇子的动作都在他的眼底下,雍正早就在培养自己的嫡系武装力量,比如传说中的“粘杆处”与“血滴子”等等,对于雍正来说,狼覃的宿命是他的父亲康熙,而不是自己,所以即使康熙把狼覃的两万铁骑给他,他用的也不舒服,不自在,所以他有自己的武装嫡系。

雍正的多疑猜忌,康熙也不会把军队交给他

雍正皇帝生性多疑且刻薄寡恩,康熙明白,任谁上位以后,也不会重用上代皇帝遗留下的军事力量,因为那不是他的嫡系,与其吧狼覃与两万铁骑留给雍正,让雍正迫害他们,还不如不传给他。于是让狼覃秘密死亡,而两万铁骑,也就秘密的消失了。

这就是康熙皇帝没有吧自己的忠心侍卫狼覃与自己的两万铁骑护身符传给雍正的原因,如有错误或者不同意见,欢迎大家指正提点。


丫丫说史


首先,“狼覃”是什么?

狼覃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二月河《雍正皇帝》中有明确的交代。狼覃和曹寅、魏东亭等经历过擒鳌拜、平三藩等,是康熙皇帝一起出生入死的死党。用一支自己直接指挥的秘密军队,是皇帝们确保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像康熙帝这样精明的人,自然也不会少有。而这支秘密军队的指挥官,一定是康熙最信任的忠贞之臣。狼覃,就是这支神秘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狼覃掌握的秘密军队数量到底有多少?

题者在问中指出“两万”,不知道这个数据从何而来?如果是两万,就是一支大部队了,吃穿住用耗费就会相当大,还要隐秘自己的身份,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当时,老十四胤禵伪造调兵手谕,暗害太子胤礽,让凌普调两千兵马围困八大山庄,康熙为了防止意外,即可向张廷玉下令,秘调狼覃进入八大山庄。按照康熙的指令,要对凌普的两千兵马实行反围困,至少也得有一千上下,加上康熙自身的内应侍卫,数量超过凌普兵马,才有可能对凌普形成震慑。

如果是两万,数量和目标太大,不能为太子胤礽或者诸皇子知晓,那是很难办到的。另外,老八胤禩和老四胤禛都经手过户部的事儿,户部就是财政部,狼覃的兵马需要给养,一定要有花费,老八和老四都不知道,说明这笔账的支出没有经过户部,而是出自于内务府,康熙自家金库,内务府要养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可能性不大。所以,狼覃的兵马数量应该没有两万,不会超过两千,相当于一支警卫部队。

狼覃的秘密部队最后哪里去了?

狼覃在八大山庄出现一次过后,就再没有出现过。如果还存在,我想他应该出现在传位雍正的危机时刻。但是,那时候,康熙一方面已经搞定了九门提督隆科多,另一方面让张五哥给雍正留下了金牌令箭,以放出老十三胤详策应。纵观形势,老四登基应该是稳稳的,康熙也没有必要再安排狼覃来维护雍正即位。

康熙在位61年,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人估计也存在不多了,就算还有活下来的,年龄和身体估计也难以胜任领导干部了,想当时社会平均年龄只有33岁啊。所以,到康熙驾崩的时候,狼覃是否还在是一个问题,而他这支军队的组成还剩下多少,都成为一个秘密。如果狼覃已死,很有可能康熙也就解散了他的部队,毕竟康熙已经对死后的接班人作了最充足的安排。

为何康熙没有保留这支部队给雍正?

这个可以参考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皇帝的秘密部队怎么可能让皇子们知道,并且传给继承人呢?什么是秘密部队?当然是给皇帝处理棘手或者不光彩事务的,他们完全只对一个人负责,那就是皇帝,生为皇帝,死亦为皇帝,除非皇帝命令他们效忠下一个皇帝。但是因为他们干的都是秘密事务,下一任皇帝会不会相信他们呢,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像狼覃这一类忠心耿耿的臣子,最终主子死后,要么就隐蔽江湖,要么被赐死,要么随主子自杀,因为他们杀戮太重,很少见到他们又跟随下一个主子的。

而雍正,在雍王府就已经培植了另一个秘密组织:粘杆处。粘杆处是干什么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粘杆处有多少人?肯定没有两万人吧,都是给雍正秘密办差的。所以,和粘杆处性质差不多的狼覃部队,数量怎么会有两万呢?

康熙皇帝是不会将给自己秘密办差的人交给下一任的,因为这属于他最私人的秘密。正如邬思道所言,皇帝行的是正大光明之道,怎么可以保留阴暗秘密的东西呢?康熙身为千古一帝,这个道理不会不知。


青灯问史


康熙的身边,确实有一支狼覃统领的秘密部队。在热河行宫,太子亲信凌普率兵逼宫时,康熙曾从这只部队抽调2万人,便轻轻松松平定了叛乱,可见这支部队对皇帝是相当忠诚的,其战力也是相当可以的。


那么,这样一支部队,为什么始终没有传给雍正呢?

我的回答是:这只部队最终肯定传给雍正了。之所以当时没有立刻交给雍正,一是为了再次考验雍正对部队的掌控能力,二是要震慑监视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9门提督管辖的1万多人这三只部队。

这支秘密部队是怎么组建形成的

首先,这支部队人数远远不止两万人。按照清朝作战主力和留守部队6:4的比例,这支部队大概总人数在3.5万人左右。而且康熙当时的原话是:密令狼覃率两万兵马,进驻八大山庄,听其口气也知道不止2万人。

其次,这支部队,是康熙受两件事情启发后组建的。

第一件,是擒鳌拜。


当时,鳌拜气势汹汹。满朝文武,很难分得清谁是忠谁是奸。为此,康熙决定成立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直属部队,只听命于自己,这样才能以备不时之需。

魏东亭,就是具体负责这件事情的人。他通过认真排查,把自己认为对康熙忠诚的倔驴子(后被康熙赐名武丹)、郝老四、穆子煦、狼覃,以及鳌拜府的刘华,都加进来了。此外,还加进来许多效忠于康熙的侍卫。同时,聘请铁罗汉史金标做他们的师傅,锤炼武艺。最终,依靠这些人,出其不意,擒拿了鳌拜。

从此,康熙尝到了甜头,事后以这些人为基础,组建了这支特殊部队,但当时人数还不多,也不够重视。

第二件:平三藩

平三藩的时候,朝廷和吴三桂的军队在岳阳地区形成对峙,难分胜负。这时,察哈尔王大军逼近北京,陕西王辅臣坐山观虎斗,危机之中,周培公力挽狂澜,把各府奴才、家丁集合起来,经过训练,形成一把尖刀,击溃了察哈尔的叛军,逼得王辅臣投靠朝廷,奠定了平定三藩的基础。


▲周培公率兵平叛

这让康熙大受鼓舞,真正认识到留一直后备力量是多么的重要,于是立即决定在原来基础上,扩大这支秘密部队的规模,配备最好的武器,并任命自己信任的狼覃去担任统领。

二、为什么关键时刻,不把这支部队交给雍正?

一是想再次考验雍正对军队的掌控能力。

对康熙来说,朕遗诏指定了你继位,金牌令箭交给了亲近你的张五哥,你锻炼了这么多年,如果还不懂得把胤祥放出来,利用他的威望帮助你掌管军事大权,那再添进去这几万人,也没用。

二是要发挥震慑作用。

我相信,以康熙的英明,早早就命令狼覃,派人密切监视丰台大营等三只部队的动向,秘密形成包围态势。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雍正无法掌握军权,那就先发制人,执行斩首行动,先把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领导层给斩首,为雍正赢的喘息的机会。

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对康熙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来讲,很正常。你看他用老四、老八等制衡太子叛乱的手段,就看得出他城府之深。

三、这只部队最终去哪里了?

雍正顺利继位后,这只部队就向雍正效忠,归归十三爷胤祥管辖。鉴于狼覃等已经年岁很大(比康熙要大,70多岁了),雍正很可能下密旨,给部队领导加官进爵,让他们退休。对其他中级军官,则分别打散到其他部队,而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接管他们的职位。

这只部队,在雍正朝一直存在。当八王议政,逼宫雍正时,隆科多早早投靠廉亲王胤禩他们,而且他们总结了上次的亏,派人控制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可雍正为什么那么有底气?底气何来?我想,应该就是这支皇帝才能指挥的动的部队。





雍正死前,因为早早定了弘历为太子,所以这只部队理所当然交给了乾隆。但以乾隆的性格和自信,这只部队几乎派不上用场,被解散的可能性非常大。

牛娃点评:

狼覃所率领的部队,是康熙从擒鳌拜,灭三藩中,得到的启发,而建立的一只直属于皇帝的战略机动部队。事实证明,他就像一把隐藏在黑暗中的利剑,不出手则以,出则必胜。在击败太子第一次造反阴谋中,一亮相,就发挥了极大作用。

这样的战略部队,是非常有必要的。《亮剑中》山本大队的特种兵部队,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战争到了僵持阶段,一支奇兵的出现,可以对扭转战局起到决定性作用。


执着的放牛娃


在《雍正王朝》中,这个“狼覃”很神秘。他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胤禩和胤禵为嫁祸太子胤礽,故意伪造太子手谕,命凌普率2000人包围八大山庄。康熙以为太子要谋反,在手上没有现成兵力的情况下,令张廷玉传令狼覃,进驻八大山庄护驾。

可见,这支精锐部队并不存在于国家正式的武装编制之内,而是奉康熙命令秘密组建,直接接受康熙指挥的亲军卫戍力量。而这支神秘武装力量的统帅,他的名字叫狼覃,这是一个极为神秘的人物。



狼覃是康熙曾经的一等贴身侍卫,与年轻时的康熙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狼覃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便是与魏东亭等人一道,帮助康熙生擒鳌拜,由此得到了康熙的绝对信任。如果没有得到康熙的信任,狼覃也不会奉命组建这支部队,以此作为保卫康熙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但狼覃统帅的这支神秘的精锐铁军却只在《雍正王朝》中出现了一次,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于是很多人便猜测,狼覃的最终结局怎样?康熙在临终前有没有将自己的“撒手锏”转交给雍正呢?



个人认为,基于这支精锐部队的私人性和机密性,康熙应该不会把他们传给雍正,而是在自己即将大限将至之前,将其秘密解散掉,甚至是清除掉。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有新君要用的人,尤其是做一些秘密差事,或是直接保卫皇帝人身安全,皇帝必须要找最信任的人去做。而且基于这支部队的机密性质,他们的命运极有可能是被秘密解散,甚至是将他们彻底杀人灭口。

而对于狼覃本人,他的命运又是怎样?要知道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狼覃作为他青少年时期的侍卫,年龄上应该与他差不多,或是比康熙年龄大一些。所以,从年龄上看,狼覃应该不会活到雍正年间,他极有可能在康熙朝晚年就去世了。



如果没有去世,狼覃也绝不会再活跃于雍正朝的秘密战线了。因为雍正不会在这种事上去用一个先帝朝的老人了,他会启用自己信任的人去做。而狼覃极有可能在康雍交接之际秘密退休,从此隐姓埋名。或者,在清除活动中被秘密处决掉。


达摩说


是啊,为什么狼覃后来没有再出现呢?

在《雍正王朝》中最惊险的一幕就是老八胤禩一伙逼宫大戏了,有人提出假设,如果当时老十三没有出现的话,雍正帝还有后手吗?

一、

大部分人觉得如果当时老十三胤祥没有及时赶到,雍正帝可能真悬了。也有人提到了一支神秘部队,那就是曾经在八大山庄出现过的狼覃部队,那么这支部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狼覃部队,仅仅在老八胤禩一伙假传太子手谕调兵的时候出现过,后来剧中再没有出现,不免让人联想翩翩,这支秘密部队到底去哪了呢?

其实狼覃并不是部队的名字,而是一个人!

在二月河的小说中,这个人也只在康熙皇帝中出现过,他跟魏东亭、武丹等人都是康熙帝的铁杆支持者。也是一起出生入死,一起扳倒鳌拜,镇压太监起义,以及后来的征服葛尔丹,平定叛乱的参与者。

只不过狼覃并没有外放出去,他一直统领着一支大约两万人的铁骑部队,守卫着京城。这是一支秘密部队,平时是不露面的,而且只听从康熙帝的指挥。

但是在《雍正皇帝》这部小说中并没有提到狼覃这个人,八大山庄解围时也不是派的狼覃部队。所以剧中提到的狼覃部队就只能靠分析推断了。

当然编剧不可能是空穴来风,狼覃基本的人设还是按照《康熙皇帝》中的情况设定。那么狼覃部队到底是一支怎么样的部队,用来做什么的呢?

二、

首先要探讨一下这支部队的编制,到底有多少人?

假如真像《雍正皇帝》中说的那样一共有两万铁骑,而且只听命于康熙帝的指挥。那么在京郊维持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自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按照当时的史书记载,康熙帝和雍正帝时期,在京外驻守的二营加起来有三万四千兵力,在城内的部队只有巡防三营,到了乾隆帝的时候增加到五营,差不多也就二万兵力。

这些正规的部队养起来都比较吃力,怎么可能还会维系一支如此庞大的秘密部队呢?

如果是二万人,那么自然也就谈不上秘密了,目标太明显,自然就是暴露在阳光下的部队。要知道康熙帝是看到凌普的人马过来了,他才下令让狼覃过来的,可见狼覃部队就在身边,如果是两万兵马,这根本就藏不住!

在八大山庄的时候,老八胤禩一伙假传太子手谕调的是凌普的二千兵马。

虽然是陷害太子,可是这种拙劣的手段也太多漏洞了,明明知道康熙帝手里还有二万狼覃部队,你调二千军队过来,简直就是送死啊,太子胤礽再傻,也不可能傻到这个地步!

况且当时随驾出京的还有一千多的御林军!

所以,根据推断,要么狼覃部队就是阳光下的部队,编制二万人,但是不符合凌普出兵的合理性,予以否决。要么狼覃部队是秘密部队,但是人数并不是二万人,而是一千人,或者更少。

这样的话,一千多御林军加一千狼覃军,人数上才跟凌普的二千军匹配!

况且狼覃军是身经百战的特种兵级别,基本属于以一当十的,这才能保障康熙帝的安全!

三、

这支部队后来去哪了?

按照推算,康熙四十七年八大山庄被围一事,狼覃应该都六十多岁了。这次出现以后,直到狼覃去世,也再没有出现,而且狼覃是死在了康熙帝的前面,那么这支部队何去何从呢?

刚才已经分析过了,这是一支秘密部队,属于编制外的军队,自然不是明面上的财政开支,很有可能是康熙帝的小金库在供养。

而且在康熙帝决定传位给雍正帝的时候,是把宝压到了隆科多的头上,压根没提狼覃的事,其实如果狼覃部队还在,应该交给老四胤禛手里,万一隆科多这里出了问题,还有最后的一张牌可用。

由此可见,这真的是一支秘密部队,这支秘密部队并不是没有交给雍正帝,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交给的雍正帝。

大家还记得雍正王朝中在画面中多次出现的运水队伍吗?

这支部队负责从西山护送泉水到京城,这也是一支非常神秘的队伍,因为他们可以随便出入京城。而这支队伍的编制差不多也是一千多人,大部分人马就在西山驻扎,平时小分队进城送水。

康熙帝每天会把一张绿牌秘密地放在水车里带出,如果哪一天西山的部队没有收到绿牌,则说明京城有变,他们马上出发解决问题。

作为多疑的雍正帝来讲,他会放心这么一支部队吗?

说实话,他并不放心!

四、

所以在老八胤禩一伙逼宫的时候,他并没有出手这张牌,并不是没有到最后,而是因为他本就没有这张牌。

他的牌其实是粘杆处,还有就是传说中的“血滴子”部队:

关于粘杆处剧中也有体现,我忘记了是哪一集了,总之是有人对着院子里的人不耐烦的说了一句,别装了,捉不到蝉。

所以,狼覃部队,随着狼覃的死,应该是就地解散了,一部分人马通过图里琛纳入到大内侍卫中,一部分人进入到了雍正帝的秘密部队“粘杆处”中,剩下的岁数大的或者其他的就解散了。

那么在老八胤禩一伙逼宫的时候,如果老十三胤祥没有出现,雍正帝还有后手吗?

所以说雍正帝也是一个演戏高手,在老十三提醒他老八胤禩和八旗王爷关系密切的时候,雍正帝就信誓旦旦的说:

“让他去办,翻不了天!”

一方面他对京外的两营军队有足够的信心,一方面他早已经提防隆科多了,别忘了隆科多因为儿子的事在殿外跪了很久,都没有见到雍正帝。

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图里琛,他跑进来说了一番绝望的话,就等于明显的告诉在场的各位,雍正帝没有牌可以打了。这不是自乱手脚吗?唯一能解释的就是,雍正帝其实胸有成竹,这一切只不过是引蛇出洞,顺便查清哪些人是帝党,哪些人是八爷党而已。

而这个有底气的牌,就是雍正帝手中的“粘杆处”,或者叫“血滴子”部队,由图里琛控制。要知道八旗王爷和隆科多的军队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到金銮殿放肆吧?而“粘杆处”的人就可以!甚至不用他们,雍正帝真恼火了,叫图里琛亲自动手干掉这几个王爷,我想也不是不可能,外面的人一看头儿死了,自然也不敢乱来了。

别忘了还有刚才提到的运水部队呢,即使雍正帝就跟他们这样耗着,耗到第二天,说不定支援的部队就到了。

所以,狼覃部队并不是没有传给雍正帝,而是因为雍正帝有了自己的秘密部队,已经不需要狼覃部队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狼覃[tán]是康熙少年时期为了制服鳌拜而网罗的一批江湖好汉之一,他和魏东亭、穆子煦、犟驴子(武丹)、郝老四等人在智擒鳌拜前与少年康熙共同盟誓,是康熙最忠实的护卫之一。岁月匆匆,转眼间当年英气十足的康熙皇帝已经进入暮年,垂垂老矣,但与这几位老伙计的交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是历久弥坚。武丹和魏东亭等人都先后改文职,分别到广东和两江各省任职,只有狼覃统领着三万铁骑驻扎在京城与热河之间的黑山,这支王牌护卫直接归属皇帝指挥,只要康熙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热河行宫发生兵变时就充分体现出狼覃这支大军的重要性,当时十四阿哥胤禵模仿太子手谕,密调热河都统凌普率两千人马进驻行宫,陷害太子胤礽举兵逼宫造反,逼得康熙大半夜从行宫紧急撤退到戒得居。这戒得居在猎场与行宫之间,原本是预备给皇帝行猎乏累,暂作歇马的地方,最是偏僻不堪。可即便如此,如果叛军发现行宫无人,很快便会搜到戒得居来,因而这里并不是安全之地。幸亏狼覃在收到康熙的军令后,火速率军,勤王护驾,这才让局势得以平定。那么,为什么在康熙驾崩之时,没有把这支大军传给皇四子胤禛,这支军队最终的归宿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康熙确实没有把这支大军传给皇四子胤禛,这可以从康熙驾崩前险象环生的局势中得到印证,幸亏关键时刻胤禛用金牌令箭放出了老十三胤祥,赶到丰台大营收笼部将,当场将老八胤禩的心腹,丰台提督成文运当场处死。随后老十三率领兵马包围了畅春园,这才稳定了大局,迫使胤禩等人俯首称臣。试想,如果康熙临终前将这支大军传给了雍正,那就没有必要铤而走险,差点让胤禩成功夺嫡。
其次,雍正巡视河工期间,廉亲王胤禩联合上书房大臣隆科多,皇三子弘时等密谋发动政变,企图将在外巡视的雍正一举擒杀,趁机拥戴皇三子弘时继位,由廉亲王胤禩执掌朝政大权。雍正秘密返京之后却不进京,而是进驻丰台大营驻跸,挫败了胤禩精心谋划的这起政变。在这次事件中也没有使用狼覃的大军护驾,由此可以再次印证,这支大军在康熙驾崩前并没有传给雍正。

那么这支大军的最终的归宿究竟是怎样的呢?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事件发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而康熙驾崩时已经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登基,在位61年,69岁驾崩。狼覃与康熙年龄相仿,就算他能活到康熙驾崩之时也已经年事已高,不堪重任了。

因此极有可能是因为狼覃死在了康熙的前头,这支大军被分化瓦解,化整为零安插到了京城附近的驻防军营之中。倒不是说除狼覃外便没有人能统领这支军队,而是如果没有像狼覃这样知根知底,忠心不二的将领统率这样一支虎狼之师,万一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至于雍正更不会容忍这样一支独立大军的存在,从雍正的生活场景可以看出,崇尚节俭,不讲排场是雍正对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一支三万人的大军每年需要上百万两银子才能养活,而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在关键时刻勤王保驾,这个理由放在崇尚节俭的雍正这头肯定是通不过的。

所以说,狼覃统领的这支大军早在康熙驾崩前便已宣告瓦解,在临终之时康熙根本就没有秘密大军传给雍正。康熙相信以胤禛的能力必定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刷新吏治,完成自己晚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最终,胤禛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顺利继承帝位,推行新政,澄清吏治,把已经走在下坡路上的清朝重新扳回到正轨上,雍正也因此被认为是清朝十二帝中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茶坊


前言:康熙皇帝绝对是一个厉害角色,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除鳌拜、削三藩、收复台湾,东征西讨。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一起共同创立了“康乾盛世”,使大清王朝开创了新的历史高度。只是康熙皇帝到了晚年,在选定继承人的方面举棋不定,才导致“九子夺嫡”的惨剧,也直接导致了热河木兰秋狝的第一次废太子胤礽出现了“假调兵符”谋反案。在这场谋反案中,出现了一支“神秘”部队,大家或许很多人心中有疑问,是什么样的一支神秘部队解决了这场危机,这支部队又是谁掌握的呢?


一,这支神秘部队是由谁组建,为什么会组建这么一支部队。

先说说这支神秘部队的首领,“狼覃”此人自康熙幼年起就跟随左右的贴身护卫,是康熙嫡系中的嫡系。按照这么说的话,这个狼覃必然是跟随康熙参加过智捕鳌拜的行动。而康熙皇帝也从中领悟到了,手中必须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禁卫部队,由于武丹,魏东亭的外放,自然而然,狼覃就成为了这支神秘部队的统帅。


没有人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历经了那么久,直至热河废太子的假调兵符案的出现,电视剧“康熙大帝”里关于这支部队是这么描写的:“速调狼覃进驻八大山庄卫戍”。时隔不久狼覃就带领着两万铁骑包围了八大山庄。一时间,造反的废太子及其同党惊慌失措。这里有一个疑点,但凡造反,造反必定会吧热河附近兵力部署情况摸熟,断然不会明知这里有一支禁卫部队而强行造反。因此,此部队必定是康熙秘密圈养的部队,人数也不会多,不然大笔军费武器开支康熙也承担不了,另外,此部队时隔这么多年才出现这么一次,另废太子及其同党大惊失色,可见,此部队根本不在造反者计算之内。


二,这支神秘部队康熙临终为什么没有传给雍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前,已经七十高龄的“狼覃”已经去世,所谓群龙无首,这支部队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这支神秘铁骑已经被改编。

2有可能雍正帝还在潜邸就培养出了自己的私人卫士,比如传说中的“粘杆处”与“血滴子”等等,对于皇帝康熙传给他的部队也不会充分的信任和重用,因此,康熙不会传,雍正更不会要。


3.狼覃的两万铁骑本身就是康熙私养的禁卫部队,几十年没有行动记录,一直生存在阴暗里,关键时候一击致命,在热河废太子案中这支部队的使用使之从暗地一下挑到了明处,因此也就失去了秘密神秘部队的意义,作为一支“神秘而公开”的部队也就没有传给雍正的意义,迟早都是他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这支部队是由康熙擒鳌拜事得到的启发,手上必须掌握一直属于自己的禁卫部队,而狼覃作为贴身侍卫又是这支部队最好的将领,一直以来,此部队秘密训练,不到生死关头不轻易调用,直到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废太子及其同党造反兵围热河,迫不得已之下,康熙调用了这种部队救驾。此次调用,由于部队从神秘隐暗面转向了公开,加上统领狼覃的过世,因此没有必要将此部队传与雍正,换言之,雍正也不会要康熙的贴身部队。


唯恋无名


康熙帝无疑是清朝时期传奇皇帝之一,他少时八岁登基,而后十四岁亲政,一生之中除鳌拜、削三藩、收复台湾,力战葛尔丹,一路东征西讨,创下无数功绩,在此过程中,康熙帝也培养了数位嫡系,问题中所提到的狼覃,以及武丹,魏东亭都是康熙帝的铁杆嫡系,只是武丹和魏东亭后来被外放,并未留在京城之中。

狼覃在康熙幼年时便成为其贴身护卫,而且一直跟随在康熙左右,顺其自然成长为康熙帝嫡系中的嫡系,在康熙决定铲除鳌拜的前一天晚上,狼覃被康熙封为总领侍卫,与魏东亭等人一起参加了抓捕鳌拜的行动。狼覃相较于魏东亭而言,功夫更加刚劲有力,而且作战勇猛,善于指挥,所以在魏东亭被外派出任官职时,康熙将狼覃留在身边,负责保护京师安全。

狼覃奉康熙的命令,一直统领着一支大约两万人的铁骑部队,负责拱卫京城,而且这是一支秘密部队,又加之平时从不轻易露面的,所以外人难以知道其来历,另外,狼覃部队直接隶属于康熙帝,他也只听从康熙帝的指挥。直至康熙木兰秋猎之时,皇长子胤禔向康熙汇报,凌普率领两千兵马围困行宫,并顺势拿出了十四阿哥胤禵伪造的太子调兵手谕,给康熙过目,狼覃铁骑为康熙平判,这才首次现出神秘的身影,因为此事太子胤礽顺势被废。

既然狼覃铁骑部队,如此勇猛无敌,那么康熙帝在将大位传为于雍正帝四阿哥胤禛时,却为何没有将狼覃铁骑一并传给雍正呢?主要是自古皇子争权,在康熙时期表现尤甚,“九龙夺嫡”皇子之间关系更是剑拔弩张,而康熙作为父亲,自然是不愿看到儿子之间血流成河的,若是将狼覃铁骑交于四阿哥胤禛,胤禛不免以此为刀,杀心立起,这不是康熙想要见到的。

另外,从年龄上来讲,狼覃在康熙临终之时,就算未死,也早已是年老体衰,两万人的铁骑部队也难免被插入其他势力,他们可以作为康熙帝的近卫,但是于四阿哥胤禛而言,却并非一定是好事,而且“九龙夺嫡”多年,各方势力皆有自己的近臣,例如四阿哥胤禛就已拥有手握重兵的隆科多和年羹尧,来力保其登基。

除此之外,大多新帝登基,都会扶持自己的近臣和绝对忠心的防卫势力,所以在康熙帝死后,像狼覃铁骑部队这种其他皇帝手中的神秘部队,在新老皇帝更替之后,大多会被拆分的四分五裂,编入其他部队之中,因此康熙帝临终前,没有将狼覃铁骑一并传给雍正,就不奇怪了。


娜娜聊古今


康熙没有在临终前将狼覃铁骑传给雍正,真正的原因是:康熙要这次皇位的传递以和平的方式完成。

当年,木兰秋猎,太子胤礽初次被废,狼覃铁骑首次出现他神秘的身影。

那夜,皇长子胤禔急匆匆赶到康熙帐中,向他汇报凌普的两千兵马已经进驻行宫。

当康熙得到消息十分震惊,忙查问谁调来的兵马,胤禔拿出了十四阿哥胤禵伪造的那份太子调兵手谕。

结合方前发生的事情,康熙第一反应是:太子胤礽与郑春华私情暴露,狗急跳墙,就擅自调兵,意图逼宫造反。

当时,康熙的行宫中只有一千多人马,而对方两千人马进驻,立刻形成巨大的压力。

但康熙数次亲征,久经战阵,立即做出了调度安排。

一、命令德楞泰,“叫阿哥们都到戒得居见朕”。

这个目的有三:

①防止阿哥们中有人与太子胤礽串通一气,把他们迅速集中管制起来,断绝对外一切联系,防止里应外合。

②立即甄别,判断谋反的势力。阿哥们谁在谁不在,不在身边的就有嫌疑,而迅速估算出谋逆者可能拥有的实力。

③把忠诚的皇子保护起来。

二、命令张廷玉,“传令狼覃,进驻八大山庄”。

神秘的狼覃铁骑露出了痕迹,这是康熙手中最后一张王牌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

即然通过张廷玉传令,那么肯定张廷玉是对这支部队有了解的,同时,也说明这支部队距离很近,一直暗中跟随护驾。

“进驻八大山庄”,也说明这支铁骑的规模不小,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各个方向的敌人进行封锁压制。

三、命令图里琛,“领人护朕、大阿哥、马齐、张廷玉去戒得居”。

这是要做好战斗准备了。万一敌方发动进攻,图里琛的御前侍卫队必须能够抵御到狼覃铁骑赶来的时刻。



当阿哥们匆匆赶来,康熙已经提前得到了进一步的信息:胤礽和老十三胤祥不在营地内。

胤祥不在当场,这令康熙十分警惕,老十三带兵多年,在军中威望很高,锐健营和丰台大营的很多将官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康熙立刻做好防范:

首先,一口气加封了四个亲王:长子胤禔,三子胤祉、四子胤禛、八子胤禩。

表面上是加封,实际上是给各个山头势力点名,让大家互相认清楚,就这几个野心家,互相牵制和防范住吧。

然后又宣布停用太子一切印信。

提示这几个野心家,太子胤礽保不住了,你们有机会了,好好的听话,千万不要跟着瞎折腾。


“着直亲王胤禔,总领行宫宿卫;着诚亲王胤祉总领热河驻军行营事宜”。

这是让两个死对头先互相牵制和互相监视起来,加封了亲王,还管理行营。似乎是很倚重的样子。

为什么不让老四胤禛负起责任呢?因为老十三胤祥不在场啊,这要是用错了人,可就坏事了。

“非奉朕亲笔手谕,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各部及各省发文调兵”。

这是把外部和内部的军事联系完全切断。那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有管理和调动行营军队的权利吗?

实际上也没有。

胤禔、胤祉、马齐三方面互相牵制和监视,有什么行动,先要“合议”,然后“请旨”,方能“节制”。

还是一个也不放心。让他们互相监视,互相发现,互相防范。

事发突然,谁也信不过,但谋反者行事机密,肯定不可能范围很大,三个人互盯,就谁也动不了。

康熙这样一安排,内外联系全部断绝,御前侍卫居中护驾,狼覃铁骑在外反包围,局势就稳如泰山了。



那么,当康熙临终传位于四阿哥胤禛,为什么不把狼覃铁骑也一并交付呢?

为的是和平接权,不要发生流血冲突,兄弟阋墙的惨剧。

设想一下,假如真把狼覃铁骑交付给胤禛,后果就严重了。

身怀利器,则杀心顿起。

一、八爷党

八爷党反对,胤禛有兵。那不用说,胤禛当场就要动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二、十三爷胤祥

胤禛有兵,还需要把胤祥再从圈禁中放出来吗?完全不需要了。那老十三的命运是怎样的?简直不堪设想。

三、十四爷胤禵

老十四胤禵在外领兵,后勤补给被陕甘总督年羹尧牵制。如果帝位和平传递,老十四没有任何理由造反。但要京城里动刀流血,老十四胤禵即使出于自身安全考虑,那就不反也得反了。

四、隆科多

隆科多掌握着京城重兵,扶持新君登基,是他最后一次执行康熙的遗命。他被临终前的康熙吓得尿了一裤子,死亡档案又被张廷玉握在手中,这是他证明自己忠诚的机会。

如果事态发展顺利,他是雍正手中的刀,但要是雍正有了狼覃铁骑,不需要他这把刀了,那手握重兵却无扶助新君登基之功的隆科多又将站在怎样的立场呢?



康熙的狼覃铁骑,最终是要经张廷玉之手交付于胤禛,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夜晚,是决不能交给他的啊!


馋嘴肥猫铲史官


狼覃其实是康熙的亲军卫戎司令,他的两万铁骑更是康熙的后手,也是康熙用来震慑朝廷各大利益集团的霹雳手段。

老谋深算的康老爷子,政治的敏锐度是远远高于其他人的。所以尽管九子夺嫡再白热化,康熙也不会紧张,想学李世民来个玄武门之变?对不起,大清国不兴这一套。

康熙唯一忧虑的是,到底谁适合做自己的继承人。他虽然钟意胤禛,但也很清楚老八党胤禩的背后势力,让胤禛自己去抗衡老八党,可能会被撕得粉碎!


所以为了保护胤禛,康熙不会直接将狼覃的这两万军队交给他,而是让狼覃暗地里潜伏起来,做好一头狼的准备!

如果新君胤禛顺利登基还好,不能顺利登基,狼覃就必须挺身而出“清君侧”,铲除乱国贼子!

狼覃的狼军只能效忠于康熙指定的后继之君,这才是狼覃的两万铁骑存在的意义!

只是康熙被胤禛给骗了。

胤禛虽然不结党营私,但却秘密组建了大清国第一特务组织,“血滴子”,这也为他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