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笑凌风。

世界各地都有神话流传,那么我们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神话并没有确凿的、系统的整个神话体系,只有一个大的框架和很多单一的小故事。而西方的神话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脉络,每个人知道的都差不多。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构成原因1:地理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对神的侧重点不一样。同样的故事会有很多个版本。版本和版本之间差异不大,但有很多细节不一样。

并且,早期中国神话并没有被文字的记录下来,而是代代相传。中国早期没有专门为神话编撰的史书。

构成原因2:目的原因。

中国神话是故事性的。中国的神话更多是人们看见自然景象等等自己编造出来的,所以天马行空,没有人规定说一定要让这些故事发展成一个固定的模板。

而西方,神话是宗教性的。神话是由宗教和当权者们编撰的,有一定目的性。他们的神话是为了巩固他们的地位所创造。所有违背宗教或君主的人都会死。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中国的神话中,神的形象都是无私的、伟大的、无瑕的,是人们的英雄;而西方神话中,神是贪婪的、肮脏的、高高在上的,是人类暴虐的统治者。

构成原因1

中国神话中的神没有欲望,不自私,有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他们都干净而纯白,例如神农氏和女娲。他们没有人性的弱点,也不加害人类,反而是救人民的英雄,是人的朋友。

在中国,很多神最早都是为人为民的英雄。他们与大自然斗争,勇往直前、不惧危险,像是一个道德先锋。而后世的许多读书人都以他们为模范,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每个人都过得好,这是一种民族的精神。

中国人都自主的想成为一个英雄式人物,建功立业。中国神话中的神以集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不在乎自己的利益。这与西方的神截然相反。

西方的神是神,人是人。神可以惩罚人。所以西方人不敢违反神的旨意,所以对神忠诚到狂热。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构成原因2

中国判断神的标准是道德层面上,神是不是一个好神,要看他是不是做了好事。

而西方看一个神,是看他的武力值。哪怕他再好色、再贪婪,只要他智慧、能赢打架,他就是一个好神。

但不幸的是,现在中华民族许多道德层面的精神文化渐渐被西方的普世文化遮盖了,兴许是麦当劳吃多了的缘故。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三、为什么中国人鲜少有宗教性的神话?

中国人民崇拜精神标准(价值观),而西方人崇拜宗教。

中国人们都战战兢兢,希望可以名垂青史。中国人有价值信仰,但没有宗教信仰。和中国人价值观相符的所有宗教都可以被人崇拜。但西方人只信仰宗教,而不是价值观。

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最大的原因是中国人的神话和民族价值观都在宗教之前就形成了,而西方人的神话和价值都在宗教的出现后形成。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中国人最早成型的宗教是道教,战国中期的齐国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始祖——老子。后世道教奉为鼻祖。‘黄老”,也称黄老学说或黄老教派,古代一种宗教流派。

黄老”,也称黄老道,为道教早期重要教派之一。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

最早道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理念。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也就是说,道教在大约公元2世纪是才正式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宗教。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而中国神话,学术界普遍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期,到了野蛮期的中级阶段,中国神话的故事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中国学者袁珂等人认为神话的起源要早到蒙昧期的高级阶段,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或者比这个时期更早,也就是距今约一万多年之前。

西方的最早的、成型的宗教在1800B.C.之前,而西方最早的神话成型于大约1500B.C。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中西方神话的三大主要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