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讓孩子“宅”而不“荒”楊邦清工作室許麗美工作坊建議開展家庭“項目式學習”


本報訊 “停課不停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更要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氛圍。延期開學期間,教育部中小學名師領航工程楊邦清工作室許麗美工作坊建議開展家庭“項目式學習”,讓孩子“宅”而不“荒”。

所謂家庭“項目式學習”,指的是家長充當教師角色,形成以孩子為主、家長為輔的學習共同體,推進學習項目的完成。一個主題的學習週期3至5天為宜,如何讓孩子“宅”也生“趣”,許麗美推薦了確定主題、制定計劃、收集資料、動手實踐、成果分享、評價反思等“六部曲”。

確定主題是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前提,分為自然與社會兩大類型,家長可從時下社會熱點、課本問題、家庭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三個方面入手。家長引導孩子根據現實情況與目標制訂分階段研究計劃,並約定自主獨立完成度、時間把控要求、每日實施細則等內容。收集資料,既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渠道,又是實施項目計劃的必然要求,家長通過網絡、書刊等渠道收集大量資料,並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實時更新知識。

動手製作一個產品、撰寫一份報告、編排一個舞臺劇、拍攝一段視頻……項目式學習的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其中,尤以能形成多樣化、有機結合的成果彙報鏈為最佳。成果好壞是檢驗實踐過程的直接標準,項目式學習鼓勵不斷迭代與優化。讓孩子展示成果,分享獲得的途徑與歷程,家庭成員不吝讚賞,同時根據項目要求和成效等客觀評價與反思本次活動的收穫與不足,引導孩子形成能反思、願改進、會完善的持續性學習思維。

主題可以根據各家庭的實際需求與喜好來設定。一、二年級品繪本是不錯的選擇。按照節氣選擇相應繪本的故事,圍繞節氣中感興趣的話題制定主題。按照節氣與農時的關係,與父母一起研究調查植物的生長情況,或圍繞節氣習俗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家庭以調查報告、文字說明、繪畫、詩詞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成員間交流學習。還可以根據你看到的新聞、聽到的故事,畫出和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人和事。

三、四年級的孩子爭當小設計師,通過網絡查閱、歸納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描畫新型冠狀病毒思維導圖、繪製病毒傳播日記漫畫、製作病毒手冊手抄報或錄製視頻等,來展示認識的新型冠狀病毒。瞭解方艙醫院的相關信息,通過思維導圖、手抄報等形式感知方艙醫院。此外,還可以大膽設計一款無需人工分裝的智能垃圾桶。

五、六年級開展“我是小發明家”活動,收集發明家的資料,通過思維導圖或手抄報等形式展示他們所發明物品的科學原理。嘗試改進生活用品的功能,如不會倒的杯子、多功能檯燈等。掌握橋樑的結構後,活用胡蘿蔔、西瓜皮、吸管、小木棍等材料,設計發明橋樑模型。

(謝紅燦 許麗美 王靜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