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说“单反穷三代”,摄影到底有多花钱?

是牛牛啊啊啊


其实摄影要花的钱是有连续性或相关性的,就是说你买了相机和镜头这些只是基本装备啊,如果要愉快的摄影你还需要一系列的“后勤保障”,才能样才能开开心心的玩摄影。下面来看看要准备些什么:相机,这是基本的了,但对于一些预算有限但又对摄影充满热情的人来说,入门机型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至于怎样定义“入门相机”就要看你自己的预算了。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所谓入门相机都是APS-C画幅的,反正不是全画幅,毕竟入门级全画幅相机都要在10000元左右。除了相机就是镜头了,一开始不懂,买了套机配一支套机镜头,用着似乎不错,但看到别人用大光圈、定焦、长焦镜头拍的照片后就会马上中毒似乎想要买了,买完F1.8光圈定焦镜头,又想再买F1.4半身人像镜头,然后再看看长焦镜头以不错,200mm F2.8的才能算长焦嘛。有了定焦,有了长焦,好像还差一支恒定光圈的变焦牛头,对了,还差24-70mm F2.8的变焦头。拍人文、打鸟、扫街,完了好像还没有拍风光的广角镜头啊,到底是买17-40mm F4的还是买16-35mm F2.8的呢?价格差了9000元啊,好像14mm F2.8也不错啊,不到1.4万元就能拿下了。副厂镜头好还是原厂镜头好呢?但经验告诉我们,买了副厂镜头后的最终归宿还是要投奔原厂啊。其实相机的投入可能比较小,一般是买了入门机之后,有能力了就上全画幅就是了,关键是镜头买不停。

除了相机镜头,还有相机包啊,双肩的、单肩的,品牌也有很多,一般好一点的都要上千元吧,当然也有更贵的。三脚架虽然不是必须品,但很多情况下还是要用到的,特别是拍风光拍夜景,而脚架的最后归宿也是碳纤维三脚架,至于品牌就有很多,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另外还有闪光灯,小的有挂机闪,大的还有外拍灯,还有相机防潮箱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内存卡、修图电脑、备份硬盘……所以说摄影到底有多花钱?自己都算不出来。


科客


前段时间刚刚回答过类似问题,但今天想换一种回答方式,从我说起,哈。

再早的事就不说了,就从我目前用的D300说起吧。D300用了差不多快十年了,当时9600大洋买的,十年间基本上什么问题没出过,非常靠谱的机子,只是这两年有些地方开胶,比如底座螺钉那儿,但不影响使用。D300用了这么久了,还是个半幅,所以很早前就一直想换全幅,从D800的时候就想,可惜没钱,这不,一等等到了D850,正暗自庆幸当初没买D800.但是尼,D850从近3万降到了目前2万4左右,也是一笔不小的一支,所以还一直在等它降降。

我期待的价格是2万左右,不知道今年有戏不,哈。

玩摄影相身还好说,一般不会经常换,镜头可就不一样了。

入手D300的时候,配的是24-85,不说画质了,用了不到两年,出了点问题,用不了了,狠狠心买了24-70,近一万大洋,因为喜欢风光,也经常拍风光,按捺不住入手了14-24,又是一万大洋,大三元进了两元。去了趟西藏和新疆,感觉到这手里的镜头太短了,指着跑能跑断腿,回来后狠心买了80-400,又是1万四……现在我只要看器材我老婆心里就打鼓,有次她问:你还有什么镜头要买?我说:怎么也得有个微距吧?怎么也得有个定焦吧……老婆没好气地说:还有完没完?我说:基本也就这样了,我不会因为拍个月亮买个600,咱穷,我不会因为那个甜圈圈买个折返,咱穷,我不会因为拍个建筑买个移轴,咱穷……我已经很努力地在克制了!

看到了吗,玩摄影,只要入了道,就是一个无底洞,哈哈。


南方之南


都说单反穷三代,摄影真的是个比较烧钱的爱好啊!随便一个全画幅机身就一两万,一支顶级镜头再加一两万。如果你喜欢生态摄影,那么花个七八万买镜头也是有可能。

1.单反比较烧钱的就在于镜头,那么镜头大概都是什么价位呢,它为啥这么烧钱!小编在这里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红圈金圈头算是专业镜头的标志。

这里我说一下我比较了解的佳能的"大三元" "小三元"。

一套“大三元”,以恒定F2.8大光圈为标志,包括16-35mm、24-70mm和70-200mm(别名小白);这一套三个价格大概分别在 16-35一万四左右人民币 24-70一万三左右人名币 70-200一万五左右(某宝价格)

另一套“小三元”,以恒定F4为标志,包括17-40mm、24-105mm和70-200mm(别名小小白)。这三个分别 17-40四千左右人名币 24-105五千左右人名币 70-200八千左右人名币

F2.8的变焦镜头是顶级专业象征,当然价格昂贵。不过F4的“小三元”成像也非常突出,价格约为“大三元”的一半,性价比很高。虽说性价比很高但是价格也算是很高的。


为了得到更好的更好的成像质量,锐度分辨率,会不断更新设备,购买定焦镜头等。

2.为了拍摄夜景之类的照片,又需要购买三脚架来满足自己,一开始购买的可能是几百块的,慢慢的就会觉得太沉了,就可能会入手几千块的碳纤维的三脚架。

3.各种滤镜虽说单个价格不贵,加起来价格也是很高的。
4.存储 拍摄的照片多了以后,存储就需要移动硬盘来满足了,移动硬盘的购买也是一个小花销。



我的回答就是这些了。


张铁勺的摄影之路


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去看了。比如作为我来说,这么多年,唯一的爱好就是摄影,什么打麻将,打牌之类的都不会的,把自己赚的钱,都购买相机器材了,不为啥,喜欢啊。

单反穷三代

当那会自己刚买相机没多久,就听到这么一个称呼了,一个称呼,打倒一大片,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感觉穷人不该玩单反,越玩越穷?富人玩了也会变穷?其实并不是啊,不管怎么样,自己开心就好,即便是花钱,你的设备器材,不都赚到了吗?虽然有贬值,但是等到你出手卖出的时候,还是有价值的啊。

摄影到底有多花钱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分两方面来看啊。 如果按照器材这方面来看的话,器材投入,金钱都是一步步累加的,很难去做一个估算,基本上20万的投入是差不多的,如果稍微差一些的话,10万的投入也是有的,你一台机身,大三元,还有灯光附件,还有摄影包,三脚架啥的,差不多这么多钱了。

时间精力的投入,这些就没有办法去做一个估算了,比如你出去拍摄,也许不赚什么钱,但是你要跑到一个外地,还要坐火车过去,同时你要早起,要晚回家,在外面和上班一样忙8个小时。这些都是一个成本,如果要算,这个成本很高,没有办法去进行衡量。



其实,应该这么说比较合适,喜欢摄影了,什么穷三代都不在乎了,大不了,我靠摄影去赚钱啊,有大神摄影赚大钱的例子啊,如果不赚钱,那我就抱着相机睡觉了啊,我幸福,我快乐,我热爱摄影啊。


光影的光阴社


对普通需求,还是可以承受的;对专业摄影或发烧友,确实是一笔相当不菲的花销,但投入的大头不在机身(毕竟算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镜头、镜头、镜头!!😂

在单反镜头问题上,有一句话是真理: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想要画质好,money少不了,以单反届老大佳能为例:



一、要想画质好,大三元是基础:


这还是套装价,单买更贵,比如70200一个头就要11000多:

二、喜欢拍风光,超广不能少:

原厂恒定超广,小两万:

三、顶级人像头,一次就中毒

人像是最常见的题材,用过一次顶级人像头,估计中毒的概率就不小:




四、玩玩好长焦,价格低不了:

打鸟多了,都想要一个更长更好的头,比如佳能100-400,还不是恒定光圈,就要一万四:

顶级恒定选焦头,差不多都可以买一辆车了:

这还只是镜头,还有外闪、脚架、滤镜等多种配件,品质好的都是价格不菲的。

所以,如果是职业摄影师或高级发烧友,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投入并不算少见。但普通用户还是要理性购置器材,毕竟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和经验,不然给你一个顶级牛头,也不一定能拍出理想的效果。

分享资讯技巧、共享摄影乐趣,欢迎关注讨论,共同学习提高😊


小k印像


这算是过去调侃的说法吧,对昂贵器材的吐槽,其实也带着一种无奈,如果我们国货当自强了,摄影器材还会那么贵吗?

首先,看看机身吧。

其实,说到摄影器材,好多人都会第一个想到单反,这是很片面的。相机还有旁轴,双反,大画幅相机等等。

佳能最顶级的1dx2要3-4万,如果每次机器更新都手痒的话,那就。。。


相机中的贵族-徕卡,一个机身s2,要20万,还不包含镜头。


哈苏数码后背,价格10-40万元的都有。不是一般平民负担的起的。

说完机身了,我们来聊聊镜头。

常见的,佳能尼康,各种红圈金圈,几乎一颗都要万元起步。

更不要提徕卡,蔡司,哈苏了,通通价值不菲。

但是有个问题是,使用高端的器材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出色的作品。还好,有钱并不能买来艺术价值,长嘘一口气,看来我等穷人还是能抬起头来的。

一般,大多数昂贵的器材,广告公司用的较多。当然也不乏一些专业摄影师在用。

现在一般人,还是能负担的起中档的器材的,比如全画幅相机,配一些带圈的镜头或中画幅相机。


大话相机


以我现在来看,单反穷三代这句话非常夸张,因为我也是学习摄影的,我购买了一个相机和一个镜头,花了2w多,但是凭借自己的技术也赚取了不少外快,因为摄影这个行业在当今看来非常火爆。



专业的摄影师也不是经常更换相机,他们换的最多的就是镜头,不同的镜头在面对不同的画面时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风景照片适合广角镜头来增加画面视野,让观念看起来更霸气,人像适合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拍摄人像背景虚化会更好。

一个专业的镜头一般的价格也在1w左右,非常贵,一般在专业摄影师的手机都会有3个镜头以上,非常的多,而且还有别的各种配件,加在一起价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才产生单反穷三代这句话。

而他们其余一部分的钱都会浪费在旅游的花费上,包括住宿,吃饭,门票费等等,这一部分加起来是非常高的,但是只是对于个别摄影师来说是这样的,大部分摄影师都会选择就近旅游,节省费用。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个人观点,如有更多更好建议请下方留言指正。


关注清城摄影,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摄影知识。


探秘小靓仔


首先,如果是商业摄影师,那么出于对项目以及对自己的包装,添置名贵器材都是一种需求,而且这种投资最终是会从工作中赚回来的。

对于个人来说,有这个问题,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对器材的痴迷,另一种是没明白摄影究竟是谁在拍,把拍的不好归咎于器材,结果器材不断升级,拍的还是没什么变化。

另外,摄影的配件也是令摄影成本不断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找出很多昂贵的器材来说明到底有多花钱,但是今天想说一个不花钱的例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这名男子 Miroslav Tichy 于1926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中部一个叫做基约夫的小镇,是一位裁缝师的儿子。

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后来进入了布拉格美术学院学习画画。

在历经多番挫折后,孤独的艺术家重拾艺术创作并走向摄影,流落街头的他用被丢弃的易开罐、卫生纸筒、香烟盒、汽水瓶盖以及其他垃圾堆里捡来的材料,再加上自己打磨的镜片制作成相机。

当需要长镜头时,就把几个镜头,或者儿童望远镜放进纸管、水管里。当他需要黑色颜料时,就从烟囱里弄一把煤灰和油混在一起。

所以,器材只是工具,最重要的是相机后面的那个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色影无忌立场


色影无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拿到倚天屠龙,也未必天下第一,但只要没手握宝刀宝剑,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是一小方面,主要还是没有好设备。

佳能5D4带24-105镜头,将近3万。尼康 D810套机(24-120mm) 约2万1。配齐大三元又的几万了。几千的三脚架、几千的棚灯,这都是小钱了。

今年配的差不多了,明年又出新机、又出新头。这两年拍人拍的挺好了,或者觉得没意思了,明年打算拍景,再过两年拍星星拍月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花不出去的钱。

这么好的设备来拍摄,不弄点好设备来修,总觉得对不起之前花出去的钱。又得准备一两万买电脑。设备跟上了,内功跟不上也不行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得拜师学艺呀,得上课呀,你就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交钱,上课,充实自己。别人睡觉你学习,别人逛街你修片,别人过节你交片,别人出去玩你手机上安抚不满意的客户,女友洗好了等你,你说你还能再调一套片的色。身体累垮了,看病还得一部分钱。今天挣的钱,明天得买礼物哄老婆,眼看着新出的镜头没钱买。单反穷三代,入行需谨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最后,


摄影自学班


相机镜头够用就好,马格南大师的片子很多都是用残幅拍的。曾经有个老师去深圳马格南大师班学习,他问你们马格南广告上,都用的高档相机甚至是大画幅,为什么平时拍用尼康D3100?大师说,那是拍广告,这是自己拍。

我现在用的尼康D700+尼克尔28mm/2.8D,器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摄影的理念和看待事物的方式。

1.想法走在体验之前容易形成定式,摄影不需要定式,需要直白的表达。

2.虚化背景的技法是一种偷懒的技法。用浅景突出主体的虚化,这只是影像上的减法,而不是感受的减法。

3.图片的信息和细节要丰富。

4.形而下的图片是逻辑关系很强,虽能引起社会反思,但不能激发哲思。

5.不要背上精神枷锁,想法往往受到到经验和阅历的局限。

6.想法,要么模仿别人,要么模仿之前的自己。

7.用史诗手法拍摄悲情纪实是对拍摄主体的不尊重,是在消费贫穷,是用很嗲的声音在叙事。

8.阅读是提高摄影的重要途径,文学、历史、地方志,戏剧、话剧、地方戏都要涉猎。

9.学会欣赏照片,中国:吴佳林、王富春、刘涛……国外:布列松、马克吕布、马丁帕尔、萨尔加多、薇薇安等等。

9.我们中国摄影师,从事艺术摄影,一定要打破枷锁自由解放。如果把摄影当做娱乐,那这种娱乐就要被我玩,而不是我被玩,要把摄影作为一种高级娱乐。

10.照片不是自己评价的。

11.基础构图来自于绘画,这是基础,但是是高级构图的绊脚石。

12.不要被任何人左右,大师已经是大师,他只是在那个时代存在过。

13.照相是眼与脑的结合,而摄影是眼与心的结合。

14.纪实摄影得通过传播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