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說“單反窮三代”,攝影到底有多花錢?

是牛牛啊啊啊


其實攝影要花的錢是有連續性或相關性的,就是說你買了相機和鏡頭這些只是基本裝備啊,如果要愉快的攝影你還需要一系列的“後勤保障”,才能樣才能開開心心的玩攝影。下面來看看要準備些什麼:相機,這是基本的了,但對於一些預算有限但又對攝影充滿熱情的人來說,入門機型是相當不錯的選擇,至於怎樣定義“入門相機”就要看你自己的預算了。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所謂入門相機都是APS-C畫幅的,反正不是全畫幅,畢竟入門級全畫幅相機都要在10000元左右。除了相機就是鏡頭了,一開始不懂,買了套機配一支套機鏡頭,用著似乎不錯,但看到別人用大光圈、定焦、長焦鏡頭拍的照片後就會馬上中毒似乎想要買了,買完F1.8光圈定焦鏡頭,又想再買F1.4半身人像鏡頭,然後再看看長焦鏡頭以不錯,200mm F2.8的才能算長焦嘛。有了定焦,有了長焦,好像還差一支恆定光圈的變焦牛頭,對了,還差24-70mm F2.8的變焦頭。拍人文、打鳥、掃街,完了好像還沒有拍風光的廣角鏡頭啊,到底是買17-40mm F4的還是買16-35mm F2.8的呢?價格差了9000元啊,好像14mm F2.8也不錯啊,不到1.4萬元就能拿下了。副廠鏡頭好還是原廠鏡頭好呢?但經驗告訴我們,買了副廠鏡頭後的最終歸宿還是要投奔原廠啊。其實相機的投入可能比較小,一般是買了入門機之後,有能力了就上全畫幅就是了,關鍵是鏡頭買不停。

除了相機鏡頭,還有相機包啊,雙肩的、單肩的,品牌也有很多,一般好一點的都要上千元吧,當然也有更貴的。三腳架雖然不是必須品,但很多情況下還是要用到的,特別是拍風光拍夜景,而腳架的最後歸宿也是碳纖維三腳架,至於品牌就有很多,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另外還有閃光燈,小的有掛機閃,大的還有外拍燈,還有相機防潮箱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內存卡、修圖電腦、備份硬盤……所以說攝影到底有多花錢?自己都算不出來。


科客


前段時間剛剛回答過類似問題,但今天想換一種回答方式,從我說起,哈。

再早的事就不說了,就從我目前用的D300說起吧。D300用了差不多快十年了,當時9600大洋買的,十年間基本上什麼問題沒出過,非常靠譜的機子,只是這兩年有些地方開膠,比如底座螺釘那兒,但不影響使用。D300用了這麼久了,還是個半幅,所以很早前就一直想換全幅,從D800的時候就想,可惜沒錢,這不,一等等到了D850,正暗自慶幸當初沒買D800.但是尼,D850從近3萬降到了目前2萬4左右,也是一筆不小的一支,所以還一直在等它降降。

我期待的價格是2萬左右,不知道今年有戲不,哈。

玩攝影相身還好說,一般不會經常換,鏡頭可就不一樣了。

入手D300的時候,配的是24-85,不說畫質了,用了不到兩年,出了點問題,用不了了,狠狠心買了24-70,近一萬大洋,因為喜歡風光,也經常拍風光,按捺不住入手了14-24,又是一萬大洋,大三元進了兩元。去了趟西藏和新疆,感覺到這手裡的鏡頭太短了,指著跑能跑斷腿,回來後狠心買了80-400,又是1萬四……現在我只要看器材我老婆心裡就打鼓,有次她問:你還有什麼鏡頭要買?我說:怎麼也得有個微距吧?怎麼也得有個定焦吧……老婆沒好氣地說:還有完沒完?我說:基本也就這樣了,我不會因為拍個月亮買個600,咱窮,我不會因為那個甜圈圈買個折返,咱窮,我不會因為拍個建築買個移軸,咱窮……我已經很努力地在剋制了!

看到了嗎,玩攝影,只要入了道,就是一個無底洞,哈哈。


南方之南


都說單反窮三代,攝影真的是個比較燒錢的愛好啊!隨便一個全畫幅機身就一兩萬,一支頂級鏡頭再加一兩萬。如果你喜歡生態攝影,那麼花個七八萬買鏡頭也是有可能。

1.單反比較燒錢的就在於鏡頭,那麼鏡頭大概都是什麼價位呢,它為啥這麼燒錢!小編在這裡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紅圈金圈頭算是專業鏡頭的標誌。

這裡我說一下我比較瞭解的佳能的"大三元" "小三元"。

一套“大三元”,以恆定F2.8大光圈為標誌,包括16-35mm、24-70mm和70-200mm(別名小白);這一套三個價格大概分別在 16-35一萬四左右人民幣 24-70一萬三左右人名幣 70-200一萬五左右(某寶價格)

另一套“小三元”,以恆定F4為標誌,包括17-40mm、24-105mm和70-200mm(別名小小白)。這三個分別 17-40四千左右人名幣 24-105五千左右人名幣 70-200八千左右人名幣

F2.8的變焦鏡頭是頂級專業象徵,當然價格昂貴。不過F4的“小三元”成像也非常突出,價格約為“大三元”的一半,性價比很高。雖說性價比很高但是價格也算是很高的。


為了得到更好的更好的成像質量,銳度分辨率,會不斷更新設備,購買定焦鏡頭等。

2.為了拍攝夜景之類的照片,又需要購買三腳架來滿足自己,一開始購買的可能是幾百塊的,慢慢的就會覺得太沉了,就可能會入手幾千塊的碳纖維的三腳架。

3.各種濾鏡雖說單個價格不貴,加起來價格也是很高的。
4.存儲 拍攝的照片多了以後,存儲就需要移動硬盤來滿足了,移動硬盤的購買也是一個小花銷。



我的回答就是這些了。


張鐵勺的攝影之路


這個問題,要看你怎麼去看了。比如作為我來說,這麼多年,唯一的愛好就是攝影,什麼打麻將,打牌之類的都不會的,把自己賺的錢,都購買相機器材了,不為啥,喜歡啊。

單反窮三代

當那會自己剛買相機沒多久,就聽到這麼一個稱呼了,一個稱呼,打倒一大片,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感覺窮人不該玩單反,越玩越窮?富人玩了也會變窮?其實並不是啊,不管怎麼樣,自己開心就好,即便是花錢,你的設備器材,不都賺到了嗎?雖然有貶值,但是等到你出手賣出的時候,還是有價值的啊。

攝影到底有多花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分兩方面來看啊。 如果按照器材這方面來看的話,器材投入,金錢都是一步步累加的,很難去做一個估算,基本上20萬的投入是差不多的,如果稍微差一些的話,10萬的投入也是有的,你一臺機身,大三元,還有燈光附件,還有攝影包,三腳架啥的,差不多這麼多錢了。

時間精力的投入,這些就沒有辦法去做一個估算了,比如你出去拍攝,也許不賺什麼錢,但是你要跑到一個外地,還要坐火車過去,同時你要早起,要晚回家,在外面和上班一樣忙8個小時。這些都是一個成本,如果要算,這個成本很高,沒有辦法去進行衡量。



其實,應該這麼說比較合適,喜歡攝影了,什麼窮三代都不在乎了,大不了,我靠攝影去賺錢啊,有大神攝影賺大錢的例子啊,如果不賺錢,那我就抱著相機睡覺了啊,我幸福,我快樂,我熱愛攝影啊。


光影的光陰社


對普通需求,還是可以承受的;對專業攝影或發燒友,確實是一筆相當不菲的花銷,但投入的大頭不在機身(畢竟算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鏡頭、鏡頭、鏡頭!!😂

在單反鏡頭問題上,有一句話是真理:一分錢一分貨,一毛錢兩分貨、一塊錢三分貨,想要畫質好,money少不了,以單反屆老大佳能為例:



一、要想畫質好,大三元是基礎:


這還是套裝價,單買更貴,比如70200一個頭就要11000多:

二、喜歡拍風光,超廣不能少:

原廠恆定超廣,小兩萬:

三、頂級人像頭,一次就中毒

人像是最常見的題材,用過一次頂級人像頭,估計中毒的概率就不小:




四、玩玩好長焦,價格低不了:

打鳥多了,都想要一個更長更好的頭,比如佳能100-400,還不是恆定光圈,就要一萬四:

頂級恆定選焦頭,差不多都可以買一輛車了:

這還只是鏡頭,還有外閃、腳架、濾鏡等多種配件,品質好的都是價格不菲的。

所以,如果是職業攝影師或高級發燒友,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投入並不算少見。但普通用戶還是要理性購置器材,畢竟最重要的還是技術和經驗,不然給你一個頂級牛頭,也不一定能拍出理想的效果。

分享資訊技巧、共享攝影樂趣,歡迎關注討論,共同學習提高😊


小k印像


這算是過去調侃的說法吧,對昂貴器材的吐槽,其實也帶著一種無奈,如果我們國貨當自強了,攝影器材還會那麼貴嗎?

首先,看看機身吧。

其實,說到攝影器材,好多人都會第一個想到單反,這是很片面的。相機還有旁軸,雙反,大畫幅相機等等。

佳能最頂級的1dx2要3-4萬,如果每次機器更新都手癢的話,那就。。。


相機中的貴族-徠卡,一個機身s2,要20萬,還不包含鏡頭。


哈蘇數碼後背,價格10-40萬元的都有。不是一般平民負擔的起的。

說完機身了,我們來聊聊鏡頭。

常見的,佳能尼康,各種紅圈金圈,幾乎一顆都要萬元起步。

更不要提徠卡,蔡司,哈蘇了,通通價值不菲。

但是有個問題是,使用高端的器材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出色的作品。還好,有錢並不能買來藝術價值,長噓一口氣,看來我等窮人還是能抬起頭來的。

一般,大多數昂貴的器材,廣告公司用的較多。當然也不乏一些專業攝影師在用。

現在一般人,還是能負擔的起中檔的器材的,比如全畫幅相機,配一些帶圈的鏡頭或中畫幅相機。


大話相機


以我現在來看,單反窮三代這句話非常誇張,因為我也是學習攝影的,我購買了一個相機和一個鏡頭,花了2w多,但是憑藉自己的技術也賺取了不少外快,因為攝影這個行業在當今看來非常火爆。



專業的攝影師也不是經常更換相機,他們換的最多的就是鏡頭,不同的鏡頭在面對不同的畫面時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風景照片適合廣角鏡頭來增加畫面視野,讓觀念看起來更霸氣,人像適合長焦鏡頭,長焦鏡頭拍攝人像背景虛化會更好。

一個專業的鏡頭一般的價格也在1w左右,非常貴,一般在專業攝影師的手機都會有3個鏡頭以上,非常的多,而且還有別的各種配件,加在一起價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才產生單反窮三代這句話。

而他們其餘一部分的錢都會浪費在旅遊的花費上,包括住宿,吃飯,門票費等等,這一部分加起來是非常高的,但是隻是對於個別攝影師來說是這樣的,大部分攝影師都會選擇就近旅遊,節省費用。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個人觀點,如有更多更好建議請下方留言指正。


關注清城攝影,大家一起討論學習攝影知識。


探秘小靚仔


首先,如果是商業攝影師,那麼出於對項目以及對自己的包裝,添置名貴器材都是一種需求,而且這種投資最終是會從工作中賺回來的。

對於個人來說,有這個問題,一般是兩種,一種是對器材的痴迷,另一種是沒明白攝影究竟是誰在拍,把拍的不好歸咎於器材,結果器材不斷升級,拍的還是沒什麼變化。

另外,攝影的配件也是令攝影成本不斷攀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可以找出很多昂貴的器材來說明到底有多花錢,但是今天想說一個不花錢的例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這名男子 Miroslav Tichy 於1926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中部一個叫做基約夫的小鎮,是一位裁縫師的兒子。

從小就喜歡畫畫的他,後來進入了布拉格美術學院學習畫畫。

在歷經多番挫折後,孤獨的藝術家重拾藝術創作並走向攝影,流落街頭的他用被丟棄的易開罐、衛生紙筒、香菸盒、汽水瓶蓋以及其他垃圾堆裡撿來的材料,再加上自己打磨的鏡片製作成相機。

當需要長鏡頭時,就把幾個鏡頭,或者兒童望遠鏡放進紙管、水管裡。當他需要黑色顏料時,就從煙囪里弄一把煤灰和油混在一起。

所以,器材只是工具,最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那個頭。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色影無忌立場


色影無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雖然拿到倚天屠龍,也未必天下第一,但只要沒手握寶刀寶劍,總認為,自己技不如人是一小方面,主要還是沒有好設備。

佳能5D4帶24-105鏡頭,將近3萬。尼康 D810套機(24-120mm) 約2萬1。配齊大三元又的幾萬了。幾千的三腳架、幾千的棚燈,這都是小錢了。

今年配的差不多了,明年又出新機、又出新頭。這兩年拍人拍的挺好了,或者覺得沒意思了,明年打算拍景,再過兩年拍星星拍月亮。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花不出去的錢。

這麼好的設備來拍攝,不弄點好設備來修,總覺得對不起之前花出去的錢。又得準備一兩萬買電腦。設備跟上了,內功跟不上也不行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那得拜師學藝呀,得上課呀,你就從南走到北,從白走到黑,交錢,上課,充實自己。別人睡覺你學習,別人逛街你修片,別人過節你交片,別人出去玩你手機上安撫不滿意的客戶,女友洗好了等你,你說你還能再調一套片的色。身體累垮了,看病還得一部分錢。今天掙的錢,明天得買禮物哄老婆,眼看著新出的鏡頭沒錢買。單反窮三代,入行需謹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最後,


攝影自學班


相機鏡頭夠用就好,馬格南大師的片子很多都是用殘幅拍的。曾經有個老師去深圳馬格南大師班學習,他問你們馬格南廣告上,都用的高檔相機甚至是大畫幅,為什麼平時拍用尼康D3100?大師說,那是拍廣告,這是自己拍。

我現在用的尼康D700+尼克爾28mm/2.8D,器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攝影的理念和看待事物的方式。

1.想法走在體驗之前容易形成定式,攝影不需要定式,需要直白的表達。

2.虛化背景的技法是一種偷懶的技法。用淺景突出主體的虛化,這只是影像上的減法,而不是感受的減法。

3.圖片的信息和細節要豐富。

4.形而下的圖片是邏輯關係很強,雖能引起社會反思,但不能激發哲思。

5.不要背上精神枷鎖,想法往往受到到經驗和閱歷的侷限。

6.想法,要麼模仿別人,要麼模仿之前的自己。

7.用史詩手法拍攝悲情紀實是對拍攝主體的不尊重,是在消費貧窮,是用很嗲的聲音在敘事。

8.閱讀是提高攝影的重要途徑,文學、歷史、地方誌,戲劇、話劇、地方戲都要涉獵。

9.學會欣賞照片,中國:吳佳林、王富春、劉濤……國外:佈列松、馬克呂布、馬丁帕爾、薩爾加多、薇薇安等等。

9.我們中國攝影師,從事藝術攝影,一定要打破枷鎖自由解放。如果把攝影當做娛樂,那這種娛樂就要被我玩,而不是我被玩,要把攝影作為一種高級娛樂。

10.照片不是自己評價的。

11.基礎構圖來自於繪畫,這是基礎,但是是高級構圖的絆腳石。

12.不要被任何人左右,大師已經是大師,他只是在那個時代存在過。

13.照相是眼與腦的結合,而攝影是眼與心的結合。

14.紀實攝影得通過傳播才能對社會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