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关于高考,你的高考回忆有哪些?

龙日飞144534669


我是来自于陕西省的考生,是2008年参加的高考,那一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本来我们和这场地震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的,可是因为陕西省汉中地区、甘肃省的甘南地区也受到了地震的较大影响,所以那一年陕西省增加了招生名额,当然四川省、甘肃省也增加了.



在高考前,学校不仅给学校各个教师安装了摄像头,而且根据上级的指示进行了防震演练,也就说万一高考期间发生地震的话,是不能随意跑出去的,要根据广播的统一指挥.在高考前,班主任给我们做思想工作,说今年因为地震增加了招生名额,我们高考考上好学校的几率就更大了,然后又列举了一些其他的有利的地方,目的就是鼓动大家的志气.

高考前两天是可以休息的,我们根据班主任的指导,在外面打打篮球、逛逛街,稍微看了会儿书,算是稍微放松一下,再检查了考试时使用的文具、证件等等,准备着真正到来的那一天.


因为平常的模拟考试已经练习了好多次了,所以真正到了高考的考场上的时候,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无论是考试的气氛,还是高考考试的试题,我们都是模拟过很多次的,甚至会有感觉高考考试的题目要比平常的模拟题简单,特别是数学题目,当时看到试题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开心的;其他的试卷都是按部就班的去做,我只是记得当时考试结束前的几分钟,我快速的用铅笔把选择题的答案抄写在准考证后面,这是为了考试后的估分,因为我们是需要先估分再填报志愿的,而不是像现在的先出成绩后再填报志愿.


考试后的第二天我们去教室,有人拿到了各科的答案,我们就一一的对答案,很多叹息声,很多人都觉得这次考的不是很好,也有不少人叹息说可能要复读了,当时我的理综选择题错了不少,估了200分,后来考了210分.


1927年的古董先生


那天查完分数后,发觉自己的分数高出一本线几十分,我兴奋得给我家的财神爷磕了头,感谢了一下祖宗将我生在广东,感谢一下当时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当时还想着拿几颗鸡蛋去广东省教育厅长表示谢意,然后继续到楼下网吧玩了一把QQ堂。

毕竟中小学这十多年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压抑自己太多,整天表示得很懂事的样子,没去过网吧,没去过KTV,没去过溜冰场,只是一心向学,建设美好家园。所以高考后我就彻底放弃自己了,整天混吃等死,整天逛街,整天到处游山玩水,整天去网吧溜冰场放飞自己。直到高考成绩放榜。

你们肯定要问了,为什么要感谢我的祖宗将我生在广东,为什么又要感谢我们的广东省的教育厅厅长?

那就因为在2008年的广东高考制度,将我的学科优势无限放大,将我的学科弱势无限缩小。在高三之前我的排名一直在我们那个重点中学籍籍无名,按照高二学期末排名我估计只能上个二本。但是到了高三,我的排名突然上升,为什么?因为物理化学生物都变成选择题了,没有大题了,数学只考文科数学了,我终于凭着我文科的优势加上自身的努力杀进班里的前十名。

说出来你们肯定很羡慕当时我们的考试制度,我们当时的高考制度是这样的,文科生考语文150分,英语150分,文科数学150分(难度大大降低),历史政治地理任选一科150分,加上文综150分,文综是历史政治地理各20道选择题,然后物理化学生物各10道选择题(应该是这样的比例,不过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记不清了,反正文综试卷理科题目很少)然后理科生考得是语文,英语,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任选一科,加上理综,理综是物理化学生物各20道选择题,然后物理化学生物各10道选择题。

我是个文科生,我的优势在英语,每次都在130分数左右,然后就是历史,120分左右,政治120分左右,地理110分左右,语文100分多,数学最奇葩,高三前经常在及格线徘徊,物理化学经常不及格!!!!就是这样的成绩,让我高三之前,在我们学校一群学霸面前瑟瑟发抖。是不是女生就学不好理科?

曾经有一次月考,老师为了让我们感受理科数学的难度,让我们考了一次理科数学。我当时的成绩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79分。但是,高三我逆袭了,月考开始遵循高考的考试制度,我最差的数学换成文科数学,我最差的物理化学生物换成了可以连猜带蒙的30道选择题!哈哈。而理科数学,

一模二模的成绩出来后,估摸着自己能上华南师范大学同等水平的211大学,但是,发榜那天我蒙了,我文综接近满分,148分。从来没有过的好成绩,我一模的时候也才130多啊。最终成绩出来了,文科数学还是那个鬼样子,98分,还好文综的历史最高分将我的总分强行拉上来,加上英语历史的助攻,总分630多分竟然高出一本线几十分,应该能上我们广东最好的大学了,我兴奋得又到楼下网吧打下QQ堂再加几包辣条冷静一下心情。当时我的等级已经是煮糖大师(?)了。

直到我爸把我从网吧拽出来。邻居来了,亲戚来了,校长也过来了,当时就像一个傻瓜一样坐在家里被人瞻仰,但是我心里还想去网吧玩下QQ堂,还去学校给学妹洗脑,当时我真想在讲座上跟学弟学妹说你们的师姐根本不是学霸,只是个学渣,要不是数学变成文科数学了,物理化学生物变成几道选择题了,我能考上一本都算是祖先保佑了。我要是生在江苏河南湖北等变态地区,我能上二本就不错了。你们真正的学习对象是隔壁考上复旦的理科师哥。

我查了一下2019年广东高考制度。

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按照3+1+2的模式设置“3”即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1”是由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两门中选择1门,“2”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两门。

我应该是会选择历史,政治,地理,数学我不知道还会不会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如果分文理数学的话,我估计我自己还能上211,不分文理数学的话,我估计自己只能上普通一本了甚至2本。所以,我还想感谢我爸妈刚好把我生在这个时期。

所以,最后我要在这里再次感谢一下我的祖先,谢谢你们从福建迁过来,将我生在广东长在广东考在广东,也谢谢当时的高考考试制度制定者,让我不用再继续考那变态的不分文理的数学,继续学那物理化学生物,让我这个理科白痴蒙对了99%的题目,让我逆袭考到中山大学。虽然是调剂到冷门专业,但也让我有了跟一群学霸一起学习的机会。也让我有机会继续深造,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爱炒股的大学老师。

最后,祝所有考生考上理想大学。最后推荐一下老师的公众号:zliuqingying,听一个老师讲投资,讲互联网,讲经济,讲社会,讲男女关系。


刘清颖solo


关于高考,我的记忆是很深刻的。我是复读生,因为个人的原因,高三那年没有参加成高考。去别的学校复读了一年。复读那年真的可以说是我最认真学习的一年。我把成绩从300多分提高到500多分。我自认为,我已经尽力了。复读的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很多让我至今仍在回忆的事情,有的美好,有的心酸,有的让我至今都感到不甘。

背负着巨大的复读压力,我走进了一个高三班里,他们是应届生,我是往届生,由于没有分班考试,我直接被分到了普通班。第1次模拟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从那以后我就声名鹊起,在学校成了风云人物。


年级主任想把我调到重点班去学习,我拒绝了他,因为在普通班的两个月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找好自己的学习规律,不想因为班级的调动而影响了自己的规律。从那以后我就是普通班里的第一,当然也是全年级第一,一直持续到高考。

第一学期的期末,有一位女生向我表白,我无比冷静的心情有了一丝波动,因为自从我开始复读,我就下定决心,一心不想他事只专心学习。我拒绝了他,我在高中也经历了好几段恋爱,给我带来了很多伤心的回忆,我不想再要这种短暂,而没有未来的恋爱。那种感觉只持续了一个月,之后,我又投入到紧张,还有刺激的复习阶段。

经历了第1次模拟,第2次模拟,第3次模拟,第4次模拟,第5次模拟,第6次模拟考试。还有不计其数的小测验。我终于迎来了高考,到最后我的成绩已趋于稳定,而我也没有再想继续上进的心了。可能是我上学期真的太投入了,导致我到下学期没有劲了!

高考前几天,班主任找我谈话,我和他说,我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而且我现在的成绩,已经够那个学校的分数线了,所以我并不想再继续,怎么努力的学习了。



高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紧张感,平常那么多次测验让我的心平静如水。我就像平常考试一样,把高考的题全部做完。可能是我过于自信了,最后一门考试英语我提前交了卷。

出了考场迎接我的是年级主任,教导主任,班主任,还有很多别的老师。因为我是第1个出考场的,所以我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他们问我考的怎么样?我自信的回答,630分。可结果出来,我比我预想的少了六七十分。我也因此一直觉得很尴尬。

终于解脱了,那种感觉一般人真的体会不到。我身上一直紧绷的那根弦,突然之间就断了。我再也没有像以前那么努力的学习过了,就算想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真的很感谢那一年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陪伴我的同学们,特别是那个向我表白的女同学,至今仍在想起她!


尚格云吞一哥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第一次是在2002年,当时是一个玩的心态,因为知道肯定考不上,所以胡乱考,考完之后志愿填的是北大清华。因为我知道,我离北大清华,不是差多少分的问题,而是差几百分的问题,分数是430分,离二本线差50分之多,差一本线有一百多分。

第一次高考之前就做好了第二次高考的准备,所以早早准备复读。所以第一次高考,完全没有任何紧张感,就相当于体验而已。

到第二年2003年的夏天,那时候刚刚经历过非典,很紧张的时期,但也没有耽误我的埋头复习,那一年真的是拼了老命的复习,体重好像都一百斤都不到,一年瘦了十几二十斤。

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临近高考的前一天晚上,紧张了一个晚上都睡不着,当然也是因为楼下租房的几个深井冰闹腾了一个晚上,所以第一天高考的早上基本上脑子是浆糊似的进入了考场。

但还好的是,第一门考试考的是我比较擅长的语文,所以并没有太影响我的发挥。然后第二天的考试就没有那么紧张了,前一天晚上也睡的比较安稳。 所以就这样,两天就比较顺利的考完,个人感觉是,比较兴奋的,因为感觉是还是不错,出来跟很多同学对答案之后发现,哪怕做不来蒙的一些题目,都狗屎运地蒙对了,所以那一年相当于是一个超常发挥。

然后自己估分的时候,也估到了530多分,差不多就是有本一的分数线,但自己为了保守估计,第二次估分的时候可以压低的分数。于是就按这个分数,很谨慎来报名了高考之前早就挑好的学校和专业报了。

后来经过紧张的等待,分数出来了,考了534分。而分数线出来之后,刚好本一的分数就是534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就这样我踩线上了211的重点大学。

对比两次高考,就意味着我那复读的一年,从分数来说表面上是有增加了104分,但实际上换算成录取线的话,应该是增加了有120分左右。真是拼了一切、孤注一掷的一年!还好,我付出了努力,换回了我理想中的结果。

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感谢我的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当然也是那一年也是运气超级好的一年,一切都很顺利,造就了一个最好的结局。所以我还挺想念2003年的那个夏天,那是我人生新的命运的起点。


水禾田


我是1995年高考的,掐指一算已经过去23年了。当时在小县城读高中,全年级200人四个班,三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因为我们上届的文科班被没有人考上本科,到我们这一届就发了狠,高三上学期把所有的课都上完了,下学期主要是模拟考试和讲题,基本不存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我们是隔天考一次,隔天讲一次。每个老师都铆足了劲在外面弄模拟试卷,历年真题、省市模拟题、海淀的、黄岗的、启东的全部做过。

数学老师说对文科生来说,数学是能拉开分数距离的大杀器,所以他必须拖课,哪怕是拖堂一分钟,从他脸部浮现出的满足感,你也可以感知到他内心的喜悦。他拖课的时候,手捧一堆卷子的英语老师就站在门外,虽然英语老师是班主任,但是数学老师一句“我都是为了你们班好”常常让他憋得满脸通红。语文老师身材敦实,有同学在作文里把他写成“立方体”,他为此怨念了一个学期。满头卷发的政治老师,发考试卷时,小指一勾试卷边角,考卷数量与本列学生数量丝毫不差。这些老师从来没有开辅导班赚钱,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狠抓学生考试成绩上,现在想来还是很感激。

95年还是7月份的7.8.9三天高考,我竟然在6号晚上失眠了,凌晨2点多还在上铺辗转难眠,一是热,二是明天要上考场,非常紧张。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都是红的。等进了考场拿到试卷,反而一点也不紧张,估计这就是高三下学期考试锻炼出来的效果,考试考到麻木了。数学考试有一道选择题纯粹考了一个余弦定理的知识点,我很惊讶,反复审题生怕自己看错了,这太简单了,哪里像我们平时的选择题里都是重重陷阱?隔了二十多年,我都记得当年我高考的数学分——128分,这是我在所有的数学考试里的最高分,超过我高三所有模拟数学考试的最高分。当然,这也是我人生里最后一次数学考试,上大学再也不用学数学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无忧精英网


回顾当年高考:八十年代中期,农村高中的考生,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带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有的带着油饼,熟鸡蛋,背着书包,跟着老师懵懵懂懂的进城,我只记得我们住在当时大寓口的人民招待所,在大队当书记的父亲带着草编凉席陪考,每一场考试我们都提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到四五里外的一中或二中考点,学生进入学校,老师在学校门口或蹲或站等着,像我这样有送考的家长很少,结束后老师点齐学生,再带回招待所吃饭,我记得父亲每次都给我点一碗水饺,自剥一个鸡蛋看着我吃完,当时的感觉城里真大,卖的东西也好,水饺都这么好吃,还有百货大楼,至于高考一点压力都没有,就知道后来老师通知去填高考志愿,一段时间后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家,全庄一天之内都知道,我考上师范学校,吃上商品粮,两年后就能教书,抓工资了。从此我在庄上就成了大家教育孩子好好上学的榜样,直到后来我家出来三个大学生,陆陆续续的其他人家都有学生考上中专或大专,大学,在老父亲的带领下,一个大队至今都学风浓厚,每年都走出去一批优秀学生,全大队都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高考的改革让我们农民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大学,在大城市工作生活。


一个老教育工作者



最近qq空间流行一个段子“你高考的的时候你在想什么?”看到后也算是感慨良多了,高考的画面也随之而来,那段令我无比怀念的时光,那段在我高中生涯留下最后的辉煌岁月。


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的,我知道了奋斗的意义,习惯了三点一线的日子,也不停地赶着手里的作业。我怀念那个认真又执着的自己。每天早上,我和室友像驰骋而去的骏马一样冲到学校的食堂打上几个馒头狼吞虎咽。然后再回到教室背书。我们生怕浪费一分钟。


日子转的那么快,很快高考就要来了,黑色的迷茫气息快速在校园蔓延,六月是个战火纷飞的日子。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课本,一字不拉的记住每个知识点。学校为了给大家打气,不停的叫着口号,去释放心中的压抑。


白色墙上倒计时的数字不断变小,空气似乎也变的凝重起来。终于在高考的前两天爆发了,不知是谁开始起的哄,如雪一般的白纸大片大片的飘下,在这一刻,所有高三的学子都像疯了一样,呐喊,扔纸成了集体发泄的一种方式。


真正的高考日子终于来临,我们看着一辆又一辆的班车驶进学校,车的两边贴满了红色祝福的横幅。学校的老师和保安叔叔食堂阿姨站在校门的大道上站立向我们挥手祝福。前面的交警叔叔为我们开路,十几辆的车浩浩荡荡冲进考场。


到了考场后,我和几个同学相互告别并互相鼓励进了考场,探测仪不停地扫描我们每一个考生。手心也突如其来的开始冒汗,心里竟然开始轻微紧张了。六月的天气,正是热的容易烦躁的日子,即使是开了风扇也让人坐如蒸汽,大滴大滴的汗水往下流。我深呼吸几口气,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没有人顾得身边人是谁,只有奋笔疾书。后来考英语的时候,我抱了英语老师,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发挥。


考完的最后一刻,我如释负重。

做到车子上,我们在感叹300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而去了。回到校园的时候,看着熟悉的班级,熟悉的同学,内心也有些不舍。我们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不停的拍着照片。


那天晚上,月亮很圆。我们全部男生搬了几箱酒,做在宿舍门口的台阶上,干了一杯又一杯。所有的累,所有的不舍,所有的怀念都化在了酒里。一去便再也无法回去了。


朋友松走过来和我聊了很多,过去的事,现在的事,未来的事。整个晚上,他都睡不着,一直说自己没考好,我想安慰他几句,想来想去却是不知道说什么,只好静静的听他倾诉。高考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竞争过程,我们用尽了全部力气就好。


第二天,我们带着所有书,来不及和老师同学告白就这样离开了。很多时候毕业就是这么简单,却又让人难忘!


史说散人


回忆像褪色的老照片,即使重新上了色,却依然感觉旧。岁月的年轮像那黑色的旋转唱片,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播放那美丽的旧日情曲。

对于我,高考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说到高考,很多回忆涌上心头。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即将升入大三。

想起2017年的自己,也在为高考奋斗着,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了一套又一套的试卷,距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而我的成绩在班里还是倒数几名。

记得有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班上倒数第二,当时心情特别低落,明明自己也努力了呀,但是成绩却比没有努力时考得还差。

班会课上,当老师在念成绩排名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感觉班里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仿佛大家都在说:“你看她,平时挺努力的呀,怎么还考得那么差………”。

虽然知道大家不会这么想,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住这样认为,所谓庸人自扰,好不容易熬到下课了,心里特别委屈,但是还不敢大声哭出来,戴上衣服自带的帽子,然后就趴在桌上哭了。

等自己调整好心情,又开始调座位了,按成绩排名来选择座位,全班人站在教室外面,喊到谁的名字,谁就进去。

虽然已经知道自己的排名是倒数,但是在那一刻还是很伤心,站在人群中,看着前面的人一个又一个进教室选座。

终于,叫到我名字了,进去教室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默默走到仅剩的第一桌位置,鼻子特别酸,好想哭,但是我还是努力表现出自己很好,不想让大家看出来我很难过,自己都心疼自己了。

高考就像一场战争,你只能在千军万马中奔跑,稍不注意,就会输得很惨烈。

想要考上大学,那就得忍得住孤独,坐得了板凳,更何况我还有一帮和我一起奋斗的小伙伴,所以,我还是挺幸运的。

似乎所有的不顺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终于,在下一次模拟考中,我成绩终于进步了。班里64个同学,前几次排名都是在第二页纸,这次,我终于挤身进入第一页。说不高兴那是假的,虽然离成绩好的同学差得很远,但是我只和自己比,至少我有进步了。

2017年的高考,虽然我考得不是很好,但是我考上了,来了距离家乡千里的东北读大学(虽然只是个普通的二本大学),这是当时考倒数的我万万没想到的。

如今,我已经经历了6个多月的大学生活,回忆起高三的岁月,还是特别的想念。

相信上帝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越努力,越幸运!

如今大二的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阿雨姑娘呀


高考,就像是有人在我的手臂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每看一次咬痕,就会牵动一份惊天动地的记忆。

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无比怀念。

1、 突发情况——第一科语文,我就把两道阅读题的位置写反了

当时,我研究题干太入迷,看错答题位置,就奋笔疾书,等到写到下一题我才发现把两道阅读题的位置写反了的问题。

当时有一瞬间的懵逼,脑中的弹幕从“怎么办怎么办我要重新抄一份吗”到“你个煞笔你中考就犯这样的错你到了高考还死性不改”。

但欣慰的是,我心里素质还算过硬,没有方寸大乱没有手足无措。

我直接举手求助监考员,监考员走过来询问情况,我如实回答后,拿了新的卷子就开始狂抄。抄完后继续冷静地答完后面的题,唯一受到影响的可能就是作文,审题立意时间不够充足,但那还好我把作文都完整地写完了。

交完考卷走出考场一模全是冷汗,站在走廊晒着太阳,被人潮拥挤着走,才感觉自己是真切的存在,并不是在做梦。

当时坐在我斜右方的是我同班同学,他当时的表情都是惊悚加震惊,可能当时如果写错答题位置的人是他,他会当初失控吧。

其实高考中有时候会因为一时大意而难免出现突发意外,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冷静,特别是因为后面你还要答题,其实只要及时处理,突发的小问题根本影响不了什么,最怕的是心态一崩,两脚一蹬,就心如死灰想扔下卷子走人。

三年过去了,现在想起这事我都觉得后怕,要是我在关键时刻丢下笔,丢下的就不只是我的高考语文分数了,更是丢下来我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读的辛酸苦乐,丢下的还有家人嘘寒问暖送汤慰问的殷切,甚至可能是丢下我未来十几年的前途希望。

在此我也希望——

所有的高考学子,无论在战场上遇到什么妖魔鬼怪突发险情,都要冷静杀敌化险为夷!

2、滑稽班主任教我深呼吸放松

高考第一天傍晚我跟往常一样在教室走廊背文综准备第二天考试,班主任远远看到我,就走过来跟我聊天。

班主任有着标志性的啤酒肚,一边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一边教我怎么深呼吸放松。那天我只意识到班主任欲言还休,但又始终跟我纠缠如何深呼吸,而我也只是笑笑附和。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考语文时旁边的那个男同学把我答错位置的事告诉了他。

班主任当天没有说我,却很担心我第二天还会因为紧张而出错,于是采用这么笨拙而可爱的方式教我放松,直到我高考成绩出来,向他报告喜讯,他才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当初你答错位置可紧张死你了,又怕说了影响你心情。好!考的好就好!”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我真是眼泪都要出来了。


3、英语老师到食堂为我们每个人舀一碗[喝下去就能上130分]的绿豆沙

英语是第二天的下午考,也是最后一科,学校在食堂准备了绿豆沙让考生解暑,我们走到食堂的时候,发现平时彪悍的不成样子的女汉子英语老师却出乎意料地温婉,为我们每个人都舀了一碗绿豆沙,笑着说“每个人只要喝了我的绿豆沙就能上130分啊”

我们嘻嘻哈哈地喝完了 绿豆沙,偶尔翻一下自己的单词本,不时跟老师聊侃几句。

就好像,我们当时准备的,只是三年里最最普通的一次考试,而不是一场,考完大家就各奔东西,考完大家就真的解放的,高考最后一科。

喝完绿豆沙,学校的广播开始考前放歌试音,放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

我们就这样,成群结伴地,踩着悠扬的歌声,走向最后的战场。

感动,自豪,无数汹涌的情感扑打着我。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都是英雄。

高考啊,注定成为我的生命里深入骨髓的大地震。

那是那个年纪才有的热血青春啊

祝全国的高考生都旗开得胜!


处处的光影沙拉铺



转眼间已经大二了,说起当年的高考,也许他是有苦有泪有甜的难忘经历吧。每天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教室-厕所-食堂),同学们每天的背影都是急匆匆的,早上早早的被妈妈叫起床,冬天里我们也不像以前显得那么矫情,迅速穿衣服吃饭,下雪了,我们的踩着满地的雪也许会不小心滑倒,但是我们起来继续向学校走去,脚步声在雪里显得更加清脆,这一切为的就是在短短的早读时间段里多读一点书。高三的生活没有逗留,就连大课间的一点短短的十分钟,全体同学也许真的累了,全部都趴在属于自己的小课桌上睡着了,当时的短短十分钟也许就是我们最美妙的十分钟。高三中午的我们是吃完饭就到教室里面刷题,对于我来说,语文数学理化生的味道充斥着我高三的世界,一张张试卷堆积如小土丘,一天一个黑笔芯,两天一个红笔芯的生活交错着……



当时对于我来说最兴奋的就是周六晚,只有那个时间我们可以休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喜欢在那天晚上看电影,还记得《全城高考》吗?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时,也许我们会遇到一系列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们想放弃高考,但是还记得我们背后那段奋斗的时间吗?还记得爸爸妈妈老师在背后一直支持着你吗?是的,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既然奋斗了这么长时间,那就选择继续,即使梦想的翅膀断了,它也会愈合也会成长,也会重新展翅飞翔……

当时我们学校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效仿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走进我们高三的这栋教学楼,到处贴着标语“奋斗十二年换来六十年的幸福”“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上课前的两分钟全班同学起来宣誓,说着奋斗高考之类的话语。

高三末期,我们天天晚自习考试,白天讲试卷,当时的我们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成绩会有波动,好多同学被后期压力压迫的放弃,根本没有继续前进的勇气与动力。老师依然会在耳边说着好好学习,不学习你会后悔的等一系列话语……

回想起高三的时光,他已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我觉得同学们都很棒,我觉得我们不后悔,因为我们曾经努力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