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大家都在哀悼遇害女医生,患者家属仍没道歉,除医闹阴霾须下猛药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据了解,这部法律这也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基本法”。

法律中明令禁止扰乱医院等医疗场所的公共秩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论以何种方式威胁、危害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或侵犯其人身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处罚。若上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大家都在哀悼遇害女医生,患者家属仍没道歉,除医闹阴霾须下猛药

联系到最近备受关注的医生被杀害事件,这部法律的出台,真的太有必要了。

无辜,医生被家属杀害

据媒体近日报道,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值班的医生杨文,被一名患者家属持刀行凶,致颈部多处损伤,颈椎骨断裂,经全力抢救后,仍不幸离世。

这起惨案背后源于一名入院治疗的95岁女性。入院时,急诊科当班医生杨文,给患者首诊后发现,其患有脑梗后遗症、意识不清,加上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较差,在建议家属给患者做全面检查被拒后,发现其病历上有过几处拒绝检查和治疗的情况。

大家都在哀悼遇害女医生,患者家属仍没道歉,除医闹阴霾须下猛药

家属仅要求输液,但输液并未使患者好转,家属却不接受检查,也不接受死亡的可能性,常因一点病情波动就与医生吵闹。

事件发生后,国家卫健委例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这不是单纯的医患纠纷,而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北京民航总医院举行追思会之时,杨文生前的同事和患者都在哀悼,而事件主角的患者家属,毫无愧疚之心,也不见道歉。

目前,犯罪嫌疑人孙文斌已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捕。

惊心,医生竟成高危职业

近年来,医患纠纷案件频发,有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7万起医患纠纷案,并且急诊科和门诊,最容易发生暴力伤医事件。

大家都在哀悼遇害女医生,患者家属仍没道歉,除医闹阴霾须下猛药

面对如此多的暴力事件,医生仿佛变成了一种高危职业,医闹的后遗症已逐渐显露。

医学领域著名医疗期刊《柳叶刀》曾统计过,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中国共培养了470万医学生,但最终,走上医生这条道路的医学生不足80万。

笔者认为,这项数据的披露,意味着中国的医疗人才正在慢慢流失,医学生对口就业率不足培养率的五分之一。年轻人不愿意投入医疗事业,导致医疗人才青黄不接,随着时间推移,中坚力量因“新鲜血液”不足而塌陷。

大家都在哀悼遇害女医生,患者家属仍没道歉,除医闹阴霾须下猛药

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下降。医学人才快速流失的原因,应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下猛药,除“医闹”阴霾

无辜医生因医闹而死,这则新闻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网友的热议。网络上,对凶手口诛笔伐的谴责声此起彼伏。

光天化日下持刀行凶,而事发后多日,嫌犯家属却没有表现出一丝悔意,也不见有人公开道歉,着实令人心寒。

大家都在哀悼遇害女医生,患者家属仍没道歉,除医闹阴霾须下猛药

有网友指出,医闹屡禁不止,严惩是第一要务。医患纠纷多因病人病情而起,但切不可因怜悯而模糊了法律的界限,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的背后也有家庭。

医患纠纷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排号难看病贵,不规范的医院过度医疗,以及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都使得敏感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从病人家属打砸医院到“职业医闹”的诞生,紧张的医患关系似乎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每当发生医闹行凶讹诈的事件,大多数医院为了顾全大局而选择吃哑巴,亏息事宁人。这种软弱的态度,无疑助长了医闹的嚣张气焰。

笔者认为,医生是生命的守卫者,发生纠纷时,医生和患者应相互体谅,积极配合。同时,也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保障医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方能最大程度除去“医闹”的阴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