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王安石留給後人的傳世名句。然而,作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員,王安石給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並不僅僅在於文學,更在於政治,在於改革,在於變法。

在這八大家裡邊,他的官做得是最大的,而且他是最具有爭議的一個人物。王安石一生兩次擔任宰相(國務院總理),又先後兩次被罷免宰相之職。所以他的經歷是非常獨特的,人們對他的褒貶也不統一。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我們今天一講到王安石這個名字,一提到這個名字,我們就會想到另外一個詞,是什麼呢?變法。所以王安石和變法,基本等於一個固定詞組,就是“王安石變法”。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初入仕途的王安石就是一個心懷大志,立志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現象。希望在最高層上指點江山,完成自己的夢想。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王安石的確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他的王安石變法影響力更大。不但對他當時的影響力大,而且一直影響到了八九百年以後的二十世紀。所以我們說他的第一個不尋常是他的歷史評價不同尋常。

他的歷史評價的不尋常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古今中外,讚不絕口。我們先來看中國,1908年,這一年是“百日維新”失敗的十週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光緒皇帝和他的姨媽慈禧太后去死了。也就是在這一年,當年的百日維新的領袖之一梁啟超寫了一本書,這本書是為王安石立傳的,在這本王安石的傳記裡邊,梁啟超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他說王安石這個人就像千萬公頃的湖泊一樣廣大,就像萬仞的高山一樣高尚。說從夏商周一直到現在1908年,過去幾千年了,你要說中國有一個最完美的人,這個人是誰?就是王安石。王安石的改革變法不僅對當時的北宋政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梁啟超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中西方各國的政治體制都在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他的評價特高。梁啟超說:“我們應該給他塑一個特大號的金像,把他供起來。”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在國外對他什麼評價呢?1906年,這一年,距離俄國的十月革命還有十年。當時的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列寧在和他的同志們討論俄國土地政策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說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對王安石實行土地的國有政策表示贊同。

還是在二十世紀,不過已經到了1944年,當時的美國副總統華萊士來到了正處在抗戰中的中國,訪問中國。中國的高官們誰都沒有想到,這個華萊士來到中國訪問卻對王安石大加地讚賞,特別的感興趣。他說王安石當年搞改革變法的時候實行的青苗法對於1929年前後處於大蕭條時代的美國的經濟危機的扭轉,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當時美國政府給農民實行農業貸款,這就很像當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中國的官員很震驚,不知道這個美國總統對王安石還有這麼重的情結。在中國古代十一世紀的一個宰相王安石,他推行過一次變法,卻對二十世紀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領袖和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副總統有著這樣大的影響。

一個能夠對美國農民兄弟都發生作用的政策,那得是多麼好的一個政策?我們應該為王安石鼓掌,即便現在已經過去將近一千年了,掌聲依然應該存在,叫好聲依然應該不斷。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但是,從王安石推行改革變法到現在這八、九百年的時間裡邊,罵王安石的人要比給王安石鼓掌的人要多得多得多。這些罵聲不斷,罵聲很大,罵的水平很高,而且給他定的罪名石破天驚,罵得驚心動魄。

所以,王安石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很大,他接收到的評價也很獨特,也很不尋常。這是第二個方面:身後罵名,空前絕後。王安石比起什麼商鞅、張居正、康有為,包括梁啟超,跟這些改革家相比,王安石接受到的罵聲,範圍廣、程度深、罵聲大、罪名重。

這其中罵他的級別最高的一個人,就是殺死岳飛的宋高宗趙括。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兩個愚蠢的、無能的皇帝被人家金國人抓走了。現在一個問題:誰應該為北宋的滅亡買單?誰應該負起這個責任?得找一個冤大頭。找!趙構多聰明啊,追根溯源,一找就準。“都是因為王安石搞改革變法,我們北宋才滅亡的。”

原話是這個說的:自任己見,非毀前人,盡變神宗法度,上誤神宗皇帝。天下之亂,實兆於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 ——宋高宗趙構

“王安石一意孤行,他蠱惑宋神宗,他誹謗前輩,誹謗祖宗的法度,他就是北宋滅亡的萬惡之根源。”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還有人乾脆認為王安石就是“天下第一小人”。這話是這麼說的:神宗之昏惑,合赧亥桓靈為一人者也。安石之奸邪,合莽操懿溫為一人者也。此言最公最明矣。求之前古奸臣,未有其比。 ——明·楊慎

“你要問我從古到今哪個皇上最昏庸、最無能?就是宋神宗。天下所有皇帝裡面最昏庸的加在一起,等於宋神宗。王莽、曹操、司馬懿,這些個壞蛋,這些個最壞的奸臣(這當然是當時人的看法),所有最壞最壞的奸臣加在一起就等於王安石,又等於‘天下第一小人'。”對王安石的詆譭以至於此,他們恨不能說王安石不是人。

宋代的時候有一個筆記,裡面編了一個故事,說王安石出生的時候,有一個小動物叫獾,民間有叫獾豬的,有叫獾狗的,從他們家門旁屋裡頭跑過去了。跑過去完了之後,王安石出生了。所以王安石的小名叫“獾郎”。用農村現在的話說要麼叫豬崽崽,或者小狗子。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中國古代歷來的聖賢出生的時候那都是滿室生輝、長虹貫日,都有吉兆的。而且生下來這孩子都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鼻直口方、大耳垂肩、兩手過膝,怎麼著也是偉岸的形象。王安石,一直小獾豬從他們家穿過,他落生了。糟蹋人也就糟蹋到這一份上了。

王安石作為一個宰相,基本這些評價對他等於是全面的否定了。所以這是王安石的第一個不尋常,那就是有的人把他捧到天上,有的人要把他踩在腳下,還要再踩上一隻腳。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二次宰相被罷免後,王安石退隱鄉林,但心中仍希望重回朝堂,完成未竟的事業,於是就有了這首詩。這個詩在當時他這草稿被人收藏了,這草稿上畫得一塌糊塗,“春風又綠江南岸”開始不是“綠”。

最開始是“春風又到江南岸”,把這“到”劃掉,旁邊寫一個“不好”。換了一個“過”,“春風又過江南岸”,後來又把這“過”也劃掉,換成什麼呢?換成“入”,“春風又入江南岸”。又劃掉,又改成“春風又滿江南岸”。又劃掉,最後末末了,才換成一個“綠”字。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窮其一生為變法,身後名卻褒貶不一

我們說“到”也行,但是太直接了,不文學,就是說明一個動作。你說用“過”呢,那過了就走了,給人感覺春風是一會兒的事兒,雖然是意思在那了,但是不好。你說“入”吧,春風入到江南岸了,這個動作顯得不是很恰當,不像是春風的動作,像拳頭的動作。

而春風又滿江南岸,是挺好,不夠含蓄,春風顯得比較蠻橫,一來就鋪天蓋地,那是春風嗎?那不是春風,那是秋風,那是冬風。“春風又綠江南岸”,前面所有這些動詞的意思都有了,但是有著非常潤澤的色彩和感覺。這種詩對王安石來講就是小小詩,尚且如此改動,你想要是正兒八經寫點對他來講要傳頌萬年的詩,那還得怎麼改啊,所以這方面你能看得出來王安石的個性。


品味詩詞曲文意蘊,融於生活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