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更在于政治,在于改革,在于变法。

在这八大家里边,他的官做得是最大的,而且他是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王安石一生两次担任宰相(国务院总理),又先后两次被罢免宰相之职。所以他的经历是非常独特的,人们对他的褒贬也不统一。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我们今天一讲到王安石这个名字,一提到这个名字,我们就会想到另外一个词,是什么呢?变法。所以王安石和变法,基本等于一个固定词组,就是“王安石变法”。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初入仕途的王安石就是一个心怀大志,立志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象。希望在最高层上指点江山,完成自己的梦想。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王安石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他的王安石变法影响力更大。不但对他当时的影响力大,而且一直影响到了八九百年以后的二十世纪。所以我们说他的第一个不寻常是他的历史评价不同寻常。

他的历史评价的不寻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古今中外,赞不绝口。我们先来看中国,1908年,这一年是“百日维新”失败的十周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光绪皇帝和他的姨妈慈禧太后去死了。也就是在这一年,当年的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梁启超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为王安石立传的,在这本王安石的传记里边,梁启超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他说王安石这个人就像千万公顷的湖泊一样广大,就像万仞的高山一样高尚。说从夏商周一直到现在1908年,过去几千年了,你要说中国有一个最完美的人,这个人是谁?就是王安石。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不仅对当时的北宋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梁启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都在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他的评价特高。梁启超说:“我们应该给他塑一个特大号的金像,把他供起来。”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在国外对他什么评价呢?1906年,这一年,距离俄国的十月革命还有十年。当时的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宁在和他的同志们讨论俄国土地政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王安石实行土地的国有政策表示赞同。

还是在二十世纪,不过已经到了1944年,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到了正处在抗战中的中国,访问中国。中国的高官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华莱士来到中国访问却对王安石大加地赞赏,特别的感兴趣。他说王安石当年搞改革变法的时候实行的青苗法对于1929年前后处于大萧条时代的美国的经济危机的扭转,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时美国政府给农民实行农业贷款,这就很像当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中国的官员很震惊,不知道这个美国总统对王安石还有这么重的情结。在中国古代十一世纪的一个宰相王安石,他推行过一次变法,却对二十世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副总统有着这样大的影响。

一个能够对美国农民兄弟都发生作用的政策,那得是多么好的一个政策?我们应该为王安石鼓掌,即便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一千年了,掌声依然应该存在,叫好声依然应该不断。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但是,从王安石推行改革变法到现在这八、九百年的时间里边,骂王安石的人要比给王安石鼓掌的人要多得多得多。这些骂声不断,骂声很大,骂的水平很高,而且给他定的罪名石破天惊,骂得惊心动魄。

所以,王安石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很大,他接收到的评价也很独特,也很不寻常。这是第二个方面:身后骂名,空前绝后。王安石比起什么商鞅、张居正、康有为,包括梁启超,跟这些改革家相比,王安石接受到的骂声,范围广、程度深、骂声大、罪名重。

这其中骂他的级别最高的一个人,就是杀死岳飞的宋高宗赵括。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两个愚蠢的、无能的皇帝被人家金国人抓走了。现在一个问题:谁应该为北宋的灭亡买单?谁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得找一个冤大头。找!赵构多聪明啊,追根溯源,一找就准。“都是因为王安石搞改革变法,我们北宋才灭亡的。”

原话是这个说的: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 ——宋高宗赵构

“王安石一意孤行,他蛊惑宋神宗,他诽谤前辈,诽谤祖宗的法度,他就是北宋灭亡的万恶之根源。”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还有人干脆认为王安石就是“天下第一小人”。这话是这么说的:神宗之昏惑,合赧亥桓灵为一人者也。安石之奸邪,合莽操懿温为一人者也。此言最公最明矣。求之前古奸臣,未有其比。 ——明·杨慎

“你要问我从古到今哪个皇上最昏庸、最无能?就是宋神宗。天下所有皇帝里面最昏庸的加在一起,等于宋神宗。王莽、曹操、司马懿,这些个坏蛋,这些个最坏的奸臣(这当然是当时人的看法),所有最坏最坏的奸臣加在一起就等于王安石,又等于‘天下第一小人'。”对王安石的诋毁以至于此,他们恨不能说王安石不是人。

宋代的时候有一个笔记,里面编了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出生的时候,有一个小动物叫獾,民间有叫獾猪的,有叫獾狗的,从他们家门旁屋里头跑过去了。跑过去完了之后,王安石出生了。所以王安石的小名叫“獾郎”。用农村现在的话说要么叫猪崽崽,或者小狗子。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中国古代历来的圣贤出生的时候那都是满室生辉、长虹贯日,都有吉兆的。而且生下来这孩子都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鼻直口方、大耳垂肩、两手过膝,怎么着也是伟岸的形象。王安石,一直小獾猪从他们家穿过,他落生了。糟蹋人也就糟蹋到这一份上了。

王安石作为一个宰相,基本这些评价对他等于是全面的否定了。所以这是王安石的第一个不寻常,那就是有的人把他捧到天上,有的人要把他踩在脚下,还要再踩上一只脚。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二次宰相被罢免后,王安石退隐乡林,但心中仍希望重回朝堂,完成未竟的事业,于是就有了这首诗。这个诗在当时他这草稿被人收藏了,这草稿上画得一塌糊涂,“春风又绿江南岸”开始不是“绿”。

最开始是“春风又到江南岸”,把这“到”划掉,旁边写一个“不好”。换了一个“过”,“春风又过江南岸”,后来又把这“过”也划掉,换成什么呢?换成“入”,“春风又入江南岸”。又划掉,又改成“春风又满江南岸”。又划掉,最后末末了,才换成一个“绿”字。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穷其一生为变法,身后名却褒贬不一

我们说“到”也行,但是太直接了,不文学,就是说明一个动作。你说用“过”呢,那过了就走了,给人感觉春风是一会儿的事儿,虽然是意思在那了,但是不好。你说“入”吧,春风入到江南岸了,这个动作显得不是很恰当,不像是春风的动作,像拳头的动作。

而春风又满江南岸,是挺好,不够含蓄,春风显得比较蛮横,一来就铺天盖地,那是春风吗?那不是春风,那是秋风,那是冬风。“春风又绿江南岸”,前面所有这些动词的意思都有了,但是有着非常润泽的色彩和感觉。这种诗对王安石来讲就是小小诗,尚且如此改动,你想要是正儿八经写点对他来讲要传颂万年的诗,那还得怎么改啊,所以这方面你能看得出来王安石的个性。


品味诗词曲文意蕴,融于生活点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