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解讀蘇軾的《定風波》?

小亦樂樂


在欣賞蘇東坡最達觀的這首詞之前,我們還是來看看蘇東坡這個人,和創作這首詞的背景。

蘇東坡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極為少見的大師。單從他的各個藝術領域的深厚造詣上來看,號稱是坡仙的他,比號稱是謫仙人的詩仙李白還要更高一籌。他的詩書畫詩詞在宋朝甚至是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屬於頂級水平。


為什麼蘇東坡在各種學術門類,都能取得洋洋大觀的成就?

為什麼蘇東坡在宋朝的黨爭中屢次被貶,直到天涯海角,每一次都能實現精彩的蝶變?最終走向風凰涅磐之境?

原因有二。

第一,蘇東坡的大大咧咧的神經大條的性格。蘇東坡於人於事,既認真又不認真。認真是他認準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對事業和理想有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與決絕。不認真是說蘇東坡並非那麼小心翼翼之人,面對困境面對挫折,他往往都能揮揮手一笑而過,從來不把困厄放在心上。性格決定命運,這種性格讓蘇東坡在每一次的困境面前,都是大大咧咧,也許事到臨頭時會內心兵荒馬亂,但是真正到了緊要關頭,蘇東坡反而能放下心結,一塊東坡肘子,一串美味的荔枝,都能讓他滿血復活,又恢復了一個說說笑笑愛開玩笑風趣幽默的蘇東坡。

第二,蘇東坡身上集中了中國哲學的智慧。儒家教會他要努力進取,實現理想,為老百姓服務而九死未悔的精神,道家教給他齊萬物齊生死齊榮辱的曠達,佛家教給他放下就是解脫的方法。在三家智慧的加持下,蘇東坡變成了金剛不壞之身,變成了捶不扁煮不爛的銅豌豆,縱然是紅塵滾滾縱然是萬丈懸崖,我心不為所動,你又其奈我何?

人生最難的是看透生死,看透是非榮辱。蘇東坡自己都說,“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閒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閒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漂泊天涯時,他“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如閒雲野鶴般自得其樂。

這首詞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第三年寫的。當年被貶到黃州的時候,蘇東坡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但是有什麼風雨能讓蘇東坡亂了心情呢?又能有什麼打擊能讓蘇東坡主動認輸一蹶不振呢?沒有,三年以後,蘇東坡有了幾十畝山地,有了房子,還很浪漫地叫雪堂,有了大批能和自己吹牛喝酒的朋友,有了赤壁的濤聲,有了承天寺的夜月,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為蘇東坡準備好了,大自然的一切不是蘇東坡的,也是蘇東坡的。因此,蘇東坡自得其樂。當然,條件還是很艱苦的,這叫窮開心。蘇東坡就喜歡這樣的狀態。在黃州,蘇東坡對酒當歌,經常爛醉如泥。酒醉之後,他揮毫寫下《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第二天,就有謠傳說蘇東坡寫了告別詞,駕著小舟偷渡跑了。太守大驚,急忙派人尋找,而此時蘇東坡正坦然酣睡,鼾聲如雷,人生達觀如此,唯東坡而已。

那麼我們再來看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在前面還加上了序,有點自吹自擂的樣子。說了突然下了一場春雨,別人都驚慌失措四處躲雨,而他勝似閒庭信步,頗有一切看開的樣子。這種寫法不言自明,大概的意思是,看你們,真沒有境界,有點雨算什麼?我蘇東坡可是見過大風浪倒過大黴的人。然後蘇東坡就開始抒情了,然後蘇東坡就開始拽哲學了——宋朝人大概都喜歡做哲學家,無論是詩還是詞,都能弄出點哲學,搞出點意味深長的句子來: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我們在上文說過,蘇東坡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響,所以在他的筆下,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表露出來。上片基本上寫實,主要是運用對比的手法,寫自己的鎮定自若,在風雨之中的怡然自得。這是號儒家的境界。儒家總是能在挫折面前變得更加主動,這是孔子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竹杖芒鞋一句,其實是大有深意。蘇東坡當時介於官民之間,介於半官半隱之間,但蘇東坡覺得,竹杖芒鞋的輕,顯然是無官一身輕。這樣反而更自在。蘇東坡更進一步地說,要是一直這樣,像個老漁翁那樣寄情山水,那就更美了。

下闋其實體現了他的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佛家是講虛空的,道家是講齊物的。其實這二者殊途同歸,都是要我們看透人生,看透是非榮辱,放下執著立地成佛。所以在蘇東坡看來,料峭春風不要緊,還能讓我的酒醒大半,稍微有點冷也不要緊,你沒看到山頭的夕陽,在笑著迎接我嗎?總的來說,這場雨算什麼,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一起湧來,又能算什麼?在命運的起伏面前,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步輕吟、自得其樂。“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和“世間無常,多少事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佛性有妙,古今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減不增”的禪宗妙悟異曲而同工。


好玩的國學


《定風波》作為蘇軾豪放風格詞作的著名代表作品,也是作於他文思泉湧、盡出佳篇的被貶黃州期間,原詞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詞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簡短有力,辭約義豐,充分體現了作者遇到困難不畏逆境、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後世人有著莫大的鼓舞作用。

先看詞序。

“三月七日”點名時間,與下文“春寒”對應,指出此時是溫度猶寒的早春,而非接近夏天的溫暖的暮春初夏。“沙湖道中”指出時間,“沙湖”在現在黃岡東南三十里處,又名螺絲店,其時是蘇軾因震驚天下的“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的第3個春天。“遇雨”說明了環境,“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指出了現實條件,沒有傘和帽子的大家紛紛躲雨,倉促狼狽。“餘獨不覺”體現了作者與眾人的不同,“已而遂晴,故作此詞”,寫明瞭等雨過天晴後,寫下的這首詞作。

我們來看上闋。“莫聽穿林打葉聲”,即作者勸說身邊倉皇避雨的眾人,不要去在意這瘮人的雨打樹葉之音,“何妨吟嘯且徐行”,我們不如放開喉嚨,一邊吟唱一邊緩緩地繼續往前走。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拄著竹柺杖,穿著芒草鞋,比騎著高頭大馬還要清閒自若,風雨這點小事又有什麼好怕的呢?“一蓑煙雨任平生”,且就憑這一身輕便的蓑笠讓我在廣闊的煙雨浮塵中快意人生吧!

詞句轉入下闋。“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春寒料峭,冷冷的風吹得作者酒也醒了,還覺得有些身寒,這時,卻驀地看到遠處山頭上露出來夕陽的笑靨,彷彿正在迎接著作者的目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此時此刻,再回過頭來想想方才風雨中蕭瑟前行的路途,卻只留淡然歸去下的一種平靜心情:晴有何喜?雨有何懼?心境平和的內心,已是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了。

這首詞作於北宋神宗元豐五年春天,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首句如驚雷乍響,一方面烘托出了人物所處的具體場景是風雨忽作,一方面開頭的“莫聽”二字又強有力地表示了風也罷、雨也罷、被貶也罷,這些外物尚不值得掛懷的瀟灑暢快胸懷。“何妨吟嘯且徐行”以反問句的句式令人精神一振,同時呼應了詞序中“餘獨不覺”一句。上闋主寫景,下闋主抒情。以“輕勝馬”的心態,傳達出一種逆境而生,敢於迎接挑戰、搏擊風雨的酣暢淋漓的豪情與放達,可見作者樂觀豁達,超然物外的絕塵心境!

“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語雙關,蘇軾在“烏臺詩案”中受挫被貶,本應意志消沉,如柳宗元作《小石潭記》冷寂清怨,然而這區區風雨,又如何奈得了我們天性豪放的東坡!鄭文焯在其著作《手批東坡樂府》中評點此詞時說道:“此足徵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途中遇雨又如何、仕途坎坷又如何?蘇軾留給後人最大的財富,便是一腔無畏逆境的豁達與豪闊。此樂觀適然的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戰勝困難,不忘初心。正應此詞之境:任他風雨雷鳴去,我自瀟瀟世外天!


歷史有妖氣


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用去擔心那穿林打葉的風雨聲,我們不妨一邊吟詠歡唱,一邊悠然自得地行走。拄著竹杖、穿著草鞋在此地行走,比起騎馬來,輕捷要更勝一籌,這有什麼好怕的呢?穿著一身蓑衣,笑面風吹雨打,我一樣過我自己的人生。


微冷的春風撲面,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雨後初晴的斜陽卻正好斜著照過來。回頭看看剛才走過來時,我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是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的,隨遇而安而已。 


整首詞,表現了東坡先生曠達瀟灑,物我兩忘、寵辱不驚的人生觀與處事哲學,歷年歷代為廣大讀者喜愛,流傳千古。千百萬的讀者從中找到自己心靈的慰藉。“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相知白首休言負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讀這首《定風波》,細細品味:

彷彿間,我們似看到幾個中年人冒著風雨,徐徐向我們走來,其中一位手持竹杖,腳穿草鞋,一邊走,一邊吟他的定風波詞。一陣春風吹過,他微微打了個冷襟,這時一縷斜陽從山頭照來…

位吟詞的中年人就是蘇軾,是年,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年的春天。

“烏臺詩案”是蘇軾以言獲罪的大案,差一點為此陷於死地,也是神宗朝影響較大的一個案件,牽涉到了 司馬光、範鎮、張方平、王詵、蘇轍、黃庭堅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他弟弟蘇轍也在其中。

“烏臺詩案”對蘇軾的詩文風格影響甚大,從前期的大氣磅礴、豪放奔騰如洪水破堤一瀉千里轉向了後期的空靈雋永、樸質清淡。他的思想也從前期尚儒而轉向了後期的尚道尚佛。

從這首詞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人生態度的灑脫和曠達。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達了在人生逆境遭受挫折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詞的上片: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莫聽”與“何妨”,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這一連串的詩與句子都是以詞人的主體感受為主。而描寫客體的“穿林打葉聲”等居於次要地位。最後“一蓑煙雨任平生”似乎已跳到了當前景物之外,似是借遇風雨之事抒發人生態度。

詞的下片: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描寫主體感受的詞:“酒醒”“微冷”“回首”“歸去”。還是以描寫詞人的主體感受為主。而客體的“料峭春風”正好吹“酒醒”,只是“微冷”。客體的“山頭斜陽”卻似迎接詞人。詞人大風大浪都經歷過,這點小風小雨算什麼?歸去之後“也無風雨也無晴”了。




萬方談人生


《定風波》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成。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

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1082),是時詞人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詞人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展示了他曠達灑脫的胸襟。

"莫聽竹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首二句點題,展示了詞人超越榮辱得失,任憑風雨肆掠,始終堅持自己的人生信仰。"竹杖芒鞋輕勝馬",這句寫得俏皮,傳達出一種不畏風雨、笑傲人生的自在與輕鬆。"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詞人由眼前風雨相想到人生旅程中的風雨,說要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坎坷與崎嶇。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這三句寫雨過天晴的景象,既以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後感慨作鋪墊。"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睛",末三句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感嘆無輪是雨斜風狂,還是陽況普照,不過都屬尋常現象,毫無差異。而人生也是如此,只要心境平和,寵與辱毫無區別。這裡反映出詞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態度。

這首詞寫平常生活經歷,卻充滿了人生哲理。

賞讀這首古詩詞


劉楚雲817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詩、文、書、畫,無所不精,人品、文品、官品無可挑剔,堪稱兩宋時期最完美的中國文人。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獵》可謂蘇軾一生最為豪放的三首詞。

蘇軾也因為這三首詞,被奉為宋詞豪放詞派的開山鼻祖,與以南宋詞人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詞派分別佔據了宋詞的半壁江山。蘇軾也因此被後人拿來與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並列為豪放詞派最具代表性的“蘇辛”組合。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蘇軾和幾個朋友相約出去踏青,在沙湖道上遇到大雨,雨具被僕人先行帶走了,大家被雨淋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其他人都在抱怨僕人走得太快,只有蘇軾處變不驚,提筆寫下了《定風波》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寫作這首詞的時候,是他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第三個春天。



蘇軾二十歲考中進士,走上仕途之路。但是蘇軾的官場生涯,卻非常不順利。一生三落三起,晚年被貶嶺南,再次被朝廷召用,卻在遇赦回朝的途中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因為反對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蘇軾的官場之路變得異常坎坷。蘇軾的一生,始終繞不開“烏臺詩案”,蘇軾因此險些丟了性命。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擔任團練副使。說是當官,其實就是個閒職,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甚至連俸祿都養活不了一家人。

因為沒錢,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蘇軾只好務農,自耕自足,開墾了一片坡地種麥子,並且自號“東坡居士”,這也是為什麼後人稱他為蘇東坡的原因。

暫時解決了溫飽問題,蘇軾就開始了陶淵明似的隱士生活,尋道訪友,因為他的名聲太響亮了,很多人都來投奔他,和他交朋友。

在一幫朋友的陪伴下,蘇軾的日子倒也過得有聲有色。往事隨風而逝,他已經完全忘卻了官場的勾心鬥角,忘卻了“烏臺詩案”帶給自己的倒黴處境。

對待“烏臺詩案”,以及過往官場之中的惡意中傷和讒言,還有那些一直將他視為眼中釘的王安石餘黨,蘇軾就像對待這場意外的雨一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通篇表現的是一種曠達超逸的胸襟,同時又寄寓著他獨到的人生感悟——寵辱不驚,瀟灑自然。

人生的沉浮起落,如同路上遭遇的風風雨雨,蘇軾雲淡風輕地化解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樂知天命,逍遙豁達,他的飄逸和灑脫,近乎而為神仙之姿了。因此,蘇軾又被人們稱為“坡仙”。



END.


博書


《定風波》是蘇軾一首大家耳熟能詳,張口就來的一首詞,詞中所表達的曠達樂觀人生態度的主題,引起了大眾讀者的生活反思,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共鳴與好評。在賞析這樣一首帶有生活小哲理的詩詞,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歷史背景及主人公生活境況。

《定風波》這首詞寫於詞人蘇軾到黃州任職的第三年春天。宋神宗元豐二年八月,也就是公元1079年八月,蘇軾在湖州知州上任,因為被誣作“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釀成有名的“烏臺詩案”。年底,又被下詔責謫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第二年二月又被調任至黃州。這首詞就是在詞人數次貶謫之後,感覺自己宦海浮沉,經歷坎坷,理想不竟,報負未果,心中鬱鬱寡歡時寫的一首詞。

詞的整體畫圖感把握解讀。


三月七日,因為心中煩亂喝了點酒,與人一起在沙湖道上遇上了大雨,拿著雨具的僕從都已經走了不在。由於大雨,同行的其他都被淋得十分狼狽,心裡都不痛快,意興也不如前,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這穿過樹林的風聲和打在樹葉上的雨聲,阻止不了我吟詩放歌從容而行,隨手從旁邊折來竹竿當柺杖,穿著草鞋輕便勝過那騎馬奔馳,心裡的那些小事又算得了什麼呢?披著一件蓑衣任憑這江湖風雨中度平生。料峭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身上微微略覺一絲寒意,卻看到山頭上的斜陽已經露出了光照相迎著我,回首來時的瀟瀟風雨之處,和當時的情景,歸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晴天呢!從整首詞的意思看,像一幅冒著風雨,從容貪看春色的山水畫,有風聲,有雨聲,有竹杖,有草鞋,有蓑衣,有雨後晴陽,十分愜意的生活。




從審美藝術上透析解構。

上片開頭突兀而起,大手筆似在不經意間揮寫出坦蕩灑脫的豪邁形象。前兩句聲情並茂,形神具兼,與心中鬱結之事相連,以情化景。“莫聽”“何妨”突出了詞人置身風雨林海,卻偏吟嘯徐行的超逸豪放情致,展示了作者的心境。


後兩句可見作者曠達的胸襟和淡泊的情懷,“誰怕”更加鮮明的突出詞人坦坦蕩蕩的胸懷,和自持鎮定的心膽。與前兩句呼應有致。

後一句作為上片末句,意語雙關,初看以為是要閒雲野鶴出世,細思則是心無所絆行無所羈。表達了蘇軾人生境遇的濃縮及其堅毅的精神外化,風骨自然不同於無所事事者的消極遁世,足見胸膽開張的豪氣和挺然不折的節操,強化了蘇軾特立獨行、安之若素的精神狀態。



下片仍是以作者的心情為牽引,而心動景緻的變化,最後一句不若常人所想的筆鋒迴轉,妙語雙關,顯示出詞人獨特的閱歷個性和心理哲學。借眼前所景向世人傳達人生哲理:以恬適豁達的心境應對一切外物,風雨陰晴概不縈懷,自身無論處於何種逆境或是順境,都應泰然自若,平常以對。展示了蘇軾樂觀、曠達、堅定、沉著的精神毅志。


浣曦於溪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寫於蘇軾被貶後的第三年,作者的仕途遭遇坎坷,心境急需平復,偶爾的一個雨天讓詞人在自然中尋得啟示。

第一句寫了一句實景,但寓意躍然紙上,影射當時自己所處的一種心境,可意為:我才不聽那些閒言碎語的議論,我還是該幹嘛幹嘛,不慌不忙,即使走路也還要邊哼小曲邊浪步;

第二句看出作者還是樂觀的一個人,我即使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也沒有因為失意而自我沉淪,反而該一如既往的頂風冒雨的前行,無論是在什麼環境下,我都是一個經得起大風大浪的人,依然是那個我行我素,不畏艱險的我;

第三句寫的是料峭的春風迎面吹來,霎時間不但酒醒了,還略微有點涼,但好在雨過天晴,陽光出來了;作者此時飽受官場與仕途的人情冷暖,但他相信總有一天也會雨過天晴,迎來人生的新景象;

第四句寫的是,作者由這一小會兒自然景象瞬間明瞭,人生不也就這樣嘛!有陰有晴,有風有雨,有冷有暖,有絕望也有希望,我蘇軾走過了充滿風雨的仕途,也見識過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肯定會有陰雲散去,陽光普照的那一天到來!


援庵講史


古詩宋詞的美,在於千年的沉澱,它依然散發出迷人魅力,芬芳絢麗多彩。

讀一首古詩詞,在它的韻味嫋嫋聲中,你有體味到萬物景緻、山川氣勢、氣魄胸襟、纏綿哀怨、懷才不遇、灑脫不羈、氣勢恢宏之感。它猶如築起一道藩籬,隔離你與世間俗物、俗思,讓你心高潔、空靈。

讀古詩詞,讀的是一種感覺,一種與之可以心靈相通的默契。怎樣去賞析,在於讀的人與作的人之間的神交。

蘇軾,這個世間少有的大文豪,孤高自傲的奇男子。他所著的詞,真能滲透到與他靈魂相知的人少之又少。我癲狂的喜愛著他留傳下來的每一首詞,不斷吟誦,自慚不能領悟到它的其二。只望能流離在其中,浸染一點他的芬韻。

《定風波》是蘇軾在去沙湖道途中遇雨所作。這是一首在簡樸中見人生哲理、尋常處生波瀾、豪情的詞。此詞表達出蘇軾一貫的曠達超逸的胸襟,詞中充滿著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他超凡脫俗的人生高標。

隨我一起,抑揚頓挫的大聲朗讀它吧: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願所有讀此詞的人,都有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之氣概、之無所懼、之胸襟;願所有讀此詞的人,都有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之灑脫、之豁達、之倜儻!


凌寒獨自開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髮。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態,當然是騎馬勝過竹杖芒鞋,但是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這裡當然不是寫實,而是繼續寫自己當時的心態。當自己擁有平靜悠閒的心態時,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濘之中,也勝過騎馬揚鞭疾馳而去。這裡還隱含了兩種生活的對比,一種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種是肥馬輕裘的貴族生活。在歷經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後,蘇軾越來越認同這種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蘇軾用來表達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詩詞中經常使用,如《初入廬山》:“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東坡》:“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寓居定惠院》:“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儘管蘇軾是一位士人和官員,但卻是一個平民藝術家,常常深入民間,並過著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蘇東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實寫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風雨中,本是一種艱辛的生活,而蘇軾卻走得那麼瀟灑、悠閒。對於這種生活,他進一步激勵自己:“誰怕?”意思是說,我不怕這種艱辛和磨難。這是一句反問句,意在強調這種生活態度。為什麼要強調這種生活態度呢?因為對於蘇軾,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態度,所以他說:“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蓑煙雨”,是說整個蓑衣都在煙雨中,實際上是說他的全身都在風吹雨打之中。這“一蓑煙雨”也象徵人生的風雨、政治的風雨。而“任平生”,是說一生任憑風吹雨打,而始終那樣的從容、鎮定、達觀。這一句簡直就是蘇軾一生生活的寫照。他在政治上不斷地受到打擊,一貶再貶,晚年最後流放到了蠻荒之地海南島。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終沒有被打敗,始終保持一顆鮮活靈動的心。當他被貶到海南島,仍能夠寫出“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樣心靈純淨的句子。對於“一蓑煙雨”這樣的意象,蘇軾是非常喜愛的。他對唐代詞人張志和的詞《漁父》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樣的句子極為讚賞,恨其曲調不傳,並將其改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輕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入歌。

  我們再看詞的下闋,下闋轉到寫雨後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裡描繪了一個有趣而又充滿哲理的畫面:一邊是料峭春風,作者感到絲絲的冷意;一邊是山頭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這既是寫景,也是表達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這樣充滿辯證法嗎?在寒冷中有溫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喜悅。當你對人生的這種辯證法有了了悟之後,就不會永遠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會在微冷的醒覺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線希望。“山頭斜照卻相迎”,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觀照,是一種通觀,是蘇軾經歷磨難和打擊之後,在靈魂上的昇華。蘇軾在他的另兩句詩中,也表達這種思想:“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意謂悽風苦雨之後也終會放晴的。

  其實以上三句表達的還只是一種儒家的境界,這是一種入世的人生態度。在此基礎上,蘇軾進一步徹悟人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歸去之後,看剛才颳風下雨的地方,哪裡有什麼雨,哪裡有什麼晴。所謂風雨,所謂晴,不過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這裡蘇軾進入到了佛教所說的“無差別境界”。在佛教看來,“萬法惟心所現”,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靜,世界自然清靜。其實世界萬物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我們有了分別心才有了世界萬象。如果我們內心進入到了無差別的境界,世界萬物哪有什麼分別呢?因此佛教勸人“無執”,一切都不要執著,不要被外物所繫縛。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謂“寵辱不驚”。蘇軾在這裡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哲理,歸去之後(可理解心靈的皈依),心靈進入了寧靜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勸人既不要因風雨而擔驚受怕,也不要因陽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處之。這看來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實這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種了悟宇宙、人生之後的大超越。這也反映出了蘇軾的人格境界,應該說蘇軾的一生基本上達到了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島後,又把這三句稍一改,寫入了另一首詩《獨覺》:“瀟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可見,蘇軾是以此來磨礪自己的人格境界,並貫穿在他一生的生命歷程之中。全詞以這樣充滿哲理的句子收尾,韻味無窮,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