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美国“疯狂”的1元店:一年进账1500亿,它在当地扩张了上万家店

美国“疯狂”的1元店:一年进账1500亿,它在当地扩张了上万家店

受到电商以及新零售的冲击,近两年传统线下零售行业愈发不景气,有不少连锁商超走向衰落或倒闭,譬如新一佳、卜蜂莲花等品牌。不仅仅国内行业如此,全球范围内的线下连锁品牌都不好过,比如国际巨头家乐福、麦德龙先后败退。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有不少超商逆势增长,像开市客(Costco)、美元树(Dollar Tree)等企业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开市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美国“疯狂”的1元店。美元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排名靠前的零售企业,主要提供食品、美容产品、基本服装、季节性商品等。截止目前,拥有超过1.5万家分店,是美国发展最快的零售商之一。据德勤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报告”显示,美元树以222.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60亿元)的营收名列第46位。

美国“疯狂”的1元店:一年进账1500亿,它在当地扩张了上万家店

起初,美元树还不是“1元店”模式,只是一家小小的杂货店,由于店主勤奋努力,再加上颇有经商头脑,生意日渐红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满足于此的店主联合别人成立了一家玩具商场,结果大受市场欢迎,于是决定快速扩大规模。随着连锁商城越开越多,虽然赚得金盆满钵,但也产生了很多卖不出去的尾货。为了减少损失,就在商场附近开了低价门店,主要从事低价售卖清仓货的业务。令人意外的是,低价店的生意居然比商场的生意还要好。

眼看便宜货大有可为,他干脆开了一家“1元店”。当时店内所有商品售价都不超过1美元。店铺正式开业后,凭借低价商品的噱头,大受消费者欢迎。进入九十年代,这家一元店正式更名为美元树(Dollar Tree),并成功上市。

美元树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不超过1美元的极低售价之外,还有其它原因:首先,它通过对下沉市场的渗透,弥补了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不能触及的缺位市场;其次,避开亚马逊等线上电商巨头的竞争;最后通过新颖的门店布置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购物欲,以及打造以自有品牌为主的供应链体系,严格控制成本。

美国“疯狂”的1元店:一年进账1500亿,它在当地扩张了上万家店

就拿成本控制这方面来讲,这家企业首先盯上的是进货成本,通过深入了解产业链上游,掌握工厂经常不定时清仓处理尾货的信息,然后以极低的价格拿下这些正规生产却以换季、产能过程导致的多余产品。而随着尾货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有不少品牌供应商甚至会为公司定制物美价廉的产品。比如宝洁就曾专门定制了一款牙膏,比供应沃尔玛的产品更优惠。

十年前,美国消费者对低价商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美元树凭借巨大的成本优势在此后取得了迅猛的进步。截至2019年12月,公司市值达到20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78亿元。

有分析认为:近些年,全球的消费者对于低价商品(尤其是低价优质的产品)依然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也是拼多多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因素之一。而国内的“两元店”规模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关键原因是只做到低价,而不能保证商品的质量。这一点上,不论是美元树还是达乐公司都比较出众,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