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败亡关键点海军最清楚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败亡关键点海军最清楚


有网友问: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实际上,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根本就不存在日本和美国硬碰硬的这种说法。我们看珍珠港事件,官方说辞备注的就是偷袭,所谓偷袭本就不存在正面对抗,日军在该战役中担任的角色就是从一个巨人午睡的时候,用一把尖刀狠狠朝着巨人的胸口扎一刀。居然在睡梦中被扎了一刀后,这才醒了过来,然后怒而反击。

所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就是日本忍耐了多时,等待着最完美的时机,最终一口气企图把美国这个巨人在睡梦中干死。这其实和纳粹德国在欧洲疯狂入侵的时候是一样的,从来不宣战,直接趁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发动闪电战,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败亡关键点海军最清楚


当然,日本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时期,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军将这种偷袭战术玩得出神入化。在偷袭珍珠港时,日本便是以赌徒的心理,赌这场投降能否成功,赌美国国内会不会因为受到严重损失进而和自己和谈。我们可以看到,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国内的局势是反对介入二战的,毕竟一个偏离欧洲战局和亚洲战局的富有国家,百姓都是惜命的,他们特别清楚走入战争,意味要送自己儿子、丈夫上战场,这事儿千万不能干。

哪怕是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国内的部分民众也反对对日宣战,他们想的是以美国当时的地位,能够用外交手段制裁日本。当然,罗斯福是个比较睿智的总统,他一直在等待一个介入二战的时机,现在这个时机来了,他自然不会放过,哪怕当时美国国会还没有通过对日宣战的决议,他面对媒体已经说出了对日本必须采取军事行动。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败亡关键点海军最清楚


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的损失非常大,太平洋舰队直接被日军炸成了渣,但是,这并不足以让美国瞬间致命,可是日军当时却认为,他们已经歼灭了美国最主要的力量,可事实上,美国的强大在于强大的后勤补充力,当战争机器搅动,美国强大的输出能力开始彻底爆发。

再来说日军在东南亚的一系列战役,日军在这些战役中也并不是硬碰硬,因为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当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陨落后,西方殖民国无法再维持他们的殖民地,说简单点,当日军进攻东南亚时,意味着英美所统治的殖民地已经没有了胜利的机会,这些殖民地上的英美军队无法获得援助,基本上就是打完卡就下班的结局。这一点日本也清楚的看到了,哪怕英美殖民军队再强,日本随时随地可以加派兵力,哪怕是军事封锁,饿也得把这些殖民地上的英美军队给饿死。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败亡关键点海军最清楚


再就是走入太平洋战争的中期,我们都知道,太平洋战争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中途岛战役。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中途岛战役中日军可以算作是和美军硬碰硬。但事实上有个前提,日军当时的机动舰队明显落后于美军舰队,在数量、质量上堪忧的情况下,日军的机动舰队既要负责轰炸美军的机场,又要参与对舰进攻,这是不可能完成战斗。日本海军这么多天才般的人物,他们能不知道这种差距吗?从而日军当时制定的战术是,佯攻美军的某一处基地,通过分化美军舰队的力量,来完成搏命一击。

这种战术能叫做硬碰硬吗?不存在硬碰硬的,在绝对的差距面前,硬碰硬纯粹就是找死,日本拼命的想胜利,只要有一丝机会,他们都会选择赌一把,而不是在知道了骰钟里面开得是小,而偏偏还要把筹码压在大这边。当然,中途岛战役由于美军提前破获了情报,从而日军功亏一篑。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为何能和美国硬碰硬?败亡关键点海军最清楚


而走入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将更加不敢和美军硬碰硬了。太平洋战争日军后期的战术就是我不计较代价,我要守住每一座占领的岛屿。此时的日军已经进入到了绝对防御的角色,拼命的在岛屿上挖掘壕洞、修建碉堡,面对了美军的火力,日军很惨,但日军不放弃,明知道已经翻盘无望了,但依旧躲在壕洞中拖延时间。

从而这一时期的日军更加和硬碰硬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因为进入到防御阶段,可以说已经没有了硬碰硬的实力,只能时而在壕洞中怒吼两句:烧死我算我输!

不过,当日军士兵枪弹粮绝选择万岁冲锋的时候,这时倒是有点硬碰硬的模样,毕竟端着刺刀去冲美军机枪组成的火力网,这不叫硬,还有什么才算是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